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原盆地交城断裂带北段工程避让范围研究
1
作者 曾金艳 李宏伟 +1 位作者 陈文 李自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925,共7页
在系统分析和整理交城断裂带北段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探槽剖面法、经验统计法及数值模拟法,预测评估交城断裂带北段在发生最大潜在震级M_(S)7.2地震时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宽度,探讨不同方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提出采用综合加权方... 在系统分析和整理交城断裂带北段探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探槽剖面法、经验统计法及数值模拟法,预测评估交城断裂带北段在发生最大潜在震级M_(S)7.2地震时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宽度,探讨不同方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并提出采用综合加权方法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地表破裂带宽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探测方法精度、断层上下盘效应等影响因素,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工程避让区为F_(1)^(1)迹线西侧外延15.0m至F_(1)^(2)迹线东侧外延86.9m范围。该结果对交城断裂带沿线的国土规划利用、建(构)筑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城断裂带北段 地质探槽剖面法 经验公式法 数值模拟法 地表破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交城断裂带多个大探槽全新世古地震活动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谢新生 江娃利 +2 位作者 孙昌斌 闫成国 冯西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2-430,共19页
介绍了沿交城断裂带5个地点开挖探槽揭示的古地震情况。这5个大探槽分别沿交城断裂带北、中、南段分布,其中北段和中段各有2个地点,南段1个地点,探槽之间相距11~35km。位于该断裂带北段和中段的4个探槽出露了断错全新世地层的断面,在这... 介绍了沿交城断裂带5个地点开挖探槽揭示的古地震情况。这5个大探槽分别沿交城断裂带北、中、南段分布,其中北段和中段各有2个地点,南段1个地点,探槽之间相距11~35km。位于该断裂带北段和中段的4个探槽出露了断错全新世地层的断面,在这4个探槽中,位于断裂带北段的西张探槽和位于断裂带中段的新民探槽揭示的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可进行对比,具有活动的同步性。由此显示交城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在距今3060~3740a、接近5910a及8530~8560a期间,曾发生3次有地表破裂的古地震事件。位于断裂带北段的冶峪探槽,由于探槽位于台地内冲沟右旋扭曲处,断错的最新地层的年代距今10730a,其它断面断错晚更新世地层。位于断裂带中段的上固驿探槽地处洪积扇,断层带宽70m,断层走向N58°~74°E,断错的最新地层距今11570a,揭示了NEE向田庄断层晚更新世时期的活动。位于断裂带南段窑头探槽所在的原始地形受到人工改造影响,探槽剖面揭示全新统覆盖在显示距今3.0~3.5万年期间受到断裂活动影响的地层之上。交城断裂带5个地点的探槽开挖结果显示,该断裂带全新世时期的活动自南向北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全新世 探槽 交城断裂带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交城断裂带西张探槽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谢新生 赵晋泉 +8 位作者 江娃利 安卫平 李自红 张大卫 程新源 高树义 王春和 孙昌斌 闫成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4-755,共12页
西张探槽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北10km,沿交城断裂带北段NNW方向高4.6m的低陡坎前缘开挖。探槽长108m,宽8m,深10m,揭露18层地层。探槽上部地层为亚砂土,探槽内断层下降盘的上部地层为一套砾石层,下部地层为一套褐色垆土与亚砂土互层,断层... 西张探槽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北10km,沿交城断裂带北段NNW方向高4.6m的低陡坎前缘开挖。探槽长108m,宽8m,深10m,揭露18层地层。探槽上部地层为亚砂土,探槽内断层下降盘的上部地层为一套砾石层,下部地层为一套褐色垆土与亚砂土互层,断层的上升盘地层以亚砂土为主夹砾石层。探槽揭露出3条断面,断面的上断点距地表1.5m,断错的最新地层距今(3.74±0.06)ka。探槽揭示出断面、地层断错、崩积楔、地层倾斜等现象。由探槽揭露出的地层与断层的关系可知早全新世以来交城断裂带曾发生3次断层活动事件,其时间分别为距今(3.74±0.06)~(3.06±0.26)ka、(8.35±0.09)~(3.74±0.06)ka与(10.66±0.85)~(8.35±0.09)ka,具有2.6~3.6ka的强震重复间隔;3次同事件最小垂直位移分别为3.0m、2.5m及3.2m。西张探槽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历史上未有强震记载的晋中盆地几千年前有过多次强震活动。西张探槽获得的交城断裂带全新世古地震活动的依据,对评价太原市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全新世 西张探槽 交城断裂带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城断裂带北段最大潜在地震发震概率评估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自红 曾金艳 冉洪流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770-781,共12页
基于太原市目标区交城断裂带的定量研究,特别是对活动断裂上的古地震资料进行的系统、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建立了反映该断裂地震地质特点和运动学属性的复发模式和概率模型。引入震级-地表破裂长度、震级-震源破裂长度、震级-断层破裂面... 基于太原市目标区交城断裂带的定量研究,特别是对活动断裂上的古地震资料进行的系统、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建立了反映该断裂地震地质特点和运动学属性的复发模式和概率模型。引入震级-地表破裂长度、震级-震源破裂长度、震级-断层破裂面积以及震级-地震矩的经验关系进行震级估计,最后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交城断裂带北段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复发模式的建立兼顾了泊松和准周期两种模式,利用专家意见法组合相应的Poisson模型和BPT模型,计算活动断裂最大潜在地震的复发概率。结果表明,交城断裂带北段潜在地震最大震级为MS7.2级,而未来50a、100a、200a发生MS7.2级地震的概率分别为2.1%、4.0%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城断裂带 最大潜在地震 概率模型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交城断裂北端及中段3个大型探槽全新世断错现象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慧 江娃利 谢新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92,共17页
前人在山西交城断裂带上开挖过多个探槽,揭露出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但其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段的北部边界。近期在该断裂带北端和中段又开挖了3个大型探槽,其中在阳曲县泥屯盆地西界开挖的龙王沟探槽,是一个由多个探... 前人在山西交城断裂带上开挖过多个探槽,揭露出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但其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段的北部边界。近期在该断裂带北端和中段又开挖了3个大型探槽,其中在阳曲县泥屯盆地西界开挖的龙王沟探槽,是一个由多个探槽组合成的大探槽,该探槽揭示的地层断错信息,将交城断裂带全新世活动的范围向北延伸了20km。另外2个大型探槽分别为交城断裂带中段瓦窑沟东侧台地前缘的瓦窑探槽与市儿口沟西侧T1阶地前缘的新民探槽。这3个大探槽均揭示出全新世中期(14C测年值为距今5~6ka)的垆土和淤泥层,以及多组平行分布的断面,所揭示的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具有断错事件活动的同步性,可与前人探槽揭示的全新世断层活动事件相对比。3次断错活动时间分别距今3.06~3.53ka、5.32ka左右或6.14ka左右、8.36ka左右;3次事件的时间间隔分别为2.02~2.84ka和2.22~3.04ka。这些断错事件的同震垂直位移为1.5~4.7m,显示了7级以上地表破裂型的强震活动。最后讨论了探槽中14C测年样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槽 古地震期次 全新世 交城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徐县地裂缝活动与地下水开采定量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晓涵 彭建兵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山西省清徐县产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在边山地区甚至诱发和加剧了地裂缝灾害。通过对清徐县地下水开采和地裂缝发育特征分析发现两者有很好相关性。结合地裂缝发育区的地质环境,分析认为交城断裂的持续活动使断层两盘的...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山西省清徐县产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在边山地区甚至诱发和加剧了地裂缝灾害。通过对清徐县地下水开采和地裂缝发育特征分析发现两者有很好相关性。结合地裂缝发育区的地质环境,分析认为交城断裂的持续活动使断层两盘的地层岩性及厚度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在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两盘地层发生差异沉降。先存断裂作为土体中的宏观结构面,差异沉降沿此面集中发生,造成了上部地裂缝的出现与活动的加剧。根据地裂缝的成因机制,结合钻孔和水文地质剖面资料,建立了适用于洪积扇地面沉降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很好地解释地裂缝的活动特征,为进一步明确地裂缝的成因、预测地裂缝活动趋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 定量评价 交城断裂带 山西清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