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艺术特征及创作启示
1
作者 刘鑫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作为一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所作的主旋律交响音乐作品,围绕“我的祖国”这一宏大主题展开,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各乐章间既能独立又有基于套曲思维的呼应关系,保持着对称与平衡的美感。这部作品体现... 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作为一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所作的主旋律交响音乐作品,围绕“我的祖国”这一宏大主题展开,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各乐章间既能独立又有基于套曲思维的呼应关系,保持着对称与平衡的美感。这部作品体现出音乐的民族风格与时代风格,注重音乐的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并呈现出崇高之美,是新时代最为成功的主旋律交响音乐作品。主旋律交响音乐创作,既要凸显主流价值,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又要彰显音乐的时代特征,构建国家文化形象,此乃张千一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对主旋律交响音乐创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套曲《我的祖国》 张千一 主旋律交响音乐 艺术特征 创作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践耳《第二交响曲》二维奏鸣程序的建构
2
作者 魏雨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奏鸣曲式从来不是静态对象,而是一种变化的“灵活规范”。二维奏鸣程序特指处理关于多乐章奏鸣套曲与单乐章奏鸣曲式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多乐章的套曲规范来衡量大型单乐章作品结构形式的模态与变形,研究朱践耳《第二交响曲》基于十二音... 奏鸣曲式从来不是静态对象,而是一种变化的“灵活规范”。二维奏鸣程序特指处理关于多乐章奏鸣套曲与单乐章奏鸣曲式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多乐章的套曲规范来衡量大型单乐章作品结构形式的模态与变形,研究朱践耳《第二交响曲》基于十二音作曲技术建构的二维奏鸣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践耳 《第二交响曲》 十二音 交响套曲 奏鸣曲式 二维奏鸣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响套曲《延安》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安潮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18,共9页
交响套曲《延安》以序曲《红星照耀中国》及八个乐章的宏篇,逐一展现了延安在既往历史中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向延安-在延安-出延安”的历史故事。文章从作品的宏观布局、微观手法、交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尤其对其中的创... 交响套曲《延安》以序曲《红星照耀中国》及八个乐章的宏篇,逐一展现了延安在既往历史中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向延安-在延安-出延安”的历史故事。文章从作品的宏观布局、微观手法、交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尤其对其中的创新性手法与观念做了诠释,管窥了它所发展的两次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响套曲《延安》 延安精神 赵季平音乐艺术 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肖斯塔科维奇对奏鸣-交响套曲的革新
4
作者 刘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奏鸣——交响套曲是古典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等室内乐所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20世纪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大量运用此结构形态的同时,使它们获得了更多样化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套曲组织思维,本文主要以肖氏的... 奏鸣——交响套曲是古典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等室内乐所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20世纪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大量运用此结构形态的同时,使它们获得了更多样化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套曲组织思维,本文主要以肖氏的室内乐为例,来探究其对奏鸣——交响套曲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斯塔科维奇 奏鸣——交响套曲 曲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具匠心的构思——析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积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沃尔塔瓦河》 斯美塔那 交响 《我的祖国 民族乐派 19世纪 作曲家 乐章 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交响曲的创作思维及有关问题 被引量:8
6
作者 钟信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3-36,32,共5页
我的《第二交响曲》1989年在武汉和北京相继上演后,一些同志一定要我写关于第二交响曲的创作体会,我感到有点为难。因为我创作时,在情绪酝酿成熟,进入“角色”之后,凭着感情的冲动、爆发,而使乐思奔涌,在写作过程中,更多的是潜意识在起... 我的《第二交响曲》1989年在武汉和北京相继上演后,一些同志一定要我写关于第二交响曲的创作体会,我感到有点为难。因为我创作时,在情绪酝酿成熟,进入“角色”之后,凭着感情的冲动、爆发,而使乐思奔涌,在写作过程中,更多的是潜意识在起作用,很多方面事先并没有提升到理论上去认识、旧纳,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关问题 交响 创作思维 民间音乐 祖国 功力 写作过程 潜意识 领导 作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被引量:2
7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我的祖国》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而创作的一部具有交响诗意境的交响组曲。作品以鲜明的主题、磅礴的气势、浪漫的色彩、真挚的情怀,感染了无数听众,获得2019年广东省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入选2019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时代... 《我的祖国》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而创作的一部具有交响诗意境的交响组曲。作品以鲜明的主题、磅礴的气势、浪漫的色彩、真挚的情怀,感染了无数听众,获得2019年广东省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入选2019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祖国 专项资金 文化繁荣发展 扶持计划 作品创作 交响组曲 文化和旅游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式功能置换与“动力再现”——听管弦乐《我的祖国》
8
作者 卜大炜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112,共2页
“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优美深情的乐句,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歌曲《我的祖国》的第一句。歌曲沁人肺腑,拌合着当年志愿军的血与肉熔铸在共和国的记忆中,词美、曲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关峡创作中从不使用现有... “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优美深情的乐句,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歌曲《我的祖国》的第一句。歌曲沁人肺腑,拌合着当年志愿军的血与肉熔铸在共和国的记忆中,词美、曲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关峡创作中从不使用现有的旋律,但每当听到这一句,内心必定会“激情燃烧”,总想将这种激情与大家分享,因此,在一种无法抑制的创作冲动下,与王猛合作,破例用这首歌曲编配出一首激情澎湃、优美动听的管弦乐篇章,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上演奏了,汤沐海指挥。管弦乐《我的祖国》的效果感人至深,在音乐会前,乐队刚一排练就有许多乐手泪湿沾襟了。刘炽的旋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而管弦乐《我的祖国》则意在使老百姓通过熟悉的旋律深入到交响乐的形式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祖国 管弦乐 置换 曲式 交响乐团 创作冲动 作曲家 音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伯特艺术歌曲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淑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2年第3期41-43,共3页
在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年)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字样:“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舒伯特10岁时,教师荷尔瑟尔(Holzer)对舒伯特曾有一段评语:“我希望教他些新的知识,而他已经知道了。经常地,我并没... 在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年)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字样:“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舒伯特10岁时,教师荷尔瑟尔(Holzer)对舒伯特曾有一段评语:“我希望教他些新的知识,而他已经知道了。经常地,我并没有给与他实际的教诲,只是极少的交谈和冷静地惊奇地望着他。”舒伯特擅长唱歌。当时,通过考试,他被皇家男孩合唱队所吸收。1812年其母去世,就在这年夏天,他演唱弥撒后,嗓子坏了,从此停止了演唱。舒伯特在大学学习期间,音乐才能得到了进一步地发挥。他担任学校乐队第一小提琴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音乐才能 声乐套曲 冬之旅 钢琴伴奏 六连音 交响乐作品 保留曲目 八小节 伴奏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钟》2002年1~4期总目录
1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钢琴套曲 第一交响 彭志敏 拉赫玛尼诺夫 演奏风格 玉音法事 民族音乐学 作品风格 音乐基础理论 调式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