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叠影响域理论下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问题诊断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戚晴晴 陈碧芬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7-71,共5页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数学学习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现状,发现小学生数学学习力总体水平偏低,主要呈现出数学知识零散,活动...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数学学习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以交叠影响域理论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现状,发现小学生数学学习力总体水平偏低,主要呈现出数学知识零散,活动经验匮乏;忽视思维养成,方法运用不足;价值认识单一,缺乏学习兴趣问题。进一步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家校教育目标冲突,阻碍数学学习力的形成;家校信息沟通不畅,限制数学学习力的发展;家校职责定位模糊,妨碍数学学习力的维持。家校共育是破解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具体对策包括坚持正面引导,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畅通家师联系,启发数学思维与方法;扩展家校互动,建构数学学习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学习力 交叠影响域理论 家校社协同 家校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疫教育实施范型构建:交叠影响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程雯 吴紫娟 谢翌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5-29,共5页
防疫教育作为一项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立体化、多向度、长期性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协同推进。交叠影响域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和社区对儿童成长有着交互叠加的影响,倡导三者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供一致的行为、经验和价值观实现教育成效... 防疫教育作为一项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立体化、多向度、长期性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主体协同推进。交叠影响域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和社区对儿童成长有着交互叠加的影响,倡导三者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供一致的行为、经验和价值观实现教育成效的最大化。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防疫教育的协同实施可采取以下策略: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型国家—学校—家庭—社区叠离关系的防疫教育外部模型;探究国家、学校、家庭、社区四大主体互动关系与影响机制的防疫教育内部机理;通过课程协商、居家学习、线上教育、社区活动、家校社合作交流以及营造防疫教育文化搭建防疫教育实施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疫教育 交叠影响域理论 国家-学校-家庭-社区 课程协商 居家学习 线上教育 社区活动 防疫教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多元主体协同研究--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秀芹 汪宇 徐叶莹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0,共8页
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教育内源式发展的探索,需要进行系统谋划、科学推进,其中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是重要的制度保障。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历史选择与现实需求,可借鉴交叠影响域理论,探索家校社等资源参与创... 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教育内源式发展的探索,需要进行系统谋划、科学推进,其中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是重要的制度保障。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历史选择与现实需求,可借鉴交叠影响域理论,探索家校社等资源参与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模型,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创新素养培育新格局,有效厘清参与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协同机理,从宏微观、内外部多角度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模型的运行与实践,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由单主体分立到多主体协同合作,由被动卷入到主动投入,由浅层合作到深度融合,形成健康有序的创新素养培育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影响域理论 创新素养培育 多元主体 协同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叠影响域理论视野下家校社协同生涯教育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罗颖 曹宇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7期65-70,共6页
社会分工影响家校社协同推进高中生生涯教育格局的形成,家校社分离使得当前高中生生涯教育的目标出现分歧、过程陷入割裂、结果走向错位。突破分离式高中生生涯教育的现实困境,倡导由家校社三方协同开展,成为我国当前高中生生涯教育发... 社会分工影响家校社协同推进高中生生涯教育格局的形成,家校社分离使得当前高中生生涯教育的目标出现分歧、过程陷入割裂、结果走向错位。突破分离式高中生生涯教育的现实困境,倡导由家校社三方协同开展,成为我国当前高中生生涯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交叠影响域理论为突破家校社分离式生涯教育的困境提供了理论视角。从分离到交叠是家校社协同推进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必然选择,应从协同目标、权责分明、统一观念等方面入手,为我国高中生生涯教育实现“由有到优”的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 生涯教育 交叠影响域理论 高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叠影响域”理论视域下课外体育作业的三重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45
5
作者 陈曦 苏坚贞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课外体育作业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与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发展这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课外体育作业的作用,亟需找到破解课外体育作业实施困境的出路。从不同主体的视角分析,发... 课外体育作业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与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发展这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课外体育作业的作用,亟需找到破解课外体育作业实施困境的出路。从不同主体的视角分析,发现当前课外体育作业面临着教师角色的主体缺位、学生行为的功利取向和家庭参与的停滞状态三重困境。引入“交叠影响域”理论,阐释了在当前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输出的浅层发展模式下,转变教师角色对深化家校合作的先导性作用,由此提出了破解三重困境的途径:优化作业的分层设计,推动配套标准制度化;发挥作业的延伸功能,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革新作业的完成方式,保证家校行动一致化;创新作业的批阅形式,允许批阅权限社会化;强调作业的展示环节,达成家校联动情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 课外体育作业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影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叠影响阈理论对我国中小学协同育人的启示 被引量:111
6
作者 唐汉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10,共9页
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是当前教育界的重要议题。这三者之间应当建立何种协同关系以及如何协同,则值得进一步探讨。爱普斯坦提出的以“关怀”为核心的交叠影响阈理论,在理论上构建了新型的家庭、学校、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在实践中提... 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是当前教育界的重要议题。这三者之间应当建立何种协同关系以及如何协同,则值得进一步探讨。爱普斯坦提出的以“关怀”为核心的交叠影响阈理论,在理论上构建了新型的家庭、学校、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在实践中提出了六种家校社合作参与机制。该理论对重新反思当下的协同育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平衡主体关系,厘清责任边界;建立平等协作的协同育人范式;倡导以关怀为核心的协同育人导向;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互动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影响域理论 协同育人 主体关系 平等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理念下研学旅行教师角色重塑
7
作者 郑杰文 广少奎 孟萌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3-59,共7页
研学旅行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学校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价值体现在引导家校社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更加紧密的教育合作机制。然而,研学旅行中学校教师角色囿于目标分歧... 研学旅行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学校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价值体现在引导家校社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更加紧密的教育合作机制。然而,研学旅行中学校教师角色囿于目标分歧、实践失当、功能失位的分离困局。据此,借助交叠影响域理论将研学旅行教师角色划分为三场域角色、双场域角色和单场域角色,并依次阐明其蕴含的统领、交互和聚焦的角色价值,依托宏观把控统领角色、中观区分交互角色和微观专注聚焦角色的整合路径,衍生出研学旅行教师具体的角色合集,以期为重塑家校社协同理念下研学旅行中的教师角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教师角色 家校社协同 交叠影响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书秀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16,共7页
“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格局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育人目标纷杂,家校社共育目标难达共识;育人合作不畅,家校社共育角色定位模糊;育人沟通低效,家校社共育协作机制缺失等现实困境。交叠影响... “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格局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育人目标纷杂,家校社共育目标难达共识;育人合作不畅,家校社共育角色定位模糊;育人沟通低效,家校社共育协作机制缺失等现实困境。交叠影响域理论为家校社协同共育、构建“育人共同体”提供坚实理论基础。为推进家校社协同共育发挥育人合力,避免“力系抵消”,必须着眼于教育目标的明确,达成育人共识;厘清家校社责任边界,高效推进育人活动;建立健全高效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三方发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家校社协同 协同育人 交叠影响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支持的家校协作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铁刚 李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9,共7页
学习者的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配合是学习者成长的关键。针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合作层次低、质量差等问题,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方式及问题分析为基础,... 学习者的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配合是学习者成长的关键。针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合作层次低、质量差等问题,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方式及问题分析为基础,基于家校合作理论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描绘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家校协作体建设示意图,提出以网络学习空间的信息共享、协作功能为基础,以教育资源共享、协作学习任务为纽带,构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家校协作体建设框架,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家校合作 交叠影响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教学中“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初探
10
作者 付桂玲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9期80-81,共2页
借鉴交叠影响域的理论,试图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协同共育的模式,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可以参考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 协同育人 交叠影响域理论 生物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