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交叉裂隙非线性渗流模型参数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毋振华 王者超 +2 位作者 郭玟志 杨斌 刘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2-988,共7页
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广泛存在于地下工程中,对地下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裂隙网络渗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根据立方定律和Forchheimer方程推导所得的交叉裂隙渗流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岩体裂隙网络渗流广泛存在于地下工程中,对地下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裂隙网络渗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根据立方定律和Forchheimer方程推导所得的交叉裂隙渗流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平面交叉裂隙渗流模型非线性参数与模型几何条件的关系进行探究。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平面交叉裂隙非线性渗流模型的参数;运用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探究了交叉裂隙几何条件与交叉裂隙渗流模型中非线性系数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平面交叉裂隙非线性渗流模型适用于描述交叉裂隙渗流规律,验证了神经网络方法预测非线性系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对比分析了运用拟合数值表达式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交叉裂隙 非线性渗流 模型参数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二值图像形态学算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志平 钟亦平 张世永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1-994,1001,共5页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的神经元受到二值图像中背景信息的激发并将点火信息在神经网络中并行传播,根据ICM具有相似神经元同步激发从而产生脉冲输出的特性,研究和实现了图像形态学的腐蚀、膨胀和骨架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ICM对二值图...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的神经元受到二值图像中背景信息的激发并将点火信息在神经网络中并行传播,根据ICM具有相似神经元同步激发从而产生脉冲输出的特性,研究和实现了图像形态学的腐蚀、膨胀和骨架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ICM对二值图像处理的结果等同于数学形态学中的处理结果,且较传统数学形态学中的处理效率平均快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图像形态学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真实图像再现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成 汪沛 毕笃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2-278,共7页
真实图像再现技术旨在实现人类视觉对场景的真实认知,兼顾低动态范围图像增强和高动态范围图像色调映射的双重任务。该文首先对真实图像再现技术进展作了总结和分析,着重指出了视觉系统相关思路和方法,进而提出基于邻域强化连接交叉视... 真实图像再现技术旨在实现人类视觉对场景的真实认知,兼顾低动态范围图像增强和高动态范围图像色调映射的双重任务。该文首先对真实图像再现技术进展作了总结和分析,着重指出了视觉系统相关思路和方法,进而提出基于邻域强化连接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统一框架,设计了算法流程,实现了不同动态范围图像在显示端真实再现的目标。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尤其对于非均匀光照图像,能够提高亮度动态范围和调整对比度,同时能够保证高动态图像的高视觉质量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真实图像再现 色调映射 视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骨架伪分支剔除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理 何林远 +2 位作者 孙毅 毕笃彦 高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53-2555,2627,共4页
为解决骨架伪分支剔除过程中目标几何尺寸失真和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图像骨架伪分支剔除算法。首先,依据骨架伪分支的固有特征,引入并修正了骨架分支端点和连接点的定义,以准确获取骨架分支与伪分支的位... 为解决骨架伪分支剔除过程中目标几何尺寸失真和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图像骨架伪分支剔除算法。首先,依据骨架伪分支的固有特征,引入并修正了骨架分支端点和连接点的定义,以准确获取骨架分支与伪分支的位置信息;然后,利用这些点的位置信息和交叉视觉皮质模型循环点火次数,构建出交叉视觉皮质神经元传播的熄火条件;最后,在熄火条件的指引下,借助点火神经元动态发放的脉冲具有并行传播的生物性能,从而快速判断并准确剔除伪分支。与传统数学形态学方法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计算速度快,抗噪能力强,而且能够保持骨架结构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点火神经 骨架 伪分支 熄火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脉冲噪声图像的交叉视觉皮质模型滤波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志平 钟亦平 张世永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8-702,共5页
脉冲噪声点与其局部周围所在图像像素灰度值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了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中神经元激发顺序的不同,根据ICM所具有相似神经元同步激发从而产生脉冲输出的特性,对脉冲噪声点进行定位和自适应滤波.结果表明:文中方... 脉冲噪声点与其局部周围所在图像像素灰度值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了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中神经元激发顺序的不同,根据ICM所具有相似神经元同步激发从而产生脉冲输出的特性,对脉冲噪声点进行定位和自适应滤波.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处理的受脉冲噪声污染的图像的信噪比较其他非线性滤波器的处理结果提高50%~60%,运算耗时仅为其他非线性滤波器的20%~30%;同时,比其他非线性滤波方案更有效地保持了图像的高频细节信息,给图像的后期处理和识别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脉冲噪声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非结构化道路检测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庆吉 张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66-2371,共6页
针对传统非结构化道路检测算法对各种复杂路面环境通用性不强且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的道路检测算法。ICM具有接近生物视觉信息处理机制的特点,能够根据像素及其邻域的相关性动态区分目标和背景。基... 针对传统非结构化道路检测算法对各种复杂路面环境通用性不强且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的道路检测算法。ICM具有接近生物视觉信息处理机制的特点,能够根据像素及其邻域的相关性动态区分目标和背景。基于ICM分割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最佳分割阈值和循环迭代次数的确定,提出了采用最小交叉熵判决机制确定最佳分割阈值与循环迭代次数,从而避免了人为干预,提高了分割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实现道路图像的精确分割,而且对一些非常规路况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化道路 图像分割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最小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中向心自动波的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山 王星 +2 位作者 程嗣怡 李成 车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9-176,共8页
对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神经元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以向心自动波为解决方式的构造方法,指出Kinser向心自动波的构造方式存在的问题;从曲线演化的线性热流和形态学中值集两个角度设计了向心自动波的具体实现方式,解决了交叉视觉皮... 对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神经元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以向心自动波为解决方式的构造方法,指出Kinser向心自动波的构造方式存在的问题;从曲线演化的线性热流和形态学中值集两个角度设计了向心自动波的具体实现方式,解决了交叉视觉皮质模型迭代过程中所产生的干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向心自动波 线性热流 形态学中值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图像分割新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理 高山 +1 位作者 毕笃彦 何林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30,共7页
从人类视觉特性出发,将具有"中心抑制,周边加强"性能的人眼视觉侧抑制现象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与人类视觉保持一致的适合图像分割的侧抑制-交叉视觉皮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灰度级-邻域平均灰度级二维直方... 从人类视觉特性出发,将具有"中心抑制,周边加强"性能的人眼视觉侧抑制现象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与人类视觉保持一致的适合图像分割的侧抑制-交叉视觉皮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灰度级-邻域平均灰度级二维直方图,将一维卡方散度推广至二维,构造出了基于最小二维卡方散度的分割准则,进而提出一种实时性高的图像分割新算法。实验仿真表明,这种分割算法效果优于原始ICM算法和经典的Otsu算法,同时该准则计算速度远高于基于二维最小交叉熵准则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灰度级-邻域平均灰度级直方图 二维卡方散度 侧抑制模型 抑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格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山 毕笃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0-1125,共6页
从格论角度对有生物学背景的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在图像处理中的脉冲并行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格论中,图像为高维空间上的一个点集,ICM对图像的处理即找到一种映射关系,使点集变为偏序集.通过ICM对二值图像、灰度图像及彩色图像处理过... 从格论角度对有生物学背景的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在图像处理中的脉冲并行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格论中,图像为高维空间上的一个点集,ICM对图像的处理即找到一种映射关系,使点集变为偏序集.通过ICM对二值图像、灰度图像及彩色图像处理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到ICM进行图像处理时脉冲并行传播特性的格论基础,为具有生物学背景的ICM图像处理应用建立了数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论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 彩色图像 矢量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RBF神经网络的刀具寿命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喜峰 张杰 +1 位作者 程德俊 张胜文 《工具技术》 2020年第12期69-69,70-73,共5页
对影响刀具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刀具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基于BP-RBF神经网络的刀具寿命预测模型;对刀具试验寿命数据样本进行统计,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刀具寿命预测数学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试验刀具寿命模型。通过十折... 对影响刀具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刀具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基于BP-RBF神经网络的刀具寿命预测模型;对刀具试验寿命数据样本进行统计,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刀具寿命预测数学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试验刀具寿命模型。通过十折交叉验证方法对BP-RBF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试验仿真,结合刀具寿命数据样本对刀具寿命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和刀具寿命预测模型对比可得:BP-RBF神经网络具备更高的预测精度,该预测模型在刀具寿命预测上具备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RBF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 刀具寿命模型 十折交叉验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文战 胡伟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52-2855,2861,共5页
传统的交叉视觉皮质层模型(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ICM)在图像边缘检测和图像的分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模型中的一些参数需要人工去选取,从而降低了模型应用结果的准确度。为了使ICM中的参数能够自适应选取,对传统的ICM进... 传统的交叉视觉皮质层模型(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ICM)在图像边缘检测和图像的分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模型中的一些参数需要人工去选取,从而降低了模型应用结果的准确度。为了使ICM中的参数能够自适应选取,对传统的ICM进行改进,提出改进的ICM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医学图像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从主观性评价还是从六个客观性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他融合算法,不仅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而且较大程度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信息,具有边缘信息突出、亮度对比度高的优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彩色图像增强
12
作者 蒲恬 李英花 +1 位作者 程建 郑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53-3156,共4页
为了获得更加符合人眼生理视觉感知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在HIS空间上的基于改进的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在分析传统ICM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保留原模型的基本特性,对模型中的内部活动项和动态阈值部分进行改进,将线性衰... 为了获得更加符合人眼生理视觉感知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在HIS空间上的基于改进的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在分析传统ICM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保留原模型的基本特性,对模型中的内部活动项和动态阈值部分进行改进,将线性衰减变为非线性,满足了人眼对亮度感知的非线性;同时将衰减因子变为步长的减法,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并增强了算法的自适应性。结合图像增强的原理,对亮度分量采用符合视觉属性的阈值强度函数,同时对饱和度分量进行非线性处理。实验表明用该算法能获得更加清晰、鲜艳生动的处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HIS空间 彩色图像增强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交叉检验图像降噪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宏寨 郭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有很好的函数逼近能力,本文把图像看成函数,用RBFNN来表示图像,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逼近,采用交叉检验的方法来确定网络模型并控制学习过程,使得网络既能较好地逼近图像,又对噪声进行抑制,从而达到图像降噪的目的... 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有很好的函数逼近能力,本文把图像看成函数,用RBFNN来表示图像,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逼近,采用交叉检验的方法来确定网络模型并控制学习过程,使得网络既能较好地逼近图像,又对噪声进行抑制,从而达到图像降噪的目的。实验证明这是一个可行的盲目图像降噪方法,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文还给出了实验中改进交叉检验方法的技术,给出了与wiener滤波器降噪的实验效果对比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逼近能力 图像降噪 RBF神经网络 交叉 径向基神经网络 表示 网络模型 WIENER滤波器 噪声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图像编码算法
14
作者 段利君 徐志平 钟亦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11期242-244,共3页
根据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具有的图像分块功能对图像分块。利用已有的寻找拐点(corner点)方法寻找分块后的corner点,接着对corner点所影响的区域进行无损编码,对不受影响的点进行有损编码(DCT编码)。实验证明,这种编码在保证一定压缩... 根据交叉视觉皮质模型(ICM)具有的图像分块功能对图像分块。利用已有的寻找拐点(corner点)方法寻找分块后的corner点,接着对corner点所影响的区域进行无损编码,对不受影响的点进行有损编码(DCT编码)。实验证明,这种编码在保证一定压缩率的情况下可以清晰地显示图像的关键点(也即corner点)所影响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拐点 无损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式ICM神经网络和FPF相结合的剪影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迪 徐光柱 +3 位作者 王亚文 雷帮军 邹耀斌 夏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9-1096,共8页
为能有效地表示目标轮廓,同时在泛化与鉴别之间做好平衡,将具有生物视觉神经系统的交叉视觉皮层模型神经网络(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 nueral network,ICMNN)与分数幂指数滤波器(fractional power filter,FPF)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利... 为能有效地表示目标轮廓,同时在泛化与鉴别之间做好平衡,将具有生物视觉神经系统的交叉视觉皮层模型神经网络(intersecting cortical model nueral network,ICMNN)与分数幂指数滤波器(fractional power filter,FPF)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利用反馈式ICMNN分离目标轮廓,并使用FPF实现快速相关的剪影识别系统。首先利用ICMNN对原图像处理得到边缘激发的剪影图像,接着利用经训练集合训练好的FPF对ICMNN输出进行相关运算,得到相关面。为了有效减少相似形状带来的误识别错误,将首次检测到的相关峰值点所对应的原图区域通过反馈方式进行增强,再把增强的结果馈入系统,多次迭代后,可有效减少误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剪影识别系统能较好地应对目标旋转与尺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影识别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神经网络 反馈式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分数幂指数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纹理图像检索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晓飞 李柏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7期201-204,241,共5页
为提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CBIR)中纹理特征提取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CBIR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纹理图像检索方法。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是新一代的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处理上具有很多优势。特征提取... 为提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CBIR)中纹理特征提取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CBIR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纹理图像检索方法。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是新一代的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处理上具有很多优势。特征提取时具有平移、旋转、尺度、扭曲等不变性,以及很好的抗噪性,而这一点非常适合于图像检索系统。利用PCNN及简化模型ICM得到对应于不同灰度值的二值图像序列,计算序列中每幅图像的熵序列,其一维的特征矢量作为纹理特征。采用Eu-clidean距离进行相似度计算,建立了一套基于示例查询图像的纹理图像检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小波包等特征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对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能降低特征向量维数,具有尺度、平移和旋转不变性,而且能取得更高的检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 交叉皮层模型(ICM)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选定神经网络优化结构的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钟瑾 史忠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3,共3页
本文引荐了一种选择神经网络优化结构的改进方法。常规交叉校验算法从大量候选模型中,通过训练和比较来搜寻网络优化结构。本文提出一种与规则化方法相关的快速算法,这种算法仅在少许适当的候选模型中选定网络优化结构。实验证明,这种... 本文引荐了一种选择神经网络优化结构的改进方法。常规交叉校验算法从大量候选模型中,通过训练和比较来搜寻网络优化结构。本文提出一种与规则化方法相关的快速算法,这种算法仅在少许适当的候选模型中选定网络优化结构。实验证明,这种快速算法与常规交叉校验算法相较而言,具有更快捷和更高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结构 神经网络 选定 候选模型 校验算法 快速算法 改进方法 实验证明 规则化 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隧道内气动压力幅值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峰 王汉封 舒卓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52-3761,共10页
将BP神经网络技术用于隧道内气动压力变化幅值的预测,使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其进行优化,构建PSO-BP神经网络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并引入交叉验证... 将BP神经网络技术用于隧道内气动压力变化幅值的预测,使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其进行优化,构建PSO-BP神经网络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并引入交叉验证法评估2种模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不同情况下的气动压力幅值,而且在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以及样本的决定系数等方面均比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好,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通过建立的PSO-BP压力幅值预测模型,得到了压力幅值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 气动压力幅值 PSO-BP神经网络模型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CM模型预测排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应力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楠 孟庆华 鲍春雨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6-1153,共8页
目的通过XC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左腿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应力情况。方法基于核磁共振和CT影像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8镜头Qualisys动捕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排球运动... 目的通过XC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左腿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应力情况。方法基于核磁共振和CT影像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8镜头Qualisys动捕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排球运动员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通过OpenSim中肌骨模型计算膝关节力矩,将关节力矩作为有限元模型输入,输出ACL应力;将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ACL应力作为输出。结果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ACL等效应力峰值为(27.7±0.36)MPa,最大主应力为(8.2±0.23)MPa,最大剪切应力为(14.7±0.32)MPa;等效应变(5.7±0.008)%,最大主应变(5.0±0.006)%、最大剪切应变为(7.6±0.009)%。预测值与计算值间归一化的均方根误差为5.84%~7.12%,均方根误差为0.251~0.282。结论XCM模型可在一定范围内预测排球运动员扣球过程中ACL应力情况。研究结果为获得排球运动员生物力学数据提供新途径,以及帮助排球运动员预防ACL损伤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有限元模型 交叉韧带 排球 扣球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材性能与工艺参数的交叉预测模型研究
20
作者 杨凤海 张凯 陈建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20-4327,共8页
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算法的固有缺陷,增强其在钢材生产实践和事故调查中应用实效,提出了对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措施,并通过排列组合建立了钢材性能、温控工艺和化学成分添加工艺三组数据的6种交叉预测模型。该方法将遗传算法与小生境技... 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算法的固有缺陷,增强其在钢材生产实践和事故调查中应用实效,提出了对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措施,并通过排列组合建立了钢材性能、温控工艺和化学成分添加工艺三组数据的6种交叉预测模型。该方法将遗传算法与小生境技术和禁忌算法相结合,优化了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的选取,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利用Cauchy误差估计器代替传统均方差估计器,改进了BP神经网络误差统计方法,降低少数异常输入元素对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训练后检验精度均较高,总体平均相对误差较小,表明了该算法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能力和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预测模型 遗传算法 小生境技术 禁忌算法 BP神经网络 Cauchy误差估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