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拖延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交叉滞后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杰 张园园 +1 位作者 王雅妹 刘秋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8-101,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拖延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趋势,探讨拖延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3个社区的26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在2023年5月(T1)、2024年5月(T2)分别使用一... 目的了解老年人拖延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趋势,探讨拖延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3个社区的26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在2023年5月(T1)、2024年5月(T2)分别使用一般拖延量表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进行调查。构建交叉滞后模型探索拖延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结果T1和T2时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30.81±7.05、34.89±10.92。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T1时的拖延对T2时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β=0.286,P<0.05),T1时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对T2时拖延的预测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074,P>0.05)。结论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拖延可以预测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社区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并改善老年人拖延,以提高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拖延 口腔健康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纵向研究 交叉滞后模型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突发事件下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变化:基于潜变量增长和交叉滞后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孟可 焦丽颖 +4 位作者 郭震 史慧玥 赵锦哲 许燕 任爱玲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对1495名被试的价值观与幸福感进行了三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通过潜变量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回归模型,考察重大突发事件下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T1到T3民众的自我超越价值观显著下降,保守和开放价值观显著上升;(... 对1495名被试的价值观与幸福感进行了三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通过潜变量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回归模型,考察重大突发事件下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T1到T3民众的自我超越价值观显著下降,保守和开放价值观显著上升;(2)T2到T3民众的幸福感显著下降;(3)T2自我超越价值观正向预测T3幸福感,T2自我增强价值观负向预测T3幸福感;(4)T2幸福感正向预测T3自我超越和保守价值观,负向预测T3自我增强和开放价值观。该结果为今后重大突发事件下的价值观引导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价值观 幸福感 潜变量增长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偶夫妻疾病沟通与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的交叉滞后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位真 豆艳 +1 位作者 刘艳玲 刘胜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7-60,69,共5页
目的了解配偶夫妻疾病沟通与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为基于夫妻二元沟通视角的肠造口患者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约束量表、夫妻癌症相关沟通问题量表对... 目的了解配偶夫妻疾病沟通与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为基于夫妻二元沟通视角的肠造口患者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约束量表、夫妻癌症相关沟通问题量表对206例肠造口患者及其配偶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后6个月内,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及配偶夫妻疾病沟通呈改善趋势(均P<0.05)。交叉滞后模型显示,出院后1个月配偶夫妻疾病沟通能够影响出院后3个月患者感知社会约束(β=0.254,P<0.05),出院后3个月配偶夫妻疾病沟通亦能够影响出院后6个月患者感知社会约束(β=0.153,P<0.05),而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对配偶夫妻疾病沟通无预测作用(均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及配偶夫妻疾病沟通在出院后逐渐改善,配偶夫妻疾病沟通能够预测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与配偶的沟通状态,促进患者配偶与患者的良性沟通,以缓解患者感知的社会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造口 配偶 夫妻疾病沟通 感知社会约束 纵向研究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的血脂与BMI时间因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吉威 宋桂荣 +3 位作者 刘启贵 胡冬梅 李国荣 唐晓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索健康成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 目的探索健康成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2010年1月-2017年12月大连市某三甲医院健康成人的纵向体检数据,采用随机截距的交叉滞后模型(the random intercept cross-lagged panel model,RI-CLPM)探究男女性的BMI与血脂指标TG、TC、HDL-C、LDL-C的因果关系。结果最终收集到5474例健康成人的体检随访数据,随访次数为2~4次(随访间隔年为1年),平均随访年为3.20年。在4个间隔时间均为1年双向路径中,BMI→HDL-C路径方向,男女均有3个时段路径系数显著(P<0.05),且路径系数β<0。BMI→TG方向,女性在2个间隔均为1年的时段、男性在3个间隔均为1年的时段的路径系数显著(P<0.05),且路径系数β>0。HDL-C→BMI或TG→BMI路径,男女都仅在某一个时段路径系数显著(P<0.05)。BMI与TC、LDL-C的双向路径系数绝大部分不显著(P>0.05)。结论在1年期内,BMI与TG和HDL-C之间可能存在单向因果关联,BMI升高可预测TG升高和HDL-C下降;BMI与TC、LDL-C可能无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 血脂 TG HDL-C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前期消极同伴关系与冲动性:三次重复测量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林辉 陈圆圆 +1 位作者 朱键军 张卫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2,共9页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旨在探索青春前期消极同伴关系(越轨同伴交往和欺凌受害)和冲动性之间的纵向关系。使用越轨同伴交往量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和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对广东省和山东省1987名初中生开展3个时间点为期一年...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旨在探索青春前期消极同伴关系(越轨同伴交往和欺凌受害)和冲动性之间的纵向关系。使用越轨同伴交往量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和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对广东省和山东省1987名初中生开展3个时间点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前测的消极同伴关系对后测的冲动性预测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前测的冲动性对后测的消极同伴关系预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在青春前期,冲动性对消极同伴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青少年控制自身的冲动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轨同伴交往 欺凌受害 冲动性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与初中生内化问题的动态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6
作者 张野 刘致宏 +1 位作者 申婷 赵雨露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8-665,共8页
本研究基于发展情境理论,采用纵向设计,对河南省某地区578名初中生进行连续3次追踪测查,考察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2)校园排斥... 本研究基于发展情境理论,采用纵向设计,对河南省某地区578名初中生进行连续3次追踪测查,考察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2)校园排斥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3)校园排斥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内化问题之间起纵向中介作用;(4)交叉滞后模型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内化问题更易诱发外部环境的消极反馈,而外部环境对女生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校园排斥 内化问题 交叉滞后模型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复合语素意识、词语结构意识与词汇知识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7
作者 郭存 谢瑞波 +3 位作者 喻艳玲 夏月 王振梁 伍新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8-1498,共11页
为考察复合语素意识、词语结构意识与词汇知识在发展中的关系,对278名小学三年级儿童进行为期2年3次的追踪测试。在控制了年龄、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和自回归效应后,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1)在三到四年级阶段,词汇知识显著预测复合... 为考察复合语素意识、词语结构意识与词汇知识在发展中的关系,对278名小学三年级儿童进行为期2年3次的追踪测试。在控制了年龄、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和自回归效应后,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1)在三到四年级阶段,词汇知识显著预测复合语素意识与词语结构意识;复合语素意识显著预测词语结构意识和词汇知识;(2)在四到五年级阶段,复合语素意识显著预测词语结构意识与词汇知识;词语结构意识显著预测复合语素意识和词汇知识。研究表明,复合语素意识、词语结构意识和词汇知识在中高年级的发展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具有阶段性特点。词汇知识在中年级阶段对两种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词语结构意识在高年级阶段对词汇知识具有预测作用,复合语素意识对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在中高年级阶段一直存在。两种语素意识的关系在中年级阶段表现为复合语素意识单向预测词语结构意识,在高年级阶段表现为双向关系,二者能够相互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语素意识 词语结构意识 词汇知识 汉语儿童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维度发展顺序探究--来自结构方程模型和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的证据 被引量:10
8
作者 谢敏 李峰 +3 位作者 罗玉晗 柯李 王侠 王耘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1-384,共14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相对独立但也存在相互影响,对其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尽早识别倦怠症状。本研究对3837名小学教师进行追踪测试,测试间隔为3年,采用结构方程模... 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相对独立但也存在相互影响,对其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尽早识别倦怠症状。本研究对3837名小学教师进行追踪测试,测试间隔为3年,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维度最优发展模型为“T1的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分别预测T2的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T1的去人性化预测T2的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且最优发展模型具有性别间的一致性和教龄段之间的一致性。这一结果支持并强调了去人性化在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识别教师职业倦怠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阻断教师职业倦怠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结构方程模型 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 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抑郁特征的关联性:基于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的纵向分析
9
作者 卢林鑫 刘在花 +6 位作者 杨爽 蒋政凯 党韦强 谭婧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为探讨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的纵向关联及其干预靶点,采用问卷法对1040名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重复追踪测量,结果表明:(1)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结果均表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相互影响。(2)T1... 为探讨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的纵向关联及其干预靶点,采用问卷法对1040名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重复追踪测量,结果表明:(1)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结果均表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相互影响。(2)T1与T2时点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症候群之间存在联结桥梁的时间特异性特点。(3)抑郁子特征自杀意念是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网络的活化节点,而社会排斥子特征“别人好像经常看不到我似的”、“别人总是对我很冷淡”、“别人常常对我封锁很重要的信息”以及“别人总是将我排除在外”是抑郁−人际脆弱性的重要影响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残疾青少年 社会排斥 抑郁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交叉滞后面板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滞后路径模型建模策略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文浩 高超男 +4 位作者 范冰冰 吕嘉丽 李春霞 贺力 张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9-674,共6页
目的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在不同样本量、随访间隔,以及不同交叉滞后路径系数组合的情形下,交叉滞后路径模型的表现。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不同建模情形下的模型结果。方法首先基于两断面交叉滞后路径模型生成模拟数据集,然后在总数据集中随... 目的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在不同样本量、随访间隔,以及不同交叉滞后路径系数组合的情形下,交叉滞后路径模型的表现。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不同建模情形下的模型结果。方法首先基于两断面交叉滞后路径模型生成模拟数据集,然后在总数据集中随机抽样进行模型估计。通过遍历不同样本量及自相关系数,比较模型估计的Ⅰ类错误、检验效能、偏倚、标准误和均方误差。基于美国全国女性健康研究,使用两种建模策略探究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之间的时序关系。结果当样本量达到500后,模型拟合趋于稳定。当纳入到模型中样本的随访间隔不一致时,模型的检验效能未受到明显影响,但模型估计的Ⅰ类错误率达到0.12~0.15,标准误和均方误差也有所增大。当随访间隔一致时,自相关系数的大小对模型估计的误差影响较小,而模型估计的偏倚在自相关系数偏大或偏小时均有增大趋势。当两变量的自相关系数不相等时,模型的估计基本不受影响。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当纳入的研究对象随访间隔不一致时,BMI与血压之间为双向时序关系;而当纳入随访间隔一致的研究对象时,BMI与血压之间表现出BMI→血压的单向时序关系。结论在交叉滞后路径模型建模过程中,样本量以及随访断面的定义都会对模型的统计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建议在纳入研究人群时,尽量保持随访断面整齐或人群随访间隔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滞后路径模型 样本量 随访间隔 Ⅰ类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低年级汉语儿童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月 谢瑞波 +2 位作者 王振梁 阮世芳 伍新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5-916,共12页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结果发现:(1)一年级...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结果发现:(1)一年级时的汉字识别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2)一年级时的词汇知识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复合语素意识和汉字识别;(3)二年级时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三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4)二年级时的同形语素意识对三年级的词汇知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三种语素意识对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中,只有同形语素意识能够显著预测词汇知识;三种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存在变化且具有阶段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意识 汉字识别 词汇知识 交叉滞后模型 汉语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自主支持、10~12岁儿童的同伴关系与执行功能的动态互动关系:一个发展级联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新宇 乔晓光 邢晓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85,共10页
对514名三、四年级学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三次追踪,考察学龄中后期父母自主支持、儿童同伴关系与执行功能间潜在的级联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发展变化和父母性别差异。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结果发现:在个体间层面,儿童执行功能与父母自主支持... 对514名三、四年级学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三次追踪,考察学龄中后期父母自主支持、儿童同伴关系与执行功能间潜在的级联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发展变化和父母性别差异。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结果发现:在个体间层面,儿童执行功能与父母自主支持和同伴接纳/拒绝部分显著相关,且父亲自主支持与同伴接纳显著相关;在个体内层面,执行功能与父母自主支持由双向预测变成执行功能对自主支持单向预测;执行功能对同伴接纳单向预测变为双向预测;仅母亲自主支持与同伴关系存在双向预测。父母自主支持、儿童同伴关系与执行功能三者在学龄中后期存在相互影响的级联效应,且这一效应存在时间变化性与父母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自主支持 执行功能 同伴关系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性混乱和青少年自伤的循环作用关系:疏离感的纵向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红磊 余伟明 成宇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青春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同时伴随着心理社会发展的不适应问题(例如,自伤)。本研究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RI-CLPM),考察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自伤(NSSI)的动态双向作用模式,并检验疏离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同一... 青春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同时伴随着心理社会发展的不适应问题(例如,自伤)。本研究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RI-CLPM),考察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自伤(NSSI)的动态双向作用模式,并检验疏离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同一性混乱量表、疏离感量表和自伤行为量表对1258名中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三波段调查(分别记作T1、T2和T3)。RI-CLPM结果表明:(1)分离了个体间效应后,个体内水平上T1的NSSI显著正向预测T2的同一性混乱,而T2的同一性混乱显著正向预测T3的NSSI,T2的NSSI也显著正向预测T3的同一性混乱。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NSSI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2)个体内水平上T2的疏离感在T1的NSSI与T3的同一性混乱的关系中具有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将同一性这一青少年的关键发展任务和NSSI在时间尺度上联系起来,对青少年NSSI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混乱 自伤 疏离感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纵向研究
14
作者 顾清昕 陈玲玲 +4 位作者 陈美倩 周倩如 李婷 崔金鑫 张立秀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究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发展轨迹及两者的相互预测关系,为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州市19个社区的239名认知症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症患... 目的探究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发展轨迹及两者的相互预测关系,为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州市19个社区的239名认知症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量表、中文版家庭抗逆力量表进行3次追踪调查,每次间隔6个月,通过平行发展模式的潜变量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斜率(S=0.401,P=0.021)]和家庭抗逆力(S=1.457,P=0.007)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上升趋势,照顾者赋能的初始水平能正向预测家庭抗逆力的初始水平(β=0.492,P<0.001)和发展速度(β=0.719,P<0.001),3次调查中上一时间点的照顾者赋能均能正向预测下一时间点的家庭抗逆力(β=0.496,P<0.001;β=0.230,P<0.001)。结论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和家庭抗逆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照顾者赋能是家庭抗逆力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建议医护人员通过多元途径促进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提升其家庭抗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症 痴呆 失智症 照顾者 赋能 家庭抗逆力 潜变量增长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峰青 龚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考察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变化轨迹及二者间的关系。采用简版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774名大学生进行了连续三年每年施测一次的追踪调查,使用交叉滞后模型及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 考察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变化轨迹及二者间的关系。采用简版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774名大学生进行了连续三年每年施测一次的追踪调查,使用交叉滞后模型及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学生的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slope value=1.052, p<0.01)及睡眠质量(slope value=0.992,p<0.01)均呈恶化趋势;三年中上一年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可以正向预测下一年的睡眠质量,反之则不能;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初始水平可显著预测睡眠质量的初始水平(β=0.445, p<0.01),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发展速度可显著预测睡眠质量的发展速度(β=0.303, p<0.01)。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初始水平及发展是其睡眠质量恶化的推动因素,为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 睡眠质量 交叉滞后模型 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姚文玉 张雯 +3 位作者 刘影 张思敏 丁雪辰 徐刚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9,共7页
采用自我报告和教师评价对535名小学3~4年级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三次追踪,通过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和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考察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抑郁水平和学业成绩在... 采用自我报告和教师评价对535名小学3~4年级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三次追踪,通过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和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考察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抑郁水平和学业成绩在三年中都较为稳定,三年中上一年抑郁水平可以负向预测下一年的学业成绩,反之则不能;(2)儿童学业成绩的初始水平可以负向预测抑郁水平的发展速度。研究表明:较高的学业成绩可能是抑郁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为儿童情绪健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水平 学业成绩 交叉滞后模型 潜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双向因果关联研究:基于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
17
作者 倪雪桐 阿合叶尔克·哈冷别克 +6 位作者 汤建敏 曹腾瑞 陶丽新 郑德强 李强 韩玉梅 杨兴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07-1613,共7页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我国NAFLD患病率在20年间持续增长。目前有队列研究已证实NAFLD和血糖异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二者的时序关系仍不明确。目的以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为研究人群,运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我国NAFLD患病率在20年间持续增长。目前有队列研究已证实NAFLD和血糖异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二者的时序关系仍不明确。目的以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为研究人群,运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分析NAFLD和血糖异常之间的双向时序关联。方法基于北京市健康管理队列研究,收集2016—2021年的随访资料,每年随访1次,包括问卷与体格检查信息。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4838名研究对象。以肝脂肪变性指数(HS)和空腹血糖(FPG)为NAFLD与血糖异常的替代指标构建交叉滞后面板模型,并按照性别与BMI进行分层,探索不同人群中NAFLD与血糖异常的时序关系。结果(1)总人群中,交叉滞后路径系数β_(基线HS→随访FPG)为0.009(95%CI=0.002~0.016),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方向交叉滞后路径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女性中双向的交叉滞后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_(基线HS→随访FPG)为0.025(95%CI=0.015~0.035),β基线FPG→随访HS为0.026(95%CI=0.014~0.038);而男性中两个方向的交叉滞后路径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BMI≥25.0 kg/m^(2)的人群中,交叉滞后路径系数β_(基线HS→随访FPG)为0.114(95%CI=0.103~0.125),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方向交叉滞后路径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25.0 kg/m^(2)的人群中,双向的交叉滞后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_(基线HS→随访FPG)为0.101(95%CI=0.092~0.111),β基线FPG→随访HS为0.021(95%CI=0.012~0.03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人群与BMI≥25.0 kg/m^(2)人群中存在从NAFLD到血糖异常的单向时序关系;女性人群与BMI<25.0 kg/m^(2)人群中存在NAFLD与血糖异常的双向时序关系,本研究为临床上对NAFLD和血糖异常这两种疾病采取共同防治的治疗思路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糖异常 双向时序关系 队列研究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脑肿瘤病人配偶照顾者经济毒性与照顾负担动态变化的纵向研究
18
作者 许健 周东阳 +3 位作者 张驰 王艳 陈玉升 冯英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31-3037,共7页
目的:探讨青年脑肿瘤病人配偶照顾者在病人术后半年内经济毒性及照顾负担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二者间的相互预测关系。方法:基于便利抽样法,在病人术后14 d、3个月、6个月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修订版... 目的:探讨青年脑肿瘤病人配偶照顾者在病人术后半年内经济毒性及照顾负担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二者间的相互预测关系。方法:基于便利抽样法,在病人术后14 d、3个月、6个月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修订版、照顾者负担量表对216名青年脑肿瘤配偶照顾者开展随访调查。结果:术后6个月内,配偶照顾者照顾负担呈下降趋势(P<0.01),经济毒性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P<0.05)。交叉滞后模型显示,术后14 d的经济毒性对术后3个月照顾负担有影响(P<0.01),术后3个月的经济毒性对术后6个月的照顾负担有影响(P<0.01)。结论:青年脑肿瘤病人配偶照顾者经济毒性及照顾负担在病人术后半年内呈动态变化,经济毒性能够影响随后的照顾负担。医护人员应重视青年脑肿瘤配偶照顾者的经济毒性水平,及时实施心理疏导,降低经济毒性对配偶照顾者的心理困扰,以减轻其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青年 配偶 经济毒性 照顾负担 纵向研究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基于因果结构分析框架的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思雨 韩继伟 +1 位作者 赵倩 白玉梅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因果关系,是支持相关政策制定的有力依据.构建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关系的因果结构分析框架,探究其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正向预测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前因... 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因果关系,是支持相关政策制定的有力依据.构建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关系的因果结构分析框架,探究其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正向预测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前因变量;从教师专业发展上看,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因果关系还存在发展性特征,逐渐由单向因果关系转变为双向因果关系,即对于新手型和熟手型数学教师而言,其工作满意度是正向预测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前因变量,对于专家型数学教师而言,其工作满意度与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存在相互预测的双向因果关系.基于此,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政策重点是重视教师情绪价值、提升教师职业期待,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发展、改善教师工作动机,增加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工作满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师工作满意度 数学学业成就 因果关系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初中生抑郁症状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影响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斐 姜文龙 +2 位作者 周郁秋 杨金伟 杨楠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 评估留守初中生抑郁症状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变化趋势,探讨二者发展关系及时序效应。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使用儿童抑郁量表(CDS)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定问卷(ANSAQ),对37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为期1年的3次纵向调查。结... 目的 评估留守初中生抑郁症状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变化趋势,探讨二者发展关系及时序效应。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使用儿童抑郁量表(CDS)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定问卷(ANSAQ),对37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为期1年的3次纵向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抑郁症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线性增长。抑郁初始水平正向预测非自杀性自伤初始水平与增长速率(β=0.473,β=0.577;P<0.01),抑郁增长速率正向预测非自杀性自伤增长速率(β=0.806,P<0.001);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Tn抑郁可正向预测Tn+1非自杀性自伤行为(β=0.365,β=0.322;P<0.001),Tn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不能预测Tn+1抑郁(β=0.117,β=0.094;P>0.05)。结论 留守初中生抑郁症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随时间不断增长,抑郁症状是非自杀性自伤的前因变量,抑郁症状可预测非自杀性自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初中生 抑郁 非自杀性自伤 潜变量增长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