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拖延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交叉滞后模型
1
作者 袁杰 张园园 +1 位作者 王雅妹 刘秋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8-101,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拖延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趋势,探讨拖延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3个社区的26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在2023年5月(T1)、2024年5月(T2)分别使用一... 目的了解老年人拖延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趋势,探讨拖延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3个社区的26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在2023年5月(T1)、2024年5月(T2)分别使用一般拖延量表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进行调查。构建交叉滞后模型探索拖延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结果T1和T2时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30.81±7.05、34.89±10.92。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T1时的拖延对T2时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β=0.286,P<0.05),T1时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对T2时拖延的预测作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074,P>0.05)。结论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拖延可以预测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社区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并改善老年人拖延,以提高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拖延 口腔健康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纵向研究 交叉滞后模型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突发事件下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变化:基于潜变量增长和交叉滞后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孟可 焦丽颖 +4 位作者 郭震 史慧玥 赵锦哲 许燕 任爱玲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对1495名被试的价值观与幸福感进行了三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通过潜变量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回归模型,考察重大突发事件下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T1到T3民众的自我超越价值观显著下降,保守和开放价值观显著上升;(... 对1495名被试的价值观与幸福感进行了三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通过潜变量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回归模型,考察重大突发事件下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T1到T3民众的自我超越价值观显著下降,保守和开放价值观显著上升;(2)T2到T3民众的幸福感显著下降;(3)T2自我超越价值观正向预测T3幸福感,T2自我增强价值观负向预测T3幸福感;(4)T2幸福感正向预测T3自我超越和保守价值观,负向预测T3自我增强和开放价值观。该结果为今后重大突发事件下的价值观引导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价值观 幸福感 潜变量增长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偶夫妻疾病沟通与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的交叉滞后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位真 豆艳 +1 位作者 刘艳玲 刘胜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7-60,69,共5页
目的了解配偶夫妻疾病沟通与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为基于夫妻二元沟通视角的肠造口患者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约束量表、夫妻癌症相关沟通问题量表对... 目的了解配偶夫妻疾病沟通与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为基于夫妻二元沟通视角的肠造口患者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约束量表、夫妻癌症相关沟通问题量表对206例肠造口患者及其配偶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后6个月内,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及配偶夫妻疾病沟通呈改善趋势(均P<0.05)。交叉滞后模型显示,出院后1个月配偶夫妻疾病沟通能够影响出院后3个月患者感知社会约束(β=0.254,P<0.05),出院后3个月配偶夫妻疾病沟通亦能够影响出院后6个月患者感知社会约束(β=0.153,P<0.05),而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对配偶夫妻疾病沟通无预测作用(均P>0.05)。结论肠造口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及配偶夫妻疾病沟通在出院后逐渐改善,配偶夫妻疾病沟通能够预测患者感知社会约束。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与配偶的沟通状态,促进患者配偶与患者的良性沟通,以缓解患者感知的社会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造口 配偶 夫妻疾病沟通 感知社会约束 纵向研究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前期消极同伴关系与冲动性:三次重复测量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4
作者 黄林辉 陈圆圆 +1 位作者 朱键军 张卫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2,共9页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旨在探索青春前期消极同伴关系(越轨同伴交往和欺凌受害)和冲动性之间的纵向关系。使用越轨同伴交往量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和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对广东省和山东省1987名初中生开展3个时间点为期一年...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旨在探索青春前期消极同伴关系(越轨同伴交往和欺凌受害)和冲动性之间的纵向关系。使用越轨同伴交往量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和简式UPPS-P冲动行为量表对广东省和山东省1987名初中生开展3个时间点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前测的消极同伴关系对后测的冲动性预测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前测的冲动性对后测的消极同伴关系预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在青春前期,冲动性对消极同伴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青少年控制自身的冲动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轨同伴交往 欺凌受害 冲动性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与初中生内化问题的动态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5
作者 张野 刘致宏 +1 位作者 申婷 赵雨露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8-665,共8页
本研究基于发展情境理论,采用纵向设计,对河南省某地区578名初中生进行连续3次追踪测查,考察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2)校园排斥... 本研究基于发展情境理论,采用纵向设计,对河南省某地区578名初中生进行连续3次追踪测查,考察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父母心理控制、校园排斥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2)校园排斥与初中生内化问题之间符合相互作用模型;(3)校园排斥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内化问题之间起纵向中介作用;(4)交叉滞后模型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内化问题更易诱发外部环境的消极反馈,而外部环境对女生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校园排斥 内化问题 交叉滞后模型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复合语素意识、词语结构意识与词汇知识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6
作者 郭存 谢瑞波 +3 位作者 喻艳玲 夏月 王振梁 伍新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8-1498,共11页
为考察复合语素意识、词语结构意识与词汇知识在发展中的关系,对278名小学三年级儿童进行为期2年3次的追踪测试。在控制了年龄、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和自回归效应后,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1)在三到四年级阶段,词汇知识显著预测复合... 为考察复合语素意识、词语结构意识与词汇知识在发展中的关系,对278名小学三年级儿童进行为期2年3次的追踪测试。在控制了年龄、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和自回归效应后,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1)在三到四年级阶段,词汇知识显著预测复合语素意识与词语结构意识;复合语素意识显著预测词语结构意识和词汇知识;(2)在四到五年级阶段,复合语素意识显著预测词语结构意识与词汇知识;词语结构意识显著预测复合语素意识和词汇知识。研究表明,复合语素意识、词语结构意识和词汇知识在中高年级的发展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具有阶段性特点。词汇知识在中年级阶段对两种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词语结构意识在高年级阶段对词汇知识具有预测作用,复合语素意识对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在中高年级阶段一直存在。两种语素意识的关系在中年级阶段表现为复合语素意识单向预测词语结构意识,在高年级阶段表现为双向关系,二者能够相互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语素意识 词语结构意识 词汇知识 汉语儿童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维度发展顺序探究--来自结构方程模型和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的证据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敏 李峰 +3 位作者 罗玉晗 柯李 王侠 王耘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1-384,共14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相对独立但也存在相互影响,对其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尽早识别倦怠症状。本研究对3837名小学教师进行追踪测试,测试间隔为3年,采用结构方程模... 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相对独立但也存在相互影响,对其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尽早识别倦怠症状。本研究对3837名小学教师进行追踪测试,测试间隔为3年,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维度最优发展模型为“T1的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分别预测T2的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T1的去人性化预测T2的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且最优发展模型具有性别间的一致性和教龄段之间的一致性。这一结果支持并强调了去人性化在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识别教师职业倦怠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阻断教师职业倦怠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结构方程模型 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 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排斥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抑郁特征的关联性:基于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的纵向分析
8
作者 卢林鑫 刘在花 +6 位作者 杨爽 蒋政凯 党韦强 谭婧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为探讨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的纵向关联及其干预靶点,采用问卷法对1040名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重复追踪测量,结果表明:(1)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结果均表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相互影响。(2)T1... 为探讨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的纵向关联及其干预靶点,采用问卷法对1040名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进行了两次重复追踪测量,结果表明:(1)生成性模型与反映性模型结果均表明先天轻度肢残青少年社会排斥与抑郁相互影响。(2)T1与T2时点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症候群之间存在联结桥梁的时间特异性特点。(3)抑郁子特征自杀意念是社会排斥与抑郁特征网络的活化节点,而社会排斥子特征“别人好像经常看不到我似的”、“别人总是对我很冷淡”、“别人常常对我封锁很重要的信息”以及“别人总是将我排除在外”是抑郁−人际脆弱性的重要影响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残疾青少年 社会排斥 抑郁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交叉滞后面板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低年级汉语儿童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月 谢瑞波 +2 位作者 王振梁 阮世芳 伍新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5-916,共12页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结果发现:(1)一年级...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结果发现:(1)一年级时的汉字识别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2)一年级时的词汇知识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复合语素意识和汉字识别;(3)二年级时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三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4)二年级时的同形语素意识对三年级的词汇知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三种语素意识对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中,只有同形语素意识能够显著预测词汇知识;三种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存在变化且具有阶段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意识 汉字识别 词汇知识 交叉滞后模型 汉语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自主支持、10~12岁儿童的同伴关系与执行功能的动态互动关系:一个发展级联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新宇 乔晓光 邢晓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85,共10页
对514名三、四年级学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三次追踪,考察学龄中后期父母自主支持、儿童同伴关系与执行功能间潜在的级联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发展变化和父母性别差异。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结果发现:在个体间层面,儿童执行功能与父母自主支持... 对514名三、四年级学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三次追踪,考察学龄中后期父母自主支持、儿童同伴关系与执行功能间潜在的级联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发展变化和父母性别差异。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结果发现:在个体间层面,儿童执行功能与父母自主支持和同伴接纳/拒绝部分显著相关,且父亲自主支持与同伴接纳显著相关;在个体内层面,执行功能与父母自主支持由双向预测变成执行功能对自主支持单向预测;执行功能对同伴接纳单向预测变为双向预测;仅母亲自主支持与同伴关系存在双向预测。父母自主支持、儿童同伴关系与执行功能三者在学龄中后期存在相互影响的级联效应,且这一效应存在时间变化性与父母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自主支持 执行功能 同伴关系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纵向研究
11
作者 顾清昕 陈玲玲 +4 位作者 陈美倩 周倩如 李婷 崔金鑫 张立秀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究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发展轨迹及两者的相互预测关系,为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州市19个社区的239名认知症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症患... 目的探究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与家庭抗逆力的发展轨迹及两者的相互预测关系,为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州市19个社区的239名认知症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量表、中文版家庭抗逆力量表进行3次追踪调查,每次间隔6个月,通过平行发展模式的潜变量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斜率(S=0.401,P=0.021)]和家庭抗逆力(S=1.457,P=0.007)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上升趋势,照顾者赋能的初始水平能正向预测家庭抗逆力的初始水平(β=0.492,P<0.001)和发展速度(β=0.719,P<0.001),3次调查中上一时间点的照顾者赋能均能正向预测下一时间点的家庭抗逆力(β=0.496,P<0.001;β=0.230,P<0.001)。结论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和家庭抗逆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照顾者赋能是家庭抗逆力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建议医护人员通过多元途径促进认知症患者照顾者赋能,提升其家庭抗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症 痴呆 失智症 照顾者 赋能 家庭抗逆力 潜变量增长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性混乱和青少年自伤的循环作用关系:疏离感的纵向中介效应
12
作者 顾红磊 余伟明 成宇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青春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同时伴随着心理社会发展的不适应问题(例如,自伤)。本研究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RI-CLPM),考察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自伤(NSSI)的动态双向作用模式,并检验疏离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同一... 青春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同时伴随着心理社会发展的不适应问题(例如,自伤)。本研究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RI-CLPM),考察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自伤(NSSI)的动态双向作用模式,并检验疏离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同一性混乱量表、疏离感量表和自伤行为量表对1258名中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三波段调查(分别记作T1、T2和T3)。RI-CLPM结果表明:(1)分离了个体间效应后,个体内水平上T1的NSSI显著正向预测T2的同一性混乱,而T2的同一性混乱显著正向预测T3的NSSI,T2的NSSI也显著正向预测T3的同一性混乱。青少年同一性混乱和NSSI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2)个体内水平上T2的疏离感在T1的NSSI与T3的同一性混乱的关系中具有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将同一性这一青少年的关键发展任务和NSSI在时间尺度上联系起来,对青少年NSSI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混乱 自伤 疏离感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基于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文玉 张雯 +3 位作者 刘影 张思敏 丁雪辰 徐刚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9,共7页
采用自我报告和教师评价对535名小学3~4年级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三次追踪,通过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和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考察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抑郁水平和学业成绩在... 采用自我报告和教师评价对535名小学3~4年级儿童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三次追踪,通过交叉滞后回归分析和平行潜变量增长模型,考察抑郁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发展轨迹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抑郁水平和学业成绩在三年中都较为稳定,三年中上一年抑郁水平可以负向预测下一年的学业成绩,反之则不能;(2)儿童学业成绩的初始水平可以负向预测抑郁水平的发展速度。研究表明:较高的学业成绩可能是抑郁水平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为儿童情绪健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水平 学业成绩 交叉滞后模型 潜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智谋水平和抑郁症状的纵向研究
14
作者 白铁娟 谌小军 +3 位作者 陈芳英 梁洁 周铣 王建辉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6期562-566,共5页
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抑郁症状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智谋在压力与抑郁之间起重要作用,但在PCI术后患者中,智谋水平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研究证据不足。目的 探索PCI术后患者智谋水平与抑郁症... 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抑郁症状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智谋在压力与抑郁之间起重要作用,但在PCI术后患者中,智谋水平对抑郁症状预测作用的研究证据不足。目的 探索PCI术后患者智谋水平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交叉滞后效应,以期为改善PCI术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行PCI术的363例患者。于基线期和术后2年,采用中文版智谋量表(CRS)和中文版冠心病患者抑郁量表(C-CDS)评定智谋水平和抑郁症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智谋水平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交叉滞后效应。结果 PCI术后2年,男性患者CRS评分高于女性(t=-19.871,P<0.01),女性患者C-CDS评分高于男性(t=25.557,P<0.01)。患者基线期CRS评分与术后2年CRS评分呈正相关(r=0.550,P<0.01);基线期C-CDS评分与术后2年C-CDS评分呈正相关(r=0.524,P<0.01);基线期CRS评分与基线期C-CDS评分和术后2年C-CDS评分均呈负相关(r=-0.717、-0.472,P均<0.01);术后2年,CRS评分与C-CDS评分呈负相关(r=-0.618,P<0.01)。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期CRS评分对术后2年CRS评分(β=0.382,P<0.01)和术后2年C-CDS评分(β=-0.200,P<0.01)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期C-CDS评分对术后2年C-CDS评分(β=0.381,P<0.01)和术后2年CRS评分(β=-0.235,P<0.01)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期CRS评分与基线期C-CDS评分相互影响(β=-0.717,P<0.01)。结论 2个时间点患者的智谋水平和抑郁症状之间相互预测的交叉滞后模型成立。基线期智谋水平越高,患者PCI术后2年的抑郁症状越轻;基线期抑郁症状越重,患者PCI术后2年的智谋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智谋水平 抑郁症状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咨询不会削弱咨询效果:来自与线下面询比较的证据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启武 王之焕 +2 位作者 任志洪 于丽霞 吴才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45-1858,共14页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许多心理咨询从线下面询转向了视频咨询,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与线下面询相比,视频咨询是否会削弱咨询效果?在高校咨询中心的自然情境下,使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比较了视频咨询和线下面询条件下,工作同盟与咨询效果的...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许多心理咨询从线下面询转向了视频咨询,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与线下面询相比,视频咨询是否会削弱咨询效果?在高校咨询中心的自然情境下,使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比较了视频咨询和线下面询条件下,工作同盟与咨询效果的相互影响及其差异。结果发现,在组内水平,两种条件下工作同盟与咨询效果的相互预测关系无显著性差异。前六次会谈中,仅第一次和第四次会谈结束后,视频咨询组工作同盟水平显著低于线下面询组;其余会谈结束后,两组工作同盟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案时,两组在咨询效果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是视频咨询和线下面询类似,能建立相对稳固的工作同盟,从而降低症状水平。这为后疫情时代应用视频咨询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咨询 线下面询 工作同盟 咨询效果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方杰 温忠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61-2472,I0001,I0002,I0003,共15页
目前调节效应检验主要是基于截面数据,本文讨论纵向(追踪)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如果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纵向数据,调节效应可分为三类:调节变量Z不随时间变化、Z随时间变化、调节变量从自变量或因变量中产生。评介了基于多层模型、多层... 目前调节效应检验主要是基于截面数据,本文讨论纵向(追踪)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如果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纵向数据,调节效应可分为三类:调节变量Z不随时间变化、Z随时间变化、调节变量从自变量或因变量中产生。评介了基于多层模型、多层结构方程模型、交叉滞后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模型的纵向数据的多种调节效应分析方法。调节效应的分解和潜调节结构方程法的使用是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的两大特点。对基于四类模型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后,总结出一个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流程。随后用实际例子演示如何进行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并给出相应的Mplus程序。随后展望了纵向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的拓展方向,例如基于动态结构方程模型的密集追踪数据的调节效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数据 调节效应 多层模型 多层结构方程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潜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研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胥彦 李超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0-610,共11页
追踪研究是一种通过引入时滞,以探索变量动态变化趋势和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方法。近年来,在组织行为学中,追踪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追踪研究成果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尤其是国内研究者,对追踪研究尚缺乏全面正... 追踪研究是一种通过引入时滞,以探索变量动态变化趋势和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方法。近年来,在组织行为学中,追踪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追踪研究成果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尤其是国内研究者,对追踪研究尚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追踪研究设计可以依照重复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的样本量、调查方式和统计分析方法,未来可以拓展追踪研究在团队和领导力、组织文化和变革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的应用,或开展跨文化的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研究 经验取样法 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潜变计分模型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段文婷 孙启武 +2 位作者 王铭 吴才智 陈真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827,共15页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具有中等或较弱的协同变化关系,T1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2内化问题,T2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3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2)在女生群体中,T2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外化问题,而在男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没有相互预测作用;(3)亲社会行为倾向的4个因子(公开的、依从的、情绪的和利他的)可负向预测内化问题,它们仅在T2可负向预测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4)个体内分析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交叉滞后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个体内分析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同。结论: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可降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这种作用具有性别差异;个体内分析方法在青少年心理病理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倾向 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广义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发展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级联:解释个体纵向发展的新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腾飞 陈光辉 +1 位作者 纪林芹 张文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0-988,共9页
发展级联(developmental cascades)近年来已成为发展心理学追踪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视角。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诸多发展特征不断产生级联效应的过程,某个时间点上个体特征的发展状况会对该特征的后续发展产生影响,并影响... 发展级联(developmental cascades)近年来已成为发展心理学追踪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视角。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诸多发展特征不断产生级联效应的过程,某个时间点上个体特征的发展状况会对该特征的后续发展产生影响,并影响其他领域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个体的整个发展进程。在发展级联的理论观点基础上形成的相关方法学模型,为探究发展系统中多个因素之间的纵向关联提供了方法学依据与指导。本文介绍了发展级联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主要观点以及相关的方法学问题,并对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级联 级联效应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追踪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来源与应对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俊燕 温忠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7-518,共12页
相对于横断研究,追踪研究中更有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内生性问题来源。双变量追踪研究在心理学因果分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中的内生性问题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这可能会影响推论的准确性。追踪研究中内生性问题的来源视乎模型而定,主... 相对于横断研究,追踪研究中更有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内生性问题来源。双变量追踪研究在心理学因果分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中的内生性问题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这可能会影响推论的准确性。追踪研究中内生性问题的来源视乎模型而定,主要包括遗漏变量、变量选择和样本选择、解释变量的测量误差、动态面板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以代表性追踪模型CLPM为例,展示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讨论了在原模型中运用工具变量来建模以应对内生性问题的可行性,目的是使心理学研究者能够关注追踪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更好地运用追踪模型进行因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性问题 追踪研究 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