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交叉极化鉴别度天线的近场测量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勇 张士选 +2 位作者 张福顺 尚军平 邹立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3-227,共5页
以往使用的远场方法在确定现代天线性能方面日益显得力不从心 ,这主要是受距离、天线、多路反射、保密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近场方法通常能经济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近场理论论述了平面近场中复杂口径场上高性能天线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以往使用的远场方法在确定现代天线性能方面日益显得力不从心 ,这主要是受距离、天线、多路反射、保密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近场方法通常能经济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近场理论论述了平面近场中复杂口径场上高性能天线主极化和交叉极化的确定方法 ,并讨论了测量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针对某型双极化高交叉极化鉴别度天线进行了实际测量 ,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测量 交叉极化鉴别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路径水凝物交叉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乐科 赵振维 +1 位作者 董庆生 刘玉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水凝物的交叉极化预报模式对10GHz以上频段使用正交极化频率复用的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TU-R与OPEX数据库的地空雨致交叉极化数据和二阶小变量近似的预报模式,给出了一种改进的雨致交叉极化预报模式。与其它模式比较表明... 水凝物的交叉极化预报模式对10GHz以上频段使用正交极化频率复用的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TU-R与OPEX数据库的地空雨致交叉极化数据和二阶小变量近似的预报模式,给出了一种改进的雨致交叉极化预报模式。与其它模式比较表明,这一模式的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物 交叉极化鉴别 预报模式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B5G毫米波40~50 GHz通信的漫散射传播与去极化建模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希 陈心睿 +2 位作者 王洋 任明浩 陈前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5-2433,共9页
漫散射传播与极化特性对于准确刻画、掌握毫米波(mmWave)信道传播机理,建立高精度毫米波通信信道模型至关重要。针对毫米波频段建筑材料粗糙面引起的漫散射传播和去极化特性表征不足,缺乏去极化理论模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效粗... 漫散射传播与极化特性对于准确刻画、掌握毫米波(mmWave)信道传播机理,建立高精度毫米波通信信道模型至关重要。针对毫米波频段建筑材料粗糙面引起的漫散射传播和去极化特性表征不足,缺乏去极化理论模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效粗糙度理论的漫散射去极化建模方法。从电磁波的极化维度分解粗糙面材料引起的漫散射辐射传播电场,引入去极化指数构建传播模型,利用40~50 GHz频段典型材料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功率角度谱、去极化指数和交叉极化鉴别比等漫散射传播及极化特性。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描述表面粗糙和光滑建筑材料的极化特性,去极化转化率分别高达39%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漫散射 极化特性 交叉极化鉴别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化天线MIMO中SAST编码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心记 李亚 宋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45-48,共4页
为解决单极化天线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与移动终端有限体积之间的矛盾,将半正交代数空时(SAST)编码应用到配置双极化天线的MIMO系统中,并对SAST编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将置换矩阵和交叉极化鉴别度(XPD)转换为等效信道的一部分,并使S... 为解决单极化天线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与移动终端有限体积之间的矛盾,将半正交代数空时(SAST)编码应用到配置双极化天线的MIMO系统中,并对SAST编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将置换矩阵和交叉极化鉴别度(XPD)转换为等效信道的一部分,并使SAST编码在双极化天线中的传输模型等效转变为该编码在单极化天线中的传输模型,根据秩准则和乘积准则分析置换矩阵不同时,XPD对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译码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半正交代数空时编码 置换矩阵 交叉极化鉴别 分集增益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衰耗对LMDS正交极化的影响
5
作者 陈一天 陈斗雪 LAI NGAI MING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73,共3页
研究了降雨对视距传输的LMDS正交极化产生的影响。该LMDS系统的工作频率为10GHz^40GHz当中的四个频率,LMDS系统发射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信号,并在两个高密度雨区持续降雨时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降雨衰耗产生的去极化影响随着工作频率的提... 研究了降雨对视距传输的LMDS正交极化产生的影响。该LMDS系统的工作频率为10GHz^40GHz当中的四个频率,LMDS系统发射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信号,并在两个高密度雨区持续降雨时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降雨衰耗产生的去极化影响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在10GHz附近去极化影响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正交极化 交叉极化鉴别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V2V多天线几何去极化信道建模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晓丽 孙学宏 白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17-3122,共6页
随着极化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化调制在V2V(vehicle-to-vehicle)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V2V通信环境复杂,极化调制在V2V通信中会产生去极化效应,从而影响通信质量。为了能够识别去极化效应的大小,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几何散射理论... 随着极化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化调制在V2V(vehicle-to-vehicle)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V2V通信环境复杂,极化调制在V2V通信中会产生去极化效应,从而影响通信质量。为了能够识别去极化效应的大小,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几何散射理论的V2V多天线极化信道模型。该模型可通过已知的多天线配置、极化场辐射模式及散射体的空间分布,建立去极化效应模型,从而将信道的去极化效应由交叉极化鉴别度——XPD(cross 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的值表示,以拓展极化调制在V2V系统中的使用范围,提高传输速率。实验结果表明,XPD的值受到车辆间距离影响存在阈值,并强烈依赖于到达方位角的分布常数,且当到达方位角的值不同时,改变到达仰角的最大值的大小,XPD值的变化呈固定趋势。因此,所提出的多天线几何信道模型,成功地将极化引入多天线的V2V通信,可以为极化域通信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对车通信 几何信道建模 多天线阵列 交叉极化鉴别 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非理想特性对极化方向测量的误差分析
7
作者 尹程 吴嘉诚 +1 位作者 陈安军 马小雅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3期14-18,共5页
某型装备需要对来波的极化方向进行高精度实时测量,传统的单天线极化方向测量方法实时性差且精度不高,采用正交双极化天线和线极化分量法测量时,测量天线的非理想特性会引入交叉极化分量,进而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传统研究中交叉极化经... 某型装备需要对来波的极化方向进行高精度实时测量,传统的单天线极化方向测量方法实时性差且精度不高,采用正交双极化天线和线极化分量法测量时,测量天线的非理想特性会引入交叉极化分量,进而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传统研究中交叉极化经常被忽略或者避免,文中根据线极化分量法测量原理,给出了来波极化方向测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推导重点分析了天线的交叉极化分量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建立了测量误差数学模型,分析和仿真结果对类似需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天线主极化与交叉极化的相位差、正交天线主极化增益比、交叉极化鉴别率等因素均会影响最终的测量误差。天线主极化与交叉极化的相位差的影响可通过外辐射校准予以消除,正交天线主极化增益比的影响可以通过天线配对的方式尽量减小。不考虑前两者影响的情形下,当测量天线自身的交叉极化鉴别率优于-35 dB时,线极化分量法对来波极化方向的测量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极化分量法 极化方向测量 交叉极化干扰 交叉极化鉴别 非理想特性 极化 正交双极化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柱的小型无人机极化信道模型特性研究
8
作者 骆泽群 王永川 闫云斌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第6期68-72,112,共6页
利用基于双柱信道参考模型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小型无人机信道模型。该建模方法提到了MIMO信道去极化现象,为分析计算交叉极化鉴别率(XPD)提供了一种机制。分析了极化MIMO模型中发射机侧单跳的XPD问题,... 利用基于双柱信道参考模型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小型无人机信道模型。该建模方法提到了MIMO信道去极化现象,为分析计算交叉极化鉴别率(XPD)提供了一种机制。分析了极化MIMO模型中发射机侧单跳的XPD问题,并对散射体分布对XPD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极化MIMO信道的XPD取决于MIMO子信道和其阵列方向,在多极化天线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模型 小型无人机 多输入多输出 交叉极化鉴别 信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重构天线设计与MIMO系统空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冷文 王安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3-1177,共5页
紧凑空间移动终端中双圆极化可重构天线由于间距小,天线间相关性强,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信道容量。该文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可重构天线参数(旋向和轴比)、环境参数(信道交叉极化鉴别率和入射角)与相关性的关系,该文还研究了如何通过上述参数... 紧凑空间移动终端中双圆极化可重构天线由于间距小,天线间相关性强,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信道容量。该文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可重构天线参数(旋向和轴比)、环境参数(信道交叉极化鉴别率和入射角)与相关性的关系,该文还研究了如何通过上述参数的调整降低天线相关性,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提出自适应重构天线的设计方法,为在MIMO系统小型移动终端极化可重构天线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空域相关系数 极化轴比 极化旋向 交叉极化鉴别 入射角 自适应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对卫星通信性能影响分析
10
作者 汪春霆 张恒春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0,61,共5页
针对降雨给卫星通信线路带来的三方面影响(信号衰减、G/T值恶化及极化干扰),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及在链路预算中的考虑,最后简单介绍了几种抗雨衰措施。
关键词 降雨 雨衰 噪声温度 交叉极化鉴别 卫星通信
全文增补中
基于双柱的无人机城市环境信道建模
11
作者 骆泽群 王永川 闫云斌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58,共5页
多极化天线系统能够在保持低天线间相关性的同时减小设备尺寸,因此对于小型无人机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力。利用基于双圆柱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模型。几何方法用于模拟信道去极化,其中散射体的MIMO... 多极化天线系统能够在保持低天线间相关性的同时减小设备尺寸,因此对于小型无人机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力。利用基于双圆柱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模型。几何方法用于模拟信道去极化,其中散射体的MIMO信号强度由简化的射线追踪方法确定。该建模方法提供了一种分析计算MIMO极化信道脉冲响应(CIR)的机制,并进一步推导出交叉极化鉴别(XPD)和MIMO信道的时频特性。此外,还进行了适当建模参数的数值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道建模 信道去极化 交叉极化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