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b^(3+)掺杂钒磷酸盐蓝绿发光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
1
作者
张守超
高森单
+5 位作者
刘洪飞
姜荣云
王翠红
聂晓菊
张丽文
覃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2-1433,共12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方法合成了不同掺杂浓度的YVO_(4)∶Tb^(3+)、YPO_(4)∶Tb^(3+)和YV_(1-x)P_(x)O_(4)∶Tb^(3+)系列荧光粉,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高温固相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确定将1 350℃作为高温合成温度。利用XRD表征了...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方法合成了不同掺杂浓度的YVO_(4)∶Tb^(3+)、YPO_(4)∶Tb^(3+)和YV_(1-x)P_(x)O_(4)∶Tb^(3+)系列荧光粉,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高温固相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确定将1 350℃作为高温合成温度。利用XRD表征了材料物相结构,结果显示材料物相单一,均为四方晶系结构。研究了YVO_(4)∶Tb^(3+)、YPO_(4)∶Tb^(3+)和YV_(1-x)P_(x)O_(4)∶Tb^(3+)系列荧光粉室温下的发光性质。受晶体场影响,紫外激发下YVO_(4)∶Tb^(3+)中Tb^(3+)发光主要以^(5)D_(3)→^(7)F_(J)(J=6,5,4,2)跃迁发光为主,发光显示为蓝光;P元素的增加改变了YV_(1-x)P_(x)O_(4)∶Tb^(3+)晶体场环境,增强了基质与^(5)D_(3)、^(5)D_(4)能级间的多声子弛豫及^(5)D_(3)→^(5)D_(4)能级间的交叉弛豫,^(5)D_(4)→^(7)F_(J′)(J′=6,5,4,3)发射逐渐占优,发光呈现蓝、青、绿发光变化;掺杂浓度对YPO_(4)∶Tb^(3+)发光调控作用显著,随着掺杂浓度增加,Tb^(3+)的^(5)D_(3)与^(5)D_(4)能级间的交叉弛豫作用增强,^(5)D_(3)发光减弱,^(5)D_(4)发光增强,通过调整掺杂浓度实现材料发光由青光到绿光的调控。综上,通过基质组分及掺杂浓度调节,可实现Tb^(3+)掺杂钒磷酸盐体系蓝绿发光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磷酸盐
高温固相法
交叉弛豫过程
能量传递
拉曼光谱
稀土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m^(3+)掺杂Na_5Lu_9F_(32)单晶体的1.8μm优化发射性能研究(英文)
2
作者
盛启国
夏海平
+3 位作者
汤庆阳
何仕楠
章践立
陈宝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0,共6页
采用改进过的布里奇曼法成功地生长了Tm^(3+)离子浓度从0.5~4mol%变化的高质量Na_5Lu_9F_(32)单晶.在790nm LD激发下,研究了不同Tm^(3+)掺杂晶体在1.86μm波段的荧光发射性能、衰减曲线以及T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当Tm^(3+)离...
采用改进过的布里奇曼法成功地生长了Tm^(3+)离子浓度从0.5~4mol%变化的高质量Na_5Lu_9F_(32)单晶.在790nm LD激发下,研究了不同Tm^(3+)掺杂晶体在1.86μm波段的荧光发射性能、衰减曲线以及T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当Tm^(3+)离子掺杂浓度增加到~1.95mol%时,晶体在1.86μ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达到最大.然后,随着Tm^(3+)离子浓度进一步的增大,发射强度迅速下降.然而,Tm^(3+)离子在3F4能级处的荧光寿命随着Tm^(3+)掺杂浓度从0.5增加到4mol%,逐渐降低.同时计算了1.86μm处最大的受激发射截面为0.80×10^(-20) cm^2.Tm^(3+)离子的浓度猝灭效应和离子之间的交叉弛豫能量传递过程是造成1.86μm荧光发射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3+离子
Na5Lu9F32单晶
1.8μm发射
布里奇曼法
交叉弛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b^(3+)掺杂钒磷酸盐蓝绿发光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
1
作者
张守超
高森单
刘洪飞
姜荣云
王翠红
聂晓菊
张丽文
覃冰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理学院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2-143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04338)
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2SKYZ135)。
文摘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方法合成了不同掺杂浓度的YVO_(4)∶Tb^(3+)、YPO_(4)∶Tb^(3+)和YV_(1-x)P_(x)O_(4)∶Tb^(3+)系列荧光粉,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高温固相合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确定将1 350℃作为高温合成温度。利用XRD表征了材料物相结构,结果显示材料物相单一,均为四方晶系结构。研究了YVO_(4)∶Tb^(3+)、YPO_(4)∶Tb^(3+)和YV_(1-x)P_(x)O_(4)∶Tb^(3+)系列荧光粉室温下的发光性质。受晶体场影响,紫外激发下YVO_(4)∶Tb^(3+)中Tb^(3+)发光主要以^(5)D_(3)→^(7)F_(J)(J=6,5,4,2)跃迁发光为主,发光显示为蓝光;P元素的增加改变了YV_(1-x)P_(x)O_(4)∶Tb^(3+)晶体场环境,增强了基质与^(5)D_(3)、^(5)D_(4)能级间的多声子弛豫及^(5)D_(3)→^(5)D_(4)能级间的交叉弛豫,^(5)D_(4)→^(7)F_(J′)(J′=6,5,4,3)发射逐渐占优,发光呈现蓝、青、绿发光变化;掺杂浓度对YPO_(4)∶Tb^(3+)发光调控作用显著,随着掺杂浓度增加,Tb^(3+)的^(5)D_(3)与^(5)D_(4)能级间的交叉弛豫作用增强,^(5)D_(3)发光减弱,^(5)D_(4)发光增强,通过调整掺杂浓度实现材料发光由青光到绿光的调控。综上,通过基质组分及掺杂浓度调节,可实现Tb^(3+)掺杂钒磷酸盐体系蓝绿发光调控。
关键词
钒磷酸盐
高温固相法
交叉弛豫过程
能量传递
拉曼光谱
稀土发光材料
Keywords
vanadium phosphate
high-temperature solid-state method
cross-relaxation process
energy transfer
Raman spectrum
rare earth luminescent material
分类号
TQ422 [化学工程]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m^(3+)掺杂Na_5Lu_9F_(32)单晶体的1.8μm优化发射性能研究(英文)
2
作者
盛启国
夏海平
汤庆阳
何仕楠
章践立
陈宝玖
机构
宁波大学光电子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大连海事大学物理系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0,共6页
基金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s.51772159,51472125)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No.LZ17E020001)
K.C.Wong Magna Fund in Ningbo University
文摘
采用改进过的布里奇曼法成功地生长了Tm^(3+)离子浓度从0.5~4mol%变化的高质量Na_5Lu_9F_(32)单晶.在790nm LD激发下,研究了不同Tm^(3+)掺杂晶体在1.86μm波段的荧光发射性能、衰减曲线以及Tm^(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当Tm^(3+)离子掺杂浓度增加到~1.95mol%时,晶体在1.86μ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达到最大.然后,随着Tm^(3+)离子浓度进一步的增大,发射强度迅速下降.然而,Tm^(3+)离子在3F4能级处的荧光寿命随着Tm^(3+)掺杂浓度从0.5增加到4mol%,逐渐降低.同时计算了1.86μm处最大的受激发射截面为0.80×10^(-20) cm^2.Tm^(3+)离子的浓度猝灭效应和离子之间的交叉弛豫能量传递过程是造成1.86μm荧光发射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Tm^3+离子
Na5Lu9F32单晶
1.8μm发射
布里奇曼法
交叉弛豫过程
Keywords
Tm^3+ ion
Na5Lu9F32 single crystal
1.8 μm emission
Bridgman method
Cross relaxation process
分类号
O782 [理学—晶体学]
O734 [理学—晶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b^(3+)掺杂钒磷酸盐蓝绿发光调控及发光机理研究
张守超
高森单
刘洪飞
姜荣云
王翠红
聂晓菊
张丽文
覃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m^(3+)掺杂Na_5Lu_9F_(32)单晶体的1.8μm优化发射性能研究(英文)
盛启国
夏海平
汤庆阳
何仕楠
章践立
陈宝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