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与交叉免疫保护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万华 王晶钰 +6 位作者 武宁 唐攀 任娟娟 邱渊皓 江跃德 陈占莉 曹晓蕾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7,共6页
为了评价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筛选出最佳的免疫方案,将分离到的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流行毒株制备成灭活疫苗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研究。把采集到的疑似发生新城疫的病鸡肺、气管环等组织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 为了评价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筛选出最佳的免疫方案,将分离到的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流行毒株制备成灭活疫苗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研究。把采集到的疑似发生新城疫的病鸡肺、气管环等组织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和增殖,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毒株的鉴定;用分离到的NDV/Chicken/TC/1/2011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苗,与La Sota疫苗以不同的疫苗组合免疫SPF鸡,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新城疫病毒,其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均为112 R-R-Q-K-R-F117,表现为强毒株的分子特征,与致病指数结果一致。分离株灭活苗组和分离株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高,其次是La 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和La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低。NDV分离株与疫苗株La Sota存在明显抗原性差异,这将对新城疫疫苗的发展和疾病控制策略制定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分离鉴定 疫苗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株伊氏锥虫灭活苗交叉免疫保护及免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祥生 王德昭 +3 位作者 刘全 陈林 王黎煜 何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57-160,共4页
用伊氏锥虫湖北株和广西株制备纯虫灭活苗和含血灭活苗,经小鼠1次、2次免疫,再经强毒伊氏锥虫湖北株、广西株和江苏株交叉攻击。结果湖北株纯虫灭活苗2次免疫鼠,对同株(湖北株)获得30/30保护,对异株即广西株和江苏株分别... 用伊氏锥虫湖北株和广西株制备纯虫灭活苗和含血灭活苗,经小鼠1次、2次免疫,再经强毒伊氏锥虫湖北株、广西株和江苏株交叉攻击。结果湖北株纯虫灭活苗2次免疫鼠,对同株(湖北株)获得30/30保护,对异株即广西株和江苏株分别获0/10和7/10保护,该苗一次免疫鼠对同株仅获得5/10保护。广西株纯虫灭活苗2次免疫鼠对同株(广西株)获20/20保护,对异株即湖北株和江苏株分别获得0/10和4/10保护。含血湖北株伊氏锥虫灭活苗对同株无保护作用,13只免疫小鼠全部死亡,对江苏株(异株)为9/10死亡。对照小鼠全部发病死亡。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说明,纯虫灭活苗经两次免疫后对伺株虫体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率达100%,不同地理株伊氏锥虫因抗原变异现象出现不同的免疫保护作用。两次免疫接种小鼠其免疫保护效果比一次免疫的效果好。疫苗中如含有大量非特异物质,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将完全丧失。稳定试验表明,灭活苗在室温下保存1个月,在4℃、-20℃下保存6个月,免疫效果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灭活苗 交叉免疫保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bilis~ SG 9R免疫接种对肠炎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交叉免疫保护
3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J001-J002,共2页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NobilisSG9R疫苗 免疫接种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和新孢子虫交叉反应抗原MIC7A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慧娴 陈雅婕 +3 位作者 王先梅 王丽芳 刘群 刘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00-2306,共7页
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是两种亲缘关系接近的顶复亚门原虫,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基于交叉反应抗原产生的。本研究旨在表达并鉴定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交叉反应抗原TgMIC17A,通过将其应用于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 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是两种亲缘关系接近的顶复亚门原虫,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基于交叉反应抗原产生的。本研究旨在表达并鉴定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交叉反应抗原TgMIC17A,通过将其应用于小鼠的免疫保护试验,评估该抗原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产生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对TgMIC17A进行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通过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其反应原性和交叉反应性。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测定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评价其免疫原性。二免后,分别用1×10^(3)个弓形虫Pru速殖子、1.5×10^(7)个新孢子虫Nc1速殖子攻虫,对小鼠的体重变化、存活率进行监测,并在攻虫30 d后检测各组存活小鼠的脑荷虫量,评价TgMIC17A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rTgMIC17A可以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阳性血清识别,相较于未免疫组小鼠,免疫组小鼠体内可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P<0.01),且感染弓形虫或新孢子虫的脑荷虫量均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TgMIC17A,鉴定其为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交叉反应抗原。该抗原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反应,并对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的感染产生一定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可以为弓形虫和新孢子虫共感染的防治,以及筛选具有交叉免疫保护力的重组疫苗提供可借鉴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7A 弓形虫 新孢子虫 交叉反应抗原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强度株的分离鉴定与免疫保护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玉珠 李庆锁 +4 位作者 李占雷 刘新云 孙继国 刘虹 王爱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78,共4页
从河北省保定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有血凝性的分离物,其血凝作用可被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AIV(H9亚型)、EDS 76所抑制,表明2株分离物均为新城疫病毒。对2株NDV的毒力指数(MDT、IC-PI、IVPI)测定结果显示:MDT分别为40.8 h和53.7... 从河北省保定地区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有血凝性的分离物,其血凝作用可被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AIV(H9亚型)、EDS 76所抑制,表明2株分离物均为新城疫病毒。对2株NDV的毒力指数(MDT、IC-PI、IVPI)测定结果显示:MDT分别为40.8 h和53.7 h,ICPI分别为1.96和1.86,IVPI分别为2.89和2.72,表明2株NDV均为新城疫强毒株。采用分离的HBW株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以HBW株和LaSota株的灭活苗免疫试验鸡,进行疫苗免疫效果比较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1)分离株灭活苗免疫组鸡各个时期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和Lasota灭活苗免疫组鸡的抗体效价相差不明显,2组的升降规律也基本一致。(2)分离株灭活苗免疫组鸡(HI抗体效价为6log2以上时)对相同剂量F48E9标准毒株和2个分离株的攻击可给予100%的保护,Lasota灭活苗免疫组鸡(HI抗体效价为6log2以上时)对相同剂量F48E9标准毒株和2个分离株的攻击不能给予100%的保护。说明NDV不同基因型毒株间的毒力和抗原性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分离 鉴定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血清与H7N9禽流感病毒交叉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吕琦 鲍琳琳 +6 位作者 许黎黎 邓巍 李枫棣 袁静 于品 姚艳丰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是否具有对新发H7N9流感病毒具有交叉保护,并反向检测了雪貂产生H7N9抗血清与H1/H3/H5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方法利用血凝抑制试验和微量中和实验检测疫苗免疫后人群转阳血清对A/Anhui/1(H7N9)病... 目的分析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人群是否具有对新发H7N9流感病毒具有交叉保护,并反向检测了雪貂产生H7N9抗血清与H1/H3/H5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方法利用血凝抑制试验和微量中和实验检测疫苗免疫后人群转阳血清对A/Anhui/1(H7N9)病毒中和作用及雪貂H7N9抗血清与A/California/07/2009(H1N1)、A/PR/8/34(H1N1)、A/Brisbane/59/2007(H1N1)、A/Brisbane/10/2007(H3N2)、A/Shenzhen/406H/2006(H5N1)和A/Vietnam/1203/2004(H5N1)等不同亚型病毒的中和作用。结果季节性流感疫苗受众者转阳血清与H7N9病毒反应HI及中和抗体反应均为阴性,雪貂H7N9抗血清与H1/H3/H5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反应HI及中和抗体反应均为阴性。结论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人群不具有对新发H7N9流感病毒交叉保护,并且反向验证了H7N9病毒抗血清与H1/H3/H5亚型流感病毒亦无交叉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流感病毒 季节性流感疫苗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病原菌外膜蛋白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熊静 关瑞章 +1 位作者 郭松林 黄文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3-169,共7页
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养殖病害中最常见且危害甚为严重的一类疾病[1]。长期以来,一直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的西药类药物,由于会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在鱼体内产生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等副作用而被限制使用[2]。因此,为了选择更加安全有... 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养殖病害中最常见且危害甚为严重的一类疾病[1]。长期以来,一直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的西药类药物,由于会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在鱼体内产生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等副作用而被限制使用[2]。因此,为了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疫苗免疫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病原菌 外膜蛋白 免疫原性 免疫保护作用 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1型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敬峰 董永毅 +6 位作者 卢凤英 刘青涛 徐彬 赵莎 孙华伟 吴坤 张小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025,共5页
为研究当前鸭疫里氏杆菌1型(RA1)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对从江苏省、山东省等不同地区规模鸭场采集的病料中分离的23个疑似RA的菌株纯化培养后进行细菌形态观察,并利用RA 16S rRNA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及基因序列测定、生... 为研究当前鸭疫里氏杆菌1型(RA1)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原性,对从江苏省、山东省等不同地区规模鸭场采集的病料中分离的23个疑似RA的菌株纯化培养后进行细菌形态观察,并利用RA 16S rRNA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及基因序列测定、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鉴定、致病性分析、交叉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16株分离株符合RA生物学特性,经PCR检测为RA阳性,与GenBank中RA相应基因同源性≥99%,其中11株血清学鉴定为RA1,占分离RA总数的68.7%;选取的5株RA1分离株中JP01、SD02、GY01等3株致病率和致死率达80%~100%;对3株RA1分离株进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显示JP01株对各毒株的交叉攻毒保护率可达100%,说明JP01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1型 生物学特性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两种免疫方法动物免疫效果比较
9
作者 惠琦 付博 +5 位作者 范宇红 官淑红 王平 刘辉 张楠 姜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疫苗0d一针免疫方法与0、21d二针免疫方法的免疫效果,同时观察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后是否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交叉保护性。方法: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分别按0d一针及0、21d二针2种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首针免疫...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疫苗0d一针免疫方法与0、21d二针免疫方法的免疫效果,同时观察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后是否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交叉保护性。方法: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分别按0d一针及0、21d二针2种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首针免疫后14、21、28、35及42d眼眶采血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HI)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甲型H1N1特异性抗体滴度,比较2种免疫方法的免疫效果。用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小鼠,14、28d后采血分离血清,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原采用HI法测定季节性流感疫苗抗血清是否能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原进行非特异性结合。结果:二针免疫的方法在第21天加强免疫一次后,第28、35及42天时抗体滴度明显高于一针免疫方法的抗体滴度,且第42天时的抗体滴度约为一针免疫方法抗体滴度的4倍。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原采用HI法测定季节性流感疫苗抗血清,未测出甲型H1N1交叉抗体。结论:0、21d二针免疫的方法在第28天后抗体滴度仍保持较高的水平,明显高于0d一针免疫的方法。季节性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交叉免疫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疫苗 季节性流感疫苗 特异性抗体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株筛选
10
作者 王金右 车艳杰 +3 位作者 宋新宇 张博文 付旭彬 孙英峰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2,共11页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 为了解2023年12月—2024年9月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情况,并筛选免疫原性更好的H9N2亚型AIV疫苗株,本试验自甘肃、广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和山西采集280份疑似AIV发病肉鸡和蛋鸡的临床样本,进行AIV-H9亚型核酸检测、HA基因测序分析和病毒分离,并采用分离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与购买的商品化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和攻毒保护试验,以筛选出免疫原性较好的毒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280份样本中24份呈H9N2亚型AIV阳性,24份阳性样本的HA基因均属于h9.4.2.5分支(也被称为Y280谱系),它们之间的HA核苷酸同源性为90.10%~9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1.44%~99.82%。24份阳性样本的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333PSRSSR↓GLF341,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主要表现为在R381K、Q234L和T198V的突变。将24份阳性样本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获得9株分离毒,其中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简称SD17株)交叉HI抗体滴度较高,且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率不低于90%。结果表明,h9.4.2.5分支为我国H9亚型AIV的HA基因主流分支,结合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H9亚型AIV逐步向哺乳动物适应性和气溶胶传播方向发生变异。本试验分离的A/Chicken/Shandong/JY17/2024(H9N2)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H9N2亚型AIV流行毒株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可作为疫苗候选株用于研制新型H9N2亚型AIV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HA基因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弧菌外膜蛋白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陆盼盼 郭松林 +1 位作者 关瑞章 冯建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5,共6页
弧菌为水产养殖环境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暴发可导致养殖鱼虾贝类大量死亡。由于常用的化学药物防治方法存在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使得弧菌病的防治面临新的挑战,因而如何获得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成为弧菌所致疾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弧菌为水产养殖环境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暴发可导致养殖鱼虾贝类大量死亡。由于常用的化学药物防治方法存在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使得弧菌病的防治面临新的挑战,因而如何获得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成为弧菌所致疾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弧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外膜是该类型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由蛋白、糖和脂质构成。其中外膜蛋白易为宿主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可以激发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可能作为弧菌疫苗的有效成分。对弧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弧菌病的防治在外膜蛋白水平上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外膜蛋白 免疫原性 免疫保护作用 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兔出血症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永贵 缪秋红 +3 位作者 吴巧梅 朱杰 郭慧敏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6,共7页
兔出血症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兔病毒属的成员之一,能够引起家兔的典型兔病毒性出血症。2010年,研究学者首次在法国发现一例非典型兔出血症疫情,该病原与经典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基因序列差异明显,被称... 兔出血症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兔病毒属的成员之一,能够引起家兔的典型兔病毒性出血症。2010年,研究学者首次在法国发现一例非典型兔出血症疫情,该病原与经典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基因序列差异明显,被称为RHDV2。研究发现该病原能够与经典RHDV发生部分交叉免疫保护,该病原能够感染幼龄家兔而且是唯一一个能够跨物种感染的兔病毒属成员。该病的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了以兔为中心的生态平衡。目前,该病毒尚未在国内有报道,但是不排除潜在的隐性感染。因此,对该病原的分析研究对于控制该病原的传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兔出血症病毒 跨物种 交叉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e合成肽流感通用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馥如 于海 +2 位作者 马继红 周艳君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M2蛋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跨膜蛋白,其优点为不易变异,且N端24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外区(M2e)十分保守,适合作为通用流感疫苗的靶标。因此本实验将4个拷贝的M2e通过赖氨酸与通用Th细胞表位偶联获得M2e分支肽(M2e-MAP),添加弗氏佐剂制备成合成... M2蛋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跨膜蛋白,其优点为不易变异,且N端24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外区(M2e)十分保守,适合作为通用流感疫苗的靶标。因此本实验将4个拷贝的M2e通过赖氨酸与通用Th细胞表位偶联获得M2e分支肽(M2e-MAP),添加弗氏佐剂制备成合成肽疫苗免疫小鼠,评价其免疫原性及异源攻毒保护效力。ELISA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M2e特异性IgG抗体;细胞因子IL-4的检测进一步说明了其能诱导产生高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ELISPOT实验从IL-4和IFN-γ两个方面分别说明了该疫苗不仅可以诱导高的体液免疫应答,而且能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应答。对免疫小鼠攻H9N2,通过肺病毒分离滴定和肺组织病理切片等方法检测攻毒保护效果,结果均表明,M2e分支肽疫苗能对异源病毒的攻击产生较好的保护效力。上述结果为流感通用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e 通用疫苗 免疫交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世龙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11期69-69,共1页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腹泻、脱水。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一旦发生会给养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变化以...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导致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腹泻、脱水。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一旦发生会给养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变化以及诊断和防治措施,旨在为养猪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一、病原学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为单股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有多个基因型,各基因型之间存在部分交叉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急性肠道传染病 仔猪发病率 冠状病毒科 冠状病毒属 交叉免疫保护 RNA病毒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