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T2A-E的交叉互联XLPE电缆绝缘在线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海龙 关伟民 关根志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52,共5页
研究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XLPE电缆绝缘的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XLPE电缆在线监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ART2A-E(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神经网络的交叉互联电缆绝缘在... 研究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XLPE电缆绝缘的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屏蔽层交叉互联接地XLPE电缆在线监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ART2A-E(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神经网络的交叉互联电缆绝缘在线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电缆绝缘老化的特点以及电缆加速老化的实验结果,建立交叉互联XLPE电缆的仿真模型。然后,计算首末端A、B、C三相接地线电流与电缆初始安装时的接地线电流幅值和相位的相对劣化度得到12个特征量,并以此特征量作为ART2A-E的输入样本进行模式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RT2A-E神经网络可以识别发生在交叉互联中的任意一段电缆的绝缘故障,为交叉互联电缆的绝缘在线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交叉互联 ART2A-E 绝缘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运算法的交叉互联XLPE电缆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超 李明德 +4 位作者 黄海 郑鹏 唐洁 王恺 夏向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94,共7页
介绍交叉互联XLPE电缆向量运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交叉互联连接方式下难以直接测得流经电缆主绝缘电流的问题,设计基于向量运算法的交叉互联连接方式下的XLPE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电流信号采集单元、电流信号传输单元和远程综... 介绍交叉互联XLPE电缆向量运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交叉互联连接方式下难以直接测得流经电缆主绝缘电流的问题,设计基于向量运算法的交叉互联连接方式下的XLPE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电流信号采集单元、电流信号传输单元和远程综合信息管理单元组成,采用GPRS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根据监测系统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运算法 交叉互联 在线监测 xlpe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互联接线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龙望成 高炎辉 +2 位作者 关根志 郑良华 朱大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介绍了交叉互联接线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运行方式和进行绝缘监测的诊断原理。根据同频率下相量的可结合运算特性,将各交叉节点监测到的电流数据转化为相量值,依据电路连接方式和关系进行运算,直观地得到各段线路的泄漏电流,从而可以... 介绍了交叉互联接线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运行方式和进行绝缘监测的诊断原理。根据同频率下相量的可结合运算特性,将各交叉节点监测到的电流数据转化为相量值,依据电路连接方式和关系进行运算,直观地得到各段线路的泄漏电流,从而可以判断交叉互联电缆各段的绝缘状况。对交叉互联接线的XLPE电力电缆的一个标准单元展开分析,通过分析交叉互联电缆安装运行情况,计算出其等值电路,并分析监测各处电流相量合成情况;说明利用相量运算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再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计算,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运算 交叉互联xlpe电缆 绝缘监测 接地线电流法 同步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电缆交叉互联接线时的绝缘在线监测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忠杰 关根志 龙望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10-1615,共6页
XLPE电力电缆的交叉互联接线方式具有屏蔽层接地回路环流小、经济安全等优点,但因无法直接测得各段流经主绝缘的电流值的特征量而给绝缘在线监测带来了困难。为了研究电缆在交叉互联接线时的绝缘在线监测方法,介绍了电缆主绝缘各项参数... XLPE电力电缆的交叉互联接线方式具有屏蔽层接地回路环流小、经济安全等优点,但因无法直接测得各段流经主绝缘的电流值的特征量而给绝缘在线监测带来了困难。为了研究电缆在交叉互联接线时的绝缘在线监测方法,介绍了电缆主绝缘各项参数的等值计算方法,并且对交叉互联接线的XLPE电力电缆的一个标准单元展开了分析,通过分析和计算其等值电路,说明了利用向量运算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以及定量的分析了各处监测点的电流值。利用Matlab仿真可以检测到各处电流值和母线电压的向量值,计算出流过主绝缘电流向量值,然后计算出等值阻抗值、等值容抗值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等绝缘参数,从而可以判断交叉互联电缆各段的绝缘状况。不同绝缘故障下电缆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相绝缘故障还是多项同时出现绝缘问题,向量运算分析方法均能准确判断各段的绝缘状况。采用此向量运算方法来判断各段电缆的绝缘状况可靠且可行,为绝缘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联 xlpe电缆 绝缘在线监测 接地线电流 等值计算 向量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 XLPE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探讨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全胜 王和亮 周作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73,共3页
结合110 kV XLPE电力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工程的典型故障案例,用矢量法分析讨论了不同的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电缆金属护套中的感应电势和环流幅值变化,提出并实施科学的同轴电缆接线方式,快捷有效地降低感应电势和环流幅值。
关键词 xlpe电力电缆 金属护套 交叉互联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电缆交叉互联系统中的局放脉冲传播特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姚翔 李海生 付尚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6-418,共3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电缆及其附件中的局部放电脉冲在电缆交叉互联系统中的传播规律,对一个真实的XLPE电缆交叉互联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在一相上加电压,激发出精确预制在电缆附件中缺陷的局部放电,采用差分法和宽频带脉冲检测器等方法... 为了更好地认识电缆及其附件中的局部放电脉冲在电缆交叉互联系统中的传播规律,对一个真实的XLPE电缆交叉互联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在一相上加电压,激发出精确预制在电缆附件中缺陷的局部放电,采用差分法和宽频带脉冲检测器等方法检测了系统内设计好各测点的局放脉冲,并分析了此放电脉冲在不同频带下的传播特性,得出了局放脉冲在交叉互联系统中的传播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现场实测中可通过分析探讨出的局放脉冲在电缆交叉互联系统中的传播规律,并结合现场检测的局放的其他参数,来综合判断局放脉冲传播的方位和测点局放的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局放 脉冲 预制缺陷 特点 交叉互联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互联的单芯XLPE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龙涛 唐忠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72-78,共7页
为了在线监测交叉互联的单芯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提出基于NI数据采集卡的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安装于金属护层交叉互联处的电流、电压传感器,装有NI公司数据采集卡的下位机,分析数据的上位机;根据金属护层感应电压与护... 为了在线监测交叉互联的单芯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提出基于NI数据采集卡的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安装于金属护层交叉互联处的电流、电压传感器,装有NI公司数据采集卡的下位机,分析数据的上位机;根据金属护层感应电压与护层电流的变化情况,采用先进的硬件设备与基于LabVIEW编译的监测程序实时监测电缆的运行状况,并及时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其中,数据采集卡保证了信号的同步采集,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保证了数据实时分析。系统利用LabVIEW对信号进行采集与分析,实现了数据存储、波形回放与故障判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联 电力电缆 数据采集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修正的交叉互联电缆单相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明嘉 夏成军 +2 位作者 池梓斌 陈晓儒 黄龙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8-224,共7页
由于实际线路参数易受环境影响,基于暂态信息进行参数辨识的故障测距方法的计算结果可能无法代表真实线路参数,因此提出了基于参数修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以交叉互联电缆为例,根据线芯与护层间电气耦合关系,建立了基于双π参数模型的... 由于实际线路参数易受环境影响,基于暂态信息进行参数辨识的故障测距方法的计算结果可能无法代表真实线路参数,因此提出了基于参数修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以交叉互联电缆为例,根据线芯与护层间电气耦合关系,建立了基于双π参数模型的电缆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程。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利用电缆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电气信息修正电缆线路参数。应用布谷鸟算法求解所建立的故障测距方程得到故障位置。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了电缆故障模型,分析了故障距离、过渡电阻、线路参数变化因素对所提方法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交叉互联电缆进行故障测距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线路参数 参数修正 交叉互联电缆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芯-护层过渡电阻无功特性的交叉互联电缆故障测距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明嘉 夏成军 +1 位作者 赖胜杰 池梓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2-1389,共18页
高压电缆常见的接地方式是交叉互联接地,而交叉互联接地电缆故障时的测距相比单端接地或两端直接接地的电缆情况更为复杂,为此提出了基于线芯-护层过渡电阻无功特性的交叉互联电缆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采集护层故障前后环流,构建不同电... 高压电缆常见的接地方式是交叉互联接地,而交叉互联接地电缆故障时的测距相比单端接地或两端直接接地的电缆情况更为复杂,为此提出了基于线芯-护层过渡电阻无功特性的交叉互联电缆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采集护层故障前后环流,构建不同电缆区段特征电流,判断故障发生区段;其次,考虑电缆金属护层对线芯的耦合作用和线路电容影响,建立交叉互联电缆的故障稳态等效阻抗模型,利用电缆首末两端线芯和护层的电压、电流推算电缆故障发生时不同区段沿线电压、电流,并基于同一位置电压相量对电缆参数进行修正;然后,利用故障点过渡电阻消耗无功功率为零的功率特性建立以故障距离为未知数的测距方程,采用二分法或弦截法等方法迭代计算求解得到故障点;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了电缆故障模型,分析了故障距离、故障类型、过渡电阻、故障初相角等因素对故障测距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距误差为0.4%左右,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交叉互联接地电缆进行故障测距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交叉互联 无功特性 故障稳态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电缆交叉互联系统中高频局放检测位置对幅值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苟欣 宋伟 +2 位作者 许勇 吴照国 李文静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8-325,共8页
针对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中高频局放检测位置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采用典型截面的百米级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的交叉互联系统局放检测试验平台;采用高频电流传感器对交叉互联箱的接地线、同轴电缆、换位排和接头接地引... 针对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中高频局放检测位置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采用典型截面的百米级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的交叉互联系统局放检测试验平台;采用高频电流传感器对交叉互联箱的接地线、同轴电缆、换位排和接头接地引出线等4个不同检测点的局放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局放信号幅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检测位置的不同会导致测得的局放信号幅值特征相差较大,通过选取合适的检测位置,结合局放信号幅值比较及局放谱图分析,可以有效实现局放源的识别与判定。在现场实测时,建议HFCT的最优安装位置为中间接头接地引出线和交叉互联箱换位排处,同时换位排处应采用电容臂进行短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高频局放 交叉互联 HFCT 检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交叉互联高压电缆分布式护层电流传感系统的时滞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莎莎 王航 +2 位作者 杨斌 夏湛然 周承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4-1244,共11页
交叉互联高压电缆系统中的分布式护层电流检测对于护层接地故障诊断至关重要。为解决地下高压电缆不依赖外部时标的分布式护层电流传感时间同步问题,该文基于交叉互联高压电缆护层间的耦合关系,采用并联Smith预估补偿器提升时滞补偿效率... 交叉互联高压电缆系统中的分布式护层电流检测对于护层接地故障诊断至关重要。为解决地下高压电缆不依赖外部时标的分布式护层电流传感时间同步问题,该文基于交叉互联高压电缆护层间的耦合关系,采用并联Smith预估补偿器提升时滞补偿效率,获取残差最小的时间偏置补偿时滞量,提出多护层电流传感器时滞误差的递归最小二乘跟踪方法,以电容电流短时不变为稳定判据,对实际测量时分布式护层电流传感器之间的时延进行估计和控制。该方法在220 kV高铁牵引变压器一次侧高压电缆分布式护层电流传感系统上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至最小残差值点,平均残差为0.30 A,准确时滞量为3.93 s,能实现分布式护层电流传感的时间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交叉互联 护层电流 在线监测 时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电缆交叉互联系统中局放脉冲时域特征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悦 陈孝信 +3 位作者 钱勇 李喆 盛戈皞 江秀臣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2-118,共7页
在长距离XLPE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中,由于电缆护套交叉互联结构的存在,缺陷相的局部放电信号会流入另外两相的电缆护套中,使得信号的检测及分析都十分困难。为了确定放电源的位置及相别,文中通过对XLPE电缆交叉互联系统进行仿真建模... 在长距离XLPE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中,由于电缆护套交叉互联结构的存在,缺陷相的局部放电信号会流入另外两相的电缆护套中,使得信号的检测及分析都十分困难。为了确定放电源的位置及相别,文中通过对XLPE电缆交叉互联系统进行仿真建模,结合带电检测过程中的实际可测点,对不同检测点位置的信号时域特征及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检测点的脉冲时域特征相差较大,与放电源的位置及接头的接地形式密切相关,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点及综合比较各检测点的信号可以有效判断放电源所处的接头及相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联 电缆 局部放电 信号能量 检测位置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互联电缆泄漏电流的分离及相间介损相对变化监测应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周文俊 杨洋 +3 位作者 卫李静 周承科 姜伟 唐泽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8-477,共10页
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介损监测存在两大难点,一方面交叉互联接线方式和同轴电缆的使用使得泄漏电流和护层电流的分离复杂,另一方面电压信号获取困难且对同步精度要求高。为此,建立了交叉互联电缆系统的等效模型,提出了泄漏电流与护层电流... 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介损监测存在两大难点,一方面交叉互联接线方式和同轴电缆的使用使得泄漏电流和护层电流的分离复杂,另一方面电压信号获取困难且对同步精度要求高。为此,建立了交叉互联电缆系统的等效模型,提出了泄漏电流与护层电流分离法,改进了交叉互联相间介损相对变化的在线监测方法而无需参考电压信号。在武汉某电缆隧道安装了电缆在线监测装置,以2014-12、2015-03和2015-05结果为例,三相结果基本满足I2BA>I2AC>I2CB的关系,表明B2段电缆相对变化程度比A2和C2段更快,其中2014-12—2015-03相间泄漏电流变化程度最大为0.89%,相间泄漏电流变化程度均<1%,未发现明显老化现象,与该段线路的环流和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监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联 交联聚乙烯 泄漏电流 介质损耗 在线监测 同轴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电力扰动的交叉互联电缆绝缘整体老化在线监测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露露 雍静 +2 位作者 曾礼强 王晓静 陆家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396-3405,共10页
工频激励下交叉互联电缆绝缘监测信号微弱、绝缘状态分辨困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电力扰动的绝缘整体老化在线监测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系统电力扰动下接地线、交叉互联线上的电流暂态响应,通过计算绝缘导纳频谱实现电缆的整体老化状态... 工频激励下交叉互联电缆绝缘监测信号微弱、绝缘状态分辨困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电力扰动的绝缘整体老化在线监测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系统电力扰动下接地线、交叉互联线上的电流暂态响应,通过计算绝缘导纳频谱实现电缆的整体老化状态辨别。分析并选取了合适的系统电力扰动,构建适用于系统电力扰动分析的交叉互联电缆频变模型;针对金属屏蔽线交叉互联的连接方式,提出使电缆三相独立求解的解耦方法,并推导绝缘导纳频谱的计算公式。基于矢量拟合法在EMTP/ATP软件中搭建电缆模型,选取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电容投切、空载线路充电作为系统电力扰动的典型代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扰动 绝缘在线监测 交叉互联电缆 导纳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地电流高压电缆交叉互联故障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柴玉华 巩彦江 +3 位作者 杨刚 王云鹤 张瀚予 刘自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0,116,共6页
为降低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通常在电缆交叉互联箱内将高压电缆金属护套进行交叉互联。但是由于电缆铺设环境的复杂性,交叉互联箱会出现受潮、进水、外力破坏等诸多情形,导致高压电缆金属护套出现交叉互联故障,给整个系统的安全运... 为降低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通常在电缆交叉互联箱内将高压电缆金属护套进行交叉互联。但是由于电缆铺设环境的复杂性,交叉互联箱会出现受潮、进水、外力破坏等诸多情形,导致高压电缆金属护套出现交叉互联故障,给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文章针对110k V XLPE高压电缆的交叉互联故障进行分析,利用ATP-EMTP电磁暂态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总结出不同故障下的接地电流变化特点,为高压电缆的故障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交叉互联 接地电流 ATP-EMTP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三相交叉互联电缆的频变模型及局放仿真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伟 王永亮 +4 位作者 刘冲 李应利 张德文 孙运涛 王巍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点,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在高压和超高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局部放电检测是判断电缆绝缘状况的有效的方法,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的局部放电信号存在复杂的互扰问题,给实际带电检测带... 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点,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在高压和超高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局部放电检测是判断电缆绝缘状况的有效的方法,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的局部放电信号存在复杂的互扰问题,给实际带电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必要分析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局部放电的传播特性。研究表明,半导电层对局部放电信号的高频分量有着严重的衰减和色散作用,基于Blackburn等学者提出的改进型电缆模型的原理,经过适当调整参数,建立了三相交叉互联电缆系统的J-Marti频变模型,并对该系统中局部放电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局部放电信号在三相交叉互联电缆系统中的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变模型 半导电层 局部放电信号 三相交叉互联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护层交叉互联时的行波故障测距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玉林 龚庆武 +1 位作者 陈允平 曹玉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9-803,844,共6页
为研究采用三相护层交叉互联方式的高压电缆线路的行波测距方法,讨论了裸露高压电缆(电缆沟或隧道敷设)的相量参数和模量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模量参数的特征,将电缆中的模量分为内模量和外模量,分别计算了直埋电缆和裸露电缆的内... 为研究采用三相护层交叉互联方式的高压电缆线路的行波测距方法,讨论了裸露高压电缆(电缆沟或隧道敷设)的相量参数和模量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模量参数的特征,将电缆中的模量分为内模量和外模量,分别计算了直埋电缆和裸露电缆的内、外模量波速,计算表明裸露电缆的外模量波速高于内模量。电缆护层交叉互联时,内、外模量会因行波折反射而相互转化,波速较快的外模量会对内模量波头造成干扰,给裸露电缆的双端行波测距造成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采用三相芯线电流之和作为行波测距信号,可有效消除外模量干扰,大大加强内模量波头特征,有利于提高行波测距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护层交叉互联 相模变换 行波测距 敷设方式 折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交叉互联电缆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尹丽菊 于毅 +3 位作者 咸日常 潘金凤 周福涛 陶文明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4,100,共7页
为提高交叉互联电缆故障测距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交叉互联电缆行波测距新方法。首先结合直埋敷设方式的实际工程背景分析了电缆各个电流模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采取三相护层电流之和作为故障测距信号的依据。其次,通过无监... 为提高交叉互联电缆故障测距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交叉互联电缆行波测距新方法。首先结合直埋敷设方式的实际工程背景分析了电缆各个电流模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采取三相护层电流之和作为故障测距信号的依据。其次,通过无监督学习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由直接接地箱和交叉互联箱中采集到数据组成的高维矩阵降维,采用密度聚类算法对降维后的样本进行聚类。最后选取含样本量最少的簇类所匹配的区段为故障区段并用双端测距公式测距。PSCAD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避免交叉互联点对护层电流行波的影响,使得故障测距在不同故障距离下仍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且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交叉互联 故障测距 行波测距 主成分分析法 密度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性电流和护层电流的交叉互联电缆绝缘监测及诊断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博 于晓洋 +1 位作者 田立刚 魏新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8,共10页
长距离高压电缆采用三相金属护层交叉互联的接地方式减小金属护层中的感应电压,这种交叉互联方式给电缆绝缘在线监测及诊断带来了困惑。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阻性电流和护层电流分析的电缆绝缘在线监测及诊断方法,给出泄漏电流与护层电流... 长距离高压电缆采用三相金属护层交叉互联的接地方式减小金属护层中的感应电压,这种交叉互联方式给电缆绝缘在线监测及诊断带来了困惑。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阻性电流和护层电流分析的电缆绝缘在线监测及诊断方法,给出泄漏电流与护层电流分离的公式推导,并得到从泄漏电流中分离出阻性电流的计算公式。运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三相电缆的等效模型,对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搭建三相电缆实验模型,分别对交叉互联电缆绝缘劣化、护层回路开路、中间接头护层击穿这3类典型故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了对交叉互联后每一段电缆绝缘状况的在线监测及诊断;配合安装在同轴电缆上的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电流,能够实现对金属护层开路、中间接头击穿故障的诊断;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电缆故障的诊断及故障位置的确定,同时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电力电缆 交叉互联 泄漏电流 阻性电流 护层电流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互联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唐忠 杨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9,79,共7页
交叉互联电缆护层的交叉互联点和直接接地点行波波阻抗不连续,行波的折反射比较复杂,行波测距时无法识别出故障点的反射波和电缆对端反射波。通过分析电缆各个模量参数的特性,给出了电缆故障类型的判据,提出以电流模量4作为行波测距信... 交叉互联电缆护层的交叉互联点和直接接地点行波波阻抗不连续,行波的折反射比较复杂,行波测距时无法识别出故障点的反射波和电缆对端反射波。通过分析电缆各个模量参数的特性,给出了电缆故障类型的判据,提出以电流模量4作为行波测距信号的行波测距算法,有效解决了行波在交叉互联电缆上折反射复杂给行波波头识别带来的干扰问题以及第二个反向行波的判别问题。在ATP-EMTP中建立220 k V电缆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距算法可行性好,测距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交叉互联 行波测距 相模变换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