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跨度黄土隧道CRD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许文锋
张峰
陈建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572-576,共5页
针对大跨度隧道通常采用的交叉中壁(CRD)法的工法特点,以V级围岩条件下的某大跨度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RD工法中各个分部的开挖形状、开挖顺序以及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CRD法的开挖顺...
针对大跨度隧道通常采用的交叉中壁(CRD)法的工法特点,以V级围岩条件下的某大跨度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RD工法中各个分部的开挖形状、开挖顺序以及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CRD法的开挖顺序调整为CRD1-CRD3-CRD2-CRD4时,隧道各步位移及初期支护内力均较原CRD法要小;当采用直线型临时支护代替曲线型临时支护时,隧道初期支护内力会有一定幅度增大,但变化幅度小于10%。优化后的CRD法可以减少工序,加快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黄土隧道
交叉
中
壁
(
crd
)
法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在浅埋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宝平
高诗明
+1 位作者
王睿
秦威
《隧道建设》
2013年第9期726-730,共5页
以浅埋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对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双侧壁导坑法、交叉中隔墙法和中隔墙法等隧道施工工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交叉中隔墙法能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结合FLAC3D软件,模拟交叉中隔墙法、正台阶环形开挖...
以浅埋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对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双侧壁导坑法、交叉中隔墙法和中隔墙法等隧道施工工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交叉中隔墙法能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结合FLAC3D软件,模拟交叉中隔墙法、正台阶环形开挖法施工后地表沉降,通过对比工程实际分析验证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结果表明,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是选择开挖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能为浅埋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层次权重决策分析
法
正台阶环形开挖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交叉
中
隔墙
法
中
隔墙
法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岩复合地层中CRD隧道施工的变形监测与风险控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宁方端
姚爱军
+1 位作者
王天佐
彭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3-388,共6页
以典型城市土岩复合地层中的某地铁CRD(交叉中隔壁法)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洞内、外变形监测数据,总结变形规律,对该隧道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洞内、外变形量的60%以上是由上2层导洞开挖引起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
以典型城市土岩复合地层中的某地铁CRD(交叉中隔壁法)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洞内、外变形监测数据,总结变形规律,对该隧道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洞内、外变形量的60%以上是由上2层导洞开挖引起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特征较为明显,地表最大沉降点位于隧道中心线上方偏左;隧道掌子面开挖的横向影响明显,范围约为60m。洞内变形监测的分析指标以拱顶沉降为主,水平收敛为辅;拱顶下沉曲线分段组成,总体呈台阶状下降。综合变形监测分析和施工经验认为:施工中应着重控制上2层导洞初期支护结构的及时闭合;相邻导洞掌子面间距控制在15~20m;台阶长度控制在5m以内,及时封闭仰拱,闭合成环,可有效地控制洞内、外变形和保证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岩复合地层
变形监测
交叉
中
隔
壁
法
(
crd
)
地铁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线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不同施工工法理论研究
被引量:
22
4
作者
黄海斌
周平
+2 位作者
陈鹏
杨剑飞
马德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针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基于有限元摩尔库伦原理对不同施工工法的三维隧道交叉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的新建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引起的公路隧道施工不同部位稳定性演变和运营...
针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基于有限元摩尔库伦原理对不同施工工法的三维隧道交叉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的新建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引起的公路隧道施工不同部位稳定性演变和运营铁路隧道沉降变化,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身隧道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拱顶沉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水平收敛上CRD法效果最好,其次是双侧壁导坑法。不同工法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不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公路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最小,且不建议在交叉隧道处采用CD法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交叉
模型
CD
法
crd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工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
13
5
作者
邓祥辉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74-981,共8页
山岭隧道建设条件复杂,通常洞口段埋深较浅、围岩破碎,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坍塌、边仰坡失稳等事故.根据某隧道洞口段地质情况、地形条件以及设计参数,对拟采用的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和数值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施工...
山岭隧道建设条件复杂,通常洞口段埋深较浅、围岩破碎,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坍塌、边仰坡失稳等事故.根据某隧道洞口段地质情况、地形条件以及设计参数,对拟采用的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和数值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施工上看,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有利于工期;从数值分析看,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完成开挖后,隧道结构Y向最大沉降分别为6.65cm和1.68cm,临时支撑X向最大变形分别为20.5cm和4.42cm,采用后者施工变形更小;从计算结果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受力更小.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后,C25喷射混凝土Y向最大拉应力为3.07MPa,远大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的1.27MPa,且超过该喷射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因此,从隧道变形和受力分析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
洞口段
施工工
法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超浅埋大跨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施工工法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邓祥辉
袁岽洋
+1 位作者
姚军
唐林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1-207,共7页
为了保证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安全施工,采用Midas GTS NX大型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结合某具体工程,对比分析了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两种开挖方法。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开挖对路面沉降影响范围主要在距隧道中线1倍洞径以内,其中CRD法...
为了保证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安全施工,采用Midas GTS NX大型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结合某具体工程,对比分析了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两种开挖方法。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开挖对路面沉降影响范围主要在距隧道中线1倍洞径以内,其中CRD法对路面影响相对较小,且开挖施工时围岩能更早地达到稳定状态;采用加固圈模型模拟分析超前支护,加固圈内部以及与周围岩体交接处出现了一定的应力集中现象。对于超浅埋大跨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施工时应选择CRD法,同时应注意加强支护参数以确保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大跨隧道
开挖工
法
有限元模拟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路隧道特殊溶洞的处理技术
7
作者
向聃
《公路与汽运》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为适应岩溶地质条件、减少地质风险,采用交叉中隔墙法(CRD),通过分区域、分步骤开挖和即时支护,结合大管棚套拱、超前小导管注浆及周边径向钢花管注浆等多层次支护系统形成坚固的结构安全网,提高复杂地质区域尤其是溶洞频发区隧道的施...
为适应岩溶地质条件、减少地质风险,采用交叉中隔墙法(CRD),通过分区域、分步骤开挖和即时支护,结合大管棚套拱、超前小导管注浆及周边径向钢花管注浆等多层次支护系统形成坚固的结构安全网,提高复杂地质区域尤其是溶洞频发区隧道的施工安全与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交叉
中
隔墙
法
(
crd
)
多层次支护系统
溶洞
施工安全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洞室开挖方法综述
被引量:
1
8
作者
于涛
《云南水力发电》
2012年第2期19-20,37,共3页
地下洞室开挖方法是关系到洞室稳定的问题,特别是在Ⅳ、Ⅴ类软岩中更是要重视开挖方法。目前地下工程界出现了各种开挖方法,由于没有正确选择运用,给施工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着重对水电、铁路系统出现的开挖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开挖方
法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中
隔墩
法
分层开挖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碎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隧道转换施工优化方法研究
9
作者
黄武恒
《西部交通科技》
2022年第3期123-126,142,共5页
由于大断面隧道结构稳定性差,因此对转换施工方法的要求极高。文章为有效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性,研究破碎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隧道转换施工优化方法。通过双侧壁导坑法开挖Ⅴ级破碎围岩,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开挖Ⅳ级破碎围岩...
由于大断面隧道结构稳定性差,因此对转换施工方法的要求极高。文章为有效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性,研究破碎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隧道转换施工优化方法。通过双侧壁导坑法开挖Ⅴ级破碎围岩,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开挖Ⅳ级破碎围岩,在两个围岩等级交界处转换工法,分析开挖进尺与钢拱架间距对破碎围岩变形的影响,并优化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开挖进尺越大,隧道衬砌变形幅度越大;为确保围岩变形最小,埋深<250 m时开挖进尺宜选取1 m,埋深>350 m时开挖进尺宜选取2 m;钢拱架间距与其最大拉应力值成正比,钢拱架间距为0.5~0.9 m时,施工安全性最好,能够有效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围岩
大断面隧道
转换施工
优化方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隧道施工围岩变形及结构内力监测分析
被引量:
5
10
作者
徐望国
石熊
陈晓斌
《矿业工程研究》
2010年第4期72-76,共5页
结合VI级围岩浅埋偏压隧道CRD法开挖施工特点,布设了变形观测元件及应力观测元件,对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及结构内力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变形测试结果说明CRD法各分部施工相互影响明显,隧道内侧围岩压力普遍大于外侧围岩压力,并且随着其他...
结合VI级围岩浅埋偏压隧道CRD法开挖施工特点,布设了变形观测元件及应力观测元件,对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及结构内力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变形测试结果说明CRD法各分部施工相互影响明显,隧道内侧围岩压力普遍大于外侧围岩压力,并且随着其他分部的施工具有明显加大的趋势.内力监测结果表明钢支撑轴力主要为压应力,并且拱腰位置轴力稍大于其他部位.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合理的工序应该是先山体外侧开挖并施工初期支护,然后山体内侧开挖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隧道
交叉
中
隔
壁
(
crd
)
法
变形监测
内力监测
合理工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穿过滑坡的隧道变形与受力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4
11
作者
方坚宇
王其海
邓麟勇
《公路与汽运》
2011年第3期176-181,共6页
通过对某下穿滑坡隧道的开挖施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隧道围岩位移、应力及初次衬砌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采用中壁交叉法(CRD)进洞对控制开挖施工中围岩位移、应力变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受滑坡体的影响,隧道围岩纵向应力偏...
通过对某下穿滑坡隧道的开挖施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隧道围岩位移、应力及初次衬砌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采用中壁交叉法(CRD)进洞对控制开挖施工中围岩位移、应力变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受滑坡体的影响,隧道围岩纵向应力偏大,初期支护承受很大的纵向拉应力,拱顶和拱底处拉应力高度集中,而采用CRD法进洞能及时对开挖部分进行初期支护,同时竖直临时支护可有效地控制拱顶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滑坡
中
壁
交叉
法
(
crd
)
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Ⅴ级围岩浅埋大跨双洞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安全净距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牛富生
黄大维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4期20-27,共8页
为研究交叉中隔墙法(CRD)在浅埋大跨双洞隧道Ⅴ级围岩条件下的适应性,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依托将军山隧道建立计算模型,开展了洞室开挖各施工工序下“围岩-支护”系统的动态施工力学行为研究,并对洞口段安全净距做了进...
为研究交叉中隔墙法(CRD)在浅埋大跨双洞隧道Ⅴ级围岩条件下的适应性,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依托将军山隧道建立计算模型,开展了洞室开挖各施工工序下“围岩-支护”系统的动态施工力学行为研究,并对洞口段安全净距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隧道各开挖工序下围岩变形均呈突增态势,前四步开挖位移变化较大;洞室围岩应力随着开挖工序的进行在不断调整,最大主压应力总体上呈较高水平;隧道塌落区面积随着开挖工序的不断进行而增大;钢拱架的弯矩随着开挖工序的不断进行而调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大跨双洞隧道
Ⅴ级围岩
交叉
中
隔墙
法
(
crd
)
施工力学行为
安全净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侯豪斌
《山东交通科技》
2020年第4期40-43,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法引起的围岩变形工程,总结了不同施工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施工方法不同地表沉降不同,其中台阶法引起的地表变形最大,约为3.3 mm,其次是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小,在控制地表变形方...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法引起的围岩变形工程,总结了不同施工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施工方法不同地表沉降不同,其中台阶法引起的地表变形最大,约为3.3 mm,其次是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小,在控制地表变形方面最有效,核心土的开挖是双侧壁导坑法引起沉降控制的关键步序,核心土开挖也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时控制沉降产生的关键步骤,对沉降控制有较大影响。但不同方法引起的沉降槽形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围岩变形
台阶
法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跨度黄土隧道CRD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许文锋
张峰
陈建平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572-576,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项目(908-02-03-03)资助
文摘
针对大跨度隧道通常采用的交叉中壁(CRD)法的工法特点,以V级围岩条件下的某大跨度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RD工法中各个分部的开挖形状、开挖顺序以及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CRD法的开挖顺序调整为CRD1-CRD3-CRD2-CRD4时,隧道各步位移及初期支护内力均较原CRD法要小;当采用直线型临时支护代替曲线型临时支护时,隧道初期支护内力会有一定幅度增大,但变化幅度小于10%。优化后的CRD法可以减少工序,加快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大跨度
黄土隧道
交叉
中
壁
(
crd
)
法
优化研究
Keywords
large-span
loess tunnel
Cross Diaphragm(
crd
) method
optimization study
分类号
TU9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在浅埋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宝平
高诗明
王睿
秦威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隧道建设》
2013年第9期726-730,共5页
文摘
以浅埋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对正台阶环形开挖法、双侧壁导坑法、交叉中隔墙法和中隔墙法等隧道施工工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交叉中隔墙法能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结合FLAC3D软件,模拟交叉中隔墙法、正台阶环形开挖法施工后地表沉降,通过对比工程实际分析验证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结果表明,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是选择开挖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能为浅埋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层次权重决策分析
法
正台阶环形开挖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交叉
中
隔墙
法
中
隔墙
法
数值分析
Keywords
shallow tunne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ring cut method
double side drift method
crd
method
CD method
numerical analysis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岩复合地层中CRD隧道施工的变形监测与风险控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宁方端
姚爱军
王天佐
彭虎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3-388,共6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KM200910005012)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2013ZD01)资助
文摘
以典型城市土岩复合地层中的某地铁CRD(交叉中隔壁法)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洞内、外变形监测数据,总结变形规律,对该隧道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洞内、外变形量的60%以上是由上2层导洞开挖引起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槽特征较为明显,地表最大沉降点位于隧道中心线上方偏左;隧道掌子面开挖的横向影响明显,范围约为60m。洞内变形监测的分析指标以拱顶沉降为主,水平收敛为辅;拱顶下沉曲线分段组成,总体呈台阶状下降。综合变形监测分析和施工经验认为:施工中应着重控制上2层导洞初期支护结构的及时闭合;相邻导洞掌子面间距控制在15~20m;台阶长度控制在5m以内,及时封闭仰拱,闭合成环,可有效地控制洞内、外变形和保证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
关键词
土岩复合地层
变形监测
交叉
中
隔
壁
法
(
crd
)
地铁风险控制
Keywords
compound rock and soil strata
deformation monitoring
Cross Diaphragm (
crd
)
subway risk control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线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不同施工工法理论研究
被引量:
22
4
作者
黄海斌
周平
陈鹏
杨剑飞
马德林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SWJTU11ZT33)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955)
文摘
针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基于有限元摩尔库伦原理对不同施工工法的三维隧道交叉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的新建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引起的公路隧道施工不同部位稳定性演变和运营铁路隧道沉降变化,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身隧道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拱顶沉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水平收敛上CRD法效果最好,其次是双侧壁导坑法。不同工法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不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公路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最小,且不建议在交叉隧道处采用CD法进行施工。
关键词
公路隧道
交叉
模型
CD
法
crd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Keywords
Highway tunnel
Cross model
CD method
crd
method
Double side drift method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工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
13
5
作者
邓祥辉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出处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74-98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委研究基金项目(51278063)
交通部西部项目(2013318J12330)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2010JK599)
文摘
山岭隧道建设条件复杂,通常洞口段埋深较浅、围岩破碎,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坍塌、边仰坡失稳等事故.根据某隧道洞口段地质情况、地形条件以及设计参数,对拟采用的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和数值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施工上看,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有利于工期;从数值分析看,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完成开挖后,隧道结构Y向最大沉降分别为6.65cm和1.68cm,临时支撑X向最大变形分别为20.5cm和4.42cm,采用后者施工变形更小;从计算结果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受力更小.采用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后,C25喷射混凝土Y向最大拉应力为3.07MPa,远大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的1.27MPa,且超过该喷射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因此,从隧道变形和受力分析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更安全.
关键词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
洞口段
施工工
法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Keywords
weak-rock tunnel
portal
construction method
crd
method
double sides heading method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超浅埋大跨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施工工法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邓祥辉
袁岽洋
姚军
唐林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1-20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408054)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14KCT-29)
+2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7JM5136)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5JK1337)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编号:XAGDXJJ16003)
文摘
为了保证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安全施工,采用Midas GTS NX大型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结合某具体工程,对比分析了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两种开挖方法。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开挖对路面沉降影响范围主要在距隧道中线1倍洞径以内,其中CRD法对路面影响相对较小,且开挖施工时围岩能更早地达到稳定状态;采用加固圈模型模拟分析超前支护,加固圈内部以及与周围岩体交接处出现了一定的应力集中现象。对于超浅埋大跨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施工时应选择CRD法,同时应注意加强支护参数以确保工程安全。
关键词
浅埋大跨隧道
开挖工
法
有限元模拟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路隧道特殊溶洞的处理技术
7
作者
向聃
机构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公路与汽运》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8139)。
文摘
为适应岩溶地质条件、减少地质风险,采用交叉中隔墙法(CRD),通过分区域、分步骤开挖和即时支护,结合大管棚套拱、超前小导管注浆及周边径向钢花管注浆等多层次支护系统形成坚固的结构安全网,提高复杂地质区域尤其是溶洞频发区隧道的施工安全与结构稳定性。
关键词
隧道
交叉
中
隔墙
法
(
crd
)
多层次支护系统
溶洞
施工安全
结构稳定性
分类号
U455.4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洞室开挖方法综述
被引量:
1
8
作者
于涛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出处
《云南水力发电》
2012年第2期19-20,37,共3页
文摘
地下洞室开挖方法是关系到洞室稳定的问题,特别是在Ⅳ、Ⅴ类软岩中更是要重视开挖方法。目前地下工程界出现了各种开挖方法,由于没有正确选择运用,给施工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着重对水电、铁路系统出现的开挖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开挖方
法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中
隔墩
法
分层开挖
法
分类号
TV55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碎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隧道转换施工优化方法研究
9
作者
黄武恒
机构
广西新恒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出处
《西部交通科技》
2022年第3期123-126,142,共5页
文摘
由于大断面隧道结构稳定性差,因此对转换施工方法的要求极高。文章为有效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性,研究破碎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隧道转换施工优化方法。通过双侧壁导坑法开挖Ⅴ级破碎围岩,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开挖Ⅳ级破碎围岩,在两个围岩等级交界处转换工法,分析开挖进尺与钢拱架间距对破碎围岩变形的影响,并优化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开挖进尺越大,隧道衬砌变形幅度越大;为确保围岩变形最小,埋深<250 m时开挖进尺宜选取1 m,埋深>350 m时开挖进尺宜选取2 m;钢拱架间距与其最大拉应力值成正比,钢拱架间距为0.5~0.9 m时,施工安全性最好,能够有效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质量。
关键词
破碎围岩
大断面隧道
转换施工
优化方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分类号
U45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隧道施工围岩变形及结构内力监测分析
被引量:
5
10
作者
徐望国
石熊
陈晓斌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出处
《矿业工程研究》
2010年第4期72-76,共5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440996)
文摘
结合VI级围岩浅埋偏压隧道CRD法开挖施工特点,布设了变形观测元件及应力观测元件,对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及结构内力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变形测试结果说明CRD法各分部施工相互影响明显,隧道内侧围岩压力普遍大于外侧围岩压力,并且随着其他分部的施工具有明显加大的趋势.内力监测结果表明钢支撑轴力主要为压应力,并且拱腰位置轴力稍大于其他部位.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合理的工序应该是先山体外侧开挖并施工初期支护,然后山体内侧开挖施工.
关键词
偏压隧道
交叉
中
隔
壁
(
crd
)
法
变形监测
内力监测
合理工序
Keywords
shallow tunnel
center cross diagram(
crd
) method
deformation surveying
inner force surveying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rder
分类号
U452.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穿过滑坡的隧道变形与受力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
4
11
作者
方坚宇
王其海
邓麟勇
机构
湖南省浏醴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长沙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出处
《公路与汽运》
2011年第3期176-181,共6页
文摘
通过对某下穿滑坡隧道的开挖施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隧道围岩位移、应力及初次衬砌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采用中壁交叉法(CRD)进洞对控制开挖施工中围岩位移、应力变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受滑坡体的影响,隧道围岩纵向应力偏大,初期支护承受很大的纵向拉应力,拱顶和拱底处拉应力高度集中,而采用CRD法进洞能及时对开挖部分进行初期支护,同时竖直临时支护可有效地控制拱顶的沉降。
关键词
隧道
滑坡
中
壁
交叉
法
(
crd
)
位移
应力
分类号
U456.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Ⅴ级围岩浅埋大跨双洞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安全净距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牛富生
黄大维
机构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隧道结构智能监控与维护企业重点实验室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4期20-2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213)。
文摘
为研究交叉中隔墙法(CRD)在浅埋大跨双洞隧道Ⅴ级围岩条件下的适应性,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依托将军山隧道建立计算模型,开展了洞室开挖各施工工序下“围岩-支护”系统的动态施工力学行为研究,并对洞口段安全净距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隧道各开挖工序下围岩变形均呈突增态势,前四步开挖位移变化较大;洞室围岩应力随着开挖工序的进行在不断调整,最大主压应力总体上呈较高水平;隧道塌落区面积随着开挖工序的不断进行而增大;钢拱架的弯矩随着开挖工序的不断进行而调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浅埋大跨双洞隧道
Ⅴ级围岩
交叉
中
隔墙
法
(
crd
)
施工力学行为
安全净距
Keywords
shallow buried long-span double-hole tunnel
Ⅴgrade surrounding rock
cross partition method(
crd
)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net distance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侯豪斌
机构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山东交通科技》
2020年第4期40-43,共4页
文摘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法引起的围岩变形工程,总结了不同施工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施工方法不同地表沉降不同,其中台阶法引起的地表变形最大,约为3.3 mm,其次是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小,在控制地表变形方面最有效,核心土的开挖是双侧壁导坑法引起沉降控制的关键步序,核心土开挖也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时控制沉降产生的关键步骤,对沉降控制有较大影响。但不同方法引起的沉降槽形状基本一致。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围岩变形
台阶
法
交叉
中
隔
壁
法
双侧
壁
导坑
法
Keywords
subway tunnel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step method
cross-mid wall method
double sidewall guide pit method
分类号
U456.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跨度黄土隧道CRD法优化研究
许文锋
张峰
陈建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在浅埋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李宝平
高诗明
王睿
秦威
《隧道建设》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岩复合地层中CRD隧道施工的变形监测与风险控制
宁方端
姚爱军
王天佐
彭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线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不同施工工法理论研究
黄海斌
周平
陈鹏
杨剑飞
马德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洞口段施工工法比较分析
邓祥辉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某超浅埋大跨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施工工法研究
邓祥辉
袁岽洋
姚军
唐林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公路隧道特殊溶洞的处理技术
向聃
《公路与汽运》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地下洞室开挖方法综述
于涛
《云南水力发电》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破碎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隧道转换施工优化方法研究
黄武恒
《西部交通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埋隧道施工围岩变形及结构内力监测分析
徐望国
石熊
陈晓斌
《矿业工程研究》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穿过滑坡的隧道变形与受力数值模拟分析
方坚宇
王其海
邓麟勇
《公路与汽运》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Ⅴ级围岩浅埋大跨双洞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安全净距研究
牛富生
黄大维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浅埋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侯豪斌
《山东交通科技》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