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FC混合物二元交互作用系数的关联与推算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新 陈则韶 胡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结合Peng-Robinson(PR)方程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对氢氟烃混合物(HFCs)二元混合工质进行了气液平衡计算,关联得到相关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元混合物交互作用系数的推算模型,该模型能近似给出多种HFC任意二元混合的交... 结合Peng-Robinson(PR)方程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对氢氟烃混合物(HFCs)二元混合工质进行了气液平衡计算,关联得到相关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元混合物交互作用系数的推算模型,该模型能近似给出多种HFC任意二元混合的交互作用系数,由此交互作用系数计算的气液平衡压力误差一般在2%内,能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 气液平衡 交互作用系数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二维、三维碳化深度的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树东 孙伟 +1 位作者 张云升 郭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5-650,共6页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20%,40%,60%)下高性能混凝土一维、二维和三维碳化深度;定义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交互系数;分析了二氧化碳扩散时间依赖性系数n和二维、三维交互系数K;推导了包含n和K的二维和三维碳化数学模型...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20%,40%,60%)下高性能混凝土一维、二维和三维碳化深度;定义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交互系数;分析了二氧化碳扩散时间依赖性系数n和二维、三维交互系数K;推导了包含n和K的二维和三维碳化数学模型.实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具有一个明显的交互作用;交互系数服从经时衰减函数;通过傅立叶级数展开多维扩散交互系数,可求解基于Fick第一扩散定律的二维和三维碳化寿命预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苏通大桥箱梁部位结构混凝土寿命进行预测,其一维、二维和三维预测寿命分别为1 595年、882年和758年,二维和三维碳化寿命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二维碳化 三维碳化 交互系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关联性准则模糊测度的改进型VIKOR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江文奇 袁亚纯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98,共5页
多准则决策环境下,厘清准则关联性对决策结果影响机理将有助于提高决策结果的可靠性。首先,详细阐述了关联性准则的模糊测度表征的shapley值和交互系数;其次,以VIKOR方法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关联性准则对群体效用值和方差以及个体遗憾值... 多准则决策环境下,厘清准则关联性对决策结果影响机理将有助于提高决策结果的可靠性。首先,详细阐述了关联性准则的模糊测度表征的shapley值和交互系数;其次,以VIKOR方法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关联性准则对群体效用值和方差以及个体遗憾值的影响规律,提炼并总结了3条重要性质;再次,提出了包含准则交互系数的改进型VIKOR方法;最后,通过实例的对比研究凸显了本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准则决策 交互系数 VIKO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通大桥混凝土二维、三维碳化寿命预测的研究
4
作者 陈树东 孙伟 +1 位作者 张云升 郭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8,共4页
研究了苏通大桥各关键部位混凝土的一维、二维和三维碳化和加载状态下的一维、二维碳化;并结合大桥所处环境进行了基于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的寿命预测。试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采用二维和三维碳化进行混... 研究了苏通大桥各关键部位混凝土的一维、二维和三维碳化和加载状态下的一维、二维碳化;并结合大桥所处环境进行了基于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的寿命预测。试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采用二维和三维碳化进行混凝土的寿命预测比传统的一维寿命预测分别要短42.3%和66.1%(以承台为例);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碳化明显增大,应力比为0.35时的一维、二维碳化寿命预测要比不受力时短36.7%和13.5%(承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碳化 交互系数 载荷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中CO_(2)的溶解度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蔡伟华 高磊 +4 位作者 王照曦 段欣悦 边江 花亦怀 车勋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116,共9页
液化天然气技术是深远海天然气利用最为可行的技术方案,其中带压液化天然气(PLNG)技术可显著提升LNG中CO_(2)的溶解度,但利用相平衡实验获得CO_(2)溶解度的方法较为复杂,且理论方法难以在宽温区范围内保证CO_(2)溶解度计算的准确度。为... 液化天然气技术是深远海天然气利用最为可行的技术方案,其中带压液化天然气(PLNG)技术可显著提升LNG中CO_(2)的溶解度,但利用相平衡实验获得CO_(2)溶解度的方法较为复杂,且理论方法难以在宽温区范围内保证CO_(2)溶解度计算的准确度。为了能快速计算具有高准确度的液化天然气中CO_(2)的溶解度,提出了分温区拟合二元交互作用系数的方法,应用HYSYS软件和理论自编程法分别对CH_(4)—CO_(2)二元系和CH_(4)—CO_(2)—N_(2)/C_(2)H_(6)三元系溶液中CO_(2)的溶解度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HYSYS软件和理论自编程法分别计算的CO_(2)在二元系溶液和三元系溶液中的溶解度,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8%;(2)使用拟合的二元交互系数后,HYSYS软件计算CO_(2)在液态CH_(4)中的溶解度数据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从6.63%降到1.69%,且HYSYS软件和理论自编程法计算三元系溶液中CO_(2)的溶解度准确性均得到了提高。结论认为,通过使用分温区拟合二元交互作用系数,HYSYS软件和理论自编程法可快速计算高准确度的CO_(2)溶解度数据,该新方法为天然气液化工艺流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CO_(2) 溶解度 二元交互系数 HYSYS 理论自编程 甲烷 分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藏硫溶解度的关联和预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颖 施雷霆 舒政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4期57-59,共3页
硫沉积是高含硫气藏有别于普通气藏的重要特征。硫沉积不仅影响气井产能,而且会对整个气藏的开发带来很多危害,因此,正确计算和预测不同条件下硫的溶解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高含硫气藏中硫沉积实验研究的难度,针对硫的溶解与析出... 硫沉积是高含硫气藏有别于普通气藏的重要特征。硫沉积不仅影响气井产能,而且会对整个气藏的开发带来很多危害,因此,正确计算和预测不同条件下硫的溶解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高含硫气藏中硫沉积实验研究的难度,针对硫的溶解与析出类似于超临界流体中溶质的溶解与萃取过程,利用超临界流体相平衡模型中的压缩气体模型,建立了关联和预测硫溶解度的热力学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拟合回归硫在纯二氧化碳、甲烷和硫化氢气体中溶解度的实验结果,得到了硫与这些气体组分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藏 硫沉积 超临界流体 预测方法 二元交互作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A状态方程预测烷烃-水体系相平衡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瑕 牛淑昊 +3 位作者 贾文龙 李长俊 彭冬婳 陈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7,共5页
采用考虑了极性分子间氢键缔合作用的立方型附加缔合项(CPA)状态方程计算了烷烃-水体系的气液相平衡。通过调整CPA状态方程中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拟合了n-C_7,n-C_(10),n-C_(16),n-C_(20),n-C_(24),n-C_(28),n-C_(32),n-C_(36)与水二元... 采用考虑了极性分子间氢键缔合作用的立方型附加缔合项(CPA)状态方程计算了烷烃-水体系的气液相平衡。通过调整CPA状态方程中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拟合了n-C_7,n-C_(10),n-C_(16),n-C_(20),n-C_(24),n-C_(28),n-C_(32),n-C_(36)与水二元混合物的气液液三相平衡(VLLE)曲线,提出了适用于n-C_7以上烷烃的烃-水体系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关联式;对于n-C_(36)以上的烷烃,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建议取值为-0.038。以此为基础,预测了n-C_6,n-C_7,n-C_8,n-C_9,n-C_(10),nC_(12),n-C_(16),n-C_(20)与水二元混合物液相中的水的摩尔分率,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平均绝对偏差为0. 018 10。取得成果能够同时对烃-水体系的VLLE曲线和烃水互溶度进行准确的预测,为下一步研究多组分天然气-水、油-水混合物的相态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A状态方程 二元交互作用系数 烷烃 气液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在液态CO_2中的溶解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文超 李舒宏 +2 位作者 冯义康 单贵苏 张小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6-781,共6页
采用Henry常数法及PR,SRK状态方程法计算了N_2在液态CO_2中的溶解度.将溶解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出:PR状态方程的计算精度最高,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9%;Henry常数法计算结果误差最大,计算结果与实... 采用Henry常数法及PR,SRK状态方程法计算了N_2在液态CO_2中的溶解度.将溶解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出:PR状态方程的计算精度最高,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9%;Henry常数法计算结果误差最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大于26%;N_2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或压力增大而逐渐增大.为进一步提高PR方程的计算精度,利用实验数据优化了N_2与CO_2之间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并提出二元交互作用系数与温度、压力有关的关联式;将关联式运用于温度为220,240及250 K的N_2溶解度计算中,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2%,当温度为220 K时,溶解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0.7%,证明了所得关联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碳捕集 溶解度 二元交互作用系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原则的2-可加模糊测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武建章 张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46-2351,共6页
2-可加模糊测度以适量的参数,灵活有效地描述和处理了普遍存在于决策准则间的各种交互作用。对模糊测度、默比乌斯变换形式及交互作用系数间的转化关系进行了说明,论证了交互作用系数与2-可加模糊测度之间的唯一确定条件,并给出了模糊... 2-可加模糊测度以适量的参数,灵活有效地描述和处理了普遍存在于决策准则间的各种交互作用。对模糊测度、默比乌斯变换形式及交互作用系数间的转化关系进行了说明,论证了交互作用系数与2-可加模糊测度之间的唯一确定条件,并给出了模糊测度熵的默比乌斯变换及交互作用系数表现形式。依据决策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利用最大模糊测度熵原则,构造出了一种新的2-可加模糊测度确定方法。最后,数值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准则决策方法 2-可加模糊测度 交互系数 默比乌斯变换 模糊测度熵 CHOQUET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