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无人作战平台触控交互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敏霞 宋鑫泰 +4 位作者 宫琳 杨晓楠 李天恒 谢剑 顾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97,共9页
为解决现有界面评价中存在的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依据欠缺、评价数据主观程度过高、操控维度量化手段不足及评价方法客观属性考量较少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拇指热区与眼动实验的触控交互效率评价方法.首先,从任务与人机交互过程视... 为解决现有界面评价中存在的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依据欠缺、评价数据主观程度过高、操控维度量化手段不足及评价方法客观属性考量较少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拇指热区与眼动实验的触控交互效率评价方法.首先,从任务与人机交互过程视角切入,将拇指热区引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并结合已有眼动指标提供了一种触控交互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新思路;其次,分别通过改进专家评分、熵权法与CRITIC法得到各指标权值,并将其融合得到综合权重;然后,使用逼近理想解法(TOPSIS)评估地面无人机动作战平台多种原型方案的触控交互效率,得到最佳方案;最后,通过某型地面无人机动作战平台对本研究方法进行了应用与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热区 眼动实验 触控交互效率 界面评价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2
2
作者 童小英 易树平 +1 位作者 杨文彩 丁婧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7,共5页
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重要性,从定义、特征及评价等方面研究了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内涵,从因素属性的角度将影响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因素分为5类:人的因素;信息系统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据此,... 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重要性,从定义、特征及评价等方面研究了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内涵,从因素属性的角度将影响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因素分为5类:人的因素;信息系统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据此,提出了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讨论了模型中各类因素对于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作为模型核心构成的人的因素和信息系统因素直接决定交互效率的高低;管理因素约束或支持人和信息系统的效用,最终保障交互效率;而环境因素、技术因素通过制约或支撑人的因素、信息系统因素对交互效率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 内涵 影响因素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内涵与外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文彩 易树平 +2 位作者 熊世权 童小英 丁婧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7年第3期150-154,共5页
提出了"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一词,并给出相应的定义,指出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研究属于知识工作研究的范畴。分析了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内涵,提炼出人-信息系统交互过程具有交互性、协同性、快速响应性和相互适应性;指出... 提出了"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一词,并给出相应的定义,指出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研究属于知识工作研究的范畴。分析了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内涵,提炼出人-信息系统交互过程具有交互性、协同性、快速响应性和相互适应性;指出交互效率是人与信息系统协同完成任务的协同效率。从认知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界定了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外延,并给出了人-信息系统交互过程中人的信息加工模型。提出在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旨在寻求人-信息系统交互的最佳途径,进而提高人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知识工作研究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 协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与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关键影响因子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庆萱 易树平 +1 位作者 杨文彩 王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2-865,870,共5页
针对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交互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概念模型.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任务(T)、人(H)、信息系统(IS)、环境和管理层面的影响因子共16个;用回归分析识别出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的关键影响... 针对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交互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概念模型.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任务(T)、人(H)、信息系统(IS)、环境和管理层面的影响因子共16个;用回归分析识别出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的关键影响因子共11个、人与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共8个.回归结果表明:行为导向心理、认知操作能力、疲劳、系统界面适宜性、信息系统性能、系统速度、任务确定性、物理环境、工作资源环境、信息共享、沟通与协调等因子通过任务与人匹配间接影响人与信息系统交互效率;行为导向心理、任务难易度、激励等因子和任务、人与信息系统匹配的5个维度直接影响人与信息系统交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效率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加工能力对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易树平 梁婧 +1 位作者 杨文彩 王海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97-901,共5页
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重要性,提出将工作记忆、认知技巧、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作为度量人的信息加工能力的3个维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对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影响。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重要性,提出将工作记忆、认知技巧、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作为度量人的信息加工能力的3个维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对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影响。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技能型任务中认知技巧是影响交互效率的主要因素;在规则型任务中工作记忆是影响交互效率的主要因素;在知识型任务中工作记忆对交互效率有影响,但并不显著;在总体任务中工作记忆、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交互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系统 人-信息系统 交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
6
作者 陈锋 易树平 +1 位作者 杨文彩 王海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6-41,共6页
针对制造业人-信息系统(H-IS)交互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从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的角度来优化交互效率,构建了人、任务、信息系统和交互环境匹配优度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任务与人、任务与信息系统、人与信息系统匹配对交互效率的影响机理,... 针对制造业人-信息系统(H-IS)交互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从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的角度来优化交互效率,构建了人、任务、信息系统和交互环境匹配优度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任务与人、任务与信息系统、人与信息系统匹配对交互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任务与人的匹配、人与信息系统的匹配通过认知负荷、心理负荷影响人的认知效率和信息加工效率,进而影响人的自我效能感、焦虑程度和操作错误数;任务与信息系统的匹配通过员工的焦虑和信息系统功能的合理性要求影响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觉醒水平和认知效率,最终影响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 认知效率 影响机理 匹配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适用于空间网络的密钥交互协议
7
作者 张亚航 庞波 程博文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因特网密钥交互协议第二版(IKEv2)正在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密钥交互标准。与因特网密钥交互协议第一版(IKEv1)相比,IKEv2协议具有更可靠、更安全等优势。空间信息网络对密钥交互协议具有严格效率要求和安全性要求,文章在对空间信息网络安... 因特网密钥交互协议第二版(IKEv2)正在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密钥交互标准。与因特网密钥交互协议第一版(IKEv1)相比,IKEv2协议具有更可靠、更安全等优势。空间信息网络对密钥交互协议具有严格效率要求和安全性要求,文章在对空间信息网络安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空间信息网络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空间信息网络的密钥交互协议,称之为IKESal协议,它基于IKEv2协议,保留了IKEv2的交换模式和交互消息数量,但对IKEv2中协议头各个字段进行了功能、效率和安全性分析,并做了相应删除或简化,平衡了交互效率和安全性。因此,IKESal协议具有更高的效率,可适用于空间网络环境进行密钥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空间信息网络 密钥交互协议 交互效率 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交互仿真中的异步时钟一致性控制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伟 周航军 +1 位作者 彭宇行 李思昆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8-1219,共12页
提出了在分布式交互仿真中基于回拨时钟的异步时钟一致性控制模型,利用节点间时钟的异步性对系统时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达到了在保证原有系统功能正确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目的.根据上述模型,首先提出了基于全局信息的快速... 提出了在分布式交互仿真中基于回拨时钟的异步时钟一致性控制模型,利用节点间时钟的异步性对系统时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达到了在保证原有系统功能正确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目的.根据上述模型,首先提出了基于全局信息的快速拟合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之后又根据实际网络情况提出了基于局部延迟信息的逐步逼近法;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上述方法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异步时钟方法对系统的交互性能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交互仿真 连续模型 异步时钟 一致性 交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I中图标利用率与易搜索率匹配设计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梁永强 李培林 +2 位作者 王崴 瞿珏 刘晓卫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用户与GUI的交互效率,考虑图标面板不同位置的易搜索率差异,提出一种图标利用率与易搜索率匹配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图标搜索与点击操作实验,考察8种常见样式面板的易搜索率与图标位置的关系.首先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用户与GUI的交互效率,考虑图标面板不同位置的易搜索率差异,提出一种图标利用率与易搜索率匹配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图标搜索与点击操作实验,考察8种常见样式面板的易搜索率与图标位置的关系.首先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GUI图标面板不同位置及不同样式面板之间的易搜索率存在显著差异.然后绘制面板易搜索率灰度图,结果表明:面板布局为横向时面板从左到右易搜索率呈现下降趋势,为纵向时自上而下呈现下降趋势,易搜索率的极大值位置在横向时几乎都位于面板最左侧,纵向时位于最上方;但面板样式为横向上方时,极小值位置位于面板右半侧中间,在横向下方时位于最右侧;面板样式为纵向时,极小值位置靠近面板最下方.验证实验结果证明,采用利用率与易搜索率相匹配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GUI交互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用户界面 易搜索率 交互效率 匹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中多通道信息呈现方式的认知负荷定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世怀 吕健 刘翔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6,共8页
目的针对虚拟现实体验系统中的不同信息呈现方式,对使用者交互效率影响难以确定及量化的问题,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搭建虚拟现实场景,以信息呈现通道的类别与数量作为变量,展开跟踪–检测响应双任务实验;通过记录任务行为数据中的跟... 目的针对虚拟现实体验系统中的不同信息呈现方式,对使用者交互效率影响难以确定及量化的问题,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搭建虚拟现实场景,以信息呈现通道的类别与数量作为变量,展开跟踪–检测响应双任务实验;通过记录任务行为数据中的跟踪误差和响应时间,以及生理数据中的瞳孔直径大小,分析并讨论在不同通道刺激影响因素下的实验中,任务绩效及眼动生理反应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主观负荷评价数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通道认知负荷模型,以认知负荷作为交互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量化任务执行效率。结果信息呈现的通道类别及其数量对任务效率均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信息呈现通道数量与任务绩效及生理反应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多个任务使用相同通道呈现信息会损害所有任务的绩效,增加认知负荷。模型输出的负荷值与主观认知负荷评估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为8.2%,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模型 多通道交互 交互效率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域车联网络下货运车队主动悬架控制
11
作者 杨朝会 纪建奕 +1 位作者 袁策 柳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93-3799,共7页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IoV)技术是当前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的核心,对于车间互联的主动悬架来说,如何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是研究难点之一。以卡车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利用车队运输的重复性特征,将车联网络引入到主动悬架控制中。首先...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IoV)技术是当前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的核心,对于车间互联的主动悬架来说,如何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是研究难点之一。以卡车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利用车队运输的重复性特征,将车联网络引入到主动悬架控制中。首先,以局域-广域两种信息交互手段为基础,提出一种货运车队两两编组结对作业的新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通信协议格式。其次,针对结对卡车建立半车主动悬架模型,前车采用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PID)控制算法,经云端存储、运算、筛选后,传给与之结对的后车,后车则采用模糊PID算法进行主动悬架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车联网络下的模糊PID控制算法,具有更优的性能,在悬架动行程略有降低的前提下,车身加速度和轮胎动位移分别提高46.33%和33.8%。最后,计算整个车队的组间信息交互效率,证明这种以车队整体来进行悬架性能寻优的新方法的迭代效率更高、工程实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IoV) 主动悬架 模糊PID控制 混合域通信 信息交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逆向物流网络多目标设计:风险优化与求解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志强 罗一帆 +1 位作者 梁宁宁 李姗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342,共10页
在动力电池大量退役背景下,考虑风险、不确定性、多处理技术工艺等因素,以最小化风险与成本为目标,构建了动力电池逆向物流网络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期望区间、期望值和模糊机会约束方法对模型进行确定性转化,通过优化搜索空间、构建边... 在动力电池大量退役背景下,考虑风险、不确定性、多处理技术工艺等因素,以最小化风险与成本为目标,构建了动力电池逆向物流网络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期望区间、期望值和模糊机会约束方法对模型进行确定性转化,通过优化搜索空间、构建边际变化率和新的转换函数对经典MW求解方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兼顾经济性,改进的MW方法在Pareto最优解数量、交互优化效率与求解时间方面明显优于MW方法,可为有限信息不确定环境下动力电池逆向物流网络风险控制决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风险优化 边际变化率 转换函数 交互优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工作者效率度量指标研究
13
作者 杨文彩 易树平 +2 位作者 苏红梅 商茹 傅再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95,共4页
提出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工作者效率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知识工作者-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分析了知识工作者-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特点;提出知识工作者-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度量指标的概念模型;并以某供应商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为操作平台进行了实验,... 提出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工作者效率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知识工作者-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分析了知识工作者-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特点;提出知识工作者-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度量指标的概念模型;并以某供应商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为操作平台进行了实验,对实验数据做了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交互效率不容易直接测量时,通过用户对IS易用性和IS有用性感知来间接测量;交互效果通过交互满意度感知、结果满意度自评和结果满意度后评价等指标来间接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组织 知识工作者效率 交互效率 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