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签到日志的用户行为模式交互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丛敏 李杰 +1 位作者 张康 陶文源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19-1834,共16页
签到日志记录了用户对于某类设施的使用情况,从中发现用户行为模式,在很多领域如精确广告投放、犯罪团伙发现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发现过程却较为困难,主要因为:(1)日志数据体现为长时间序列且含有噪声,导致数据在高维... 签到日志记录了用户对于某类设施的使用情况,从中发现用户行为模式,在很多领域如精确广告投放、犯罪团伙发现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发现过程却较为困难,主要因为:(1)日志数据体现为长时间序列且含有噪声,导致数据在高维空间分布较为稀疏,影响模式提取的准确性;(2)行为模式往往与不同的时间尺度相关;(3)多样的参数选择空间以及数据处理方式使得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很难获得可信且易于理解的行为分析结果.提出一种面向签到日志的用户行为模式交互探索的方法,该过程采用动态子空间策略,动态改变用于分析相似行为模式的时间片,从而减少人为设定参数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集成了一个可视分析工具以支持该过程,利用该工具,分析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方法每一步发现的模式,及时调整分析过程、直观理解和验证分析结论.包含了一个基于真实数据集的案例分析和一个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评审,其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到数据 群体行为模式 子空间探索 可视分析 交互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策略交互探索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工业过程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绍斌 朱军 +2 位作者 周晓锋 李帅 刘舒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2-1648,共7页
为了实现对非线性、滞后性和强耦合的工业过程稳定精确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策略交互探索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LPIE-DDPG)的控制方法用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连续控制。首先,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作为控制策略,从而极大地... 为了实现对非线性、滞后性和强耦合的工业过程稳定精确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策略交互探索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LPIE-DDPG)的控制方法用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连续控制。首先,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作为控制策略,从而极大地减小控制过程中的超调和振荡现象;同时,使用原控制器的控制策略作为局部策略进行搜索,并以交互探索规则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稳定性;最后,在Gym框架下搭建青霉素发酵过程仿真平台并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DDPG,LPIE-DDPG在收敛效率上提升了27.3%;相较于比例-积分-微分(PID),LPIE-DDPG在温度控制效果上有更少的超调和振荡现象,在产量上青霉素浓度提高了3.8%。可见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训练效率,同时提高工业过程控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过程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局部策略交互探索 青霉素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数据探索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蒙湘 李芳芳 +1 位作者 谷峪 于戈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84,共14页
大规模数据集已经超过TB和PB级,现有的技术可以收集和存储大量的信息。虽然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直在不断提高提供复杂的多种数据管理的能力,但是管理查询工具并不能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如何精准理解和探索这些大规模数据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 大规模数据集已经超过TB和PB级,现有的技术可以收集和存储大量的信息。虽然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直在不断提高提供复杂的多种数据管理的能力,但是管理查询工具并不能满足大数据的需求,如何精准理解和探索这些大规模数据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交互式数据探索(interactive data exploration,IDE)的关注点是强调交互、探索和发现,能让用户从海量的数据中用最小的代价更精确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首先对交互式数据探索及其应用背景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通用的探索模型和IDE的特点,分析了交互式数据探索中的查询推荐技术和查询结果优化技术的现状;随后分别对IDE原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给出了关于交互式数据探索技术的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数据探索 查询推荐 查询结果优化 用户反馈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Navi:巡天数据的交互式探索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彧 李晖 +2 位作者 梁青青 陈梅 朱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3,101,共9页
目前,我国天文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工程FAST(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于2016年9月建成并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段。为满足FAST建成后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采用基于阵列模型的科学型数据库系统作为巡天数据的存储支撑系统,设计实现了一个... 目前,我国天文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工程FAST(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于2016年9月建成并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段。为满足FAST建成后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采用基于阵列模型的科学型数据库系统作为巡天数据的存储支撑系统,设计实现了一个能够满足对大规模巡天数据进行高效读写、复杂分析的交互式探索系统FastNavi。该系统涵盖了最为常用的巡天数据可视化探索的核心功能,通过优化对巡天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及观测信息导航的实现,向天文学家或其他非专业人士进行天文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交互式探索方式。FastNavi目前已在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科学部巡天数据研究规划中应用,并被其列为巡天数据科学研究的支撑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数据探索 科学数据 阵列数据库 数据分析 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数据探索框架的特征自适应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蒙湘 李芳芳 于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85-1690,共6页
交互式数据探索是一组多样的发现式应用程序的关键技术,着重于交互、探索和发现;在许多场景和领域中广泛应用.以海量的学术文献数据探索为背景,对交互式数据探索的特征自适应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一种适用于面向学术文献数据探索的特... 交互式数据探索是一组多样的发现式应用程序的关键技术,着重于交互、探索和发现;在许多场景和领域中广泛应用.以海量的学术文献数据探索为背景,对交互式数据探索的特征自适应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一种适用于面向学术文献数据探索的特征自适应交互式数据探索框架FA-IDE(feature-adaptive interactive data exploration),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动态地调整特征子集,以满足用户兴趣多样性的需求.其次,针对该框架,提出特征子集的均匀度BFS(balance of feature subsets)评价准则,并给出了基于BFS的序列前向特征选择算法.再次,针对相关样本发现问题,提出划分等级建立方法,根据决策树模型对用户兴趣区域划分后,提出基于相似度的结果集排序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提高用户探索效率和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数据探索 主题提取 特征选择 样本发现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电力数据可视化与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思桐 汪隶鋆 +6 位作者 高敏 钱荣涛 陈雪羿 申丽铭 张力丹 刘日晨 王琼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6,共11页
并排法是传统的比较可视化中较为经典的方法,即将多个集合成员或不同的结果在一个显示空间中并排显示.本文所使用的是具有时序性的异构、高维数据,包括全国GDP数据及中国西南某省43个企业或商场的用电数据,以及天气数据.考虑到数据量庞... 并排法是传统的比较可视化中较为经典的方法,即将多个集合成员或不同的结果在一个显示空间中并排显示.本文所使用的是具有时序性的异构、高维数据,包括全国GDP数据及中国西南某省43个企业或商场的用电数据,以及天气数据.考虑到数据量庞大,并排可视化方法不具有空间协调性与视觉直观性,因此,本文使用重叠法与显式编码的比较可视化技术,使用户可自由选择日期,将多天的采样点数据重叠在一个显示空间中,避免了视觉混乱,使数据分析更加简洁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数据可视化 可视分析 交互探索 比较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维时空航班数据的渐进式可视分析方法
7
作者 贺怀清 张昱旻 +1 位作者 刘浩翰 史崇莹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5,73,共11页
航班在实际运营中频繁地调整,对航空公司运营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运用可视分析方法分析历史航班的运营特征,可以发现航班计划中存在的缺陷,为航班计划调整提供支撑。该文设计面向多维时空航班数据的FlightOM-Vis系统,支持自上而下渐进式... 航班在实际运营中频繁地调整,对航空公司运营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运用可视分析方法分析历史航班的运营特征,可以发现航班计划中存在的缺陷,为航班计划调整提供支撑。该文设计面向多维时空航班数据的FlightOM-Vis系统,支持自上而下渐进式分析航班运营特征:采用多视图展示信息;融合面向数据多个维度的聚类分析方法;保留分析结果的上下文信息;提供丰富的交互工具。实验采用东方航空公司航班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协助分析人员快速挖掘隐藏在数据子集中的航班运营特征,根据可视化结果做出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时空数据 渐进式可视分析 聚类分析 交互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增强类流场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松 吴斌 吴亚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3,共14页
流场可视化作为科学可视化领域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向,在帮助用户分析和理解复杂流场流动机理,洞察流场物理现象并发现流动科学规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感知增强类流场可视化方法能够有效展现流场结构特征、各属性... 流场可视化作为科学可视化领域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向,在帮助用户分析和理解复杂流场流动机理,洞察流场物理现象并发现流动科学规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感知增强类流场可视化方法能够有效展现流场结构特征、各属性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复杂的流动物理现象,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流场可视化分析环境,提高流场科学数据处理效率和可视分析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感知增强类流场可视化方法在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生物医学以及其他交叉领域的应用.抽象领域专家分析理解流场物理现象,洞察流场数据集中蕴含的复杂物理规律的过程,提出一个自顶向下的VCIH分析流程模型,包括视觉接收、认知构建、交互参与和硬件辅助.以VCIH模型为指导,从视觉感知增强、流场物理过程增强、探索式交互增强和硬件依赖性增强4个方面综述了感知增强类流场可视化方法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应用需求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感知增强 流场物理过程增强 探索交互增强 硬件依赖性增强 VCI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