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互性与文学传统
1
作者 姚文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2,共6页
晚近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一种“实存”进行了哲学认定。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把握 ,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野之所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文本间交互性” ,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主体间交互... 晚近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一种“实存”进行了哲学认定。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把握 ,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野之所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文本间交互性” ,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主体间交互性”具有意义生成性 ,文学作品或文学主体并不以其自身而拥有全部意义 ,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到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中去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交互世界 文本间交互 主体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交往的主体实现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佩环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文化交往是一种人类超越自身的实践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通过促使文化交往主体成为反思性主体与交互性主体来提升人的主体性,从而推动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交往 主体 反思主体 交互性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天机”论的现象学观照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7-174,201,共9页
本文是从现象学角度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很难明确阐释的"天机"范畴所进行的再度审视,认为"天机"是重要的创作论范畴,对"天机"内涵的把握应该关注其五个方面的内在质素:一是由外界事物触发审美创造主体灵性... 本文是从现象学角度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很难明确阐释的"天机"范畴所进行的再度审视,认为"天机"是重要的创作论范畴,对"天机"内涵的把握应该关注其五个方面的内在质素:一是由外界事物触发审美创造主体灵性的偶然性契机;二是不可遏制、必欲涌动而出的艺术生命;三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内在审美构形;四是充盈着主体的审美直观的强烈意向;五是表征着宇宙生命和自然渊薮的神秘力量。现象学理论中的诸多思想对我们把握"天机"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现象学的"交互性主体"理论,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理解"天机"理论中心物或情景"应感"关系的实质;而现象学对"意向性"及"意向体验"的强调,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天机"理论中所包含的关于审美构形的统一性和审美意象的生命感。实际上,中国文艺创作理论中对"天机"的阐释思路也的确与西方现象学有着诸多可沟通处,因此笔者认为对现象学理论的借用将使"天机"范畴的理论阐释有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机 现象学 偶然 审美构形 交互性主体 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