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越界飞行”: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鹏云
张映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1-79,共9页
作曲家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主要涉及专业化电子音乐和社会化电子音乐两大类型。从1999年起至2011年的13年时间里,他陆续创作了包括《半坡的月圆之夜》、《奉献》等4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在这些或长或短、或中或西的作品中,他将西方现...
作曲家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主要涉及专业化电子音乐和社会化电子音乐两大类型。从1999年起至2011年的13年时间里,他陆续创作了包括《半坡的月圆之夜》、《奉献》等4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在这些或长或短、或中或西的作品中,他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电子音乐技术、中国传统音乐观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表演形式等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西融汇、人机交互、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格。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在西方现代音乐影响下,作曲家所具备的现代音乐创作技术和观念,同时也看到作曲家在面对这一"外来"音乐形式时,在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中对本民族特征、本区域特征及个性特征的独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健
交互式电子音乐
算法作曲
计算机
音乐
中国现代
电子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鹏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5,共8页
《奉献-为大提琴和Max/MSP而作的帕萨卡里亚》是作曲家刘健受2009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之委约而创作的一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它采用了传统音乐中的帕萨卡利亚形式,以巴赫《音乐奉献》的主题为低音主题,通过19次变奏,并借助了MA...
《奉献-为大提琴和Max/MSP而作的帕萨卡里亚》是作曲家刘健受2009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之委约而创作的一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它采用了传统音乐中的帕萨卡利亚形式,以巴赫《音乐奉献》的主题为低音主题,通过19次变奏,并借助了MAX/MSP平台及声音处理软件,使古老的帕萨卡里亚获得新的内涵。它体现了作曲家在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电子与声学交互"的创作思维,并展现了作曲家在交互及电子音乐处理中的综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健
《奉献》
帕萨卡里亚
MAX/MSP
交互式电子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互式古琴电子音乐《弦外之音》的创新与传承
3
作者
李秋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68,共7页
作曲家冯坚的交互式古琴电子音乐《弦外之音》,利用集成式的声音交互系统,对作品的声音动机即摩擦琴弦噪声构建出多元化的声音变形策略,并通过强化声音的曲面、空间与余韵特征,塑造出重意韵的声音语汇特征。本文从作品的声音交互系统的...
作曲家冯坚的交互式古琴电子音乐《弦外之音》,利用集成式的声音交互系统,对作品的声音动机即摩擦琴弦噪声构建出多元化的声音变形策略,并通过强化声音的曲面、空间与余韵特征,塑造出重意韵的声音语汇特征。本文从作品的声音交互系统的技术分析入手,进而探寻其对实现声音创新的作用,最终理解作品对以“韵”为美的中国艺术的核心审美精神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
古琴
电子音乐
《弦外之音》
古琴声音的创新
音韵之美的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界飞行”: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鹏云
张映兰
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3期71-79,共9页
文摘
作曲家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主要涉及专业化电子音乐和社会化电子音乐两大类型。从1999年起至2011年的13年时间里,他陆续创作了包括《半坡的月圆之夜》、《奉献》等4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在这些或长或短、或中或西的作品中,他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电子音乐技术、中国传统音乐观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表演形式等糅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西融汇、人机交互、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格。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在西方现代音乐影响下,作曲家所具备的现代音乐创作技术和观念,同时也看到作曲家在面对这一"外来"音乐形式时,在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中对本民族特征、本区域特征及个性特征的独特思考。
关键词
刘健
交互式电子音乐
算法作曲
计算机
音乐
中国现代
电子音乐
分类号
J604 [艺术—音乐]
J61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李鹏云
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5,共8页
文摘
《奉献-为大提琴和Max/MSP而作的帕萨卡里亚》是作曲家刘健受2009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之委约而创作的一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它采用了传统音乐中的帕萨卡利亚形式,以巴赫《音乐奉献》的主题为低音主题,通过19次变奏,并借助了MAX/MSP平台及声音处理软件,使古老的帕萨卡里亚获得新的内涵。它体现了作曲家在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电子与声学交互"的创作思维,并展现了作曲家在交互及电子音乐处理中的综合技术。
关键词
刘健
《奉献》
帕萨卡里亚
MAX/MSP
交互式电子音乐
Keywords
Liu Jian (1954-2012) Offertorium Passacaglia
Max/MSP Interactive electronic music
分类号
J611.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互式古琴电子音乐《弦外之音》的创新与传承
3
作者
李秋筱
机构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68,共7页
文摘
作曲家冯坚的交互式古琴电子音乐《弦外之音》,利用集成式的声音交互系统,对作品的声音动机即摩擦琴弦噪声构建出多元化的声音变形策略,并通过强化声音的曲面、空间与余韵特征,塑造出重意韵的声音语汇特征。本文从作品的声音交互系统的技术分析入手,进而探寻其对实现声音创新的作用,最终理解作品对以“韵”为美的中国艺术的核心审美精神的传承。
关键词
交互式
古琴
电子音乐
《弦外之音》
古琴声音的创新
音韵之美的传承
分类号
J632.3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越界飞行”: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研究
李鹏云
张映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
李鹏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交互式古琴电子音乐《弦外之音》的创新与传承
李秋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