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在下颌骨肿瘤切除及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永富 居来提.吐尔逊 +3 位作者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姚志涛 阿迪力江.赛买提 刘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在下颌骨肿瘤切除,腓骨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应用价值,为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的重建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下颌骨肿瘤需重建的10... 目的:探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在下颌骨肿瘤切除,腓骨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应用价值,为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的重建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下颌骨肿瘤需重建的10例患者。术前行上下颌骨及供区小腿螺旋CT扫描,将DICOM数据导入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观察肿瘤确定安全范围、模拟肿瘤切除、镜像恢复患侧、腓骨瓣模拟重建、预测重建效果。术中按术前设计方案切除肿瘤、腓骨瓣制备塑形、钛板固定、腓骨瓣固定就位。结果:全部手术按术前模拟顺利完成,移植腓骨瓣术后全部成活。术后1、3、6、9、12个月随访复查,行曲断或CT复查,结果示10例患者腓骨瓣位置良好,开口度2-3指,供区小腿腓骨创面愈合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患者对术后面部外形及小腿功能的恢复均为满意。结论:在下颌骨肿瘤切除及缺损重建中利用CT影像资料,采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实现在计算机屏幕前制定手术方案,进行术前手术评估和术后重建效果预测,提高下颌骨肿瘤切除的准确性及腓骨重建颌骨的连续性和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 下颌骨肿瘤 缺损重建 腓骨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仿真设计椎弓根螺钉最佳进钉通道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培秀 徐晓磊 +1 位作者 王增立 耿园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L3)椎弓根螺钉最佳钉道位置。方法:选取50例(男30例,女20例)正常成人的腰椎CT扫描数据,通过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建立仿真椎体模型,获取L3椎弓根轴线及最小截面的中心点M。通过"人字嵴"确定进钉...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L3)椎弓根螺钉最佳钉道位置。方法:选取50例(男30例,女20例)正常成人的腰椎CT扫描数据,通过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建立仿真椎体模型,获取L3椎弓根轴线及最小截面的中心点M。通过"人字嵴"确定进钉点N1并与中心点M点连线模拟钉道T1,"交点法"确定进钉点N2并与中心点M连线模拟螺钉钉道T2,分析模型中钉道位置及角度。8例腰椎骨折患者术前参考仿真钉道设计手术方案,并行螺钉置入,术后观察螺钉位置情况。结果:MIMICS上测量L3椎弓根横径(9.57±0.98)mm,矢径(14.89±0.78)mm。T1钉道与椎体水平面夹角1.5°±1.0°,矢状位夹角12.0°±1.5°;T2钉道与椎体水平面夹角3.0°±1.0°,矢状位夹角10°±1.5°。8例患者应用MIMICS设计钉道方案行腰椎后路固定术,术后影像学显示螺钉位置良好。结论:MIMICS能够精确测量椎弓根各项参数,根据其测量数据设计钉道方案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轴线 钉道 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模型的实时远程体重建系统及其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盛 杨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59-1962,共4页
在客户端-服务器的远程双向控制模型基础上结合三维纹理体重建算法,提出了一种实时远程体重建系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大数据量医学图像处理.实验证明,运用这一重建模型能很好地满足网上客户端的医学图像数据的快速、交互处理要求,并与传... 在客户端-服务器的远程双向控制模型基础上结合三维纹理体重建算法,提出了一种实时远程体重建系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大数据量医学图像处理.实验证明,运用这一重建模型能很好地满足网上客户端的医学图像数据的快速、交互处理要求,并与传统的单机硬件配置相比,速度上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控制 医学图像 图像重建 体重建系统 C—S模型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S系统中显示器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白国刚 卢广文 陈思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67-369,共3页
关键词 PACS系统 显示器 质量控制 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医学埋沙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兔股骨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少君 居来提.买提肉孜 +6 位作者 胡小鑫 迪丽娜.马合木提 木合塔尔.克力木 张春广 阿布力米提.买买提 艾尔西丁.阿不来提 张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维医学埋沙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兔股骨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经右后股骨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OA模型后分为沙疗组和对照组(n=8)。沙疗组在模拟的吐鲁番沙疗场给予沙疗,2次/d,每次30 min,连续4周;... 目的探讨维医学埋沙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兔股骨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经右后股骨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OA模型后分为沙疗组和对照组(n=8)。沙疗组在模拟的吐鲁番沙疗场给予沙疗,2次/d,每次30 min,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予沙疗。CT扫描股骨并采集数据,采用交互式的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各骨质层(软质骨、密质骨和硬质骨)的体积。对两组动物的左右后股骨进行离体三点弯曲试验,获得负载-挠度曲线,对比承载载荷和挠度,计算骨横截面惯性矩、最大弯曲正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归纳和对比两组CT扫描数据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结果各骨质层的CT扫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硬质骨有向密质骨和软质骨转化的趋势,沙疗组软质骨向密质骨和硬质骨转化较为明显。三点弯曲试验结果显示:沙疗组股骨断面的形态学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沙疗组股骨断面的最大承载载荷、最大弯曲正应力及最大剪切应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横截面惯性矩和挠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医学埋沙疗法对成年OA兔股骨的骨质层体积分布及力学性能有良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埋沙疗法 骨性关节炎 骨质层 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