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枢纽乘客交互作用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琦 韩宝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5442-5445,共4页
从交通枢纽乘客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与交互作用出发,建立了面向枢纽复杂环境的乘客交互作用仿真模型。通过探究乘客自组织特性的生成机理,该模型引入环境势能场和个体势能场的概念与方法,提出乘客潜在交互作用模拟的解决方法,能够有效捕... 从交通枢纽乘客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与交互作用出发,建立了面向枢纽复杂环境的乘客交互作用仿真模型。通过探究乘客自组织特性的生成机理,该模型引入环境势能场和个体势能场的概念与方法,提出乘客潜在交互作用模拟的解决方法,能够有效捕捉乘客行为特性,再现乘客在复杂环境中的决策行为。以走廊单/双向乘客流与瓶颈通过场景为实例,应用计算机仿真试验对模型进行了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枢纽 乘客 交互作用模型 环境势能场 个体势能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与父母养育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交互作用:代表性理论及其证据 被引量:19
2
作者 夏敏 梁宗保 +1 位作者 张光珍 邓慧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7-845,共9页
最佳适配理论、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模型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气质、养育方式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最佳适配理论强调气质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良好匹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而不良匹配则会带来适应问题。素质-压力模... 最佳适配理论、素质-压力模型、差别易感模型从不同视角阐述了气质、养育方式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中的交互作用机制。最佳适配理论强调气质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良好匹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而不良匹配则会带来适应问题。素质-压力模型强调在不利父母养育条件下,具有"风险"气质特质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而对"弹性"气质的儿童影响不大。差别易感模型则认为儿童"易感"的气质特质在良好的抚养条件下表现得"更好",而在不利的抚养环境中表现得"更差"。围绕三种代表性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果,对当前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细分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从气质与积极养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养育过程中父母角色分工的差异,以及气质与养育方式动态作用机制三个方面指出了将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气质 父母养育 社会适应 交互作用: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富琴 张俊然 杨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0-347,共8页
基于模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方法是新世纪以来在神经影像领域兴起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法。相比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它可以深入探究特定的认知过程是如何在一个特定的脑区以及脑区环路中实现的,而不仅仅是标识某个任务活动的最终... 基于模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方法是新世纪以来在神经影像领域兴起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法。相比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它可以深入探究特定的认知过程是如何在一个特定的脑区以及脑区环路中实现的,而不仅仅是标识某个任务活动的最终激活脑区,并能揭示模型内部变量与神经影像数据之间的关联,为有效探测大脑功能活动提供重要手段。重点综述基于模型的f MRI方法的两类常用计算模型框架(单脑区建模包括强化学习模型和主观价值模型,脑区交互作用建模采用心理-生理交互作用模型),简述近年来该方法的应用状况和最新进展,并讨论该方法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 计算模型 强化学习模型 主观价值模型 心理-生理交互作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交互中娱乐性问题的心理学研究
4
作者 朱海燕 甘治平 +1 位作者 吕椽 张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计算机交互的娱乐性问题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形成特质论和状态论两种观点。基于这两种观点的研究,并重点讨论了最近 Woszczynski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娱乐性是既包含特质影响也包含情境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计算机交互的娱乐性问题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形成特质论和状态论两种观点。基于这两种观点的研究,并重点讨论了最近 Woszczynski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娱乐性是既包含特质影响也包含情境作用的人格因素,其中人格特质为潜在变量,情境作用为外源性变量,两者的结合共同调节着计算机交互中个体的行为。针对该模型存在的问题,今后有必要发展可用于分离特质和状态这两种不同心理成分的测量技术,并纳入到整合研究的范式中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交互 娱乐性 特质论 状态论 交互作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内涵、理论范式与范畴述评 被引量:27
5
作者 吕晓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148,共8页
环境心理学是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边缘性学科。作为心理学新兴研究取向之一,环境心理学从内涵、基本理论模型与研究内容凸显了对当代社会发展境遇的相互契合理念,以及与当代心理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关注。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心理学的当... 环境心理学是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边缘性学科。作为心理学新兴研究取向之一,环境心理学从内涵、基本理论模型与研究内容凸显了对当代社会发展境遇的相互契合理念,以及与当代心理学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关注。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心理学的当代发展与未来走向更多地聚焦于现实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环境 人—环境一致性理论 透镜模型和生态知觉理论 人—环境交互作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饱和设计的构造及其数据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桂宾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3-35,37,共4页
超饱和设计是一类(部分因析)试验次数为n、因子数为k且n<k+1的设计。如果试验中有很多潜在的活跃因子但仅有很少数是活跃的,而试验的目的是探测活跃因子,此时应用所谓的主效应设计(分辨度为3的正交设计)是很浪费的。而超饱和设计可... 超饱和设计是一类(部分因析)试验次数为n、因子数为k且n<k+1的设计。如果试验中有很多潜在的活跃因子但仅有很少数是活跃的,而试验的目的是探测活跃因子,此时应用所谓的主效应设计(分辨度为3的正交设计)是很浪费的。而超饱和设计可以极大地节省资金和时间,但应用超饱和设计的同时,各因子之间正交性的缺失是所要付出的代价。回顾了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超饱和设计的构造方法,向前回归法、遍历所有子集回归法及各种各样的贝叶斯方法是超饱和设计的主要数据分析手段。但是,在所有这些分析方法中,都仅应用了主效应模型,即忽略了二因子交互作用。而这将导致:(1)显著因子被漏选;(2)不显著因子被错选;(3)估计的因子效应取相反的符号,从而导致错误的因子水平设置。而二水平交互作用模型的引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解决上述各种问题。同时,也将说明如何将二水平交互作用模型和遍历所有子集选择法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饱和设计 二因子交互作用模型 主效应模型 构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AlC/TiAl(Nb)复合材料热变形能力
7
作者 张秀伟 胡锐 +1 位作者 李宏伟 李金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0,共5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2AlC/TiAl(Nb)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压缩实验,实验温度范围为1000℃~1150℃,应变速率范围为10-3s-1~10-1s-1,工程压缩应变为50%,得到复合材料高温压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Ti2AlC/TiAl(Nb)复合材...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2AlC/TiAl(Nb)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压缩实验,实验温度范围为1000℃~1150℃,应变速率范围为10-3s-1~10-1s-1,工程压缩应变为50%,得到复合材料高温压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Ti2AlC/TiAl(Nb)复合材料的高温变形流变应力对温度及应变速率敏感;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用位错-颗粒交互作用模型解释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Zenner-Hollomon参数的指数函数能够较好的描述该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行为。建立的本构方程为ε=9.31×1011[sinh(0.0044σ)]2.52exp[-366.2/(RT)],其变形激活能为366.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C/TiAl(Nb)复合材料 高温变形 流变应力 位错-颗粒交互作用模型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混合物固-液相平衡研究
8
作者 曲红梅 周立山 白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从分子间相互作用角度进行研究 ,提出了交互作用能模型并将它应用于Wilson模型 ,研究了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体系的固 液相平衡 ,并采用差分扫描量热热分析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
关键词 酮麝香 二甲苯麝香 WILSON方程 交互作用模型 固-液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tic investigation of geochemical distribution by backward elimination approach at Glojeh epithermal Au(Ag)-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NW Iran
9
作者 Darabi-Golestan Farshad Hezarkhani Ardeshi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42-356,共15页
Th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ill describe elemental association accompanying an indicator samples.This analysis indicates strong mineralization of Ag,As,Pb,Te,Mo,Au,Zn and to a lesser extent S,W,Cu at Glojeh polymetal... Th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ill describe elemental association accompanying an indicator samples.This analysis indicates strong mineralization of Ag,As,Pb,Te,Mo,Au,Zn and to a lesser extent S,W,Cu at Glojeh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NW Iran.This work proposes a backward elimination approach(BEA)that quantitatively predicts the Au concentration from main effects(X),quadratic terms(X2)and the first order interaction(Xi×Xj)of Ag,Cu,Pb,and Zn by initialization,order red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model.BEA is done based on the quadratic model(QM),and it was eliminated to reduced quadratic model(RQM)by removing insignificant predictors.During the QM optimization process,overall convergence trend of R2,R2(adj)and R2(pred)is obvious,corresponding to increase in the R2(pred)and decrease of R2.The RQM consisted of(threshold value,Cu,Ag×Cu,Pb×Zn,and Ag2-Pb2)and(Pb,Ag×Cu,Ag×Pb,Cu×Zn,Pb×Zn,and Ag2)as main predictors of optimized model according to288and679litho-samples in trenches and boreholes,respectively.Due to the strong genetic effects with Au mineralization,Pb,Ag2,and Ag×Pb are important predictors in boreholes RQM,while the threshold value is known a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in the trenches model.The RQMs R2(pred)equal74.90%and60.62%which are verified by R2equal to73.9%and60.9%in the trenches and boreholes validation group,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first order interaction reduced quadratic model (RQM) optimized model order reduction and validation strong genetic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