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历史存在的交互活动结构——《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解读
1
作者 张一兵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5,共6页
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并非归基为对象性的物质实在,而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关系所建构的,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出场从来都是二肢性在场的,即物在性与用在性共在的方式。往往,物在性总是通过历史的实践用在性中介后,向我... 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并非归基为对象性的物质实在,而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关系所建构的,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出场从来都是二肢性在场的,即物在性与用在性共在的方式。往往,物在性总是通过历史的实践用在性中介后,向我们的特定存在呈现其工具性意义。用在性本身是历史的产物,物性存在的工具意义也只能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并且,这种社会历史的交互主体关系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形态中,以物象化的方式颠倒为物的自然属性假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松涉 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 认识论 工具性用在 四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主体性:从关系本体论到关系认识论——《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解读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一兵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8,共8页
广松涉在《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中认为,社会存在的真实基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它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前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正是人与人共同建构起来的关系性“共在”,如果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性客观存在... 广松涉在《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中认为,社会存在的真实基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它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前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正是人与人共同建构起来的关系性“共在”,如果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性客观存在,那么,意识活动的本质则会是我与他人意识共同建构起来的交互性主体活动。由此,传统主—客二元认知结构被彻底超越。这也是广松涉四肢哲学构架的思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松涉 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 哲学认识论 主体-客体二元认知图式 四肢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洛-庞蒂的“他人与人的世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振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共5页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创新性在于:总是从对传统哲学的观点、方法的批判开始,然后,以现身于情境中的肉身化主体为基点,探索与描述"人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各种关系。这种哲学努力,不仅推进了交互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而且...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创新性在于:总是从对传统哲学的观点、方法的批判开始,然后,以现身于情境中的肉身化主体为基点,探索与描述"人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各种关系。这种哲学努力,不仅推进了交互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而且开启了法国的生存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知觉 范围世界的肉 交互世界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性与文学传统
4
作者 姚文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2,共6页
晚近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一种“实存”进行了哲学认定。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把握 ,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野之所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文本间交互性” ,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主体间交互... 晚近以来人们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世界”作为一种“实存”进行了哲学认定。对于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把握 ,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野之所在。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文本间交互性” ,文学主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主体间交互性”具有意义生成性 ,文学作品或文学主体并不以其自身而拥有全部意义 ,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到与文学传统之间的交互关系中去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交互世界 文本间交互 主体间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