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麻新品种陇亚10号选育初报 被引量:8
1
作者 党占海 张建平 +3 位作者 佘新成 赵利 王利民 龚永兰 《作物研究》 2007年第3期413-414,共2页
胡麻新品种陇亚1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用(81A350×Red wood65)作母本,陇亚9号作父本杂交,通过多代定向选择,水旱生态条件下穿梭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47~77cm,工艺长度水地为35-~54.7cm,单株果数17~25个,每果粒数6.5~8.1粒,千... 胡麻新品种陇亚1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用(81A350×Red wood65)作母本,陇亚9号作父本杂交,通过多代定向选择,水旱生态条件下穿梭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47~77cm,工艺长度水地为35-~54.7cm,单株果数17~25个,每果粒数6.5~8.1粒,千粒重7.43~9.3g,生育期98~128d,属中熟品种.含油率平均为40.89%,硬脂酸含量1.75%,棕榈酸含量8.77%,油酸含量20.99%,亚油酸含量13.16%,亚麻酸含量54.03%.在病圃枯萎病平均发病率为2.88%,属于高抗品种.抗倒伏性强,成熟一致,无贪青现象,落黄好.在省区域试验中,3年19点次平均折合单产1921.8kg/hm2,较统一对照陇亚8号增产4.62%,在2003-2004年国家的国家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2077.95kg/hm2,较对照增产10.57%,两年均居参试品系的第一位,增产达到显著水平.生产试验中均较对照陇亚8号增产10%以上.适宜甘肃及我国广大胡麻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新品种 亚10号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新品种天亚10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彦斌 王立军 +1 位作者 张金 何丽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9期8-10,共3页
天亚10号以自育中间材料89259和75-17-2-1的F1代为母本,以自育中间材料85-134-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2014年甘肃省区试平均产量为1 792.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0.41%。该品种油纤兼用型,籽粒褐色,花蓝色、幼苗直立,... 天亚10号以自育中间材料89259和75-17-2-1的F1代为母本,以自育中间材料85-134-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2014年甘肃省区试平均产量为1 792.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0.41%。该品种油纤兼用型,籽粒褐色,花蓝色、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植株整齐,成熟一致,抗倒伏强,丰产性好。含油率40.1%,千粒重7.20-8.77 g,生育期92-125 d。适宜在甘肃省兰州、定西、白银、天水等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新品种 亚10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电灌区陇亚10号播量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崔瑾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45-46,共2页
在景电灌区进行了胡麻陇亚10号不同播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计范围内的适宜播种量为90kg/hm2,此时,折合产量最高,可达2 166.7 kg/hm2。
关键词 亚10 播种量 产量 农艺性状 景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亚10号胡麻品种引种与示范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强 高俊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4期48-48,51,共2页
为促进陇亚10号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推广种植,开展4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陇亚10号胡麻产量较对照晋亚7号增产4.30%~15.64%,含油量高1~2个百分点,是一个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胡麻品种,适宜在内蒙古西部的沿黄河平原灌溉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胡麻 亚10 引种 示范 内蒙古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晋亚10号’抗旱品种引进试验与示范
5
作者 王占贤 宋满刚 +1 位作者 高俊山 李金在 《农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0-12,共3页
通过2年的胡麻引种试验,从全国胡麻主产区近几年育成的13个新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合内蒙古中西部旱地种植的胡麻品种‘晋亚10号’。品比试验表明,其2年平均产量比对照‘晋亚7号’增产17.5%;2011—2012年,‘晋亚10号’经多点试验,平均产量... 通过2年的胡麻引种试验,从全国胡麻主产区近几年育成的13个新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合内蒙古中西部旱地种植的胡麻品种‘晋亚10号’。品比试验表明,其2年平均产量比对照‘晋亚7号’增产17.5%;2011—2012年,‘晋亚10号’经多点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晋亚7号’增产8.7%;2012—2013年,在清水河县进行了‘晋亚10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示范,经测试,平均产量为915.0 kg/hm2,比对照增产8.4%。项目组经过5年试验示范,发现该品种高产、抗旱、抗枯萎病、旱地增产潜力大,适宜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等地的山区旱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亚10号’ 示范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10 nm超薄金属薄膜的光电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皓 郑梦洁 +6 位作者 朱旭鹏 张轼 马东旭 潘美妍 傅翼斐 陈艺勤 段辉高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2期219-238,共20页
亚10 nm超薄金属膜具有高透光性、低电阻、高机械柔性及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光电材料。相比于常规厚度的金属薄膜,亚10 nm超薄金属膜具有更优异的光电特性,在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色彩装饰、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窗户等领域有... 亚10 nm超薄金属膜具有高透光性、低电阻、高机械柔性及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光电材料。相比于常规厚度的金属薄膜,亚10 nm超薄金属膜具有更优异的光电特性,在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色彩装饰、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窗户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亚10 nm超薄金属膜的制备质量直接决定了光电特性。由于金属普遍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因此润湿性较差。在亚10 nm极端厚度下通过直接沉积的方式难以形成连续、长程有序且均匀的薄膜,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必然会导致出现电阻增大、光学性质不稳定等问题,从而影响光电器件的性能。如何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亚10 nm超薄金属膜及相关应用的研究,已成为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首先,阐述了超薄金属膜的光电特性和力学特性,并结合薄膜生长机制,对近几年开发的超薄金属膜高质量制备方法(如引入种子层、掺杂共溅射、表面修饰、低温沉积、离子束抛光、聚合物辅助光化学沉积等)进行了总结和对比。然后,从实际应用需求角度出发,对亚10 nm超薄金属膜在透明电极、结构色滤光片、太阳能吸收器、Low-E涂层及等离子器件中的设计方法及应用形式进行了归纳,指出亚10 nm超薄金属薄膜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10 nm 超薄金属 薄膜生长 光电器件 柔性透明电极 结构色 表面等离激元 太阳能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9t11-和t10c12-共轭亚油酸抗癌和影响脂质代谢的异同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佩 沈生荣 +2 位作者 阮辉 刘琦 何国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97-301,共5页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位置和构象异构体的总称,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或二者的协同作用赋予了CLA的许多生理功能,比如抗癌、降低体脂含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在结构及...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位置和构象异构体的总称,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或二者的协同作用赋予了CLA的许多生理功能,比如抗癌、降低体脂含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在结构及来源上存在一定差别——由于双键位置的不同,t10c12-CLA异构体比c9t11-CLA异构体更容易氧化;而在生理功能上二者也有差异——c9t11-CLA异构体的主要作用是抗癌,而t10c12-CLA则是降低体脂、血脂等,大量单一异构体的体外实验研究表明二者在抗癌及脂肪代谢的调节上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t11-共轭油酸 t10c12-共轭油酸 抗癌作用 机体构成 脂肪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酸培养基培养对重组解脂耶氏酵母全细胞催化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宇航 倪丽娟 +2 位作者 张白曦 陈卫 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共7页
亚油酸异构酶(PAI)在解脂耶氏酵母细胞内成功表达,以添加外源c9,c12-亚油酸(c9,c12-LA)为底物,全细胞催化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rans10,cis12-conjugated linoleic acid,t10,c12-CLA)。解脂耶氏酵母在分别含0.0(对照组)、0.1、0.5... 亚油酸异构酶(PAI)在解脂耶氏酵母细胞内成功表达,以添加外源c9,c12-亚油酸(c9,c12-LA)为底物,全细胞催化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rans10,cis12-conjugated linoleic acid,t10,c12-CLA)。解脂耶氏酵母在分别含0.0(对照组)、0.1、0.5、1.0、5.0、10.0 g/L油酸的培养基中生长,收集菌体转移至磷酸盐缓液中进行全细胞催化,比较各组菌体的t10,c12-CLA产率,含5.0 g/L油酸组产物产率最高,达到1.34 g/g,是不含油酸组的1.4倍左右。通过PAI酶活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PAI表达量,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油酸含量越高,重组解脂耶氏酵母的PAI表达量越低;对比不含油酸组和含5.0 g/L油酸组全细胞催化不同时间的t10,c12-CLA产量,含5.0 g/L油酸组t10,c12-CLA产量最高点的时间比不含油酸组提前约20 h;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组的菌体状态,含5.0 g/L油酸组细胞壁和细胞膜间隙扩大,该变化可能增加了全细胞催化过程中底物和产物进出细胞的速率,从而提高t10,c12-CLA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解脂耶氏酵母 油酸 10 顺12-共轭油酸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用YS10-021聚酰亚胺三防试验验证分析
9
作者 商旭静 胡艳 +2 位作者 由宝财 王宇 杨文鑫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32-41,共10页
目的 研究湿热、盐雾、霉菌环境对YS10-021聚酰亚胺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燃气轮机选材设计和定寿、延寿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设计开展YS10-021聚酰亚胺三防试验,定期测试试样老化后的物理性能,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3552h湿热... 目的 研究湿热、盐雾、霉菌环境对YS10-021聚酰亚胺材料性能的影响,为燃气轮机选材设计和定寿、延寿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设计开展YS10-021聚酰亚胺三防试验,定期测试试样老化后的物理性能,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3552h湿热试验后,高温拉伸强度和高温弯曲强度下降24%,仍然符合出厂指标要求;常温弯曲强度下降34%,简支梁冲击强度下降62%,超出指标要求;其他各项性能未见明显老化。经3 552 h盐雾试验后,弯曲强度下降30%,其余性能均在出厂指标要求范围以内。经84 d霉菌试验后,YS10-021聚酰亚胺各项性能均有轻微下降趋势,但老化不明显。结论 YS10-021聚酰亚胺在湿热、盐雾、霉菌环境中的耐受性良好。总体来看,湿热和盐雾环境对YS10-021聚酰亚胺力学性能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10-021聚酰 湿热试验 盐雾试验 霉菌试验 物理性能 老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对解脂耶氏酵母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白曦 李敏 +2 位作者 陈海琴 陈卫 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1,共4页
为了提高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产量,以YNBDSa为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研究氮限制策略及氮源种类对菌株合成脂肪酶Lip2、亚油酸异构酶PAI及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培养基更利于... 为了提高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产量,以YNBDSa为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研究氮限制策略及氮源种类对菌株合成脂肪酶Lip2、亚油酸异构酶PAI及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培养基更利于菌体生长以及产物的合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产量达到4.3 g/L,是低氮培养基对应结果的8.6倍;采用有机氮为氮源时,Lip2酶活及PAI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机氮的结果,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产量最高达到4.6 g/L,是无机氮结果的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脂耶氏酵母 氮源 反-10 顺-12-共轭油酸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底物亚油酸对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
11
作者 张白曦 李敏 +2 位作者 倪丽娟 陈卫 张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90,共4页
为了提高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的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产量,采用YNBDL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考察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纯度的亚油酸对解脂耶氏酵母合成t10,c12-CLA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油酸纯度的提高对菌株的生长和产脂未... 为了提高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的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产量,采用YNBDL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考察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纯度的亚油酸对解脂耶氏酵母合成t10,c12-CLA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油酸纯度的提高对菌株的生长和产脂未产生影响,且t10,c12-CLA的产量随亚油酸纯度的增加而提高,最高产量可达3.7 g/L;用大豆油替代培养基中的亚油酸,t10,c12-CLA的转化率从20%提高至25%,菌株生长、产脂及t10,c12-CLA产量与添加纯度为65%亚油酸的结果相近。实验证明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能够高效转化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合成t10,c12-C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脂耶氏酵母重组菌株 油酸 大豆油 反-10 顺-12-共轭油酸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4
12
作者 蒋萍 臧大维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4,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2-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2-RFLP)检测48例ACI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同时测定...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2-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2-RFLP)检测48例ACI患者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总Hcy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尿酸(UA)。结果 ACI患者MTHFR基因T/T型频率为35.43%,T/C型频率为56.32%,C/C型频率为8.25%;T等位基因频率为63.59%,C等位基因频率为36.41%。MTHFR基因T/T型ACI患者血浆Hcy显著高于其他两型,T/C型与C/C型血浆Hcy水平较比较无显著差异。Hcy中度与轻度增高者MTHFR基因分布比较,P<0.05。3组基因型间叶酸、维生素B12及UA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ACI患者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Hcy水平显著相关,MTHFR基因纯合突变可能是引起高Hcy的一个重要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N5 N10-甲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人群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血浆Hcy水平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云霞 程红兵 +1 位作者 武延隽 张雄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对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MTHFR C677T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分析,了解其在长治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192例健康人的血标... 目的对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MTHFR C677T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分析,了解其在长治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对192例健康人的血标本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HCY水平测定。结果长治地区健康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67%,50.52%和32.81%,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93%和58.07%。其中男性人群MTHFR C677T基因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21%,53.19%和26.60%,女性人群则分别为13.26%,47.96%和38.78%,男、女性人群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女性人群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6.81%和37.24%,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3.19%和62.76%,男、女性人群C、T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MTHFR C677T基因型频率在长治地区男性人群、女性人群、总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人群中血浆Hcy水平为(9.1±4.0)μmol/L;男、女性人群血浆HCY水平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总人群MTHFR C677T位点各基因型间,血浆HCY水平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在长治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男、女性人群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长治地区健康人群血浆HCY水平为(9.1±4.0)μmol/L,男、女性人群血浆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本试验数据可为MTHFR基因突变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疾病病因研究提供遗传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5 N10-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杨桂芝 尹福在 +3 位作者 杨志宏 于丹军 杨桂凤 李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409-141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脑梗塞 5 10-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型与晚期肾脏病/肾移植受者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及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关系
15
作者 姜傥 曾智杰 +4 位作者 刘云启 刘敏 周建中 何惠娟 关伟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高半胱氨酸 (Hcy)在肾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患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DNA基因型别分析等技术 ,对 5 0例晚期肾脏病患者及肾移植受者进行了Hcy水平、N5,N1 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分... 目的 探讨血浆高半胱氨酸 (Hcy)在肾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患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DNA基因型别分析等技术 ,对 5 0例晚期肾脏病患者及肾移植受者进行了Hcy水平、N5,N1 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测定及相关分析 ,并与肾病综合征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 )受检人群中Hcy水平较正常人及肾病综合征患者组明显升高 ;(2 )受检人群中MTHFR的TT突变机率较正常人及肾病综合征组明显升高 ;(3)TT基因型与Hcy水平升高及心血管疾患的发生机率密切相关。结论 血浆中的Hcy可能是晚期肾脏病患者和肾移植受者体内的一种重要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 基因型 晚期肾脏病 肾移植 受者 血浆 高半胱氨酸 心血管病 发生率 N5 N10-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不同基因型人群增补叶酸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博 孙晓岩 +1 位作者 袁细妹 韩临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4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不同基因型人群增补叶酸的效果。方法 12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根据MTHFR 677C/T基因型检测结果分为野生型(CC)37例、杂合型(CT)42例、突变型(TT)41例。将三种基因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不同基因型人群增补叶酸的效果。方法 12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根据MTHFR 677C/T基因型检测结果分为野生型(CC)37例、杂合型(CT)42例、突变型(TT)41例。将三种基因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予以叶酸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比较CC型、CT型、TT型及三种基因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叶酸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TT型的血浆叶酸水平(5.76±1.56)μg/L明显低于CT型的(6.57±1.68)μg/L、CC型的(9.41±1.7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型的血浆Hcy水平(14.15±2.07)μmol/L明显高于CT型的(11.36±1.81)μmol/L、CC型的(10.64±1.3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C型、CT型、TT型基因的观察组血浆叶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型基因的观察组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THFR不同基因型人群增补叶酸,可有效提高CC型、CT型、TT型基因的血浆叶酸水平,且在TT型中具有显著的降血浆Hcy水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10-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