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短期夜间增温对亚高山针叶林云杉幼苗根系分泌物速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
蒋铮
肖娟
张子良
乔明锋
何为
刘庆
尹华军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2
|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庞学勇
刘庆
刘世全
吴彦
林波
何海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3
|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机层有效氮动态及其对外源C、N增加的响应 |
邓仁菊
杨万勤
胡建利
冯瑞芳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4
|
四种亚高山针叶林树种的表型可塑性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 |
林波
刘庆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7
|
|
5
|
大熊猫栖息地亚高山针叶林结构和动态特征 |
申国珍
李俊清
蒋仕伟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6
|
|
6
|
大熊猫栖息地亚高山针叶林结构和干扰关系研究 |
申国珍
李俊清
任艳林
马宇飞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7
|
香格里拉亚高山针叶林研究 |
季梅
曾觉民
泽桑梓
|
《西部林业科学》
CAS
|
2011 |
2
|
|
8
|
温带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碳循环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动态 |
李毳
乔沙沙
刘晋仙
柴宝峰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9
|
岷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
杨军
李荣伟
胡庭兴
陈秀明
|
《四川林业科技》
|
2007 |
3
|
|
10
|
论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林分系统经营体系 |
郭立群
|
《西部林业科学》
CAS
|
1994 |
4
|
|
11
|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展望 |
杨芳
王开运
方德华
杨万勤
|
《内蒙古林业科技》
|
2004 |
3
|
|
12
|
亚高山针叶林不同大小林窗植物多样性及其海拔动态 |
陈力
刘国华
刘丹
石松林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13
|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机层酶活性 |
刘育伟
杨万勤
吴福忠
徐振锋
杨帆
李柏翰
常媛
谭波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4
|
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针叶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齐瑞
刘锦乾
李波
陈学龙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5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亚高山针叶林树木的影响 |
|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6
|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渗透性能研究 |
霍小鹏
李贤伟
张健
范川
代杰
张兴华
张良辉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17
|
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结构特征 |
宋利霞
陶建平
王微
席一
王永健
冉春燕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18
|
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降水分配过程的氢稳定同位素特征 |
徐庆
安树青
刘世荣
蒋有绪
崔军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19
|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初探 |
高甲荣
尹婧
牛健植
张东升
程根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5
|
|
20
|
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的克隆可塑性 |
陶建平
宋利霞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