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马逊河地区的电力之争
1
作者 董敏儿 《小水电》 2008年第3期4-5,共2页
关键词 亚马逊河流域 电力服务 公平分配 居民生活 基础设施 有效利用 地区发展 居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拍亚马逊与世隔绝部落族人欲向飞机射箭
2
《大众标准化》 2008年第6期53-54,共2页
一支探险队从空中拍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部落,这种与世隔绝的部落全世界已经所剩无几,5月29日,他们公布了这组惊人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些部落族人身上涂着大红颜料,挥舞着弓箭。
关键词 亚马逊河流域 隔绝 飞机 航拍 探险队 照片 挥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系统中的“蝴蝶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丽 李勇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CSSCI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会让其...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会让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效应” 教学系统 亚马逊河流域 混沌学理论 德克萨斯州 气象学家 热带雨林 洛伦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防课堂管理中的蝴蝶效应——由一宗心理咨询案例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彩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9-49,共1页
蝴蝶效应是指事物未来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即最初的微不足道,只要具备合适的条件。最终的变化发展同样可以影响一种格局。气象学家洛伦兹对这一效应的形象表述是“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 蝴蝶效应是指事物未来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即最初的微不足道,只要具备合适的条件。最终的变化发展同样可以影响一种格局。气象学家洛伦兹对这一效应的形象表述是“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的气流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所以,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引导、调节,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甚至是“龙卷风”或“风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效应 心理咨询 课堂管理 案例 亚马逊河流域 德克萨斯州 初始条件 热带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木薯业发展与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濮文辉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7年第10期1-5,共5页
关键词 木薯 世界 亚热带地区 亚马逊河流域 薯类作物 经济作物 年均气温 大戟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龙鱼肠炎及寄生虫病诊治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德建 巩华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2期63-64,共2页
银龙鱼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澳大利亚等地,后来作为观赏鱼由南美洲经美国转口流入我国,是我国主要的观赏鱼养殖品种之一,因其外形酷似古代神话中的龙并且全身鳞片为银白色而得名,在我国深受水族爱好者欢迎。银龙鱼是一种肉... 银龙鱼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澳大利亚等地,后来作为观赏鱼由南美洲经美国转口流入我国,是我国主要的观赏鱼养殖品种之一,因其外形酷似古代神话中的龙并且全身鳞片为银白色而得名,在我国深受水族爱好者欢迎。银龙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成鱼全身灰绿中揉入银白色,背部灰绿色较重,体侧银白色且带有强烈镜面现象,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银龙鱼作为观赏鱼经济价值较高,所以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至关重要。现就一例银龙鱼肠炎及寄生虫病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银龙鱼 诊治 肠炎 亚马逊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肉食性鱼类 观赏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帘鱼人工养殖技术试验
7
作者 史东杰 孙向军 +3 位作者 梁拥军 暴丽梅 孙砚胜 张升利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38,共1页
缺帘鱼隶属于脂鲤目、脂鲤科、缺帘鱼属,是巴西、秘鲁、玻利维亚等南美洲国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中上游。缺帘鱼肉质优良、味道鲜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2003年首次批量从巴西引进缺帘鱼进行养殖示... 缺帘鱼隶属于脂鲤目、脂鲤科、缺帘鱼属,是巴西、秘鲁、玻利维亚等南美洲国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中上游。缺帘鱼肉质优良、味道鲜美。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2003年首次批量从巴西引进缺帘鱼进行养殖示范推广,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鱼类 技术试验 人工养殖 亚马逊河流域 科学研究所 玻利维亚 养殖示范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积水淡水白鲳的症状、组织结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的探讨
8
作者 郝彦周 王晓龙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59,共2页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我国引种成功后,逐渐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域养殖。由于其不耐低温,北方地区常采用电厂余热水或...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我国引种成功后,逐渐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域养殖。由于其不耐低温,北方地区常采用电厂余热水或地热水等对其进行越冬保种或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组织结构 症状 积水 防治 病因 亚马逊河流域 热带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名“灾星”——福寿螺
9
作者 胡启山 《植物医生》 2008年第5期51-51,共1页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物种,20世纪70年代后,从不同地区陆续进入我国养殖,由于人们对福寿螺的繁殖特点、生活特性和利用价值缺乏应有的了解,远涉重洋盲目引种、养殖,结果事与愿违——福寿螺毫无养殖价...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物种,20世纪70年代后,从不同地区陆续进入我国养殖,由于人们对福寿螺的繁殖特点、生活特性和利用价值缺乏应有的了解,远涉重洋盲目引种、养殖,结果事与愿违——福寿螺毫无养殖价值。人们只好纷纷放弃人工养殖,随后便任其在野外自生自灭。殊不知,这样一来却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人工养殖 亚马逊河流域 热带物种 利用价值 繁殖特点 生活特性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的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进梅 任永新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7A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产品开发 保健功能 墨西哥食用仙人掌 亚马逊河流域 亚热带地区 国内外市场 干旱地区 人工种植 北美洲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寿螺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冬兰 郑永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福寿螺 防治 识别 亚马逊河流域 农业有害生物 国家环保总局 水生作物 亚洲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分析东南亚橡胶产业发展状况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元园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6年第11期1-10,共10页
第一章 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橡胶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当地印第安人把橡胶树叫做“眼泪树”,并用土法制作成盛水器、橡皮球等橡胶制品。在十五世纪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航海的过程中,将天然橡胶的知... 第一章 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橡胶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当地印第安人把橡胶树叫做“眼泪树”,并用土法制作成盛水器、橡皮球等橡胶制品。在十五世纪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航海的过程中,将天然橡胶的知识陆续带到了欧洲。但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对天然橡胶的认识和应用仅仅局限在其防水的特性。天然橡胶的应用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185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产业 东南亚 深度分析 亚马逊河流域 西部地区 印第安人 土法制作 橡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纹木 被引量:1
13
《家具》 2008年第2期64-64,共1页
蛇纹木又名蛇桑,分散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附近的原始丛林中。高25m,主干15m,直径30—50cm,该树种为世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数量非常稀少,采伐难度极大,一般是以5—8个本地土著人组成一组进山去寻找,... 蛇纹木又名蛇桑,分散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附近的原始丛林中。高25m,主干15m,直径30—50cm,该树种为世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数量非常稀少,采伐难度极大,一般是以5—8个本地土著人组成一组进山去寻找,每找到一棵做个记号,再统一砍伐后用人工从丛林中拖运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亚马逊河流域 南美洲 土著人 丛林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山市福寿螺发生及防控研究
14
作者 谢小明 伍国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32-33,共2页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广东,1984年前后被引入到我市养殖食用。但由于本地环境适合其生长,容易养殖,很快供大于求,
关键词 福寿螺 峨眉山市 防控 亚马逊河流域 供大于求 食用螺 大瓶螺 苹果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寿螺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永忠 程蕾 杨胜红 《植物医生》 2017年第10期53-54,共2页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每只雌螺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每只雌螺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粉红色的卵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综合防治 发生现状 亚马逊河流域 农业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物种 物种灭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彩神仙鱼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新成 《农村新技术》 2013年第4期22-22,共1页
七彩神仙鱼又名七彩燕鱼、盘丽鱼,属慈鲷鱼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鱼体大小中等,侧扁,尾鳍扇形,形如满月,色彩丰富艳丽,游姿优雅,雍容华丽,素有“热带观赏鱼之王”的美称。其养殖技术如下。
关键词 七彩神仙鱼 养殖技术 亚马逊河流域 热带观赏鱼 南美洲 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心气候研究 情系农业发展--记旱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者肖国举博士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素贞 《中国科技财富》 2011年第15期104-105,共2页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的“蝴蝶效应”理论。一只小小的蝴蝶就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的天气。而全球气候不断...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的“蝴蝶效应”理论。一只小小的蝴蝶就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的天气。而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形势。则对与气候密切相关的农业产生强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旱区农业 农业发展 “蝴蝶效应” 博士 亚马逊河流域 德克萨斯州 热带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福寿螺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4-174,共1页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食物被引入我国,由于食味不佳,加上盲目引进和管理不善,逐步扩散到田间,很快上升成为危害水稻的重要有害生物,对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关键词 福寿螺 防控技术 应用 广西 亚马逊河流域 有害生物 生产安全 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梨,有凤来仪
19
作者 亦非 杨君亮(图)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06B期6-7,共2页
所谓凤梨,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菠萝。最近大陆开放台湾的水果进口,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凤梨”的叫法,以为是什么新奇水果呢。相对于“菠萝”这个名字,凤梨的叫法显得更专业和学术一些。凤梨是一种热带水果,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 所谓凤梨,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菠萝。最近大陆开放台湾的水果进口,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凤梨”的叫法,以为是什么新奇水果呢。相对于“菠萝”这个名字,凤梨的叫法显得更专业和学术一些。凤梨是一种热带水果,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而后被加勒比海居民引入中南美洲种植。公元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到加勒比海时,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在众多的热带水果中,凤梨引起了水手们的极大兴趣。他们记录到:“这种水果外形看起来令人反感,像坚硬的松果;而果肉香甜,有苹果的口感。”因此,当凤梨传入欧洲后,就以英文pineapple来命名。大约在16世纪,凤梨经过辗转,传入我国广东省,当时被称为“波密”。后有博学之士见其外形奇特,“其果实有叶一簇,状似凤尾”,又因切开果实后,其形状似梨,于是结合了它的形状与寓意,称其为“凤梨”。“凤”原本是一种吉祥的鸟类,象征着富贵吉样。而凤梨因为名字和形状的缘故,自然也成为了水果中的吉祥物。至今在很多南方祭祀仪式上,人们都会在案前摆上凤梨,以祈求平安顺利。而在公司开业之际,吃凤梨更是必不可少的,据说会使业务兴旺永久。还有解梦理论认为,“梦到凤梨”是心愿得到满足的象征。到底是不是,当然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梨 热带水果 亚马逊河流域 中南美洲 加勒比海 吉祥物 巴拉圭 哥伦布 广东省 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巴拉人的口头遗产与文化活动
20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扎巴拉人居住在横跨厄瓜多尔和秘鲁两国的亚马逊丛林里。亚马逊丛林是世界上极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扎巴拉人或许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族群之一。在西班牙占领之前,这里曾有过包括另外39个群体的族群,而现在扎巴拉人是这一族群仅存的最... 扎巴拉人居住在横跨厄瓜多尔和秘鲁两国的亚马逊丛林里。亚马逊丛林是世界上极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扎巴拉人或许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族群之一。在西班牙占领之前,这里曾有过包括另外39个群体的族群,而现在扎巴拉人是这一族群仅存的最后代表。他们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中心发展了一种异常丰富的口头文化,以记载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了解。这可以从他们拥有大量的动植物词汇以及他们对森林中的药用植物的医学实践和知识得到证明。这种文化遗产通过他们的宇宙论、神话、仪式、艺术实践和语言得以表现。事实上,他们的语言就是他们的神话和传说的载体,讲述着民族和整个地区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化活动 亚马逊丛林 亚马逊河流域 生物多样性 厄瓜多尔 口头文化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