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Fe_3O_4@SiO_2@CS镉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明磊 张朝晖 +3 位作者 罗丽娟 杨潇 刘玉楠 聂利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63-2768,共6页
以SiO2包覆的纳米Fe3O4为载体,壳聚糖(Chitosan,CS)为功能配体,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Fe3O4@SiO2@CS镉离子印迹聚合物(Magnetic ion-imprinted polymer,M-IIP).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该磁性印迹聚合物... 以SiO2包覆的纳米Fe3O4为载体,壳聚糖(Chitosan,CS)为功能配体,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Fe3O4@SiO2@CS镉离子印迹聚合物(Magnetic ion-imprinted polymer,M-IIP).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该磁性印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在环氧基硅烷交联作用下,实现了印迹壳层在磁性Fe3O4表面的接枝,该印迹材料是边长为60~120 nm的立方体.吸附性能实验表明,M-IIP对Cd(Ⅱ)的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吸附模型;M-IIP对Cd(Ⅱ)/Cu(Ⅱ),Cd(Ⅱ)/Zn(Ⅱ),Cd(Ⅱ)/Pb(Ⅱ)和Cd(Ⅱ)/Hg(Ⅱ)的相对选择系数分别为2.92,3.43,8.97和9.20.原子吸收光谱检测结果表明,该磁性Fe3O4@SiO2@CS离子印迹聚合物可用于水溶液中Cd(Ⅱ)的分离,Cd(Ⅱ)回收率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型 fe3O4@SiO2@CS 磁性印迹聚合物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Li2MSiO4系(M=Fe,Mn,Co,Ni)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文刚 许云华 +1 位作者 杨蓉 任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介绍了一类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MSiO4(M=Fe,Mn,Co,Ni)。综述了该系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各种材料的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总结和探讨。展望了该系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MSiO4(M=fe Mn Co 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_3O_4@ZrO_2磁性纳米颗粒选择性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蔬菜中痕量有机磷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巫远招 徐维莲 +2 位作者 侯建国 干宁 李天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研究了磁性纳米微粒Fe3O4(核)/ZrO2(壳)(以Fe3O4@ZrO2表示)对有机磷(OPs)农药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利用其富集水相中的OPs并在外加磁场下分离,采用氢氧化钠洗脱,建立了采用纳米Fe3O4@ZrO2磁性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 研究了磁性纳米微粒Fe3O4(核)/ZrO2(壳)(以Fe3O4@ZrO2表示)对有机磷(OPs)农药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利用其富集水相中的OPs并在外加磁场下分离,采用氢氧化钠洗脱,建立了采用纳米Fe3O4@ZrO2磁性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蔬菜中痕量OPs的新方法。以甲胺磷为OPs模拟物,考察了Fe3O4@ZrO2的用量、吸附时间、洗脱剂种类、浓度和共存物质等因素对OPs分离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0时,选用0.5gFe3O4@ZrO2富集200mL含0.1mg/L的甲胺磷水样,振荡2h后,甲胺磷可被Fe3O4@ZrO2完全富集,经10mL1mol/L的氢氧化钠洗脱1h,采用ICP-AES法测定,对OPs的检测限(3σ)可达4.4μg/L。样品添加回收率在99%~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5%~7.8%(n=4)。由于用ICP-AES法测定蔬菜中的OPs时,蔬菜中的蛋白、色素、纤维等基质几乎无干扰,因而省去了用有机溶剂萃取的过程。由于Fe3O4@ZrO2对OPs的富集倍数可达20~100倍,使得该方法的检测限低于常规气相色谱法,且可用于热稳定性差、无紫外吸收的OPs分析。该方法简单准确、精密度好,可以满足蔬菜表面痕量OPs残留的分离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核)/ZrO2(壳) 磁性分离富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量对SnO_2-Fe_2O_3/r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声太 高海 吴垚震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为改善SnO_2-Fe_2O_3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SnO_2-Fe_2O_3/r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电化学工作站和蓝电电池测试系统,研究rGO加入量对SnO_2-Fe_2O_3/rGO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的掺入能很好地... 为改善SnO_2-Fe_2O_3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SnO_2-Fe_2O_3/r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电化学工作站和蓝电电池测试系统,研究rGO加入量对SnO_2-Fe_2O_3/rGO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的掺入能很好地提高SnO_2-Fe_2O_3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对于SnO_2-Fe_2O_3/rGO50复合材料,在160 m A/g的电流密度下,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596.9 m Ah/g,库仑效率为98%;即使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依然有366.6 m Ah/g的平均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SNO2 fe2O3 rGO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Sm_2Fe_(17)N_x烧结磁体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东涛 岳明 张久兴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6,223,共5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Sm2Fe17Nx烧结磁体,考查了压力、烧结温度和升温速率对烧结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增加,磁体的致密度显著提高,但Sm2Fe17Nx分解成SmN、α-Fe和N2的程度加剧,造成磁体的矫顽力明显下降,在1GPa的...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Sm2Fe17Nx烧结磁体,考查了压力、烧结温度和升温速率对烧结磁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增加,磁体的致密度显著提高,但Sm2Fe17Nx分解成SmN、α-Fe和N2的程度加剧,造成磁体的矫顽力明显下降,在1GPa的高压下烧结时,超过200℃后磁体的矫顽力就下降很快,说明高压促进了Sm2Fe17Nx的低温分解;采用升温速率为450℃/min的快速烧结工艺,发现未能有效地抑制Sm2Fe17Nx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SM2fe17NX 磁体 高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辅助超声制备CdS/Fe_2O_3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荣祥 李秀萍 +3 位作者 林可鸿 刘思慧 马俊 李其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459,共6页
以水和离子液体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技术制备了CdS/Fe2O3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分析(BET)、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CdS/Fe2O3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合成的CdS/Fe2O3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以水和离子液体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技术制备了CdS/Fe2O3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分析(BET)、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CdS/Fe2O3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合成的CdS/Fe2O3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相比于水中合成的CdS/Fe2O3复合物其吸收带边发生红移。光催化实验表明,离子液体中合成的CdS/Fe2O3(IL)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这可能是由于离子液体与超声协同对催化剂的形貌、粒径和比表面积起到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CdS/fe2O3 复合物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_2O_3/石墨复合材料的水热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双莉 焦宝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在230℃,利用水热法将纳米氧化铁担载于石墨上制备了Fe2O3/石墨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目标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结果证明,经50次循环后,复合材料的嵌锂容量维持... 在230℃,利用水热法将纳米氧化铁担载于石墨上制备了Fe2O3/石墨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目标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结果证明,经50次循环后,复合材料的嵌锂容量维持在425mAh/g,远高于相同条件下石墨的252mAh/g和Fe2O3的108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石墨复合 负极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制备锐钛矿型Fe:TiO2薄膜紫外光、可见光和自然光催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覃礼钊 廖斌 +4 位作者 董西亮 吴先映 侯兴刚 程肯 刘安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 O2薄膜,然后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tal vapour vacuumarc,MEVVA)离子注入机注入从6×10^15~6×10^16cm24种注量的Fe离子,制备复合纳米Fe:Ti O2薄膜.用UV-Vis透射光谱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 O2薄膜,然后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tal vapour vacuumarc,MEVVA)离子注入机注入从6×10^15~6×10^16cm24种注量的Fe离子,制备复合纳米Fe:Ti O2薄膜.用UV-Vis透射光谱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薄膜在紫外光、可见光和自然光下降解甲基橙的光催化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TiO2薄膜 离子注入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金属配合物{Fe[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_(3)}^(2+)几何异构体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维晃 吴丰昌 黄廷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1,共5页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金属配合物{Fe[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_(3)}^(2+)([Fe(PDT)_(3)]^(2+))的两种几何异构体,研究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乙腈、甲醇)的含量、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离子对试剂(高氯酸钠和...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金属配合物{Fe[3-(2-吡啶基)-5,6-二苯基-1,2,4-三嗪]_(3)}^(2+)([Fe(PDT)_(3)]^(2+))的两种几何异构体,研究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乙腈、甲醇)的含量、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离子对试剂(高氯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色谱分离的影响。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对所获得的色谱参数(保留因子(k)、分离度、选择性因子等)进行了探讨。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离子对试剂条件下,二元流动相中乙腈的含量与两种几何异构体的lnk之间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进一步发现SDS的浓度变化对异构体的保留因子影响程度更为显著。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引入更能灵活调节洗脱强度和分离度的三元流动相(乙腈/甲醇/水),优化选择了三元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的比例以及离子对试剂的种类和浓度,使得异构体的色谱分离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异构体的峰面积(A)和浓度(C)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面式和经式异构体的检测限分别为4.28和3.44ng/m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fe[3-(2-吡啶基)-5 6-二苯基-1 2 4-三嗪]_(3)}^(2+) 金属配合物 几何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y含量对Fe_2O_3/PPy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声太 吴垚震 高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59,共5页
为研究聚吡咯(PPy)含量对Fe_2O_3/PPy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FeCl_2·4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合成Fe_2O_3纳米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不同PPy含量的Fe_2O_3/PPy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 为研究聚吡咯(PPy)含量对Fe_2O_3/PPy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FeCl_2·4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合成Fe_2O_3纳米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不同PPy含量的Fe_2O_3/PPy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将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测试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PPy的加入改善了Fe_2O_3的循环稳定性,其中PPy质量分数为5.0%的Fe_2O_3/5.0%PPy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最好,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342.3 mA·h/g,首次库仑效率达到75.1%;经过100次循环,其放电比容量保持为487.4 mA·h/g,高于Fe_2O_3/2.5%PPy、Fe_2O_3/7.5%PPy和Fe_2O_3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PPy 负极材料 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2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测量水泥固化体浸出液中的55Fe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莉娜 宋丽娟 戴雄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6,I0003,共7页
建立了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体浸出液中55Fe的分析测量方法。先用NaOH共沉淀水泥固化体中的55Fe,再用PAX-2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纯化后的55Fe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讨论了PAX-2树脂的最优纯化条件,选择了10.0 mol/L和6.0 mol/L HCl淋... 建立了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体浸出液中55Fe的分析测量方法。先用NaOH共沉淀水泥固化体中的55Fe,再用PAX-2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纯化后的55Fe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测量。讨论了PAX-2树脂的最优纯化条件,选择了10.0 mol/L和6.0 mol/L HCl淋洗树脂去除干扰元素。此外,在上述条件下,55Fe的干扰元素Ni、Mn、Cr的去污因子高于10000,Co和Zn的去污因子分别可达769和629。采用一系列水泥浸出液样品标记比活度为16~39 Bq/g的标准55Fe及空白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55Fe的平均回收率为76%±2%,测量1 h的最低探测限为0.018 Bq/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fe PAX-2离子交换树脂 水泥固化体浸出液 液体闪烁计数器(L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nO_2/Fe_3O_4对镉离子的静态吸附
12
作者 刘占孟 叶鑫 +3 位作者 李静 陈惠民 唐朝春 鲁秀国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将Mn O_2包覆于纳米Fe_3O_4的表面,制备出纳米Mn O_2/Fe_3O_4,并将其用于含镉溶液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纳米Mn O_2/Fe_3O_4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镉离子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剂投... 采用水热合成法将Mn O_2包覆于纳米Fe_3O_4的表面,制备出纳米Mn O_2/Fe_3O_4,并将其用于含镉溶液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纳米Mn O_2/Fe_3O_4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镉离子质量浓度为1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4 g/L、吸附温度为20℃、溶液p H为6.0、吸附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镉离子去除率由使用纳米Fe_3O_4时的3%增至使用纳米Mn O_2/Fe_3O_4时的96%;在初始镉离子质量浓度为50 mg/L、纳米Mn O_2/Fe_3O_4投加量为4 g/L、吸附温度为20℃、溶液p H为6.0、吸附时间为1 h的条件下,镉离子去除率达78%,吸附量为9.7 mg/g;经5次重复使用后,纳米Mn O_2/Fe_3O_4对镉离子的去除率仅比首次使用时降低了10百分点,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MnO2/fe3O4 离子 吸附 NANO MnO2/fe3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料等离子热喷法制备Fe^(3+)/TiO_2纳米粉末
13
作者 徐大鹏 雷阿利 +1 位作者 冯拉俊 杨士川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52,共4页
通过对液料等离子热喷前驱物添加掺杂成分实现了液料等离子热喷TiO2纳米粉末的掺杂改性,并利用TEM,XRD及XP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液料等离子热喷法可以制备Fe3+掺杂TiO2纳米粉末,所制备粉末形貌基本呈球形或近球形,粒径分布为10~... 通过对液料等离子热喷前驱物添加掺杂成分实现了液料等离子热喷TiO2纳米粉末的掺杂改性,并利用TEM,XRD及XP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液料等离子热喷法可以制备Fe3+掺杂TiO2纳米粉末,所制备粉末形貌基本呈球形或近球形,粒径分布为10~35nm,掺杂量小于2.0%时粉末为锐钛矿及金红石相混晶,Fe3+掺杂促进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掺杂量为10.0%时析出了Fe2Ti3O9相。Fe3+掺杂不会引起TiO2粒径的大范围波动。粉末中含有O,Ti,Fe和C等元素,Fe元素在TiO2中仍为+3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fe3+掺杂 纳米粉末 液料等离子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阴离子在Fe_2O_3制备过程中的作用
14
作者 刘嘉 张卫民 +1 位作者 梁闯 孙中溪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实验对以铁的硝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为原料制备的Fe2O3进行晶体结构表征和比表面积测定,经对煅烧样品洗涤前后比表面积的对比,利用MEDUSA软件计算铁盐溶液中的组分分布,分析NO3-、Cl-和SO24-在Fe2O3制备... 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实验对以铁的硝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为原料制备的Fe2O3进行晶体结构表征和比表面积测定,经对煅烧样品洗涤前后比表面积的对比,利用MEDUSA软件计算铁盐溶液中的组分分布,分析NO3-、Cl-和SO24-在Fe2O3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未经洗涤硝酸盐制得的Fe2O3比表面积最大,洗涤对产物比表面积几乎没有影响;而Cl-和SO24-的铁盐所制得的Fe2O3经洗涤后颗粒比表面积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无机阴离子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2[Fe(CN)_6]·xH_2O的制备及其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
15
作者 刘正浩 刘英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1期87-89,共3页
亚铁氰化物,特别是亚铁氰化锌对Cs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但难以解析。利用这一特点,人们曾探索过将吸收了137Cs的亚铁氰化物沉浆泥转为玻璃,而得到了抗137Cs浸出性能良好的固化体。文献报道的Zn2[Fe(CN)6]的机械性能不好,或是无定形粉末,... 亚铁氰化物,特别是亚铁氰化锌对Cs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但难以解析。利用这一特点,人们曾探索过将吸收了137Cs的亚铁氰化物沉浆泥转为玻璃,而得到了抗137Cs浸出性能良好的固化体。文献报道的Zn2[Fe(CN)6]的机械性能不好,或是无定形粉末,或在水中自行分散为细小的颗粒。为改善其机械性质以适合柱操作,或将亚铁氰化锌沉积在硅胶等惰性材料上,或用不溶性有机聚合物将其粘合起来。在较为广泛地探讨了制备条件后,我们得到了适合柱操作的Zn2[Fe(CN)6]·x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氰化锌 离子交换性能 CN Zn2[fe xH2O 有机聚合物 固化体 惰性材料 无定形 颗粒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离子注入ZrO_2的研究(英文)
16
作者 樊东辉 徐政 李世普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0,共5页
陶瓷材料的表面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条件.例如:陶瓷的表面微裂纹影响着机械强度,而磁学及电学性能则对其表面结构及化学成份非常敏感.近年来离子注入法已经开辟了研制现代材料的新途径,并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半导体及部分聚合... 陶瓷材料的表面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条件.例如:陶瓷的表面微裂纹影响着机械强度,而磁学及电学性能则对其表面结构及化学成份非常敏感.近年来离子注入法已经开辟了研制现代材料的新途径,并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半导体及部分聚合物材料中.对于陶瓷材料,目前大多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改善陶瓷表面的机械性能,很少有论文涉及其表面电性能的改善.本文介绍了一种改善ZrO2陶瓷表面导电性能的新方法.ZrO2陶瓷是绝缘体,常温下其电阻率大于1012Ωcm.通过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可以使得样品表层产生不同程度的电性能变化.试验表明,当采用2×1017Fe/cm2注入,并在950℃下真空退火30分钟,ZrO2的表面电阻率将下降十余个数量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样品的导电性.文中还通过应 用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技术,分别对注入元素的化学结合状态及表面注入层的结晶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从XPS测试发现,注入离子在ZrO2表层中以Fe2+、Fe3+及Fe0三种形式的状态存在;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注入层中除ZrO2主晶相外,还存在少量的FeZrO3等晶相.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离子注入样品的导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表面性能 ZRO2 fe 离子注入法 表面改性 表面电性能 表面结构 导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含量对锂离子电池Fe_(2-x)SiO_4@C负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17
作者 曹志良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4,118,共4页
研究了不同铁含量对锂离子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基于高温固态法制备含不同比例铁的Fe_(2-x)SiO_4负极材料,采用XRD、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恒定电流蓄放电性能及交流阻抗性质。XRD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比例铁含量对负极材料的晶体结... 研究了不同铁含量对锂离子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基于高温固态法制备含不同比例铁的Fe_(2-x)SiO_4负极材料,采用XRD、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恒定电流蓄放电性能及交流阻抗性质。XRD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比例铁含量对负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而SEM分析结果表明,负极材料内部晶体粒径随铁含量增加而变小,更为均匀;此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xSiO4 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溅射沉积Fe/Si多层膜法合成β-FeSi_2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娟 沈鸿烈 +5 位作者 鲁林峰 唐正霞 江丰 李斌斌 刘恋慈 沈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6-888,891,共4页
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Fe/Si多层膜的方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β-FeSi2薄膜,研究了不同厚度比的Fe/Si多层膜对β-FeSi2薄膜的结构性能、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比为Fe(2nm)/Si(7.4nm)的多层膜在退火后完全生成了β-FeSi2相,表... 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Fe/Si多层膜的方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β-FeSi2薄膜,研究了不同厚度比的Fe/Si多层膜对β-FeSi2薄膜的结构性能、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厚度比为Fe(2nm)/Si(7.4nm)的多层膜在退火后完全生成了β-FeSi2相,表面致密均匀,其光学带隙为0.84eV,能量为1.0eV光子的吸收系数>105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2 离子束溅射沉积 fe/Si多层膜 石英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阳离子掺杂针铁矿矿物系统对2-NP的还原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可清 吴宏海 +3 位作者 朱慧琳 魏西鹏 管玉峰 蓝冰燕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5-1084,共10页
制备了不同阳离子掺杂改性的针铁矿,并采用XRD、红外、热重差热分析以及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掺入Mn^(2+)、Cr^(3+)、Al^(3+)后并未明显改变α-FeOOH的晶体结构类型,说明部分阳离子掺杂进入α-FeOOH晶格,从而分别形成因Fe^... 制备了不同阳离子掺杂改性的针铁矿,并采用XRD、红外、热重差热分析以及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掺入Mn^(2+)、Cr^(3+)、Al^(3+)后并未明显改变α-FeOOH的晶体结构类型,说明部分阳离子掺杂进入α-FeOOH晶格,从而分别形成因Fe^(3+)被Mn^(2+)、Cr^(3+)、Al^(3+)部分取代的固溶体;红外分析也得到类似结果;热重和差热分析以及TEM观察结果均表明几种金属阳离子没有形成氧化物相,可以确定这些离子已经进入针铁矿的晶格;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发现Mn^(2+)、Cr^(3+)掺杂者的能带隙较之纯相针铁矿的稍小,依次为2.18 e V和2.24 e V;而Al^(3+)掺杂者的能带隙与纯相针铁矿相比有所提高,增加至2.34 e V。此外还考查了不同阳离子掺杂及纯相针铁矿与Fe(Ⅱ)构成的复合系统对邻硝基苯酚(2-NP)的还原效果,研究表明,在溶液pH=6和25℃等的条件下,上述还原转化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Fe(Ⅱ)/Al^(3+)掺杂针铁矿复合系统对2-NP的降解效果最好,在120 min时就达到了100%去除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2-NP浓度的升高,2-NP的还原速率降低。而且,Fe(Ⅱ)/Al^(3+)-针铁矿复合系统速率常数(k)随着溶液的pH值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掺杂针铁矿 亚铁离子 邻硝基苯酚(2-NP) 还原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o_(0.7)Fe_(0.2)Nb_(0.1)O_(3-δ)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电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强 甄强 +1 位作者 李榕 谭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51-7056,共6页
用四电极法研究了 BaCo0.7 Fe0.2 Nb0.1 O 3-δ(BCFN)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的总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阻塞电极法测量了 BaCo0.7 Fe0.2 Nb0.1 O 3-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了电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 用四电极法研究了 BaCo0.7 Fe0.2 Nb0.1 O 3-δ(BCFN)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的总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阻塞电极法测量了 BaCo0.7 Fe0.2 Nb0.1 O 3-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了电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550℃以下时,电子电导起了决定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总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表现为 P 型半导体特征;当温度在550~650℃时,由于晶格氧的脱附,消耗了自由电子,导致电子电导率略有下降,使得总电导率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在550℃以下 BCFN 混合导体的电子电导的表观活化能为0.30 eV;当温度高于650℃以上时,由于氧空位增加导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使得总电导率又呈现增加的趋势,计算得到氧离子迁移活化能为1.18 eV;O 2-TPD 研究结果证明了在550~650℃时存在明显的晶格氧的脱附峰,晶格氧的脱附显著影响了 BCFN 混合导体电子电导率和总电导率.当温度低于650℃以下时,电子的迁移数接近100%,当温度高于650℃以上时,氧离子的迁移数迅速增大,900℃氧离子迁移数可达到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o0 7fe0 2Nb0 1O3-δ 总电导率 离子电导率 电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