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4d-4f双金属亚铁磁一维链{[Gd~Ⅲ(DMF)_4(MeOH)_2][Mo~Ⅴ(CN)_8]}_n(DMF=N,N′-二甲基甲酰胺):晶体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书林 马越 +3 位作者 廖代正 阎世平 姜宗慧 王耕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90-1293,共4页
本文基于八氰基合钼(Ⅴ)阴离子和稀土GdⅢ离子合成了一种4d-4f双金属配合物,并进行了结构和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为一维亚铁磁链。
关键词 氰根桥联 Mov-GdⅢ 亚铁磁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铁磁材料-YIG的负折射率特异材料的设计及电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跃龙 蒋练军 +2 位作者 贾平 熊翠秀 徐志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基于磁导率为负的亚铁磁材料-YIG,在其中嵌入等效介电常数为负的金属导体线阵列结构,合成出负折射率电磁特异材料.利用有效媒质理论数值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的频率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存在C波段电磁波频率的重... 基于磁导率为负的亚铁磁材料-YIG,在其中嵌入等效介电常数为负的金属导体线阵列结构,合成出负折射率电磁特异材料.利用有效媒质理论数值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的频率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存在C波段电磁波频率的重叠区域,使复合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表明了利用有效媒质理论基于亚铁磁材料可以设计负折射率特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媒质 亚铁磁材料 金属线阵 负折射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取代亚铁磁性Mn_2Sb_(0.95)In_(0.05)合金的磁及磁热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青 冯国芳 马胜灿 《中国材料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0-644,共5页
磁制冷是一种利用材料的磁热效应进行制冷的新型制冷技术,相比于传统气体压缩制冷,因其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众多磁相变合金材料中,人们对Mn_2Sb基亚铁磁相变合金研究甚少。文章研究了Cr取代Mn后亚铁磁性Mn_(2-x)Cr_x... 磁制冷是一种利用材料的磁热效应进行制冷的新型制冷技术,相比于传统气体压缩制冷,因其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众多磁相变合金材料中,人们对Mn_2Sb基亚铁磁相变合金研究甚少。文章研究了Cr取代Mn后亚铁磁性Mn_(2-x)Cr_xSb_(0.95)In_(0.05)(x=0.05,0.09,0.13)合金的磁性和磁热性能。室温XRD数据表明合金在室温附近以四角Cu_2Sb型结构为主相。由于反铁磁中有高磁响应,因此从XRD图谱中能观察到少量的铁磁MnSb杂相。随着温度的降低,在这些合金中,发生了亚铁磁到反铁磁的一级磁致弹性转变。同时,在亚铁磁区域观察到两个自旋重新取向转变。由于反铁磁-亚铁磁的转变过程中磁化强度突变,使得在Mn_(1.91)Cr_(0.09)Sb_(0.95)In_(0.05)合金中在0~10 k Oe的磁场变化中获得高达1.63 J/kg·K的大磁熵变。目前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研究和开发新的磁性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相变 亚铁磁 自旋重取向相变 热效应 熵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面波辅助亚铁磁CoTb薄膜中磁畴壁移动
4
作者 郑文慧 边肖南 +6 位作者 蔺涛 曹洋 苏丹 孙一铭 杨德政 阎照文 雷娜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7-742,761,共7页
利用电压产生的动态应力———声表面波调控材料磁性,具有高效率、低功耗和长传输距离等优点,近年来成为自旋电子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亚铁磁材料因其较快的磁畴壁移动速率而深受关注,因此,探究声表面波辅助作用下亚铁磁体系中磁畴壁的移... 利用电压产生的动态应力———声表面波调控材料磁性,具有高效率、低功耗和长传输距离等优点,近年来成为自旋电子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亚铁磁材料因其较快的磁畴壁移动速率而深受关注,因此,探究声表面波辅助作用下亚铁磁体系中磁畴壁的移动,对磁存储、磁逻辑等自旋电子器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亚铁磁CoTb薄膜作为研究材料体系,制备出声表面波与亚铁磁材料的耦合器件,研究了声表面波对CoTb薄膜矫顽场以及磁畴壁移动的调控效应。实验表明,在声表面波的辅助作用下CoTb薄膜的矫顽场减小了10%。经分析确认,磁畴成核场及磁畴壁传播场的减弱是矫顽场减小的主要原因。此外,利用磁光克尔显微镜观测磁畴壁移动,发现在声表面波的辅助下磁畴壁移动速率提高了约76%,达到3683μm/s。在亚铁磁材料体系中成功实现声表面波辅助磁畴壁的快速移动,为未来低功耗自旋电子器件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亚铁磁 CoTb薄膜 矫顽场 畴壁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森堡亚铁磁自旋链的基态性质——自洽自旋波分析
5
作者 吕智国 童培庆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自洽的自旋波方法解析地研究了由两种不同的自旋所构成的海森堡亚铁磁 (ferri magnetic)自旋链的基态性质 ,并得到了该系统的两支激发谱 .在平均场近似下 ,给出了两种自旋z轴分量基态的平均值 .在低温时 ,系统的比热随温度的变化规... 利用自洽的自旋波方法解析地研究了由两种不同的自旋所构成的海森堡亚铁磁 (ferri magnetic)自旋链的基态性质 ,并得到了该系统的两支激发谱 .在平均场近似下 ,给出了两种自旋z轴分量基态的平均值 .在低温时 ,系统的比热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为T12 .这些结果同量子蒙特卡罗(QMC)和Schwinger玻色子平均场理论所得结果相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森堡亚铁磁 自旋链 基态性质 自洽自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自旋为1/2的亚铁磁棱型链的元激发谱
6
作者 王金刚 成泰民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7,共5页
利用Jordan-Wigner变换和不变本征算符法计算了低温下自旋为1/2的亚铁磁棱型链系统的元激发谱,得到了3支没有简并的元激发谱.利用不变本征算符法对系统的哈密顿量进行了退耦,其退耦合过程比常规的幺正变换法便捷,而且直接在系统的能量... 利用Jordan-Wigner变换和不变本征算符法计算了低温下自旋为1/2的亚铁磁棱型链系统的元激发谱,得到了3支没有简并的元激发谱.利用不变本征算符法对系统的哈密顿量进行了退耦,其退耦合过程比常规的幺正变换法便捷,而且直接在系统的能量自表象上自动退耦,因此这对计算系统的配分函数而言也非常便捷.同时讨论了在此系统中不同的特殊情形下的元激发能量及不变本征算符法的优点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变本征算符法 Jordan—Wigner变换 元激发谱 自旋为1 2的亚铁磁棱型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亚铁磁链的自旋波理论
7
作者 彭亮 陈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7-310,316,共5页
利用自旋波理论,对各向异性的亚铁磁链进行研究,得到了低激发能谱,同时计算了该体系的自由能、比热容等热力学量.进一步考虑在外磁场作用下该系统的情况,计算了系统的磁化强度,其磁化强度曲线出现一个平台,此平台随着各向异性因子的增... 利用自旋波理论,对各向异性的亚铁磁链进行研究,得到了低激发能谱,同时计算了该体系的自由能、比热容等热力学量.进一步考虑在外磁场作用下该系统的情况,计算了系统的磁化强度,其磁化强度曲线出现一个平台,此平台随着各向异性因子的增加而逐渐消失.通过对这些物理量的研究,得出各向异性因子在亚铁磁链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该体系中准粒子的激发,在两个临界值之间的各向异性因子对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其它的情况下,这种作用会消失.因此,对于各向异性的亚铁磁链,各向异性因子就像是该系统的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波理论 各向异性 亚铁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磁化NiCo_(2)O_(4)外延薄膜中的反常霍尔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婷 王平 +3 位作者 吴勇 张鉴 张德林 姜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96-11100,11114,共6页
亚铁磁材料NiCo_(2)O_(4)具有高度可调的电荷、自旋、轨道、晶格和缺陷效应,其良好的室温垂直磁各向异性使其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中具有重要应用。研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MgAl 2O_(4)(001)衬底上制备了NiCo_(2)O_(4)薄膜,其具有平整的表面形... 亚铁磁材料NiCo_(2)O_(4)具有高度可调的电荷、自旋、轨道、晶格和缺陷效应,其良好的室温垂直磁各向异性使其在自旋电子学器件中具有重要应用。研究采用磁控溅射法在MgAl 2O_(4)(001)衬底上制备了NiCo_(2)O_(4)薄膜,其具有平整的表面形貌和良好外延结构。12和16 nm的NiCo_(2)O_(4)薄膜均呈现良好的垂直磁各向异性,16 nm的NiCo_(2)O_(4)薄膜中还出现了非常规的电输运特性,从200 K开始,随温度上升,其反常霍尔效应曲线表现出多步磁矩翻转现象,这种变化是由于NiCo_(2)O_(4)中多个磁相的互相叠加。NiCo_(2)O_(4)优异的磁电特性及其高度可调性,为设计高性能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磁NiCo_(2)O_(4) 外延薄膜 反常霍尔效应 电输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_2CuTi型Mn_2NiB磁性形状记忆效应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礼进 仲崇贵 +2 位作者 方靖淮 曹海霞 江学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7-973,共7页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投影扩充波函数(PAW)方法,分别计算了Hg_2CuTi型Mn_2 NiB的四方变形、晶体结构、磁性、电子结构、压力响应、温度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在由立方结构至四方结构的变形中,在c/a约为1.33处出现一个能量局...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投影扩充波函数(PAW)方法,分别计算了Hg_2CuTi型Mn_2 NiB的四方变形、晶体结构、磁性、电子结构、压力响应、温度特性.计算结果显示:在由立方结构至四方结构的变形中,在c/a约为1.33处出现一个能量局域最小值,表明该处存在一个稳定的马氏体相;在奥氏体态和马氏体态下,Mn_2NiB的总磁矩均主要由Mn原子提供,但Mn(A)、Mn(B)原子磁矩呈反平行排列且值不等,因而Mn_2NiB合金均表现为亚铁磁结构,总磁矩分别是1.736μB(奥氏体态)和0.974μB(马氏体态);在奥氏体态和马氏体态下,在费米面附近的总态密度主要由Mn(A)-d、Mn(B)-d的投影态密度决定,但两者在费米面附近交叠都很少,说明Mn(A)、Mn(B)原子之间的d-d直接交换作用均很弱,Mn(A)与Mn(B)之间磁矩的亚铁磁耦合正是由这种弱的d-d直接交换作用来维持.基于以上的计算结果,我们预测Mn_2NiB具有磁性形状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性形状记忆 四方变形 马氏体相变 亚铁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usler合金Mn_2NiAl的电子结构、磁性质及四方变形的第一性原理
10
作者 罗礼进 仲崇贵 +3 位作者 方靖淮 杨建华 周朋霞 江学范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5-1019,共5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Mn2NiAl的晶体结构、四方变形、磁性、电子结构和压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Mn2NiAl在立方奥氏体相的平衡结构为铁磁态MnMnNiAl型结构,其中Mn原子占据A和B不等价晶位;在由立方结构向四方结构的变形中...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Mn2NiAl的晶体结构、四方变形、磁性、电子结构和压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Mn2NiAl在立方奥氏体相的平衡结构为铁磁态MnMnNiAl型结构,其中Mn原子占据A和B不等价晶位;在由立方结构向四方结构的变形中,在c/a≈1.24处存在一个稳定的马氏体相;在奥氏体相和马氏体相下,Mn原子对Mn2NiAl总磁矩的贡献最大,Mn(A)和Mn(B)原子磁矩的值不等并呈反平行耦合,且Mn(A)-d和Mn(B)-d的投影态密度在费米面附近交叠均较少,表明Mn(A)和Mn(B)原子间的d-d直接交换作用均较弱,而Mn原子内的交换作用较强,因此Mn2NiAl呈亚铁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亚铁磁 马氏体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铁材料BiNi_xFe_(1-x)O_3(x=0~0.5)磁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1
作者 孙源 孙正昊 +4 位作者 冷静 王丽丽 杨强 刘伟达 刘润茹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8-402,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多铁材料BiNi_xFe_(1-x)O_3(x=0,0.125,0.167,0.25,0.5)各晶体结构的电子性质.能带结构、Mulliken电荷以及自旋磁矩等计算结果表明:由Ni离子部分替代掺杂Fe离子可使体系由反铁磁有序转变为局部亚...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多铁材料BiNi_xFe_(1-x)O_3(x=0,0.125,0.167,0.25,0.5)各晶体结构的电子性质.能带结构、Mulliken电荷以及自旋磁矩等计算结果表明:由Ni离子部分替代掺杂Fe离子可使体系由反铁磁有序转变为局部亚铁磁有序,晶体总自旋磁矩随Ni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Ni离子掺杂明显抑制了特定位置Fe离子的磁矩,这是由于Ni-eg轨道少数自旋方向的电子态被50%占据以及Ni离子与Fe离子之间的超交换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多铁性 自旋 亚铁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基桥联的Fe(Ⅲ)-Mn(Ⅱ)双金属链的可控组装和磁性作用的调控(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矫成奇 姜文静 +4 位作者 文雯 任奕 王佳良 刘涛 何成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37-1646,共10页
基于不同位阻的三氰基构筑单元和双齿配体,合成了2个氰基桥联的Fe(Ⅲ)-Mn(Ⅱ)链状化合物。利用不同的结构扭曲类型调控了它们的磁性相互作用。化合物{[Fe(Ⅲ)(Pz Tp)(CN)3][Mn(Ⅱ)(5,5′-dmbpy)2]Cl O4}n(1;Pz Tp=tetrakis(pyrazolyl)bo... 基于不同位阻的三氰基构筑单元和双齿配体,合成了2个氰基桥联的Fe(Ⅲ)-Mn(Ⅱ)链状化合物。利用不同的结构扭曲类型调控了它们的磁性相互作用。化合物{[Fe(Ⅲ)(Pz Tp)(CN)3][Mn(Ⅱ)(5,5′-dmbpy)2]Cl O4}n(1;Pz Tp=tetrakis(pyrazolyl)borate;5,5′-dmbpy=5,5′-dimethyl-2,2′-bipyridine)显示为左右手螺旋链的一维2,2-CC链状结构并且表现出亚铁磁行为。化合物{[Fe(Ⅲ)(Tp*)(CN)3]2[Mn(Ⅱ)(dpqc)]·CH3OH·H2O}n(2;Tp*=hydridotris(3,5-dimethylpyrazolyl)borate;dpqc=dipyrido[3,2-a:2′,3′-c]-(6,7,8,9-tetrahydro)phenazine)具有一维4,2-带状的双链结构并且表现出典型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桥联 亚铁磁 反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二维Cr_(2)S_(3)纳米片及其磁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瑞龙 张钰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70,共9页
以三氯化铬和硫粉为原料,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成功制备出了二维Cr_(2)S_(3)纳米片,并对Cr_(2)S_(3)纳米片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宏观磁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维Cr_(2)S_(3)纳米片光学形貌以三角形为主,尺寸最大可达到15... 以三氯化铬和硫粉为原料,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成功制备出了二维Cr_(2)S_(3)纳米片,并对Cr_(2)S_(3)纳米片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宏观磁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维Cr_(2)S_(3)纳米片光学形貌以三角形为主,尺寸最大可达到156.8μm,厚度最小为2.59 nm(约2个单元晶胞厚);晶体结构为菱方相结构,类似于单斜NiAs型晶体结构;磁性测试表明:菱方相的二维Cr_(2)S_(3)低温下呈亚铁磁性,面内为磁易轴方向,其奈尔温度约等于120 K,75 K时饱和磁化强度最大;在空气中放置1个月后二维Cr_(2)S_(3)纳米片依然保持较好的磁性性能,是一种环境稳定的二维磁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Cr_(2)S_(3) 亚铁磁 非层状 环境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超快热诱导全光磁化反转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初东 陆胜东 熊万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561-2564,2571,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据存储容量及存储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存储技术朝超高密度、超高速度方向发展,一方面,磁记录密度发展也已接近超顺磁极限(百Gbpsi量级),要进一步提高记录密度必须采用高矫顽力的记录介质,但目前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据存储容量及存储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存储技术朝超高密度、超高速度方向发展,一方面,磁记录密度发展也已接近超顺磁极限(百Gbpsi量级),要进一步提高记录密度必须采用高矫顽力的记录介质,但目前的磁头无法提供能克服高矫顽力的写入磁场;另一方面,磁记录速度因受限于磁化反转速度而进展缓慢。因此,发展新型的超高密度、超高速度记录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挑战。飞秒激光超快加热全光磁化反转的实现,为开发超高密度、超高速信息存储器件提供了方向,成为当前磁信息存储的研究热点。此项新型磁记录技术无需外加磁场,直接利用飞秒线偏振光超快加热磁光材料GdFeCo亚铁磁薄膜实现全光磁化反转。此磁化反转基于亚铁磁晶格间的自旋交换作用,发生在皮秒超快时间尺度内。该技术无需外磁场作用,存储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存储速度极快,有望实现超高速磁记录,因此被认为是发展新一代超高速存储技术的重要成果。然而,要加快研发出新型飞秒激光超快加热全光磁记录技术,不仅需要理解飞秒激光超快热诱导磁化反转的起源物理机制,进而搞清其磁化反转的具体实现过程,而且需要搞清该全光磁化反转的实现条件以及影响因素,具体包括对所用材料的结构参数和材料特性的要求,对所用激光的脉冲宽度和激发功率的要求,以及这些材料参数和激光条件的变化对超快热诱导全光磁化反转的反转速度的影响。只有理解了超快热诱导磁化反转的机理,弄清全光磁化反转的实现条件以及影响因素,才能真正促进新型超高密度、超高速全光磁记录技术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稀土-过渡金属GdFeCo亚铁磁合金在飞秒激光作用下发生超快热诱导全光磁化反转的技术特点,讨论了实现超快热诱导磁化反转的物理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总结了超快热诱导磁化反转对材料特性以及激发激光的要求。最后指出传统超快热诱导磁化反转材料——GdFeCo无定形合金薄膜在超高密度存储上存在的局限因素,并对发展超高记录密度、超高记录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记录 超高记录密度 热诱导化反转 全光记录 亚铁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GdFeCo/Pt多层膜的磁性和反常霍尔效应研究
15
作者 张伟 陈翰韬 +1 位作者 张伶育 全志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5,共8页
亚铁磁材料因具有反铁磁排列的子晶格磁矩而表现出诸多丰富的物理性质,在磁信息存储和逻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热氧化的硅基片上制备了Pt/GdFeCo(t)/Pt多层膜,系统研究了亚铁磁GdFeCo厚度对多层膜的表面形貌... 亚铁磁材料因具有反铁磁排列的子晶格磁矩而表现出诸多丰富的物理性质,在磁信息存储和逻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热氧化的硅基片上制备了Pt/GdFeCo(t)/Pt多层膜,系统研究了亚铁磁GdFeCo厚度对多层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磁性以及反常霍尔效应(AHE)的影响.结构测试表明薄膜表面粗糙度较小,且GdFeCo层为非晶态;实验中利用GdFeCo层厚度可有效控制Gd元素含量,从而调控GdFeCo趋近反铁磁态特性的磁矩补偿点;通过重金属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SOC)和非晶态亚铁磁薄膜面内压应力,实现了良好垂直各向异性(PMA);进一步阐明了亚铁磁薄膜中磁性和反常霍尔效应的内在产生机制以及磁矩补偿点与温度的内在关系.这些结果为构建新一代低功耗自旋电子器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溅射 亚铁磁多层膜 垂直各向异性 反常霍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交换偏置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佳乐 赵齐仲 +3 位作者 田方华 张垠 周超 杨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97-301,共5页
交换偏置效应是指材料在外加磁场或不加磁场冷却后,磁滞回线沿磁场轴发生偏移的现象。它已成为研究信息存储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诸如磁传感器、磁存储读头以及磁自旋阀等电子器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极大... 交换偏置效应是指材料在外加磁场或不加磁场冷却后,磁滞回线沿磁场轴发生偏移的现象。它已成为研究信息存储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诸如磁传感器、磁存储读头以及磁自旋阀等电子器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和研究。交换偏置效应广泛存在于纳米核壳结构的颗粒,多层膜体系以及块状合金中。但是,目前研究的具有交换偏置效应的绝大多数材料体系都在低温下(T≤50 K)才可以出现交换偏置效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交换偏置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在部分薄膜体系、纳米核壳结构和近补偿的亚铁磁体系得到了室温交换偏置效应。本文将对近年来室温下的交换偏置效应研究进行详细的整理和总结,分析了现阶段室温交换偏置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希望能为室温交换偏置效应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偏置效应 室温 性薄膜 核壳结构 近补偿亚铁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负折射率微波媒质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云建 文光俊 +1 位作者 吴凯敏 徐新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6-719,共4页
提出了以外加磁场作用时磁导率为负的亚铁磁材料-YIG为基体,在其中嵌入等效介电常数为负的金属导体线阵列宏结构,人工合成出负折射率微波媒质的新方法。利用有效媒质理论数值计算了复合媒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的频率响应特性。... 提出了以外加磁场作用时磁导率为负的亚铁磁材料-YIG为基体,在其中嵌入等效介电常数为负的金属导体线阵列宏结构,人工合成出负折射率微波媒质的新方法。利用有效媒质理论数值计算了复合媒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的频率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存在C波段电磁波频率的重叠区域,使复合媒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与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验证了新型负折射率微波媒质合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媒质理论 等效导率 等效介电常数 亚铁磁材料-YIG 负折射率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折射率介质测试装置设计与测试
18
作者 黄勇军 文光俊 +1 位作者 李天倩 谢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1-224,共4页
为深入了解负折射率媒质的奇异传输特性,基于斯涅耳折射原理,设计并加工了一种用于测试X波段(8.2-12.4 GHz),以亚铁磁材料为基体,内嵌金属线阵列宏结构的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折射特性的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楔形石蜡样品和楔形负折射率... 为深入了解负折射率媒质的奇异传输特性,基于斯涅耳折射原理,设计并加工了一种用于测试X波段(8.2-12.4 GHz),以亚铁磁材料为基体,内嵌金属线阵列宏结构的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折射特性的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楔形石蜡样品和楔形负折射率介质样品在X波段的折射特性,对石蜡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证明了该折射特性测试装置的有效性,对负折射率介质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证明了合成介质确实具有负折射效应。通过电磁仿真方法,测试了平行板负折射率介质的波束位移特性,进一步证明了该种合成介质的负折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率介质 亚铁磁材料 金属线阵列 折射特性测试装置 波束位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very of magnetite from FeSO_4·7H_2O waste slag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calcium hydroxide as precipitant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旺 彭映林 郑雅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2-70,共9页
Proper utilization of the FeSO4·7H2O waste slag generated from TiO2 industry is an urgent need, and Fe3O4 particles are currently being widely used in the wastewater flocculation field. In this work, magnetite wa... Proper utilization of the FeSO4·7H2O waste slag generated from TiO2 industry is an urgent need, and Fe3O4 particles are currently being widely used in the wastewater flocculation field. In this work, magnetite was recovered from ferrous sulphate by a nove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calcium hydroxide as the precipitant.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the obtained spherical magnetite particles are well crystallized with a Fe304 purity of 88.78%, but apt to aggregate with a median particle size of 1.83 μm. Magnetic measurement reveals the obtained Fe304 particles are soft magnetic with a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81.73 A-m2/kg. In addition, a highly crystallized gypsum co-product is obtained in blocky or irregular shape. Predictably,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addi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application of low-cost Fe3O4 particles in water treatment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O4·7H2O TiO2 industry MAGNETITE CO-PRECIPITATION calcium hydroxide magnetic seeding floc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