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铁矿表面介导亚铁有氧氧化产生羟基自由基性能及其应用
1
作者 陈静 谭欣洁 +2 位作者 杨露 吴宏海 李耀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3,共11页
采用外源添加Fe(Ⅱ)和As(Ⅲ)的反应体系,重点研究水铁矿表面介导活性氧物种(ROS)的产生及其对As(Ⅲ)氧化转化的增效机理。XRD、ESR以及XPS等分析结果均表明:水铁矿/Fe(Ⅱ)体系在弱酸性pH条件下氧化产生的ROS包含有羟自由基·OH、单... 采用外源添加Fe(Ⅱ)和As(Ⅲ)的反应体系,重点研究水铁矿表面介导活性氧物种(ROS)的产生及其对As(Ⅲ)氧化转化的增效机理。XRD、ESR以及XPS等分析结果均表明:水铁矿/Fe(Ⅱ)体系在弱酸性pH条件下氧化产生的ROS包含有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_(2)和超氧自由基·O_(2)^(-),且产·OH的类芬顿反应是一个单电子传递的过程。水铁矿/Fe(Ⅱ)体系氧化反应120 min时可生成约364.82μmol/L的H_(2)O_(2),O_(2)的存在高度决定了H_(2)O_(2)的生成。水铁矿/Fe(Ⅱ)体系中的·OH累积浓度与Fe(Ⅱ)氧化的量成正比,pH为6的弱酸性条件更有利于水铁矿/Fe(Ⅱ)体系氧化产·OH,此时体系产生的·OH累积浓度约为30.69μmol/L。As(Ⅲ)被·OH等ROS氧化主要发生在矿物固体表面,Fe(Ⅱ)的存在有利于该体系氧化As(Ⅲ)形成As(V),但由于存在竞争吸附,因而可能不利于该体系吸附As(Ⅲ)及后续的界面氧化作用。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基于矿物表面介导的Fe(Ⅱ)反应性对砷污染环境净化耦合作用增强机制的认识,可为实际砷污染土壤环境修复提供实验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铁矿 亚铁有氧氧化 羟自由基 三价砷 氧化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