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_3(CH_2)_5NH_3][Fe_2{O_3PC(CH_3)(OH)(PO_3H)}_2]·2H_2O:一个新的二膦酸亚铁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英文)
1
作者 宋会花 郑丽敏 +4 位作者 朱广山 施展 冯守华 高松 忻新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通过水热合成得到一个新的有机二膦酸亚铁化合物犤NH3(CH2)5NH3犦犤Fe2Ⅱ狖O3PC(CH3)(OH)(PO3H)狚2犦·2H2O,该化合物包含阴离子型共价双链犤Fe2Ⅱ狖O3PC(CH3)(OH)PO3H狚2犦n2n-,质子化的戊二胺和结晶水,双链之间通过强氢键构成一... 通过水热合成得到一个新的有机二膦酸亚铁化合物犤NH3(CH2)5NH3犦犤Fe2Ⅱ狖O3PC(CH3)(OH)(PO3H)狚2犦·2H2O,该化合物包含阴离子型共价双链犤Fe2Ⅱ狖O3PC(CH3)(OH)PO3H狚2犦n2n-,质子化的戊二胺和结晶水,双链之间通过强氢键构成一个开放型的骨架结构。另外,观察到亚铁离子之间存在弱铁磁性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亚铁化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 穆斯堡尔谱 水热合成 性质 有机铁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羟基结构态亚铁化合物预处理含亚硒酸盐工业废水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茂 吴德礼 +1 位作者 张亚雷 张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1-2227,共7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多羟基结构态亚铁化合物(FHC),对其用于含亚硒酸盐的工业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p H=8时,FHC对Se(Ⅳ)的去除率为40%;当Cu(Ⅱ)的浓度为0.5 mmol/L,p H=6.5,8.0和9.5时,FHC对Se(Ⅳ)去除率为80%,90%和53%.在...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多羟基结构态亚铁化合物(FHC),对其用于含亚硒酸盐的工业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p H=8时,FHC对Se(Ⅳ)的去除率为40%;当Cu(Ⅱ)的浓度为0.5 mmol/L,p H=6.5,8.0和9.5时,FHC对Se(Ⅳ)去除率为80%,90%和53%.在其它条件都相同时,银(Ⅰ)浓度为0.3mmol/L时,Se(Ⅳ)的去除率为93%,99%,98%.而当p H=8,亚硝酸根(NO_2^-)离子浓度分别为0.2,2.0和20.0 mmol/L时,FHC对Se(Ⅳ)去除率依次为30%,24%和21%,亚硝酸盐的存在明显抑制Se(Ⅳ)的去除.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发现Ag(Ⅰ)被还原为银单质,Cu(Ⅱ)被还原为氧化亚铜,亚硒酸盐被固定在FHC表面.采用连续浸提技术对反应后Se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元素硒、硒化物结合态为主要的形态,还原是阻滞硒迁移的主要路径.FHC对含硒废水以及其它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混凝吸附作用,并且有较大的还原作用,为处理工业废水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羟基结构态亚铁化合物 亚硒酸盐 金属离子 亚硝酸盐 连续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态亚铁羟基化合物还原预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和机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勇 吴德礼 马鲁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33-2041,共9页
印染废水的脱色是重要的处理难题。以6种偶氮染料模拟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铁羟基化合物(ferrous hydroxy complex,FHC)还原预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和机理。通过亚铁结构形态、初始pH、FHC投加量、Fe/OH-摩尔比等因... 印染废水的脱色是重要的处理难题。以6种偶氮染料模拟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铁羟基化合物(ferrous hydroxy complex,FHC)还原预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和机理。通过亚铁结构形态、初始pH、FHC投加量、Fe/OH-摩尔比等因素对FHC还原转化染料的影响研究,综合评价了FHC对多种偶氮染料的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HC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投加89.6 mg.L-1的FHC,可以去除90%以上的偶氮染料。亚铁结构形态对还原脱色有很大影响,溶解态亚铁基本不能还原偶氮染料,结构态亚铁FHC和绿锈都具有较高的还原活性,而FHC的还原能力强于绿锈。亚铁与羟基摩尔比对FHC对染料脱色产生较大影响,而且FHC还原偶氮染料受pH的影响很大,但其适宜的pH范围较广,为4~10。FHC还原预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表明,在亚铁投加量为120 mg.L-1时,脱色效果显著,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49%,废水的可生化性明显提高,BOD5/CODCr从0.32提高到0.62。FHC同时具有较强的混凝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为印染废水脱色和提高可生化性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羟基化合物 还原脱色 偶氮染料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亚铁离子─甲醛增粘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南玉明 程杰成 +1 位作者 郑海洋 张翼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4-416,共3页
讨论了Fe2+浓度、pH值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所研究的体系中甲醛浓度可以较长时间保持不变。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甲醛 亚铁化合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Fe^(2+)+H_2O_2处理焦化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欧阳福承 佘健 曹曼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0-26,共7页
研究了Fenton试剂(H_2O_2+Fe^(2+))在紫外光(UV)幅照下,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难被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的可行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法对焦化废水中包括多环芳烃(PAH)的所有有机毒物都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如何降低处理费用... 研究了Fenton试剂(H_2O_2+Fe^(2+))在紫外光(UV)幅照下,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难被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的可行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法对焦化废水中包括多环芳烃(PAH)的所有有机毒物都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如何降低处理费用,有待进一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有机毒物 亚铁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霍山县戴家院遗址木器表面富集物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传勋 徐靖 朔知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2期38-40,共3页
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和化学定性手段分析了安徽霍山县戴家院遗址木器表面析出的蓝色物质。结果表明,蓝色物质为亚铁化合物,表面覆盖的黄色物质为三价铁的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与木材中的微生物有直接关系,与周围土壤成分的关系不大。
关键词 木器 亚铁化合物 X射线荧光能谱 微生物 化学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Fe^(++)对稻苗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卫平 诸秀次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207-209,共3页
利用NaNO_2和FeSO_4去离子水培养稻苗,以研究NO_2^-,Fe^(++)对其亚硝酸还原酶(NiR)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O_2^-,浓度为0~60ppm 时,NiR 活性不断提高,对根部的NiR 活性诱导作用明显大于叶、茎部。2.5叶龄期的诱导作用... 利用NaNO_2和FeSO_4去离子水培养稻苗,以研究NO_2^-,Fe^(++)对其亚硝酸还原酶(NiR)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O_2^-,浓度为0~60ppm 时,NiR 活性不断提高,对根部的NiR 活性诱导作用明显大于叶、茎部。2.5叶龄期的诱导作用最大。NO_2^-对NR 活性几乎无影响。Fe^(++)可以提高NiR 的活性,但对NR 活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亚铁化合物 亚硝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8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45,共1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将锂化合物、亚铁化合物和磷酸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二醇、多元醇等)中混合,将混合物置于溶剂热反应器中在预定温度(160~180℃)下反应,反应期间引入保护气体,达到预定压力(0-2~0.7MPa)后...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将锂化合物、亚铁化合物和磷酸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二醇、多元醇等)中混合,将混合物置于溶剂热反应器中在预定温度(160~180℃)下反应,反应期间引入保护气体,达到预定压力(0-2~0.7MPa)后保持1~24h.得到磷酸铁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制备方法 热反应器 化合物 有机溶剂 亚铁化合物 保护气体 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9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8-68,共1页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将锂化合物、亚铁化合物和磷酸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将混合物置于热反应器中,在预定温度(160~180℃)下加热。反应过程中通入US,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制备方法 化合物 亚铁化合物 有机溶剂 热反应器 反应过程 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设实验 突破难点
10
作者 刘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0-11,7,共3页
巧设实验突破难点湖南湘潭县一中(411228)刘狄借助实验教学,迎合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法的一贯主张。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着见之”。可见“耳闻”特别是“目睹”在认知过程中作用之大。铁... 巧设实验突破难点湖南湘潭县一中(411228)刘狄借助实验教学,迎合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法的一贯主张。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着见之”。可见“耳闻”特别是“目睹”在认知过程中作用之大。铁的化合物与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化合物 补充实验 氧化剂 本质特征 实验习题 《铁和铁的化合物 演示实验 突破难点 胶头滴管 灰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