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认知批评视角下官方宣传片传播的优化路径——以杭州亚运会宣传片为例
1
作者 赵卓伦 李亚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6期81-89,共9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传统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式存在语言符号单一和传播渠道狭窄等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在文化传播领域,多模态认知批评理论被广泛应用来分析视觉、语言、音频等多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传统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式存在语言符号单一和传播渠道狭窄等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在文化传播领域,多模态认知批评理论被广泛应用来分析视觉、语言、音频等多种模态建构的意义。通过明确多模态话语的融媒体传播概念,从多模态话语认知批评的视角进行传播内容的转化和隐喻分析,建构多模态话语与融媒体传播模型,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策略,有效应用于实践。研究从多模态认知批评视角出发,结合社会符号学和隐喻、转喻理论,通过分析2023年杭州亚运会官方双语宣传片,分析其在叙事模式和话语策略上的多模态特征。研究强调了多模态理论在整合不同模态(如视觉、语言和音频)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官方宣传片这一传播渠道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运会官方宣传 文化传播 多模态认知批评 隐喻 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文化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星华 谢毓祯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2,共4页
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文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成为传播学所关注的对象。岭南文化作为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一种优质文化资本,将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产生良性互动。通过对岭南文化和2010年亚运会宣传互... 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文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成为传播学所关注的对象。岭南文化作为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是一种优质文化资本,将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产生良性互动。通过对岭南文化和2010年亚运会宣传互动和嵌合关系的考察,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岭南文化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宣传之间的多维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亚运宣传 文化资本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雄风》的音乐特征、情感动员与跨代际传播功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力 周光煜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通过文献梳理、曲式分析等方法对亚运会宣传曲《亚洲雄风》进行研究后发现,亚运会宣传曲《亚洲雄风》“音乐特征鲜明”“情感动员与跨代际传播特点显著”,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具体来说,其音乐特征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情感丰... 通过文献梳理、曲式分析等方法对亚运会宣传曲《亚洲雄风》进行研究后发现,亚运会宣传曲《亚洲雄风》“音乐特征鲜明”“情感动员与跨代际传播特点显著”,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具体来说,其音乐特征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情感丰沛、曲式结构短小、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较为自然和谐,并以“唤起”“互动”和“共情”三个步骤达成广泛的情感动员,同时以社会性和个性化两个层面彰显其跨代际传播的特点与功能。面对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新兴议题,建议今后体育音乐作品应侧重新媒介技术下背景的“轻传播”,从而进一步扩展其情感动员与跨代际传播效能,增强体育音乐作品的时代感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运宣传 亚洲雄风 音乐特征 情感动员 跨代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