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旱轮作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天健 彭爱民 《湖北农业科学》 1983年第8期16-18,共3页
水旱轮作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重大措施。从七十年代开始 由于天北长渠、汉北河及其配套的大小渠道的相继开挖,改变了我县农田的灌溉面貌,从而使水旱轮作面积得以迅速扩大,对促进粮、棉增产起了... 水旱轮作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重大措施。从七十年代开始 由于天北长渠、汉北河及其配套的大小渠道的相继开挖,改变了我县农田的灌溉面貌,从而使水旱轮作面积得以迅速扩大,对促进粮、棉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实行水旱轮作时间较长、收效较大的芦市公社争光大队总耕地4,985亩,水、旱各半。从1971年到1981年的11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第一年 旱改水 水改旱 土壤含水率 孔隙度 孔隙率 耕层土壤 高产棉田 犁底层 亚表土层 腐殖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东南旱地麦田深松蓄墒耕作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风彬 刘丙申 刘秀峰 《山西农业科学》 1985年第1期2-4,共3页
深松耕法是以深松机具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创造纵向的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协调和改善耕层中水、热、气状况的一种耕作方法。七十年代开始,东北三省深松耕法协作组经过10余年的生产验证,在当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 深松耕法是以深松机具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创造纵向的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协调和改善耕层中水、热、气状况的一种耕作方法。七十年代开始,东北三省深松耕法协作组经过10余年的生产验证,在当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甘肃、宁夏等省(区)也有少量试验。外国一些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用无壁犁、凿形铲进行深耕和深松也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麦田 留县 耕层构造 深松耕法 耕翻 土壤耕作 耕作法 犁底层 亚表土层 腐殖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3
作者 玛依努尔 《新疆农机化》 2000年第S1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全方位深松机 机械深松技术 犁底层 亚表土层 腐殖质层 深松机具 粘重土壤 全方位深松技术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业生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4
作者 王学武 《农机推广》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前,我们的粮食生产较改革开放前有极大变化,主要是粮食单产较过去有极大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还有就是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其中种子、化肥、农药、先进的农机具的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分析整个粮食生产的过程和各个生产环节... 目前,我们的粮食生产较改革开放前有极大变化,主要是粮食单产较过去有极大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还有就是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其中种子、化肥、农药、先进的农机具的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分析整个粮食生产的过程和各个生产环节各项技术应用情况,我们觉得粮食生产尚有很大潜力.这个潜力的挖掘主要要靠解决种植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耕层 耕地肥力 粮食生产 犁底层 亚表土层 腐殖质层 种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县小麦地深翻经验
5
作者 彭琳 盧宗藩 +1 位作者 石玉潔 郭荣卿 《陕西农业科学》 1960年第1期21-27,共7页
一前言长安县有些地区早有深翻地的习惯。在大跃进的1958年,该县麦田深翻面积达409,912.86亩,占麦田总面积的97.6%,比1957年深翻地面积增大了6.5倍,因而获得了1959年的丰收。为了学习和总结深翻的地经验,1959年的月我们到长安县大兆公... 一前言长安县有些地区早有深翻地的习惯。在大跃进的1958年,该县麦田深翻面积达409,912.86亩,占麦田总面积的97.6%,比1957年深翻地面积增大了6.5倍,因而获得了1959年的丰收。为了学习和总结深翻的地经验,1959年的月我们到长安县大兆公社少陵管区(塬地)和樊川公社“卫星”农场(川地)进行3—4个月的调查,并选定地块定位观测。麦收前后,又和县农业技站同志一起到鸣犊公社鲍里管区,西(土凹)管区(塬地)和樊川公社江坡管区(川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源地 鸣犊 大兆 麦类作物 犁底层 亚表土层 腐殖质层 蓄水保墒 增产效果 增产效益 经济效果 小麦产量 小麦生长 最大持水量 土壤含水量 公社 陕西农业科学 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