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亚硫酸氢钠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何念 刘歆 +5 位作者 杨梦婷 陈艳 黄丽 李伟 吴吉平 邓军波 《大豆科技》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文章以鄂豆8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对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硫酸氢钠后,大豆株高、主茎节数及有效分枝数未发生显著变化,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文章以鄂豆8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对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硫酸氢钠后,大豆株高、主茎节数及有效分枝数未发生显著变化,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及产量均显著增加。叶面喷施200 mg/L亚硫酸氢钠后,大豆平均产量最高,为3134.2 kg/hm^(2)。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大豆产量与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及单株粒重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叶面喷施亚硫酸氢钠后,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及单株粒重增加,促进产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亚硫酸氢钠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协同催化对苯醌加氢性能
2
作者 冯忠祥 姚风浩 +3 位作者 彭程 田方正 宓家宁 于如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9-654,共6页
利用亚硫酸氢钠与对苯醌加成反应形成的水溶性α-羟基亚硫酸钠衍生物可抑制醌氢醌的生成特点,考察了亚硫酸氢钠用量对醌氢醌的抑制效果,确定了对苯醌加氢反应的最优条件,并对亚硫酸氢钠的抑制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 利用亚硫酸氢钠与对苯醌加成反应形成的水溶性α-羟基亚硫酸钠衍生物可抑制醌氢醌的生成特点,考察了亚硫酸氢钠用量对醌氢醌的抑制效果,确定了对苯醌加氢反应的最优条件,并对亚硫酸氢钠的抑制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1.0 MPa、反应温度90℃、亚硫酸氢钠添加量为对苯醌量的25%(x)。添加亚硫酸氢钠可抑制对苯醌和对苯二酚的相互作用,在水相中,亚硫酸氢钠与对苯醌发生加成反应,阻断了对苯醌与对苯二酚之间氢键的形成,同时将对苯醌以水溶性α-羟基磺酸钠衍生物的形式存储,加氢时再调用,能有效抑制醌氢醌的形成,促进加氢反应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 电子转移络合物 醌氢醌 亚硫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影响脐橙叶片光合作用的原因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屏昭 罗家刚 +3 位作者 王磊 陈顺方 桑正林 周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5,共7页
经浓度低于8mmol·L-1的NaHSO3溶液处理的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叶绿体光合放O2活性升高,光合色素含量、初始荧光Fo和PS 的光化学效率Fv/Fm变化不明显;而12mmol·L-1的NaHSO3溶液处理后,Pn、光合色素含量、... 经浓度低于8mmol·L-1的NaHSO3溶液处理的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叶绿体光合放O2活性升高,光合色素含量、初始荧光Fo和PS 的光化学效率Fv/Fm变化不明显;而12mmol·L-1的NaHSO3溶液处理后,Pn、光合色素含量、Fv/Fm、ETR和光合放O2活性显著下降,Fo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叶绿体内·O2-、H2O2的含量显著降低。结果显示,低浓度NaHSO3溶液能通过清除·O2-、H2O2等有害物质而促进光合作用。高浓度NaHSO3溶液因过量的HSO3-以及由它产生的SO2均具有漂白作用,最终导致脐橙发生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 脐橙 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亚硫酸氢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武卫华 祁岑 +4 位作者 蒋彬 吴银梅 黄先敏 陈屏昭 郭延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低浓度NaHSO3(或SO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作用机理是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光呼吸抑制说、光合磷酸化促进说和光合机构保护说3种观点。对低浓度亚硫酸氢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低浓度NaHSO3(或SO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作用机理是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光呼吸抑制说、光合磷酸化促进说和光合机构保护说3种观点。对低浓度亚硫酸氢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促进效应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 光合作用 光呼吸 光合磷酸化 光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在马铃薯切片过程中防褐变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伟 胡泳华 +3 位作者 黄浩 杨美花 潘志针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59,共4页
多酚氧化酶(PPO)是蔬果酶促褐变的关键酶,抑制该酶活性是防止蔬果褐变的有效措施.在实验中发现NaHSO3对马铃薯PP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及在马铃薯切片护色中具有防褐变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PPO催化L-多巴形成的褐变物质在475 nm波长... 多酚氧化酶(PPO)是蔬果酶促褐变的关键酶,抑制该酶活性是防止蔬果褐变的有效措施.在实验中发现NaHSO3对马铃薯PP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及在马铃薯切片护色中具有防褐变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PPO催化L-多巴形成的褐变物质在475 nm波长处有特征性的吸收峰,并且该吸收峰随着NaHSO3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NaHSO3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不可逆效应,既可以延长酶促反应的迟滞时间,也降低了稳态的酶活力.当NaHSO3浓度增至0.12 mmol/L时,酶促反应的迟滞时间从0延长至56 s,稳态的酶活力下降了35.5%.在马铃薯切片保鲜实验中,对照组在第3天褐变指数达到2,第6天已经完全褐变,而50 mmol/L NaHSO3处理的实验组在第6天褐变指数仅为0.6,有效遏制了马铃薯切片的酶促褐变,实验显示,NaHSO3通过抑制马铃薯PPO活力实现防褐变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多酚氧化酶 亚硫酸氢钠 防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金晶 赵钟祥 +3 位作者 晏菊娇 万波 林佳亮 曾凡波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建立检测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血浆浓度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 (Ion pairRP HPLC)法 ,研究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 方法 血浆样品经含离子对试剂四丁基溴化铵的二氯甲烷萃取后 ,用 40℃氮气流吹干 ,残... 目的 建立检测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血浆浓度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 (Ion pairRP HPLC)法 ,研究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 方法 血浆样品经含离子对试剂四丁基溴化铵的二氯甲烷萃取后 ,用 40℃氮气流吹干 ,残渣用流动相溶解后进行分析。流动相为甲醇∶0 0 9mol·L 1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含四丁基溴化铵 6mmol·L 1 ) (4 5∶5 5 ) ,pH值 =7 2 5 ;固定相为Shim packVP ODS色谱柱 ;流速为 1.0mL·min 1 ;紫外检测波长 2 15nm ,室温 ,内标法定量。结果 线性范围为 1~ 3 0 0mg·L 1 ,最低检测浓度 0 0 5mg·L 1 ,平均回收率 96 44 % ,日内、日间精密度均 <5 0 % ,血浆在 -2 0℃下保存稳定。Beagle犬静脉注射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后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简便 ,适用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血浆浓度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Beagle犬体内分布及消除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 四丁基溴化铵 离子对萃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钾和亚硫酸氢钠对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颖畅 郝建军 +2 位作者 于洋 康宗利 付淑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8-511,共4页
以"辽茄5号"(Solanum melongena L.)幼苗为试材,研究KHCO3和NaHSO3处理对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KHCO3、NaHSO3及其复合能提高茄子幼苗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CO2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降低光补偿点和... 以"辽茄5号"(Solanum melongena L.)幼苗为试材,研究KHCO3和NaHSO3处理对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KHCO3、NaHSO3及其复合能提高茄子幼苗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CO2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降低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茄子幼苗叶片中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KHCO3提高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的羧化活性,NaHSO3使Rubisco的羧化活性、加氧活性、羧化活性和加氧活性的比值都提高。NaHSO3促进PSⅠ,PSⅡ和全链的电子传递,KHCO3对光合电子传递也有促进作用,但相对NaHSO3促进效果小些。KHCO3、NaHSO3及其复合增加根、茎和叶的干重。从影响因子看,K+、HCO3-和HSO3-具有促进光合速率的作用;促进PSⅠ和全链光合电子传递的主要为HSO3-,促进PSⅡ光合电子传递为K+、HCO3-和HSO3-;HCO3-是促进PEPcase活性的主要因子,HSO3-使Rubisco的羧化活性和加氧活性都增加,K+和HCO3-增加Rubisco的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幼苗 光合作用 碳酸氢钾 亚硫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反萃取法提取香兰素工艺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苗勇 亓平言 +2 位作者 雷文 戴玲妹 苏玉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40,共4页
利用特征反应,采用亚硫酸氢钠溶液将香兰素转入水相,再用醋酸丁酯进行二次酸化萃取,从而达到分离提纯香兰素的目的。研究表明,亚硫酸氢钠法提取香兰素的反萃取和酸化萃取过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收率,且酸化萃取受pH和香兰... 利用特征反应,采用亚硫酸氢钠溶液将香兰素转入水相,再用醋酸丁酯进行二次酸化萃取,从而达到分离提纯香兰素的目的。研究表明,亚硫酸氢钠法提取香兰素的反萃取和酸化萃取过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收率,且酸化萃取受pH和香兰素浓度影响较大,在5gL以下萃取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亚硫酸氢钠 萃取 反萃取 工艺 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VOC含量水性亚硫酸氢钠封闭型聚氨酯固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勇强 陈麒 +1 位作者 王刚 黄日初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3-36,共4页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含活性基非离子亲水化合物(AD)为主要原料,以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封闭剂,合成了低VOC含量、高封闭率的水性封闭型聚氨酯固化剂。采用先成盐后封闭的制备工艺,避免了助溶...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含活性基非离子亲水化合物(AD)为主要原料,以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封闭剂,合成了低VOC含量、高封闭率的水性封闭型聚氨酯固化剂。采用先成盐后封闭的制备工艺,避免了助溶剂的使用。研究了n(—NCO)∶n(—OH)、DMPA、AD等亲水改性剂用量、封闭反应的温度、时间、NaHSO3用量及其质量分数等因素对封闭反应的影响。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CO基团被完全封闭,由DSC确定了产物的解封温度在97.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固化剂 亚硫酸氢钠 低VOC含量 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酸钠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岳英 张国莹 夏春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该文研究了以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并对重要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产率、接枝率、接枝效率分别达到64.04%、73.82%、86.43%.该文还对该引发体系... 该文研究了以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并对重要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产率、接枝率、接枝效率分别达到64.04%、73.82%、86.43%.该文还对该引发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丙烯酸 接枝共聚 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氧化还原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亚硫酸氢钠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忠荣 樊钦平 +5 位作者 李祥 武卫华 袁晓春 薛梅 刘磊 陈屏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7-121,共5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来分析、研究亚硫酸氢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是一个十分前沿和热门的课题。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JIP-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对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银武 刘永定 +1 位作者 利群 王乾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对鱼腥藻(Anabaen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的浓度在1—10μg/ml时都提高了鱼腥藻的生物量,浓度在2.5和5.0μg/ml的效果优于其他浓度。亚硫酸氢钠提高了鱼腥藻叶绿素a的含量,但是... 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对鱼腥藻(Anabaen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的浓度在1—10μg/ml时都提高了鱼腥藻的生物量,浓度在2.5和5.0μg/ml的效果优于其他浓度。亚硫酸氢钠提高了鱼腥藻叶绿素a的含量,但是,对蛋白质的含量没有的影响。亚硫酸氢钠用于增加鱼腥藻生物产量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 鱼腥藻 生长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胺和亚硫酸氢钠对花生的化学调控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司瑞利 李永健 +2 位作者 龙俊妃 张永贵 许鸿源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17-820,共4页
为建立操作方便、廉价易行的花生化控技术,以桂花17为材料,6~7叶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淋试验:①缩节胺DPC 200mg·L-1,②NaHSO3 200mg·L-1,③复合剂S(DPC 200mg·L-1+NaHSO3 200mg·L-1)。结果表明:复合剂S对花生个体形... 为建立操作方便、廉价易行的花生化控技术,以桂花17为材料,6~7叶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淋试验:①缩节胺DPC 200mg·L-1,②NaHSO3 200mg·L-1,③复合剂S(DPC 200mg·L-1+NaHSO3 200mg·L-1)。结果表明:复合剂S对花生个体形态建成的调控效果较好,可以促成根壮、株矮、枝多的丰产结构;各处理组均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DPC和NaHSO3的加成效应使得复合剂S比CK增产29.7%。DPC能显著增加花生仁的脂肪含量,NaHSO3则显著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复合剂S可使两者都显著增加,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2.43%(绝对值),脂肪含量增加0.20%(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缩节胺(DPC) 亚硫酸氢钠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化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检测水稻FIE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艳杰 龙鸿 姚家玲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建立了适用于水稻基因组特定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并利用此方法对FIE2A基因CpG岛部分片段的甲基化差异进行了研究。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和胚乳细胞的基因组DNA,经亚硫酸氢钠化学修饰后,针对已修饰的FIE基因序列设计特... 建立了适用于水稻基因组特定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并利用此方法对FIE2A基因CpG岛部分片段的甲基化差异进行了研究。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和胚乳细胞的基因组DNA,经亚硫酸氢钠化学修饰后,针对已修饰的FIE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并结合巢式PCR扩增,TA载体克隆、测序,最后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巢式PCR能够增加特异性产物的产生,FIE基因CpG岛在对称的CG和CNG位点甲基化水平较高,而在非对称CNN位点甲基化水平最低,此外在叶片中的平均甲基化水平较高。由此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亚硫酸氢钠测序法适用于水稻基因组特定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测序法 DNA甲基化 水稻 FIE基因 CPG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烷醇和亚硫酸氢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子模 赵红艳 +1 位作者 丛媛媛 李韶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12-214,共3页
三十烷醇能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幼穗干重及灌浆速度 ,亚硫酸氢钠也有同样的效应 ,两者对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十烷醇和亚硫酸氢钠混喷能提高小麦千粒重 ,尤以 0 .1% KH2 PO4+ 2 0 0 mg/l Na HSO3+ 0 .5 mg/l TRIA的混喷方... 三十烷醇能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幼穗干重及灌浆速度 ,亚硫酸氢钠也有同样的效应 ,两者对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十烷醇和亚硫酸氢钠混喷能提高小麦千粒重 ,尤以 0 .1% KH2 PO4+ 2 0 0 mg/l Na HSO3+ 0 .5 mg/l TRIA的混喷方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烷醇 亚硫酸氢钠 小麦 生长发育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小鼠和家兔的肾毒性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陆红 张信岳 +1 位作者 周彦荃 金少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观察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ASB)的肾毒性作用。方法 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B150和1000mg.kg-1组,ASB组小鼠尾静脉iv给予ASB,每天1次,连续7d,正常对照组iv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体重、肾脏系数、血常规、血清尿素氮和... 目的观察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ASB)的肾毒性作用。方法 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B150和1000mg.kg-1组,ASB组小鼠尾静脉iv给予ASB,每天1次,连续7d,正常对照组iv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体重、肾脏系数、血常规、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18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SB125和500mg.kg-1组,麻醉后单次经耳缘静脉iv给予ASB,导尿管法收集尿液并测定尿量及尿常规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B1000mg.kg-1可使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分别从124±19和18±3升高至197±35和(35±10)mmol.L-1(P<0.05),并使外周血白细胞从(10.5±2.0)×109L-1升高至(13.7±3.4)×109L-1,血小板从(666±122)×109L-1降低至(451±207)×109L-1,淋巴细胞比例从(0.83±0.03)降低至(0.68±0.11)(P<0.05),7/10小鼠肾脏出现间质性肾炎,伴轻度纤维化,部分肾小管有蛋白,近曲小管浊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B150mg.kg-1对小鼠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ASB500mg.kg-1可引起家兔尿蛋白和酮体阳性检出率一过性增加,给药后120min总尿量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B125mg.kg-1对家兔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ASB1000mg.kg-1和500mg.kg-1时分别对小鼠和家兔肾脏具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的毒性作用(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中慧 吴纯启 +6 位作者 李加恒 王翔 董延生 原野 丁日高 廖明阳 王全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62,共10页
目的探讨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ASB)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HK-2细胞在DMEM/F12培养液培养24 h后,在经ASB作用2 h前,分别加入N-乙酰-L-半胱氨酸(NAC)10 mmol·L-1、2-氨基-4(丁基磺酸亚氨)-丁酸(BSO)2 mmol... 目的探讨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ASB)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HK-2细胞在DMEM/F12培养液培养24 h后,在经ASB作用2 h前,分别加入N-乙酰-L-半胱氨酸(NAC)10 mmol·L-1、2-氨基-4(丁基磺酸亚氨)-丁酸(BSO)2 mmol·L-1及30 min前分别加入过氧化氢酶(CAT)1000 U·L-1、环孢素A(Cs A)50μmol·L-1,再经ASB作用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酶标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ATP酶(T-ATP)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MMP)和活性氧(ROS);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胱天蛋白酶酶原3、Bcl-2、Bax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 ASB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K-2细胞增殖,作用24和48 h后IC50值分别为19.1±3.6和(11.6±3.9)g·L-1。ASB 20 g·L-1处理HK-2细胞24 h后,G2/M期细胞由对照组的(23.3±1.0)%增至(37.0±0.8)%(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B组LDH漏出率和ROS水平明显增加,MMP呈下降趋势;与ASB 20 g·L-1组相比,加入还原剂NAC后,细胞存活率和MMP水平明显增加(P<0.05),LDH和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加入Cs A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LDH和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加(P<0.05)。随着ASB浓度增加,HK-2细胞上清液中的MDA水平明显增加,GSH,SOD和T-ATP酶活性逐渐减弱;同时细胞内胱天蛋白酶原3、Bax和Cyt c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ASB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HK-2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变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耗竭细胞内GSH和SOD,导致细胞内ROS大量堆积,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Cyt c等凋亡因子从线粒体释放,进而引发细胞凋亡或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 HK-2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在砀山酥梨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义彰 吴晓东 +1 位作者 汪勇 朱盛东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7-99,共3页
不同浓度的NaHSO_3在砀山酥梨上的应用研究表明,以200ppm效果最佳。果实膨大期处理3次,能获得增产、优质、早熟的效果,此与NaHSO_3能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加单果重密切相关。
关键词 砀山酥梨 亚硫酸氢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亚硫酸氢钠对红富士苹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忠荣 陈屏昭 +3 位作者 蒋彬 樊钦平 蔡兆翔 张桦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43-45,48,共4页
为探讨NaHSO3溶液对红富士苹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7年生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进行了叶面果面喷施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NaHSO3溶液后,果形均有所改善,果实的产量、着色面积、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均... 为探讨NaHSO3溶液对红富士苹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7年生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进行了叶面果面喷施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NaHSO3溶液后,果形均有所改善,果实的产量、着色面积、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喷施5 mmol/L NaHSO3溶液处理的果实产量最高,果形指数最佳,果实着色面积最大,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亚硫酸氢钠 果实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活化淀粉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升干 郑典模 +2 位作者 伍丽萍 屈海宁 陈优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32-1136,共5页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经球磨活化的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对接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经球磨活化的淀粉与丙烯酰胺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淀粉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对接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范围内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NH4)2S2O4)]0.571[NaHSO3]0.571[St]0.592[M]1.18[E]0.523,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27.48kJ/mol。文章推导的该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及反应机理与实验结果理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淀粉 反相乳液 动力学 接枝共聚 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