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对亚硝酸型SND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立秋 张可方 +3 位作者 张朝升 方茜 李淑更 凌忠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33,共5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处理南方地区城市污水,应用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进行强化生物脱氮。在进水TN30mg·L-1、COD150~250mg·L-1、pH值7.20~7.60及常温(24~29℃)等条...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处理南方地区城市污水,应用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进行强化生物脱氮。在进水TN30mg·L-1、COD150~250mg·L-1、pH值7.20~7.60及常温(24~29℃)等条件下,研究了DO与TN去除率和亚硝酸盐氮积累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40~100L·h-1曝气量下均会得到稳定的亚硝酸型SND,当曝气量增加到120L·h-1时,会向全程硝化转化。曝气量60L·h-1时为SBBR反应器的最佳曝气条件,脱氮效果更好,亚硝酸盐氮积累率可达89.7%,TN去除率最高可达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 亚硝酸型SND 亚硝酸盐积累率 TN 曝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反硝化的启动及多参数优化下NO_(2)^(-)-N积累特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毛佩玥 付雪 +3 位作者 赵鑫磊 邢嘉伟 马娇 陈永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9-1198,共10页
采用本实验室长期培养的厌氧(S-A)、好氧(S-O)和交替厌氧/好氧(S-A/O)活性污泥为种泥,分别启动短程反硝化SBR反应器R1、R2和R3,控制进水C/N比为3,缺氧搅拌时间为1h时,在第15d、7d和4d亚硝酸盐积累率(NAR)分别达到75.34%、84.51%和86.23%... 采用本实验室长期培养的厌氧(S-A)、好氧(S-O)和交替厌氧/好氧(S-A/O)活性污泥为种泥,分别启动短程反硝化SBR反应器R1、R2和R3,控制进水C/N比为3,缺氧搅拌时间为1h时,在第15d、7d和4d亚硝酸盐积累率(NAR)分别达到75.34%、84.51%和86.23%.选取C/N比、初始pH值、缺氧搅拌时间和初始NO_(3)^(-)-N浓度对NAR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NAR均有显著影响(P<0.05),模型R 2为0.983.通过模型预测得最佳运行条件:C/N比为3.16,初始pH值为8.51,缺氧搅拌时间为1.27h,初始NO_(3)^(-)-N浓度为60mg/L的条件下,NAR高达9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反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率 C/N比 反硝化特征参数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假单胞菌菌剂的好氧生长条件优化及其短程反硝化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雨衡 程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6,共13页
短程反硝化是目前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有关短程反硝化菌剂的研究仍较为匮乏.该文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了1株兼具异养氨氧化能力和短程反硝化能力的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WH-01).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逐步确定... 短程反硝化是目前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有关短程反硝化菌剂的研究仍较为匮乏.该文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了1株兼具异养氨氧化能力和短程反硝化能力的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WH-01).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逐步确定了WH-01菌剂在好氧条件下的最适生长参数:以300 mg·L^(-1)氨氮为氮源、以1500 mg·L^(-1)葡萄糖为碳源、培养温度为35℃,初始pH为8.0.以乙酸钠为碳源时,WH-01菌剂虽具有全程反硝化能力,但会优先进行短程反硝化:在培养基中的亚硝氮积累效率为81%,在实际污水中的亚硝氮积累效率为97%.上述结果表明WH-01菌剂具有工程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剂 短程反硝化 施氏假单胞菌 好氧发酵 亚硝酸盐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曝气SBR除磷亚硝化颗粒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杰 李海玲 +3 位作者 李冬 刘博 李帅 曹美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共7页
为实现生活污水中总磷和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实现部分亚硝化,在常温条件下(17~19℃),采用SBR反应器接种配水培养的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对生活污水的除磷亚硝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水启动的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经过27d的培养可以... 为实现生活污水中总磷和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实现部分亚硝化,在常温条件下(17~19℃),采用SBR反应器接种配水培养的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对生活污水的除磷亚硝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水启动的强化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经过27d的培养可以实现生活污水除磷,出水总磷(TP)质量浓度达到1mg/L以下,厌氧释磷量/厌氧COD去除量(ΔρTP/ΔρCOD)达到0.3;采取前90min高曝气(500mL/min),后120min低曝气(200mL/min)的梯度曝气运行模式,可以使亚硝酸盐积累率(RNA)从0增长到90%以上,亚硝酸盐氮(NO2^--N)质量浓度达到10mg/L,同时TP及COD出水分别保持在0.5和50mg/L以下.随工艺运行颗粒粒径从1200μm下降到1090μm,SVI值从32mL/g降低到29mL/g,蛋白与多糖比(PN与PS比)从2.0降低到1.2.生活污水虽然会导致颗粒粒径略微减小,但仍能保持在1000μm以上,且使颗粒获得更好的沉降性能.采取高低梯度曝气方式可以实现除磷和亚硝化,总磷去除率达到95%,RNA达到90%以上,且颗粒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除磷 亚硝化 梯度曝气 亚硝酸盐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强度对SBR亚硝化工艺运行影响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杰 劳会妹 +1 位作者 李冬 魏子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共9页
曝气强度是调控间歇曝气DO的重要参数,为明晰总曝气强度相同、曝气强度不同对间歇曝气SBR亚硝化工艺的影响,在25~28℃下,接种亚硝化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于间歇曝气SBR反应器中,结合响应面分析研究间歇曝气下曝气强度对亚硝化系统稳定性... 曝气强度是调控间歇曝气DO的重要参数,为明晰总曝气强度相同、曝气强度不同对间歇曝气SBR亚硝化工艺的影响,在25~28℃下,接种亚硝化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于间歇曝气SBR反应器中,结合响应面分析研究间歇曝气下曝气强度对亚硝化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曝气强度为1.2 L/(h·L),亚硝态氮积累率可达93%,但氨氮去除率仅为80%.增加曝气强度到1.58 L/(h·L),随着运行周期增加,亚硝化性能逐渐恶化.控制曝气强度为1.93 L/(h·L),系统的平均氨氧化率和亚硝酸盐积累率为90%和91.6%,实现了较高的氨氧去除和亚硝酸盐积累.批次实验及响应面分析表明,曝气强度及曝气时长对氨氮去除及亚硝酸盐的积累均有显著影响,曝气时间越短亚硝酸盐积累率越高,曝气强度越大氨氮去除率越高.但低曝气强度下AOB的活性受到抑制,通过延长曝气时长并不能保持良好的氨氮去除.在过高曝气强度下,AOB的活性不能得到相应的增强,氨氮去除率及亚硝酸盐积累率只受曝气时长的影响,因此,在总曝气强度相同下,可采取较高的曝气强度配合短曝气时长来实现高氨氮去除及亚硝酸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曝气 亚硝酸盐积累率 曝气强度 曝气时长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两种固定化硝化菌硝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庆选 李志荣 张振家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0-83,共4页
通过包埋固定化硝化菌颗粒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硝化反应速率测定试验,发现在28℃时两个反应器均达到最大硝化速率,分别为40mgN/(L·h)和31mgN/(L·h);温度降至8℃时,硝化速率分别为18mgN/(L·h... 通过包埋固定化硝化菌颗粒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硝化反应速率测定试验,发现在28℃时两个反应器均达到最大硝化速率,分别为40mgN/(L·h)和31mgN/(L·h);温度降至8℃时,硝化速率分别为18mgN/(L·h)和8mgN/(L·h),包埋固定化硝化菌在低温条件下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温度为20~32℃时,包埋硝化菌处理高氨氮废水很客易形成亚硝酸型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埋固定化硝化菌 生物接触氧化 温度 硝化速率 亚硝酸盐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膜生物反应器中猪场沼液部分亚硝化快速启动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卞含笑 隋倩雯 +5 位作者 郑蕊 董红敏 郝志鹏 薛鹏英 宋曼 朱志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230,共8页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具有出水水质好、污泥龄(Solid RetentionTime,SRT)长等优势,该研究在中试MBR中开展猪场沼液部分亚硝化工艺研究,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实际工程上的示范应用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常...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具有出水水质好、污泥龄(Solid RetentionTime,SRT)长等优势,该研究在中试MBR中开展猪场沼液部分亚硝化工艺研究,为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实际工程上的示范应用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常温状态下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在0.2~0.5 mg/L,p H值8.0±2.0条件下,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部分亚硝化工艺,亚硝酸盐氮积累率保持稳定,最高达到87.95%,出水的亚硝酸盐氮和氨氮浓度比值稳定在1.1∶1,达到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基质需求。部分亚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活性明显的提高且维持在(0.4±0.02)g/(g·d)。反应器内微生物多样性增加,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优势菌门由Chloroflexi(绿弯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变为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Nitrosomonas(亚硝化单胞菌)成为反应器内的优势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细菌 生物反应器 部分亚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和游离氨联合控制的短程硝化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柏林 杨丹丹 +4 位作者 黄馨 葛丽君 夭开芳 张璐 孙晓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9-1223,共5页
在高氨氮废水中,为了实现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采用DO与游离氨(FA)联合控制的策略进行调控。结果表明:控制DO为1.42~1.53mg/L,曝气时间为3.5h,将初始FA平均值从1.75mg/L提高至8.74mg/L,经过30d的运... 在高氨氮废水中,为了实现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采用DO与游离氨(FA)联合控制的策略进行调控。结果表明:控制DO为1.42~1.53mg/L,曝气时间为3.5h,将初始FA平均值从1.75mg/L提高至8.74mg/L,经过30d的运行,亚硝酸盐氮积累率达到75.71%,氨氮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可以实现快速启动;进一步将DO提高至1.77~1.90mg/L,曝气时间降低至2.5h,可实现长达61d的稳定运行,氨氮平均去除率维持在85.70%,亚硝酸盐氮积累率平均达到91.80%。因此,FA和DO联合调控可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活性,促进氨氧化菌增殖,可以实现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DO 游离氨 亚硝酸盐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