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亚硝基乙基脲诱变黑曲霉高产果胶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国军 张以超 +3 位作者 彭凯 田英华 刘祥 王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77,82,共4页
以微波及亚硝基乙基脲为诱变剂,对黑曲霉出发菌株ZYC-06进行复合诱变育种。ZYC-06经微波照射40s、0.06mg/mL亚硝基乙基脲处理10min,最终选育出1株性能稳定且高产果胶酶的突变菌株ZYC-B03,其果胶酶活力为2790U/g,是出发菌株的2.88倍。
关键词 微波 亚硝基乙基脲 黑曲霉 诱变 果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中N-乙基-N-亚硝基脲和环磷酰胺量-效关系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香梅 李培宁 +5 位作者 刘冬虹 黄宇锋 庞增雄 陈梓灵 徐颖愉 丘智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N-乙基-N-亚硝基脲(ENU)和环磷酰胺(CP)对SD大鼠外周血红细胞表面锚蛋白CD59缺失率的影响,优化Pig-a基因突变试验检测方法。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和外周血RBCCD59-随机分为4组,即溶媒对照组,CP 40 mg/kg给药组,ENU 10 m...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N-乙基-N-亚硝基脲(ENU)和环磷酰胺(CP)对SD大鼠外周血红细胞表面锚蛋白CD59缺失率的影响,优化Pig-a基因突变试验检测方法。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和外周血RBCCD59-随机分为4组,即溶媒对照组,CP 40 mg/kg给药组,ENU 10 mg/kg给药组和ENU 40 mg/kg给药组,每组6只,腹腔染毒,溶媒对照组注射PBS溶液。在染毒前和染毒后7、14、21、28、42、56 d进行称重和采血,流式检测外周血RBCCD59-发生率。结果与溶媒对照组比较,ENU 10 mg/kg给药组和ENU 40 mg/kg给药组各时间点体重及体重增量差异均无显著性,CP 40 mg/kg给药组各时间点体重及体重增量均下降(P<0.05)。CP 40 mg/kg给药组给药后第28、42和56天,ENU 10 mg/kg给药组给药后第42、56天,ENU 40 mg/kg给药组给药后第7、14、21、28、42和56天外周血RBCCD59-发生率均升高(P<0.05),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开展Pig-a基因突变试验中,ENU引起大鼠外周血RBCCD59-发生率升高效果优于CP,且40 mg/kg剂量优于10 mg/kg,检验周期28 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a 突变 N--N-硝基 环磷酰胺 流式 外周血红细胞CD59缺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6)-苄基鸟嘌呤增强1,3-二(2-氯乙基)-亚硝基脲对人肝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英文)
3
作者 万永玲 吴德政 +1 位作者 高洪志 吕焕章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1-416,共6页
应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 O6-苄基鸟嘌呤(O6- BG)与 1 ,3-二 (2 -氯乙基 ) -亚硝基脲 (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 O6- BG对 O6-烷基鸟嘌呤 - DNA烷基转移酶(O6- AGT )阳性的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BCN... 应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 O6-苄基鸟嘌呤(O6- BG)与 1 ,3-二 (2 -氯乙基 ) -亚硝基脲 (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 O6- BG对 O6-烷基鸟嘌呤 - DNA烷基转移酶(O6- AGT )阳性的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BCNU细胞毒作用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 BCNU合用治疗移植瘤的协同效果 .结果显示 :1 .5- 6.0 mg· L-1的 O6- BG预先作用 2 h后 ,SMMC- 772 1细胞对 BCNU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0 .75- 6.0 mg· L-1的 O6- BG可完全快速地抑制肿瘤细胞的 AGT活性并持续 1 2 h;ip 90 mg· kg-1的 O6- BG预处理 2 h后给予 2 5mg·kg-1的 BCNU治疗 ,可使动物 sc接种的人肝癌移植瘤生长延迟 38.6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并且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转移酶活性 .说明 O6- BG与 BCNU合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O^(6)-苄鸟嘌呤 O^(6)-烷鸟嘌呤-DNA烷转移酶 1 3-二(2-氯)-硝基 凋亡 肝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U诱变草鱼家系生长特性及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SNP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成龙 陈杰 +1 位作者 蒋霞云 邹曙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经过175 d养殖,对4个N-乙基-N-亚硝基脲(ENU)诱变草鱼家系进行生长对比,采用显著性比较,偏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统计方法对草鱼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体厚性状进行分析,进而运用双向测序法对MSTN1、MSTN2基因... 经过175 d养殖,对4个N-乙基-N-亚硝基脲(ENU)诱变草鱼家系进行生长对比,采用显著性比较,偏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统计方法对草鱼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体厚性状进行分析,进而运用双向测序法对MSTN1、MSTN2基因在具有明显差异家系中进行SNP位点筛选。试验结果显示,家系4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家系3,家系4的8个性状明显大于其他3个家系;家系1中体长、尾柄长、体厚与体质量密切相关,家系2中体长、头长、体厚与体质量密切相关,家系3中全长、体长、尾柄高与体质量密切相关,家系4中全长、体长、体厚与体质量密切相关。由此可知,家系4和家系3具有明显的生长差异。对于MSTN1基因,家系3在465位点C/G、467位点G/A,家系4在465位点C/G均发生错义突变;对于MSTN2基因,家系3和4在912位点C/T均发生同义突变,家系3在1027位点G/A、家系4在366位点A/G均产生错义突变,位于非编码区1390位点A/T和1401位点G/A在两个家系均发现SNP位点。试验结果表明,MSTN1、MSTN2基因的不同SNP位点与ENU诱变草鱼的生长性状存在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硝基诱变草鱼 肌肉生长抑制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长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与BCNU抗大鼠C6胶质细胞瘤协同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朱春雷 张朝东 王运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9-320,共2页
目的 :研究亚甲蓝 (MB)对大鼠脑胶质瘤C6的增殖抑制及与化疗药物 1,3 双 (2 氯乙基 ) 1 亚硝基脲(BCN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MB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 ,观察MB和BCNU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 :MB对C... 目的 :研究亚甲蓝 (MB)对大鼠脑胶质瘤C6的增殖抑制及与化疗药物 1,3 双 (2 氯乙基 ) 1 亚硝基脲(BCN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MB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 ,观察MB和BCNU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 :MB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MB、BCNU联合应用与BCNU的单独应用对C6大鼠肿瘤模型的作用有明显差别 (P<0 0 1)。结论 :MB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与BCNU具有协同的抗胶质细胞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蓝 胶质瘤 化疗 1 3-双(2-氯)-1-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ENU致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
6
作者 秦美蓉 郑丹丹 +3 位作者 黄泽愉 王晓炜 李俊鹏 王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对大鼠外周血突变型红细胞进行富集和检测,优化大鼠外周血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方法用20、40和80 mg/(kg·bw)剂量的N-乙基-N-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连续3 d给予SD大... 目的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对大鼠外周血突变型红细胞进行富集和检测,优化大鼠外周血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方法用20、40和80 mg/(kg·bw)剂量的N-乙基-N-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连续3 d给予SD大鼠,在染毒前、染毒后第7、14和28天分别采集大鼠外周血,经免疫磁性分离柱富集RET^(CD59-)和RBC^(CD59-),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免疫磁珠分离柱前和柱后的外周血红细胞进行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NU各剂量组的RET^(CD59-)和RBC^(CD59-)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后,可以在3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Pig-a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的RET^(CD59-)或RBC^(CD59-)细胞数量分别最高可达2×10~4个或9×10~4个。结论本研究联合运用免疫磁珠分离术和流式细胞术,建立并优化了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实现了高通量检测,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a因突变 免疫磁珠分离 流式细胞术 N--N-硝基 大鼠 外周血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的研究
7
作者 颜广 刘伟 +10 位作者 戴朝霞 王鹍 刘靖 赵灵凤 黄志斌 陈小辉 马宁 孟萍 许孟畅 温子龙 张文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5-760,共6页
目的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1276的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诱变野生型AB斑马鱼雄鱼的精原细胞,突变基因组保留传代,采用中性红染液对F3代的胚胎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筛选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 目的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1276的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诱变野生型AB斑马鱼雄鱼的精原细胞,突变基因组保留传代,采用中性红染液对F3代的胚胎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筛选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并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及检测不同谱系血细胞标记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其中之一突变体1276进行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结果成功筛选1296个F2家族,2140个突变基因组,发现中性红染色信号异常突变体12个。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中性红染色全身信号缺失,小胶质细胞标记基因apoe表达缺失,巨噬细胞标记基因l-plastin,头部表达减少,背主动脉壁腹侧区域表达正常,粒细胞、红细胞均未见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巨噬细胞仍存在异常,但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巨噬细胞存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发育及迁徙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这一性状并未得到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突变体 N--N-硝基诱变筛选 中性红 原始髓系造血 巨噬细胞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