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曝气池HRT对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立成 刘强 +2 位作者 刘晓伟 张爽 宋晓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6-732,共7页
目的研究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最佳后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方法通过改变后曝气池出水口位置的方法调节后曝气池HRT,研究不同后曝气池HRT条件下,双泥生物膜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和COD去除率的变化.结果在后曝气池HRT为2.4 ... 目的研究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最佳后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方法通过改变后曝气池出水口位置的方法调节后曝气池HRT,研究不同后曝气池HRT条件下,双泥生物膜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和COD去除率的变化.结果在后曝气池HRT为2.4 h的条件下,系统COD平均去除率为66.68%,NH4+-N平均去除率为88.41%,出水NH4+-N平均质量浓度为6.26 mg/L,大部分NH4+-N都在前段反应中去除,同步亚硝化反硝化不受COD质量浓度的限制;TP平均去除率在94.88%左右,厌氧释磷率稳定在45.24%左右,缺氧吸磷率最大,维持在54.59%.HRT为4.8 h时,TP平均去除率降至59.48%,可利用的COD质浓度逐渐减少,使运行后期的NH4+-N氧化率下降.结论对于长期运行的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保持后曝气池HRT为2.4 h,系统出水COD值可满足排放标准,脱氮效果稳定,除磷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反硝化除磷 硝化硝化 后曝气池 水力停留时间 双泥生物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聚磷菌的筛选与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立成 李艳美 +2 位作者 袁雅姝 吴春蓉 常继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连续流双污泥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系统缺氧池中取泥,筛选出5株聚磷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属于4种菌属: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和泛菌属。对4种聚磷菌分别进行厌氧释磷和缺氧吸磷试验以及PHB和异染颗粒染色。结果表明,4种聚磷菌均为... 在连续流双污泥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系统缺氧池中取泥,筛选出5株聚磷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属于4种菌属: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和泛菌属。对4种聚磷菌分别进行厌氧释磷和缺氧吸磷试验以及PHB和异染颗粒染色。结果表明,4种聚磷菌均为亚硝化反硝化聚磷菌。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泛菌属和肠杆菌属的单位细胞吸磷质量依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污泥系统 亚硝化反硝化除磷: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种类对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樊晓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8-725,共8页
目的研究碳源种类对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程度.方法以甲醇、淀粉、葡萄糖、乙酸钠、丙酸钠、污泥水解酸化液六种碳源模拟废水,通过间歇运行方式对不同碳源的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研究.结果六个系统中,... 目的研究碳源种类对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程度.方法以甲醇、淀粉、葡萄糖、乙酸钠、丙酸钠、污泥水解酸化液六种碳源模拟废水,通过间歇运行方式对不同碳源的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研究.结果六个系统中,淀粉的COD去除率最小,为45%,其余系统相差不大,去除率最大的是污泥水解酸化液,为88%;缺氧结束时系统出水PO_4^(3-)-P质量浓度分别为2.24 mg/L、3.00 mg/L、3.81 mg/L、1.40 mg/L、2.46 mg/L、1.18 mg/L;各系统每克M LSS的亚反硝化速率分别为1.27 mg/(g·h)、1.15 mg/(g·h)、1.58 mg/(g·h)、2.91 mg/(g·h)、2.60 mg/(g·h)、2.03 mg/(g·h).结论碳源种类对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系统有很大影响,淀粉类大分子碳源不利于反硝化除磷,乙酸钠类小分子物质有利于磷的释放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反硝化除磷 硝化硝化 碳源种类 双泥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融 王建芳 +3 位作者 陈重军 吴鹏 钱飞跃 沈耀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拥有能耗低、需氧量少等优点,但其反应受多重因素影响。综述了将NO2--N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机理,同时概述了底物种类、NO2--N质量浓度、泥龄、污泥驯化方式等分别对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当... 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拥有能耗低、需氧量少等优点,但其反应受多重因素影响。综述了将NO2--N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机理,同时概述了底物种类、NO2--N质量浓度、泥龄、污泥驯化方式等分别对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当有机底物为乙酸盐,NO2--N质量浓度低于30 mg/L,泥龄15 d,温度在20~30℃时,能获得较好的亚硝化反硝化除磷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2-N 亚硝化反硝化除磷 电子受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的调控因子及菌群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煜 方茜 +2 位作者 徐诗燕 黄紫龙 李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3,共7页
针对碳源偏低的城市污水,文章采用厌氧/限氧的连续流活性污泥反应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14 h,污泥回流比为1,COD为80~180 mg/L、TP为8.95~12.25 mg/L、NH4+-N为30~33.5 mg/L,考察溶解氧(DO)和二沉池沉淀时间对亚硝化/反硝化同步反应的影... 针对碳源偏低的城市污水,文章采用厌氧/限氧的连续流活性污泥反应器,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14 h,污泥回流比为1,COD为80~180 mg/L、TP为8.95~12.25 mg/L、NH4+-N为30~33.5 mg/L,考察溶解氧(DO)和二沉池沉淀时间对亚硝化/反硝化同步反应的影响,并对系统微生物菌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污泥中AOB与NDPAOs 2种菌群属类的配比为1.113时,DO范围在0.4~0.7 mg/L,二沉池沉淀时间为3 h,A/OLA连续流中亚硝化和反硝化2个生化反应平衡,脱氮除磷效果最佳,TP的去除率为98.32%,TN的去除率为9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硝化除 A/OLA连续流 溶解氧 二沉池沉淀时间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