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利用BSE算法对B型热亚矮星的研究
- 1
-
-
作者
王小刚
张奉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与演化实验室
云南省国际超新星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73081)。
-
文摘
一般认为B型热亚矮星的形成需要经过双星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B型热亚矮星的双星形成通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修改快速双星演化算法,研究了双星形成B型热亚矮星的稳定洛希瓣物质转移、公共包层抛射以及双He白矮星并合通道,并且计算了42组不同初始参数设置条件下这些双星通道形成B型热亚矮星的参数空间。其中,模型17得到的短轨道周期和长轨道周期B型热亚矮星轨道周期分布能够解释观测数据的轨道周期分布;而且模型17中通过稳定的洛希瓣物质转移和公共包层抛射通道形成的B型热亚矮星质量分布在(0.40~0.50)M_(⊙)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峰值,双He白矮星并合通道形成的B型热亚矮星在(0.50~0.60)M_(⊙)之间也出现了一个峰值,它们基本符合理论预测和观测上所得到的B型热亚矮星质量分布。因此模型17被认为是42组模型中的最佳模型。
-
关键词
B型热亚矮星
洛希瓣
双星
-
Keywords
hot subdwarf-B star
Roche lobe
binary
-
分类号
P145.2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TP3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红亚矮星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张硕
罗阿理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59,共3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405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90371,U1931029)。
-
文摘
红亚矮星是甚小质量恒星中的贫金属成员,质量从约0.5M⊙(M⊙为太阳质量)到H燃烧的最小质量(0:075M⊙0:085M⊙,取决于金属丰度),其寿命长于哈勃年龄,是银河系结构和化学增丰史的重要示踪体。与银盘上数量最多的恒星成员红矮星不同,红亚矮星在太阳附近非常稀少,并且其运动学特征与盘矮星有较大差异,属于年老银河系星族,即为年老盘星族、厚盘星族或晕星族。观测上,红亚矮星可以根据其不同于红矮星的自行、测光和光谱特征被识别和证认。由于其恒星表面大气温度很低,并且颜色比同质量的矮星更蓝,因此红亚矮星在赫罗图上位于主序带末端的下方,介于矮星与白矮星之间。红亚矮星的光学波段光谱由金属氧化物(如TiO和VO)和氢化物(如CaH和H2O)的分子吸收带占主导。红亚矮星可按其光谱形态和分子带特征分成不同的光谱型和金属丰度等级,其中晚M型到早L型的亚矮星既可能是小质量的恒星,也可能是较大质量的年轻褐矮星。介绍了对红亚矮星研究的历史背景和前沿动态,详细阐述了光谱分析方法在研究亚矮星中的重要性,以及根据光谱特征对亚矮星进行分类的方法。最后,总结了甚小质量恒星大气模型的发展过程,并探讨了如何利用模型对亚矮星的大气参数进行估算等热点问题。
-
关键词
甚小质量恒星
红亚矮星
光谱分类
恒星大气模型
-
Keywords
very low mass star
red subdwarf
spectral classification
stellar atmospheric model
-
分类号
P145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
-
题名热亚矮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禹升华
韩占文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8,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33030、10521001)
-
文摘
热亚矮星以其独特的性质受到人们日益关注.它们是年老椭圆星系中良好的紫外源,系统地研究热亚矮星的观测特征和形成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恒星演化、椭圆星系中"紫外超"现象的起源和球状星团的动力学演化.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主要包括单星模型和双星模型.双星模型包含三种渠道:公共包层抛射渠道、稳定的洛希瓣物质交流渠道和双氮白矮星并合渠道.该文系统地总结了热亚矮星的观测特征,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形成机制.
-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热亚矮星
形成机制
密近双星
-
Keywords
astrophysics
hot subdwarf
formation
close binary system
-
分类号
P145.4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
-
题名氦白矮星与小质量主序星并合及脉动热亚矮星的形成
- 4
-
-
作者
马旭东
张先飞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
出处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703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
文摘
sdBVrs型热亚矮星是一类特殊的热亚矮星,观测显示它们同时具有p模和g模的脉动.目前这一类热亚矮星的演化起源仍然缺乏完备的解释.对氦白矮星与小质量主序星并合模型进行详细计算表明,并合模型的结果符合sdBVrs型热亚矮星的表面有效温度、重力加速度等观测特征,并且能够激发出稳定的p模和g模脉动.因此,氦白矮星与小质量主序星并合是形成sdBVrs型热亚矮星可能的渠道之一.
-
关键词
恒星:形成
亚矮星
白矮星
双星:密近
-
Keywords
stars:formation
subdwarfs
white dwarfs(WDs)
binaries:close
-
分类号
P144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