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60 a来秦岭山地≥10℃积温时空演变及亚热带-暖温带界线问题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善红
白怡
+3 位作者
宋连环
展晓玮
屈妍
梁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5-764,共10页
选用秦岭及其周边7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实测数据,采用M-K检验、Anusplin等研究方法,对1960—2019年秦岭山地≥10℃积温的时空变化以及亚热带-暖温带的界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秦岭山地≥10℃积温呈现增加的趋势...
选用秦岭及其周边7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实测数据,采用M-K检验、Anusplin等研究方法,对1960—2019年秦岭山地≥10℃积温的时空变化以及亚热带-暖温带的界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秦岭山地≥10℃积温呈现增加的趋势,其变化率为71.72℃·(10 a)^(-1)。>1000~2000和>2000~3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逐年减少,>3000~4000和>4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逐年增加;≤1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从空间尺度上看,秦岭山地≥10℃积温在南北方向表现出中间低周边高、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减少的规律;研究区积温高值区面积增加,积温低值区面积减少;秦岭山地≥10℃积温增加趋势显著,其中秦岭北坡增加最为明显。(3)对比阶段Ⅰ(1960—1989年)和阶段Ⅱ(1990—2019年),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整体向高海拔攀升和向高纬度北移,秦岭以北“跨越式”进入了亚热带气候格局,随着气候变暖,秦岭亚热带北界可能会跨越秦岭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积温
Anusplin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秦岭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4种森林植被凋落物量及动态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玉虎
周亚运
+3 位作者
柳勇
冯万富
张学顺
单燕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0-315,共6页
为探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生态系统凋落物量及季节动态,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鸡公山4种植被类型凋落物量及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凋落量排名为落叶阔叶林(8.43 t/hm^2)>针阔混交林(8.15 t/hm^2)>...
为探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生态系统凋落物量及季节动态,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鸡公山4种植被类型凋落物量及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凋落量排名为落叶阔叶林(8.43 t/hm^2)>针阔混交林(8.15 t/hm^2)>马尾松纯林(7.73 t/hm^2)>杉木纯林(7.19 t/hm^2);各植被类型均以落叶为主,占50%~71%,表现为落叶>落枝>落果>落花;各植被类型月凋落量均呈双峰趋势,分别于7月左右和12月达到峰值;各组分凋落量月动态明显不同,落叶峰值在12月,占叶年凋落量的40%左右,落枝主要集中在7~10月,落花主要在4月,占花年凋落量的60%,而落果主要在10月,杉木纯林则在翌年2月达到峰值。不同植被类型凋落物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公山
凋落物
季节动态
暖
温带
-
亚热带
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60 a来秦岭山地≥10℃积温时空演变及亚热带-暖温带界线问题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善红
白怡
宋连环
展晓玮
屈妍
梁佳
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第一中学
商洛市气象局
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5-764,共10页
基金
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011396034)
商洛市气候适应型城市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SLSYS2019019)。
文摘
选用秦岭及其周边7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实测数据,采用M-K检验、Anusplin等研究方法,对1960—2019年秦岭山地≥10℃积温的时空变化以及亚热带-暖温带的界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秦岭山地≥10℃积温呈现增加的趋势,其变化率为71.72℃·(10 a)^(-1)。>1000~2000和>2000~3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逐年减少,>3000~4000和>4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逐年增加;≤1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从空间尺度上看,秦岭山地≥10℃积温在南北方向表现出中间低周边高、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减少的规律;研究区积温高值区面积增加,积温低值区面积减少;秦岭山地≥10℃积温增加趋势显著,其中秦岭北坡增加最为明显。(3)对比阶段Ⅰ(1960—1989年)和阶段Ⅱ(1990—2019年),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整体向高海拔攀升和向高纬度北移,秦岭以北“跨越式”进入了亚热带气候格局,随着气候变暖,秦岭亚热带北界可能会跨越秦岭山脉。
关键词
≥10℃积温
Anusplin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秦岭山地
Keywords
actively accumulated temperature≥10℃(AAT10)
Anusplin
boundary between subtropical and warm temperate zones
Qinling Mountains
分类号
P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4种森林植被凋落物量及动态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玉虎
周亚运
柳勇
冯万富
张学顺
单燕祥
机构
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鸡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0-31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201)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101)
信阳市科技公关计划项目(140030)
文摘
为探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生态系统凋落物量及季节动态,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鸡公山4种植被类型凋落物量及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凋落量排名为落叶阔叶林(8.43 t/hm^2)>针阔混交林(8.15 t/hm^2)>马尾松纯林(7.73 t/hm^2)>杉木纯林(7.19 t/hm^2);各植被类型均以落叶为主,占50%~71%,表现为落叶>落枝>落果>落花;各植被类型月凋落量均呈双峰趋势,分别于7月左右和12月达到峰值;各组分凋落量月动态明显不同,落叶峰值在12月,占叶年凋落量的40%左右,落枝主要集中在7~10月,落花主要在4月,占花年凋落量的60%,而落果主要在10月,杉木纯林则在翌年2月达到峰值。不同植被类型凋落物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关键词
鸡公山
凋落物
季节动态
暖
温带
-
亚热带
过渡区
Keywords
Jigong Mountain
litterfall
seasonal dynamics
temperate
-
subtropical ecotone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60 a来秦岭山地≥10℃积温时空演变及亚热带-暖温带界线问题
张善红
白怡
宋连环
展晓玮
屈妍
梁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4种森林植被凋落物量及动态
张玉虎
周亚运
柳勇
冯万富
张学顺
单燕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