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渌口区再生稻高产栽培
- 1
-
-
作者
吴力红
李薇
刘芳
肖飞
-
机构
株洲市渌口区农业农村局
株洲市渌口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
-
出处
《湖南农业》
2025年第6期8-9,共2页
-
文摘
再生稻种植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实现一种两收,提高稻田的产出效率。株洲市渌口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备发展再生稻种植的自然条件。笔者总结了株洲市渌口区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以供参考。一、品种筛选与适应性分析再生稻品种的合理选择,对实现高产稳产至关重要。在株洲市渌口区,品种筛选应注重以下几方面:挑选生育期为128~135天的品种;品种需具备分蘖能力强的特点,以确保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充足;抗倒伏能力和再生能力强,保证头季稻收获后能迅速萌发新蘖,实现二次高产。
-
关键词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再生稻
分蘖能力
抗倒伏
渌口区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广西红螯螯虾苗种繁育模式
- 2
-
-
作者
韦建益
刘静敏
介百飞
陈柏娟
罗璇
梁时利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种畜场
广西北海市南江水产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
出处
《水产养殖》
2025年第4期47-49,共3页
-
文摘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喜欢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溪流中,俗称澳洲淡水龙虾,是世界上名贵的经济虾种之一[1],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淡水虾类。我国最早于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2],并首先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1993年4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始引种试养成功。1994年后,又逐步推广到江苏、湖南、北京等地。因其体型大、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红螯螯虾养殖业。近年来,广西红螯螯虾养殖具备一定的规模,但虾苗繁育技术较落后,导致苗种品质差、产量低、价格高、养殖风险高。现介绍广西红螯螯虾苗种主要繁育模式,分析不同模式的优缺点,拟为广西红螯螯虾苗种繁育企业生产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苗种繁育
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分类号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