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育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小飚 马博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4期154-155,共2页
百色学院基于地方的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及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开设了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3个涉农本科专业,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并将其作为特色学科专业群进行建设。但该专业群办学条件有限... 百色学院基于地方的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及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开设了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3个涉农本科专业,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并将其作为特色学科专业群进行建设。但该专业群办学条件有限,要想彰显办学特色,必须进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才能培养大批应用型农业产业技术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阐述了协同育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 协同育人 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地方本科院校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小飚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7期127-128,135,共3页
协同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办学、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面对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才能促进校企长效合作,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该文以百色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 协同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办学、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面对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才能促进校企长效合作,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该文以百色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 协同育人 机制构建 地方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以百色学院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为例
3
作者 曾小飚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4期91-93,96,共4页
协同育人是转型期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百色学院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的建设提出了有效推进协同育人的思路,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转型 协同育人 地方本科院校 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五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6-159,共4页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研究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为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然后,分...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省,研究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典型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为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然后,分别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机会和政府等角度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4种发展模式,对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 集聚 专业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花永剑 《企业活力》 2010年第12期17-21,共5页
目前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专业分工理论、成本优势理论、工业区位论、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几方面。我国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政府作用、动力机制、发展路径、竞争优势、创新机制几个方面,在竞... 目前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专业分工理论、成本优势理论、工业区位论、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几方面。我国学者对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政府作用、动力机制、发展路径、竞争优势、创新机制几个方面,在竞合机制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 成本优势 专业分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结构推进农业提质
6
作者 杨秀松 《湖南农业》 2017年第9期5-5,共1页
2016年,通道县农业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引导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关键词 品质结构 优化品种 农业 产业 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标准化 专业化生产 县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