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分类总目录
被引量:
1
1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北京行政学院
城市社区自治
中国现代化道路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迈克尔
行政
亚细亚
生产方式
亚洲生产方式
方法论意义
制约因素
首都
国家表征
WTO
袁吉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三世界发展诸问题的历史根源
2
作者
费伦克·特凯
夏伯言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5年第9期11-15,共5页
我把"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这两个术语用来指这样的国家:它们大部分经受过殖民或半殖民统治,后来获得了独立,正在寻求独立的发展道路;由于殖民化前的传统社会的特性,由于它们在相当不利的条件下遇到了资本主义,...
我把"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这两个术语用来指这样的国家:它们大部分经受过殖民或半殖民统治,后来获得了独立,正在寻求独立的发展道路;由于殖民化前的传统社会的特性,由于它们在相当不利的条件下遇到了资本主义,它们在发展方面有一些共同特征。我们决不应该忘记,"发展中国家"在具体条件、能力和潜力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因此,不经过对个别特点的彻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
生产方式
村社
亚洲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不发达国家
三个世界理论
历史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私有财产形态论(上)——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作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0期66-76,共11页
本文根据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探讨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所有制形式问题。这是一个在讨论历史分期时不能回避的问题。作者认为应把目前史学界对中国古史分期的讨论推向一个新阶段:不应继续停留在五十年代那种仅限...
本文根据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探讨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所有制形式问题。这是一个在讨论历史分期时不能回避的问题。作者认为应把目前史学界对中国古史分期的讨论推向一个新阶段:不应继续停留在五十年代那种仅限于谈论历史现象的水平,而必须抓住所有制这一根本问题深入研究。为了更鲜明更深刻地揭露各个所有制形式的本质特征,作者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提出了财产形态(所有制的法律用语)的问题。作者确认历史上存在过四种财产形态,即东方形态(中国在春秋时代以前)、古典形态(战国、秦汉、魏晋)、封建形态(西晋灭亡以后)和资产阶级形态,从而得出了相应的中国古史分期界限。请学术界同志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社会
财产
本质特征
占有权
条件性
私有制
公社
所有制
经济制度
奴隶制度
亚细亚
生产方式
亚洲生产方式
贵族等级
奴隶占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分类总目录
被引量:
1
1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北京行政学院
城市社区自治
中国现代化道路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迈克尔
行政
亚细亚
生产方式
亚洲生产方式
方法论意义
制约因素
首都
国家表征
WTO
袁吉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世界发展诸问题的历史根源
2
作者
费伦克·特凯
夏伯言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5年第9期11-15,共5页
文摘
我把"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这两个术语用来指这样的国家:它们大部分经受过殖民或半殖民统治,后来获得了独立,正在寻求独立的发展道路;由于殖民化前的传统社会的特性,由于它们在相当不利的条件下遇到了资本主义,它们在发展方面有一些共同特征。我们决不应该忘记,"发展中国家"在具体条件、能力和潜力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因此,不经过对个别特点的彻底分析。
关键词
亚细亚
生产方式
村社
亚洲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不发达国家
三个世界理论
历史根源
分类号
F1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私有财产形态论(上)——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作干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0期66-76,共11页
文摘
本文根据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探讨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所有制形式问题。这是一个在讨论历史分期时不能回避的问题。作者认为应把目前史学界对中国古史分期的讨论推向一个新阶段:不应继续停留在五十年代那种仅限于谈论历史现象的水平,而必须抓住所有制这一根本问题深入研究。为了更鲜明更深刻地揭露各个所有制形式的本质特征,作者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提出了财产形态(所有制的法律用语)的问题。作者确认历史上存在过四种财产形态,即东方形态(中国在春秋时代以前)、古典形态(战国、秦汉、魏晋)、封建形态(西晋灭亡以后)和资产阶级形态,从而得出了相应的中国古史分期界限。请学术界同志指正。
关键词
阶级社会
财产
本质特征
占有权
条件性
私有制
公社
所有制
经济制度
奴隶制度
亚细亚
生产方式
亚洲生产方式
贵族等级
奴隶占有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分类总目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第三世界发展诸问题的历史根源
费伦克·特凯
夏伯言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私有财产形态论(上)——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的若干理论问题
梁作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