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乐婉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7年第6期58-61,共4页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系指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台湾省)是战后以来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和外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实行对外经济技术...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系指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台湾省)是战后以来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和外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早在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实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们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技术引进较多,现金引进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技术引进 外国直接投资 合营企业 引进技术 研究与开发工作 南朝鲜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许可证贸易 60年代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经验及借鉴 被引量:1
2
作者 谷浩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5,共4页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经验及借鉴谷浩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优势来源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更加注重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这些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经验及借鉴谷浩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跨国经营的优势来源和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相比,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更加注重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这些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投资主体多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 跨国经营 投资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技术开发型战略调整浅析
3
作者 陈招顺 翁全龙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5年第2期62-64,共3页
近几年来,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技术开发型战略,正逐步从以引进为主转向以创新为主。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技术开发 拉丁美洲 战略调整 亚洲 西方发达国家 新技术革命 新技术开发 发展中国家 科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的政府作用
4
作者 杨鲁慧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1-54,共4页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的政府作用杨鲁慧东亚区域一般指由中国大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和前苏联远东部分组成的地区。近20多年来,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先是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经济腾飞,脱颖而出,一...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的政府作用杨鲁慧东亚区域一般指由中国大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和前苏联远东部分组成的地区。近20多年来,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先是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经济腾飞,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政府干预经济 东亚地区 起飞阶段 市场机制 经济发展计划 东亚国家和地区 产业结构 资本主义经济 亚洲“四小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几点见解
5
作者 习录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4-67,共4页
“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概念,最初是70年代末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里提出来的,在此报告书中首次将十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定名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这十个国家(地区)是:亚洲的南朝鲜,我国的台湾省、香港和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 “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概念,最初是70年代末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里提出来的,在此报告书中首次将十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定名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这十个国家(地区)是:亚洲的南朝鲜,我国的台湾省、香港和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南欧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南斯拉夫。十几年来,“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是一个流行很广的术语,也是一个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的概念。特别是在近两年,由于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经济迅速发展,有人认为它们将成为第二批亚洲“四小”时,又引起了一场新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与此相联系,提出泰国等四国能否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笔者从介绍这场争论的一些情况中,结合谈点个人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国际经济环境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东南亚 经济迅速发展 墨西哥 泰国 亚洲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向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4-62,共9页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证分析徐向艺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工业化既是工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工业文明进化的手段。工业化是所有的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富...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证分析徐向艺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工业化既是工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工业文明进化的手段。工业化是所有的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工业化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中国工业化进程 实证分析 工业技术进步 农业劳动力 工业化发展 工业部门结构 技术进步速度 农业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及其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勤 《南洋问题研究》 1990年第3期1-7,共7页
近年,日本、亚洲“四小”的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东盟国家成为投资热点。这些亚洲资本的大量涌入,加快了东盟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和区域内产业分工的发展。本文拟就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动因及... 近年,日本、亚洲“四小”的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东盟国家成为投资热点。这些亚洲资本的大量涌入,加快了东盟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和区域内产业分工的发展。本文拟就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现状、动因及其影响作一分析。一、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投资的现状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之后,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呈现跳跃式增长,继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货币普遍升值,引致其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扩张。在东盟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国家 地区货币 新兴工业化国家 产业分工 外资投资 跳跃式增长 八十年代 制造业部门 区域中心 国家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8
作者 郭炤烈 《国际问题研究》 1986年第1期31-36,22+64,共8页
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益加深的相互依存为这个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条件。这个地区各国间存在着各种政治经济矛盾,但是,发展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在增加。中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地... 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益加深的相互依存为这个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条件。这个地区各国间存在着各种政治经济矛盾,但是,发展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在增加。中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地位日益重要,希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亚太地区各国合作,推进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西太平洋地区 相互依存 地区经济合作 新兴工业化国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合作设想 经济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投资发展趋势
9
作者 汪慕恒 《南洋问题研究》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关键词 外资投资 亚太地区 亚太发展中地区 新兴工业化国家 发展趋势 第三产业部门 80年代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东盟国家 投资“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力对比及其前景和趋向分析
10
作者 冯江源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2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国力对比 综合国力增长 趋向分析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规模 综合国力竞争 新技术革命 国内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彩波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30-35,共6页
东亚模式反映的是东亚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是现代化又离不开西化。在东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西方影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首先是早期现代化的冲击和其经验与科技的普及,促进了亚洲的转变。但是西方影响也会给发展中国... 东亚模式反映的是东亚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是现代化又离不开西化。在东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西方影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首先是早期现代化的冲击和其经验与科技的普及,促进了亚洲的转变。但是西方影响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多不利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ANIES在接受外来经验的同时努力保持自己的发展特点。东亚发展模式有力证明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模式 东亚现代化 个人主义 新加坡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西方影响 基督教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权利意识 早期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家控制的合理限度
12
作者 邵春霞 彭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国家控制 政府干预 政府失效 国家干预 负面功能 政府作用 个人自由 政府职能转变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后发展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发展趋势
13
作者 汪慕恒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3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亚太发展中地区 亚太地区 资本投资 区域内 发展趋势 生产基地 外资投资 新兴工业化国家 工业化地区 产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趋势
14
作者 高连福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19,共6页
从现在即1994年至2000年这7年时间里,亚太国家(地区)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各界人士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本文试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发达国家 经济增长率 亚太地区 东亚国家 年代 新兴工业化国家 东亚发展中国家 日本经济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5
作者 谈世中 《太平洋学报》 1995年第3期119-127,共9页
2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发达国家正在兴起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这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利用机会,迎接挑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给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提供赶超发达国家... 2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发达国家正在兴起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这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利用机会,迎接挑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给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提供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可能异军突起,成为赶超发达国家的主力。对于最不发达国家,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则可能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将拉大,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日趋“边缘化”。其他发展中国家将在风险中求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对它们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把握机遇。发展理论也将接受新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信息高速公路 最不发达国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亚洲“四小” 发展中 世界经济 息社会 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 传统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四小龙”会计国际化比较
16
作者 吴联生 《财会月刊》 1997年第3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会计国际化 亚洲“四小龙” 香港会计准则 会计职业团体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会计协调 美国会计准则 英国会计准则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新加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的崛起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17
作者 顾昕 《科学管理研究》 1986年第3期58-61,共4页
一、亚太地区的崛起亚太地区是当前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其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冠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在西方世界经济陷入滞胀和严重危机期间,亚太地区的经济仍能保持较高的速度,表现了较强的... 一、亚太地区的崛起亚太地区是当前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其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冠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在西方世界经济陷入滞胀和严重危机期间,亚太地区的经济仍能保持较高的速度,表现了较强的适应性和活力,日本则表现的最为突出。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1960—1970年,其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4%,并在1968年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七十年代以来,尽管遇到两次石油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发展 主要表现 高技术产业 新兴工业化国家 七十年 领先地位 新加坡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澳门工业的出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建群 周运源 《产经评论》 1998年第Z1期31-33,共3页
澳门工业曾经辉煌一时。 工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澳门经济的飞速增长。“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资料显示,从1971年至1981年的10年间。
关键词 澳门经济发展 纺织成衣业 新时期 旅游博彩业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主导产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高科技产业 经济实体 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的经济增长及其困惑
19
作者 渡边利夫 王新奎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4期10-12,共3页
(四) 西太平洋的时代挑战与应战当前,现代产业技术文明的重心正从大西洋各国向太平洋各国,特别是向太平洋西岸各国转移。60年代初以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在两次石油危机之间世界经济严重不景... (四) 西太平洋的时代挑战与应战当前,现代产业技术文明的重心正从大西洋各国向太平洋各国,特别是向太平洋西岸各国转移。60年代初以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在两次石油危机之间世界经济严重不景气的70年代,东盟各国的经济增长也开始加快,从70年代下半期起,中国也终于动了起来。从全体来看步履蹒跚的各先进国家中,唯有日本保持了久盛不衰的经济实力。在停滞的世界经济中,西太平洋各国有堪称“增长地区”的经济活力。从其潜力来看西太平洋各国很有可能成为带动下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业化国家 西太平洋地区 世界经济增长 东盟 亚洲 经济活力 先进国家 日本 挑战与应战 工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分工合作与面临障碍
20
作者 姜春明 《南开经济研究》 1987年第5期45-51,共7页
在向二十一世纪过渡期间,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五十和六十年代,以大西洋为中心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八十和九十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可能将通过太平洋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来带动。亚太地区经济出现... 在向二十一世纪过渡期间,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五十和六十年代,以大西洋为中心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八十和九十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可能将通过太平洋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来带动。亚太地区经济出现的这种方兴未艾局面,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学者和实业界的普遍关注,都在探索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分工合作与今后前景问题。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当然更不能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世界经济 发展中国家 日本 经济发展 分工合作 新兴工业化国家 经济增长 太平洋地区 九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