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55国的考察
1
作者 许翔宇 林善浪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1,共14页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考察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机制与效果,并在国别、行业、投资模式层面分析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沿线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东...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考察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的影响机制与效果,并在国别、行业、投资模式层面分析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沿线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其投资,东道国“数字区位优势”的投资促进效应显著。(2)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投资效率和投资便利度三种机制,正向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直接投资。(3)异质性方面,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医药制造等“常规”的高技术制造业,或“跨国并购”方式,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外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天然数字化”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或“绿地投资”方式,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外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上述结论可为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对外投资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高技术制造业 国际直接投资 投资区位选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基于项目管理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贾银华 赵鑫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29,共5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的成立对解决该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促进该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投行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领域,该领域业务均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贷款项目数目少,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的成立对解决该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促进该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投行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领域,该领域业务均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贷款项目数目少,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采用何种风险管理办法对亚投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工程学和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基础上,从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三个维度,构建了亚投行建立基于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 国际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基于国家开发银行经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贾银华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亚投行的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每笔业务都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项目数目少、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因此,亚投行建立项目导向型风险管理办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借鉴国开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构建... 亚投行的贷款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每笔业务都有具体的承载项目,存在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贷款项目数目少、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因此,亚投行建立项目导向型风险管理办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借鉴国开行贷款风险管理办法,构建亚投行项目导向型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全过程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霸权稳定论为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戴轶 李廷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由中国主倡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二战结束以来在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之外另行创立的国家间金融机构,从霸权稳定论的观点来看,这是对美国霸权体系的突破。但以此来判定国际体系发生转换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的实力仅仅是相对下降,国... 由中国主倡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二战结束以来在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之外另行创立的国家间金融机构,从霸权稳定论的观点来看,这是对美国霸权体系的突破。但以此来判定国际体系发生转换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的实力仅仅是相对下降,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仅仅是体系内的量变;且旧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并未坍塌,亚投行尚难以与之比肩。不能否认,亚投行对旧有的金融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是美、日阻挠、拒绝亚投行的原因。但以此认定国际关系将进入争霸性的冲突时期是不对的,因为目前亚投行与现有的多边金融机构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中国也并未将自己定位于秩序挑战国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国际体系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东南亚项目投资的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2
5
作者 罗仪馥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1-154,共14页
东南亚国家是亚投行的积极响应者和支持者,也是该机构主要的投资对象。亚投行在东南亚的项目投资情况需要获得更高的学术关注度和更深入的研究,其演进历程及成因需要重点分析。总体来看,亚投行对东南亚的项目投资虽然在数量上不是特别突... 东南亚国家是亚投行的积极响应者和支持者,也是该机构主要的投资对象。亚投行在东南亚的项目投资情况需要获得更高的学术关注度和更深入的研究,其演进历程及成因需要重点分析。总体来看,亚投行对东南亚的项目投资虽然在数量上不是特别突出,但项目的部门分布等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16—2022年间,亚投行对东南亚项目投资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年度批准项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二是国别分布不均且在印尼投资数量最多,三是项目所属部门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经历了由“以基建融资为主”到“重视危机援助”的演变。国际制度竞争研究中的现实制度主义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疫情暴发前,基于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进行“错位竞争”的逻辑,亚投行对东南亚的项目投资高度集中在基建领域;疫情暴发后,考虑到亚投行在东南亚基建项目遇到的问题以及东南亚国家对于经济复苏的迫切需求,亚投行因势利导,对该地区的项目投资暂时转向危机援助。上述转变展现了亚投行的制度韧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东南亚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复苏 国际制度竞争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 被引量:89
6
作者 隋广军 黄亮雄 黄兴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43,共12页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采用2003年~2012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沿...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采用2003年~2012年64个沿线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的关系。首先以主成分法构建基础设施评价指数来衡量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发现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正不断完善,区域差异在缩小;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向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增长1%,即能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0.01%,中国投资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最后通过检验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效应约有30%是通过完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娟 雷辉 +1 位作者 王云飞 刘钻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1-63,共3页
文章考察了1999—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重点考察了中东欧国家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qu... 文章考察了1999—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的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重点考察了中东欧国家层面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民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21国层面显著为正;铁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中东欧国家层面显著为负;水运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21国和中东欧国家层面都不显著;考虑控制变量之后,公路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显著水平有所下降,甚至变得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内部治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刚 王立斌 曾琪花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71,共6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独特的公司内部治理使其区别于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资本构成方面,亚投行实现了对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兴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独特的公司内部治理使其区别于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资本构成方面,亚投行实现了对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突破,主体是亚洲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亚投行创设了以"精干、高效、廉洁"为目标的非常驻董事会;在运营模式上,亚投行在协议制定、议事方式、项目选择和贷款利率制定中更为灵活。虽然亚投行内部治理创新使其拥有较短的决策时滞和较低的贷款利率,有助于满足亚洲发展中国家庞大的基础建设需求,但仍应加强与传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合作,秉持"干中学"的理念,扩大资金来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并防范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资本结构 组织结构 运营模式 内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崔岩 于津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5-152,共18页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增进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提高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产能合作水平。然而,学术界对此...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沿线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增进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提高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产能合作水平。然而,学术界对此观点的论证和检验仍然不足。本文采用2006-2014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与其利用中国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可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效应随东道国基础设施质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基础设施越薄弱、人均收入越低的国家,基础设施质量改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质量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与政治风险管控——基于“一带一路”地缘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29
10
作者 余莹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4,共7页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一般采取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指定国内国有企业承担项目建设的兼具援助和经济合作性质的新型经贸合作模式,由于该模式受到我国与东道国政府权力共同干预,因此也面临地缘政治竞争所带来的政治风险问题。为... 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一般采取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贷款,指定国内国有企业承担项目建设的兼具援助和经济合作性质的新型经贸合作模式,由于该模式受到我国与东道国政府权力共同干预,因此也面临地缘政治竞争所带来的政治风险问题。为此,我国应该从明确项目的政策定位、加强BIT保护、采取多种投资方式、遵守透明度原则等方面加强对政治风险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一带一路 投资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被引量:16
11
作者 潘素昆 杨雅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东道国基础设施是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将基础设施划分为通讯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及能源基础设施,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地理位置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对外... 东道国基础设施是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将基础设施划分为通讯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及能源基础设施,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地理位置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通讯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发达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东欧国家、南亚、中亚和蒙俄地区国家的通讯基础设施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正相关;东南亚地区国家的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投资基础设施的法律风险与对策--基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视角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仲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应注意将基础设施分为"一般基础设施"和"非一般基础设施"。其中,"一般基础设施"可以借助公共物品理论予以识别,努力使之不受反补贴措施的规制。"...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应注意将基础设施分为"一般基础设施"和"非一般基础设施"。其中,"一般基础设施"可以借助公共物品理论予以识别,努力使之不受反补贴措施的规制。"非一般基础设施"则可能遭受上游补贴调查的法律风险,中国需要未雨绸缪小心防范。一旦此类风险发生,中国应特别重视补贴"利益传递"的抗辩,明确要求调查机关"证明"而非"推定"利益传递。此外,中国政府还应侧重选择以对外援助的方式建设"非一般基础设施",确保享有反补贴税法的豁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反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区域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其经济效益——基于软、硬基础设施的视角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郝凤霞 刘子涵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9,共10页
本文以2007~2017年“一带一路”国内沿线1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DEA模型测算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软、硬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区域差异较大,综合效率呈现... 本文以2007~2017年“一带一路”国内沿线1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DEA模型测算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软、硬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区域差异较大,综合效率呈现东部>西北>东北>西南的特征,各区域整体投资效率均有所提升但区域差异缩小的趋势不明显;(2)基础设施投资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贡献程度大于规模效率,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提升相比基础设施规模的优化配置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更大;(3)资本投入依然是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软、硬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后者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高于前者;(4)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经济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经济增长。此外,还发现交通运输能力同样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本地经济增长受外地交通运输水平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空间杜宾 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交通运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社会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向鹏成 张菲 盛亚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1,共9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社会治安、人文环境、医疗卫生、劳动用工等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使得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巨大的社会风险。为评价和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社会风险,本文采用独立性权重法、变异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社会治安、人文环境、医疗卫生、劳动用工等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使得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巨大的社会风险。为评价和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社会风险,本文采用独立性权重法、变异系数法和CRITIC权重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社会风险评价,并基于风险相似度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发现,本文选取的49个样本国家社会风险等级可以分为五大类及两个孤立点,其中每一类国家的社会风险存在相同的风险特征。基于本文研究,希望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和社会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投资 社会风险 风险评价 独立性权重法 变异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文化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向鹏成 蔡奇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共18页
从“走出去”战略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外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刺激经济增长、推动发展转型、构建区域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而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在其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成绩斐然,但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当... 从“走出去”战略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外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刺激经济增长、推动发展转型、构建区域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而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在其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成绩斐然,但同时也不得不正视当下沿线国家文化冲突频发、项目投资受阻的现实情况,加之投资企业国际化运营经验不足、文化风险意识淡薄、防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投资活动面临巨大威胁。为克服上述难题,完善当前尚未形成体系的文化风险管理研究,有必要从识别文化风险的表现形式、剖析其分布特征等方面入手确保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首先通过对典型案例和重要文献的梳理从语言、民族宗教、人文环境、外交关系四个维度识别得到了21项文化风险因素。再基于国家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文化风险指标体系,之后运用熵权法确定它们的综合权重。最后以“一带一路”沿线的32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TOPSIS评价模型对各个国家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在利用SPSS软件对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后,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策略。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总结文化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从维度上看,语言风险和外交关系风险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文环境风险与民族宗教风险;从风险要素来看,双方的项目合作基础、语言产品以及东道国的华人比重对投资活动的开展存在显著影响。衡量沿线国家的文化风险水平。从数值上看,它呈现出明显的右偏性,除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贴近度明显大于其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文化风险贴进度围绕着均值0.2左右波动。分析适宜投资国家的集聚特征。从空间分布看,这类国家有集中分布的趋势。集聚水平从东南亚到西亚、欧洲逐渐减小,其中新加坡的投资条件显著优于其他各国;文章进一步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结果绘制了沿线国家的风险地图,发现约旦、孟加拉国这类特例国家不符合上述特征,故结合聚类分析的贴近度计算结果发现文化风险分布规律可能也受历史沿革和经济水平的潜在影响。文章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文化风险,一方面改进了文化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方法、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文化风险管理流程;另一方面提出了文化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为投资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重大基础设施投资 文化风险 风险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空间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1 位作者 卓乘风 邓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138,共8页
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是有效实施供给侧改革以及顺利进行"一带一路"战略工作的根基,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中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对比分析全国与"一带一路&qu... 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是有效实施供给侧改革以及顺利进行"一带一路"战略工作的根基,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中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对比分析全国与"一带一路"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的硬性基础设施投资,"一路"的软性基础设施投资呈现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呈鲜明的空间依赖性;与全国比较,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一带一路"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硬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对"一带"沿线的效应较大,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最明显促进"一路"沿线的集约化水平及带来显著的积极外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增长方式 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空间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周边传播视野下的时空实践与主体互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典林 万卉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5,共11页
中老铁路在不同阶段通过时空叙事重构区域联结,其物质性实践融合运输功能与文化转译,成为承载多重意涵的符号载体,既重塑了中老及“中国—东盟”关系网络,又通过科技-经贸叙事与文化价值转译优化国家形象,产生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对作... 中老铁路在不同阶段通过时空叙事重构区域联结,其物质性实践融合运输功能与文化转译,成为承载多重意涵的符号载体,既重塑了中老及“中国—东盟”关系网络,又通过科技-经贸叙事与文化价值转译优化国家形象,产生区域合作的溢出效应。对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中老铁路及其周边传播效能这一主题的研究,从理论上看揭示了基础设施物质性与符号性的互动机制,提出“以物言说”的周边传播新范式;在实践上为中国国际传播提供策略启示,强调需将基础设施在地化实践与共识性话语建设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协同科技叙事与文化转译,打造高端品牌故事,因地制宜构建可持续传播路径,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家形象的具象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周边传播 国际传播 媒介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有效吸引私营资本投资绿色基础设施?——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昕 克甝 张文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2,共10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存在着政府及开发性机构无法满足的巨大资金缺口,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有效引入私营资本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独特视角,并运用世界银行私人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数据对“一带一路”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存在着政府及开发性机构无法满足的巨大资金缺口,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有效引入私营资本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独特视角,并运用世界银行私人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数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突出金融危机与“一带一路”倡议两个时间节点并对此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多边开发银行的共同参与、以PPP模式进行合作、全球治理相关指标以及项目绿色化等因素有利于促进私营资本的绿色投资。由发展中国家主导成立的新型多边银行,可通过探索同业竞合关系、加强非金融支持、补充PPP角色缺失、重视绿色金融工具等政策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资本 绿色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不同区域间基础设施投资密度与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响 易鑫 杨继瑞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2,共8页
经济新常态下,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我国东部和部分中西部资源密集型省份出现了边际投资效益下降和经济增速下滑的现象,但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差异。本文引入基础设施投资密度概念,通过格兰杰检验和回... 经济新常态下,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我国东部和部分中西部资源密集型省份出现了边际投资效益下降和经济增速下滑的现象,但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较大差异。本文引入基础设施投资密度概念,通过格兰杰检验和回归分析,比较基础设施投资密度对我国东北、东部沿海、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显示:总体上看,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升级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显著,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密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率差异比较明显,东北三省基础设施投资密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够显著,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密度对该地区增长效率的作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征。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追赶型经济体,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将长期存在;而努力缩小其区域间的差异,实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中国经济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的一项重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发展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及其省际操作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锐 谭英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88,共8页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与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推动基础实施项目投资及合作建设,需要注重吸引、发展和保留与其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加强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合作,关键是要确定利益相关者之...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与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推动基础实施项目投资及合作建设,需要注重吸引、发展和保留与其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加强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合作,关键是要确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机制,核心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真正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沿线国家、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深化投资商、东道国合作企业、东道国政府、承包商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多方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一带一路”有关省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