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邵亮 徐耀增 +3 位作者 耿德春 李荣群 闫永 王贵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7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 目的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7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对手术创伤、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56.9min;术中透视次数:15~35次,平均19.9次;术中出血量:50~250mL,平均114mL;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1周;患者骨折愈合后Harris评分:72~95分,平均88.5分。并发症方面,本组患者无切割股骨头、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等情况发生。结论PFNA-Ⅱ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不稳定 股骨髓内 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均宏 朱海涛 +5 位作者 冯健 王文跃 胡祖愉 王俭 胡江 刘洪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0月对46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牵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Ⅱ。结果...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0月对46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牵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Ⅱ。结果手术时间45-100 min,平均60 min。出血80-440 ml,平均120 ml。术后住院5-14 d,平均9 d。42例随访4-18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周-6个月,平均13周;未出现髋内翻,内固定物失效及切割现象;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6例,良10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5.7%(36/42)。结论 PFNA-Ⅱ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王灵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9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行PFNA内固定术的7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9例...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2023年8月于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行PFNA内固定术的7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7 d,研究组疼痛评分均较参考组低(P<0.05)。与参考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患者切口疼痛,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股骨髓内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外侧壁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廷申 李秀勤 +5 位作者 邹明 方勇 马成才 梁盼盼 方英磊 华长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目的 探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 目的 探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PFNA术,试验组在PFNA术中使用近端滑动加压技术,对照组行常规PFNA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恢复情况与骨折复位效果,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个月采血,检测两组血清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分别在术后当日及术后3、6、12个月对两组进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比较两组股骨颈干角的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另选取30份人工股骨标本,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术组和近端滑动加压技术联合PFNA术组,每组15份。进行相应干预后进行扭转荷载试验与压缩荷载试验,比较两组扭转1.5°时的扭转刚度、扭矩,以及荷载800 N时的压缩刚度、位移情况。结果 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血清BMP-2、BALP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试验组术后3、6个月的血清BMP-2、BALP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后当日,术后6、12个月高于术后3个月,试验组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股骨颈干角均低于术后当日(P<0.05)。两组复位效果、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滑动加压技术联合PFNA术组扭转1.5°时扭转刚度、扭矩高于PFNA术组,荷载800 N时的压缩刚度高于PFNA术组,压缩位移低于PFNA术组(P<0.05)。结论 在PFNA术中近端采用滑动加压技术,能促进IFF并外侧壁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生物力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壁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髓内 滑动加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瑞权 梁超 +1 位作者 赵闯 李志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诊治的9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均接受PFNA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诊治的9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均接受PFNA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C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康复相关指标。结果术后2、6、12、24、48 h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3 d研究组CAM-CR评分降低(P<0.05),术后1、2、3 d对照组CAM-CR评分升高(P<0.05),术后1、2、3 d研究组CAM-C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之眨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股骨PFNA手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谵妄和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超声 腰骶丛神经阻滞 股骨髓内手术 麻醉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志彬 徐硕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8期203-204,共2页
目的评价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通过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评定亚洲型PFNA在不稳定型股骨... 目的评价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通过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评定亚洲型PFNA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4.3±0.8)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05.4±0.2)mL,随访时间为2~17个月,1例患者于随访时间范围因心衰死亡,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60例患者末次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无内固定失败病例;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为(91.3±11.4)分。结论亚洲型PFNA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尤其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股骨髓内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1
7
作者 谢晓敏 陈宇飞 +2 位作者 周晓庆 贾斌 苟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A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B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于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无死亡病例。B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负重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A组术后愈合较慢,且钢板较易断板;B组愈合良好,正位片显示患侧骨折无移位。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临床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8
作者 管国义 陈家麟 严伟 《安徽医学》 201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117例患者行PFNA组治...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117例患者行PFNA组治疗(P组),106例患者行动力螺旋钉(DHS)治疗(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5%,显著低于D组的18.87%(P<0.05);P组优良率为95.73%,显著高于D组的8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增生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期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 老年 股骨髓内 动力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小合 廖中亚 +1 位作者 凡有非 华长城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1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低、优良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股骨髓内 动力髋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 被引量:79
10
作者 李晓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83-85,共3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采用PFNA、DHS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采用PFNA、DHS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感染、压疮、髋内翻、内固定松动、股骨头切割)发生情况。术后第6个月按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两组髋关节功能。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低于DHS组,P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NA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DHS组(P<0.05)。术后第6个月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21例、良10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1.2%;DHS组优17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4%。PFNA组优良率高于DHS组,P<0.05。PFNA组术后发生压疮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DHS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压疮2例、髋内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结论PFNA和DHS均可用于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但相比DHS,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髓内 动力髋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晓兵 赵建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0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骨外科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髓内钉组40例和锁定钢板组4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骨外科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髓内钉组40例和锁定钢板组4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0.0±4.1)mini、下地行走时间[(14.2±2.5)d]、骨折愈合时间[(10.4±1.0)周]均短于锁定钢板组[(65.7±5.2)min、(28.4±5.0)d、(12.7±1.3)周],术中出血量[(154.4±14.6)mL]少于锁定钢板组[(171.8±1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优良率(100.0%)高于锁定钢板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锁定钢板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预后水平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志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330-33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长垣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长垣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加微创复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创复位与PFNA联合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明显优势,其在缓解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疗效等方面的临床实践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复位术 加长股骨髓内 内固定 股骨转子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游嵚 陈倚倩 +1 位作者 游家生 王广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8-11,共4页
目的探析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股... 目的探析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中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感染,假体松动,断裂)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4.46±15.23)min、卧床时间(18.57±3.39)d均短于对照组的(98.12±20.23)min、(22.81±4.75)d,术中出血量(115.73±25.83)ml、术后引流量(121.85±14.61)ml均少于对照组的(365.34±25.86)、(227.94±16.8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临床切口小,骨膜破坏轻微,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能降低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股骨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胜友 杨忠祥 徐禄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结合内服中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内固定加中药内服组(治疗组)24例和单纯PFNA内固定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按照骨折三期辨证予内服中药,3...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结合内服中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内固定加中药内服组(治疗组)24例和单纯PFNA内固定组(对照组)21例,治疗组按照骨折三期辨证予内服中药,3个月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肿胀消退情况、骨痂出现时间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组肿胀消退情况和骨痂出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A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利于消肿,加速骨折愈合,疗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中药内服 股骨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肿胀消退 骨痂出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72-3773,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P组患者接受ALP治疗,PFNA组患者接受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结果 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较ALP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AL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PFN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较AL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ALP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显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髓内内固定 股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结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3
16
作者 光波 周正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期90-91,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越来越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骨科行闭合复位结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越来越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骨科行闭合复位结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3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髓内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洪保 《北方药学》 2017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分析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1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9例给予PFNA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PFNA联合仙灵骨葆... 目的:分析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1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9例给予PFNA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PFNA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血钙(Ca)、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并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地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提高Ca、P、骨密度,降低AKP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PFNA,能够通过填压骨质,活血通络,强筋壮骨,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股骨髓内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疗效评估
18
作者 王建伟 严松鹤 +1 位作者 刘晓峰 李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评价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h)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患者按AO分类,对用PFN—A治疗的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27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 目的评价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h)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患者按AO分类,对用PFN—A治疗的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27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11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锁钉折断、无髋内翻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及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等特点,适用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下骨折 股骨髓内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国珍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1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应用动力髋...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术(PFNA)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1.03±14.31)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1.23±16.88)min,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15.88±17.85)ml,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53.57±55.32)ml,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法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髓内 动力髋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贡小强 曹旭栋 +1 位作者 徐东来 黄永辉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用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老年IFF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和PFNA行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其手术切口长度...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用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老年IFF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和PFNA行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其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FNA用于老年人IFF内固定术临床效果确切,且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 动力髋螺 股骨髓内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