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兼谈孙中山大亚洲主义之变迁 被引量:3
1
作者 关伟 《北方论丛》 2003年第6期51-55,共5页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撰写几篇有关“新亚细亚主义”的文章,以其崭新的观点,严肃地指出日本一些人所宣扬的“大亚细亚主义”之本质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揭示了日本的“大亚细亚主义”的侵略性与欺骗性,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撰写几篇有关“新亚细亚主义”的文章,以其崭新的观点,严肃地指出日本一些人所宣扬的“大亚细亚主义”之本质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揭示了日本的“大亚细亚主义”的侵略性与欺骗性,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的中心内涵是亚洲各民族自决、平等联合,积极反对侵略,以求得民族独立与解放。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正确认识中国的“新亚细亚主义”、“大亚洲主义”与日本的“大亚细亚主义”的根本区别,有利于当今亚洲人民的合作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大亚细亚主义 新亚细亚主义 亚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并非一定以对抗欧美为根本目的,因而它与所谓的“协调主义”路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这意味着“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存在着可能性。尤其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它自下而上,由日本陆...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并非一定以对抗欧美为根本目的,因而它与所谓的“协调主义”路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这意味着“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存在着可能性。尤其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它自下而上,由日本陆海军、外务省等各分支机构到最高首脑决策,经历了一个逐渐向外交国策渗透发展并最终讨论成型的复杂过程。可以说1933年斋藤内阁“五相会议”所制定的《外交方针》正是其政策化的典型表现。该方针将“协调主义”作为辅助手段,明确宣布今后日本的国策在于“实现帝国指导下日、满、华的提携共助”。这意味着“不放弃协调主义的亚洲主义政策”在当时已告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亚洲主义 “九一八”事变 斋藤内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园林的神奇交汇、折衷与量变——“新亚洲主义”景观风格成因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龚赛男 《中外建筑》 2018年第9期226-228,共3页
"新亚洲主义"景观风格,是近期中国地产界景观领域集中探索、发掘的一个方向,集中体现出东西方园林特色融合。不应以园林风格"混搭"来简单概括之,而应展开探讨与其独特魅力相关要素构成、成因和原型。
关键词 亚洲主义风格 原型 成因 交融 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血与民族主义:对有吉佐和子《非色》的解读
4
作者 梅森直之 陈潇潇(译)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文以有吉佐和子的《非色》中所描写的"黑人"和"混血"这一主题为线索,旨在梳理近代日本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大亚洲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近代日本的族裔民族主义中,"混血"常被当作威胁种族纯粹... 本文以有吉佐和子的《非色》中所描写的"黑人"和"混血"这一主题为线索,旨在梳理近代日本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大亚洲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近代日本的族裔民族主义中,"混血"常被当作威胁种族纯粹性神话的主要原因而被问题化。但在1945年之前,尽管日本人与白种人之间的"混血"成了被谴责的对象,而亚洲人之间的"混血"被人们视作问题的意识却相对淡薄。有吉的《非色》把日本人与既非白人亦非亚洲人的"黑人"之间的混血作为主题,将由此产生的歧视与共鸣同时加以问题化,从而展现了其独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即尝试着将战后日本围绕着"混血儿"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太平洋战争时期被日本政府所利用的"种族战争"这一意识形态的"遗产"来加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吉佐和子 混血儿 种族主义 民族主义 亚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特征——兼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文化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家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1期1-17,共17页
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民族主义思想家,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他不仅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而且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精神和他的行为,不仅... 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民族主义思想家,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他不仅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而且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精神和他的行为,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在亚洲也发生过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政治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思想 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 近代中国 国际主义 亚洲主义 中国人民 民族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复兴亚洲思想略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兴樑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5期152-160,180,共10页
关键词 《孙中山全集》 亚洲各国 亚洲主义 中日两国 日本 各民族 道文化 《国父全集》 民族解放 民族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界走向边缘之新亚洲建筑——秦岭地区规划建筑创作思考
7
作者 尹宏程 《住宅科技》 2015年第2期9-12,共4页
通过对亚洲文化特征和文化根基的分析,总结秦岭建筑建设的模式,就是要注重边缘建筑这一特性,建议未来秦岭的建筑以山水对话型、山居院落型、城市对话型以及心灵对话型等建筑为主。同时,在秦岭的建设中要打破边界,从边界走向边缘,与城市... 通过对亚洲文化特征和文化根基的分析,总结秦岭建筑建设的模式,就是要注重边缘建筑这一特性,建议未来秦岭的建筑以山水对话型、山居院落型、城市对话型以及心灵对话型等建筑为主。同时,在秦岭的建设中要打破边界,从边界走向边缘,与城市共生共融,与生态有机融合,进行秦岭的保护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主义 秦岭 边界 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与亚洲——参加“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会议汇报
8
作者 罗弦洙 裴京汉 马宁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2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一) 当今,对孙中山的研究,中国大陆比台湾繁荣。这一点可由在中国连续举行的以孙中山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得到证明。自1981年10月在武汉举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以来,1984年11月在广州举行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1985年... (一) 当今,对孙中山的研究,中国大陆比台湾繁荣。这一点可由在中国连续举行的以孙中山为主题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得到证明。自1981年10月在武汉举行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以来,1984年11月在广州举行孙中山国际学术研讨会,1985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逝世六十周年在河北省涿县举行关于孙中山研究动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1986年11月在广州举行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陆 国际学术会议 亚洲主义 亚洲 辛亥革命前 小民族 民族主义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日本的话语空间 被引量:2
9
作者 柄谷行人 董之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0-97,89,共9页
分期 1978年夏,当天皇生病的消息传来,昭和一词和有关昭和时期的话语突然风行起来。至1989年初,经过许多关于“昭和的结束”详细的论述之后,昭和结束了。它的结束,表明确曾有过一个“昭和时期”,所以才会产生对这段历史的评论。然而,... 分期 1978年夏,当天皇生病的消息传来,昭和一词和有关昭和时期的话语突然风行起来。至1989年初,经过许多关于“昭和的结束”详细的论述之后,昭和结束了。它的结束,表明确曾有过一个“昭和时期”,所以才会产生对这段历史的评论。然而,按照年代的名称进行历史分期的意义何在? 从明冶时期(1868——1912)起,日本的年代名称就形成“一个朝代,一个名称”,但在明治以前,年代址经常变动的。变动的原因有吉兆与火灾;另外,根据分期现论,某些变动与60年为周期的某些年份有关。换言之,年代的名称的变化带有谶纬和仪式性,是一个时代/世界经由死亡而再生。但其性质依然是“一个朝代,一个名称”。明治、人正、昭和这些时期,都具有各自起始与终端的时代/世界。但是,这种划分仅是就这个民族的内部而言,而且往往令人产生错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日本 民族主义 现代性 话语空间 竹内好 亚洲主义 世界性 马克思主义 战争 三岛由纪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卖国贼汪精卫叛国投敌的原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德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5年第6期81-87,80,共8页
【正】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中国开始了全面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的独立,挽救民族的危亡,不惜赴汤蹈火、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地抗击日本强盗,谱写了一曲曲崇高的爱国主义壮歌。但是,身为国民党副总裁... 【正】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中国开始了全面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的独立,挽救民族的危亡,不惜赴汤蹈火、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地抗击日本强盗,谱写了一曲曲崇高的爱国主义壮歌。但是,身为国民党副总裁、中政会主席、最高国防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等要职的汪精卫,却纠集一伙民族败类,不惜卖国求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中日合作 汪精卫 毛泽东 副主席 理论依据 叛国投敌 国民党政府 重庆 亚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大陆浪人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平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3期88-93,共6页
在辛亥革命的革命洪流中,曾经有着一支与众不同的异国力量,这就是所谓的日本“大陆浪人”(有时也称“支那浪人”)。他们异乎寻常地关心中国革命发展的态势,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进行渗透,他们的活动,在... 在辛亥革命的革命洪流中,曾经有着一支与众不同的异国力量,这就是所谓的日本“大陆浪人”(有时也称“支那浪人”)。他们异乎寻常地关心中国革命发展的态势,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进行渗透,他们的活动,在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印痕。本文试图对三种不同思想倾向的大陆浪人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表现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辛亥革命时期 亚洲主义 支那 日本帝国主义 袁世凯 中国革命 孙中山 极右翼 满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伪时期东亚联盟运动在中国的扩展和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晓晨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7-21,共5页
本文以日伪时期东亚联盟运动在中国的成立,开展情况为中心,通过对中日两国用于推进和研讨东亚联盟运动的相关杂志和史料的对比分析,旨在探究东亚联盟运动在中国推行的核心思想以及重要影响。基于中日两版《东亚联盟》杂志以及相关研讨... 本文以日伪时期东亚联盟运动在中国的成立,开展情况为中心,通过对中日两国用于推进和研讨东亚联盟运动的相关杂志和史料的对比分析,旨在探究东亚联盟运动在中国推行的核心思想以及重要影响。基于中日两版《东亚联盟》杂志以及相关研讨资料的对比分析显示,移植到中国的东亚联盟思想更具欺骗性,且中国东亚联盟的运动规模也较日本更强,对中日战争时期中国在思想和政治方面的影响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联盟运动 汪精卫 亚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的日中苏合作论的历史背景
13
作者 高纲博文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关键词 孙中山 “大亚洲主义 对外战略 日本陆军 中苏 势力均衡 张作霖 北京政府 三角同盟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研究论文集》1~11集目录索引
14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1期284-289,共6页
关键词 孙中山晚年 孙中山研究 目录索引 辛亥革命时期 国民党 论文集 中华革命党 革命党人 中华民族 亚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