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太赫兹亚波长金属结构共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武阿妮 李晨毓 +4 位作者 周庆莉 刘建丰 孙会娟 杨舟 张存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32-1835,共4页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研究温度对Ga As基底上生长的太赫兹亚波长金属结构的透过率及共振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温度从低温80 K升高至380 K,样品的透过率逐渐降低,且低频共振频率处有轻微的红移现象。通过研究共振带区域及远离共振带...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研究温度对Ga As基底上生长的太赫兹亚波长金属结构的透过率及共振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温度从低温80 K升高至380 K,样品的透过率逐渐降低,且低频共振频率处有轻微的红移现象。通过研究共振带区域及远离共振带区域的透过率情况,分析了总体透过率降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温度升高导致Ga As基底的本征载流子浓度升高;共振凹陷减弱是由于基底载流子的变化致使透过率升高形成的;红移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样品折射率增大。此外,该研究可以为太赫兹范围的功能器件在实际应用和生产制造中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温度 亚波长金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腔单一亚波长金属狭缝的光波透射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星星 唐延林 +1 位作者 张荣涛 陈跃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61-1665,共5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厚金属层上单一亚波长狭缝内壁刻有一微型腔结构光波传输,结果发现在特定波长发生异常的增强透射。结合透射峰值对应波长近场分布,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波导理论对增强透射进行解释,认为光波在微型腔和狭缝中...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厚金属层上单一亚波长狭缝内壁刻有一微型腔结构光波传输,结果发现在特定波长发生异常的增强透射。结合透射峰值对应波长近场分布,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波导理论对增强透射进行解释,认为光波在微型腔和狭缝中形成共振腔模起了重要作用:在狭缝内形成纵模,可以形成透射峰;在腔内形成不同的腔模也可以形成透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属结构 增强透射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波导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层亚波长狭缝中光波耦合 被引量:7
3
作者 肖星星 陈跃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2-686,共5页
亚波长波导能够控制光在亚波长的尺寸中以很小损耗传输,在集成光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研究了光波在金属层中亚波长两狭缝之间的耦合过程。分别在较厚的金属层前表面和后表面刻上两个狭缝,纵向错开一定距离(... 亚波长波导能够控制光在亚波长的尺寸中以很小损耗传输,在集成光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研究了光波在金属层中亚波长两狭缝之间的耦合过程。分别在较厚的金属层前表面和后表面刻上两个狭缝,纵向错开一定距离(间距),横向重叠一定长度(耦合长度),两个狭缝能够将光波从金属层的前表面耦合到后表面。改变两个狭缝长度、间距和耦合长度等参数,耦合波长和效率发生明显变化。结合振幅分布,认为光波在两狭缝形成波导共振,前表面狭缝的共振将入射波能量耦合进入狭缝中,后表面狭缝的共振将能量耦合出去,两个狭缝之间通过隧穿效应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属结构 波导共振 隧穿效应 波导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波长金属块阵列的太赫兹传感芯片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思江 毛洪艳 +4 位作者 夏良平 杨忠波 魏东山 崔洪亮 杜春雷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7,共6页
光波波段的生化传感器件已很常见且可实现单分子探测,但由于光波波长在纳米量级,制作出的器件的结构尺寸小、加工难度大、传感重复性较差。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亚波长金属块阵列结构的太赫兹(Terahertz,THz)传感芯片,在理论上基于法布里-... 光波波段的生化传感器件已很常见且可实现单分子探测,但由于光波波长在纳米量级,制作出的器件的结构尺寸小、加工难度大、传感重复性较差。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亚波长金属块阵列结构的太赫兹(Terahertz,THz)传感芯片,在理论上基于法布里-珀罗(FP)共振建立了其传感模型,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亚波长金属结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对其传感灵敏度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正交光刻工艺制作出了结构均一的传感芯片,传感实验表明,该芯片对0.025 mol/L的D(+)-葡萄糖水溶液可产生53 GHz的频移量,传感灵敏度高,有望应用于高灵敏的太赫兹生物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属结构 正交光刻 太赫兹 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交叉耦合作用的纳米金属双缝异常透射现象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波 杨建军 黄振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8,共8页
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非对称纳米金属双缝结构在薄隔层情况下对光波的异常透射特性,以及狭缝长度、狭缝数目和入射角度对透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双缝结构中传导的表面等离激元波通过渗透中间隔层材料产生交叉耦合作用,形... 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非对称纳米金属双缝结构在薄隔层情况下对光波的异常透射特性,以及狭缝长度、狭缝数目和入射角度对透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双缝结构中传导的表面等离激元波通过渗透中间隔层材料产生交叉耦合作用,形成对称和反对称耦合模式,导致其透射谱在特定波长位置处形成双共振峰传输和一个透射率为零的透射抑制现象;双缝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波交叉耦合作用的本质是其横向电场分量渗入中间隔层材料产生的相互干涉作用,而横向电场分量的初始相位差决定双缝结构中形成的表面等离激元波耦合模式的类型.由于双缝结构的透射极值与各狭缝腔内的法布里-珀罗共振效应密切相关,因此狭缝长度决定透射极值的波长位置,而狭缝数目和入射角度只影响透射峰的传输效率.该双缝结构具备光学滤波和空间分光功能,在新型纳米光子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属结构 异常光学透射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非对称纳米金属双缝 表面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偏振态控制光开关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刚 关文俊 +6 位作者 张彦军 刘艳莉 侯钰龙 单彦虎 张志东 张斌珍 薛晨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利用四个Au纳米棒组成的类矩形纳米棒四聚体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态控制的光开关,并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该结构对入射光偏振态的响应特性.研究发现,该结构的透射光谱对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入射光的偏振角度变化π/2时... 利用四个Au纳米棒组成的类矩形纳米棒四聚体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态控制的光开关,并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该结构对入射光偏振态的响应特性.研究发现,该结构的透射光谱对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入射光的偏振角度变化π/2时,其特征峰的开关比分别能达到27.81dB和21.65dB.分析表明,该结构的开关效应主要由不同偏振态下所导致的水平双纳米棒和竖直双纳米棒之间的近场耦合强度不同而实现,该结构透射系数与偏振角度的关系服从Malus law.此外,通过改变类矩形纳米棒阵列结构参数,研究了结构参数对其光开关响应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阵列的周期参数,研究了入射光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下周期参数对单元结构透射光谱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可调谐双波长偏振光开关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光开关 偏振 有限元分析 亚波长金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高纯度偏振转化的等离激元几何相位型超表面器件
7
作者 赵东 黄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34-1137,共4页
等离激元型超表面由金属型周期性二维亚波长人工微结构组成,能改变波前来实现光的多方位调控;目前,等离激元型超表面的透射光中,其正交偏振的纯度较低,即同时存在目标光和背景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有矩形孔的金膜等离激元型超表面来... 等离激元型超表面由金属型周期性二维亚波长人工微结构组成,能改变波前来实现光的多方位调控;目前,等离激元型超表面的透射光中,其正交偏振的纯度较低,即同时存在目标光和背景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有矩形孔的金膜等离激元型超表面来实现圆偏振光的高纯度转化.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优化矩形孔的几何尺寸,在偏振转换效率大于10%的情况下,透射光中的理论偏振纯度约为99.5%,且该结构对膜厚的宽容度较大,有利于器件在全息、透镜和光栅方面的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激元型超表面 几何相位 亚波长金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