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IDS)在纸浆H_2O_2漂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董俊晶 万金泉 +2 位作者 马邕文 王艳 王祥槐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2,共8页
以桉木浆和蔗渣浆为原料,研究了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IDS)作为螯合剂在纸浆H_2O_2漂白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正交实验,分别得出了IDS作为桉木浆、蔗渣浆H_2O_2漂白预处理段螯合剂的最佳使用条件。结果表明,IDS... 以桉木浆和蔗渣浆为原料,研究了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IDS)作为螯合剂在纸浆H_2O_2漂白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正交实验,分别得出了IDS作为桉木浆、蔗渣浆H_2O_2漂白预处理段螯合剂的最佳使用条件。结果表明,IDS作为桉木浆H_2O_2漂白预处理段螯合剂的最佳使用条件为:温度60℃,时间50 min,IDS用量0.3%;IDS作为蔗渣浆H_2O_2漂白预处理段螯合剂的最佳使用条件为:温度70℃,时间60 min,IDS用量0.8%。在本实验IDS螯合最优条件下,与EDTA对比发现,IDS的螯合效果与EDTA相当,且IDS易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浆 蔗渣浆 H2O2漂白 螯合剂 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羧酸盐螯合钴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四环素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晓晓 李兴发 +2 位作者 张峰 潘寒风 林嘉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93-2703,共11页
以氨基羧酸盐为螯合剂制备了一种良好的金属基非均相催化剂.在室温和酸性pH条件下(pH~6),将氨基羧酸盐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IDS)螯合金属钴并接枝在壳聚糖(CS)上制备了复合催化剂(CSI-Co).通过EDS能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 以氨基羧酸盐为螯合剂制备了一种良好的金属基非均相催化剂.在室温和酸性pH条件下(pH~6),将氨基羧酸盐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IDS)螯合金属钴并接枝在壳聚糖(CS)上制备了复合催化剂(CSI-Co).通过EDS能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结果表明,CS和IDS成功接枝形成酰胺键,同时金属Co也成功螯合到复合材料上.利用CSI-Co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盐酸四环素(TCH),在10mg/L TCH(初始pH~5.21),PMS投加量为400mg/L,CSI-Co投加量为200mg/L的条件下,反应10min TCH的降解率达98.52%,且重复使用4次后降解率仍达74.16%.在较宽pH范围内(3~11),多种阴离子(HCO_(3)^(-),HPO_(4)^(2-),SO_(4)^(2-),Cl^(-),NO_(3)^(-))和腐殖酸(HA)存在下也有较好的催化效果,表明其优良的催化性能.通过自由基淬灭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对反应体系中的活性物种进行鉴定,证实PMS/CSI-Co体系降解TCH过程中主要活性物种为单线态氧(^(1)O_(2)),同时少量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HO^(·))参与降解.研究结果为金属基非均相催化剂降解废水中的抗生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表明所制备的CSI-Co在过硫酸盐催化反应及抗生素的去除中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 螯合 过一硫酸盐 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溜水减阻剂的绿色配体-Fenton降黏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娟 袁梦瑶 +2 位作者 惠海伟 王新强 屈撑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4,共6页
滑溜水减阻剂EM50聚合物给压裂返排液处理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采用绿色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IDS)配体-Fenton法对减阻剂EM50进行氧化降黏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研究影响降黏效果的3个主要因子n(IDS)∶n(Fe(Ⅱ)... 滑溜水减阻剂EM50聚合物给压裂返排液处理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采用绿色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IDS)配体-Fenton法对减阻剂EM50进行氧化降黏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研究影响降黏效果的3个主要因子n(IDS)∶n(Fe(Ⅱ))、Fe(Ⅱ)加量、H2O2加量的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中性条件下,影响氧化降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n(IDSTA)∶n(Fe(Ⅱ))、Fe(Ⅱ)加量、H2O2加量;3个因素中,n(IDSTA)∶n(Fe(Ⅱ))与Fe(Ⅱ)加量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根据模型预测最优反应条件为:n(IDS):n(Fe(II))=1.4,c(Fe(II))=0.3mmol/L,φ(H2O2)=0.5%。在最优反应条件下质量分数0.1%的EM50溶液的平均降黏率为84.01%,与预测值相对偏差2.62%,说明建立的模型切实可行。降黏后进行混凝处理,压裂返排液SS、COD去除率分别为94.9%、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降黏 亚氨基二琥珀酸四钠 配体-Fen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