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亚氧化物化学气相传输工艺低成本生长β-Ga_(2)O_(3)厚膜
1
作者 陈旭阳 李昊勃 +3 位作者 秦华垚 许明耀 卢寅梅 何云斌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1,共7页
β-Ga_(2)O_(3)作为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功率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提出一种快速外延生长β-Ga_(2)O_(3)晶态厚膜的新方法——亚氧化物化学气相传输(SOCVT);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价格低廉等优势。利用液态Ga和固... β-Ga_(2)O_(3)作为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功率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提出一种快速外延生长β-Ga_(2)O_(3)晶态厚膜的新方法——亚氧化物化学气相传输(SOCVT);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价格低廉等优势。利用液态Ga和固态Ga_(2)O_(3)高温反应生成的气态Ga_(2)O作Ga源,在常压的CO_(2)气氛中,以设定温度1300℃、坩埚-衬底间距8.5 cm的工艺条件,在c面蓝宝石单晶衬底(1 cm×1 cm)上获得了厚度超百微米的β-Ga_(2)O_(3)晶态厚膜。由XRD图谱分析可知,样品具有(201)择优取向。SEM表征结果显示所沉积厚膜均匀且致密,厚度达106.4μm。XPS分析表明该厚膜的O与Ga的原子比为1.5,化学纯度高,不含碳杂质。由透射光谱测试推算其禁带宽度为4.42 eV。本研究表明,SOCVT技术具有较快的β-Ga_(2)O_(3)生长速度,有望发展成为低成本快速外延生长β-Ga_(2)O_(3)晶态厚膜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氧化物化学气相传输 β-Ga_(2)O_(3) 厚膜 低成本 超宽禁带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油酸氢过氧化物氧化修饰对大豆蛋白热变性和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吴伟 林亲录 华欲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以亚油酸氢过氧化物代表脂质氢过氧化物氧化修饰大豆分离蛋白,采用圆二色光谱、内源荧光光谱、粒径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研究氢过氧化物氧化修饰对大豆蛋白热变性和聚集的影响。结果发现亚油酸氢过氧化物氧化修饰使得大豆蛋白热稳... 以亚油酸氢过氧化物代表脂质氢过氧化物氧化修饰大豆分离蛋白,采用圆二色光谱、内源荧光光谱、粒径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研究氢过氧化物氧化修饰对大豆蛋白热变性和聚集的影响。结果发现亚油酸氢过氧化物氧化修饰使得大豆蛋白热稳定性下降,热变性过程中形成聚集体粒径随着蛋白质氧化程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热变性大豆蛋白冷却后的粒径和聚集体含量则随着蛋白质氧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氢过氧化物 大豆蛋白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汉族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延博 葛卫红 +2 位作者 印晓星 张婷 高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987-3989,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1639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184例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VKORC1-1639基因的多态性...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1639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184例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VKORC1-1639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184例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VKORC1-1639基因AA、AG、GG型分别为152例(82.6%)、31例(16.9%)、1例(0.5%),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分别为9.0%和91.0%。184例患者VKORC1-1639基因多态性Hardy-Weinberg平衡拟合度良好(χ2=0.19,P>0.05)。结论我国汉族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中存在VKORC1-1639突变基因,其基因分布频率与欧洲等其他人群存在种族差异。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时应检测患者的VKORC1-1639基因型,以便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令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单位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羧基样亚油酸氧化物促进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
4
作者 马艳华 刘庆平 +2 位作者 娜琴 苑红 扈瑞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ω-羧基样亚油酸氧化物(7-KC-9-COOH)是由Cu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中得到的负性胆固醇氧化物。研究其对ATP结合盒(ABC)转运子超家族成员ABCA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对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的影响。THP-1单核细胞经... ω-羧基样亚油酸氧化物(7-KC-9-COOH)是由Cu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中得到的负性胆固醇氧化物。研究其对ATP结合盒(ABC)转运子超家族成员ABCA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对高密度脂蛋白(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的影响。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化学合成的7-KC-9-COOH以时间梯度孵育细胞,随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研究其对ABCA1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7-KC-9-COOH显著促进了ABCA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其中作用2 h效果最为显著,基因水平增加48.6%(*P<0.05),蛋白水平增加285.3%,较空白组升高近3倍(**P<0.01)。抑制其上游核转录因子PPARγ与LXRα,其蛋白表达量下降51.2%。ω-COOH亚油酸氧化物7-KC-9-COOH经由PPARγ-LXRα信号通路提高了ABCA1的表达,促进了胆固醇逆转运(RCT)和HDL介导的胆固醇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羧基样油酸氧化物 ATP结合盒转运子A1 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肝脏X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14)C]苯乙烯-N,N-二甲氨基丙胺马来酰亚胺-N-氧化物的合成(简报)
5
作者 田淑浩 顾梅英 +4 位作者 蒲瑞章 王进通 陆丽仪 管元美 张秀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6年第6期493-497,共2页
聚苯乙烯-N,N-二氨基丙胺马来酰亚胺-N-氧化物(简称“津五”)对实验性矽肺的治疗效果优于聚乙烯吡啶-N-氧化物(简称“克矽平”)。“津五”的单体分子比“克矽平”大得多。为了确定用同位素示踪研究判定其能否用于临床我们设计下述途径... 聚苯乙烯-N,N-二氨基丙胺马来酰亚胺-N-氧化物(简称“津五”)对实验性矽肺的治疗效果优于聚乙烯吡啶-N-氧化物(简称“克矽平”)。“津五”的单体分子比“克矽平”大得多。为了确定用同位素示踪研究判定其能否用于临床我们设计下述途径合成了^(14)C标记的“津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NN-二氨基丙胺马来酰胺-N-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脂肪氧合酶酶促合成亚油酸氢过氧化物 被引量:12
6
作者 蔡琨 周建东 +3 位作者 方云 夏咏梅 苏亚芬 石玉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7,共4页
研究了水相体系中大豆脂肪氧合酶酶促合成亚油酸(LA)氢过氧化物的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4 11g/L,pH=9,5℃,反应时间120min,亚油酸氢过氧化物产率80%。当m(LA)∶m(surfactant)=1∶1时,Tween系列、CTAB、AOT、AEO4、OAPCG、S839... 研究了水相体系中大豆脂肪氧合酶酶促合成亚油酸(LA)氢过氧化物的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4 11g/L,pH=9,5℃,反应时间120min,亚油酸氢过氧化物产率80%。当m(LA)∶m(surfactant)=1∶1时,Tween系列、CTAB、AOT、AEO4、OAPCG、S8390均能加速反应,其中AEO4使反应时间缩短至30min,产率提高12%。一些盐可以明显地加快反应进程,其中柠檬酸钠使反应时间缩短至15min。外源Fe3+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 5μmol/L或外源Fe2+为5nmol/L时反应速度显著提高,消除了滞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脂肪氧合酶 油酸氢过氧化物 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血剂对褐家鼠种群遗传多样性及抗药性的影响
7
作者 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 孙婷 +3 位作者 王大伟 刘晓辉 汪秀会 宋英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了解新疆喀什地区多年连续使用抗凝血剂灭鼠对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抗药性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2019年、2020年、2022年和2023年经过抗凝血类杀鼠剂防控后的褐家鼠个体,首先分析和比较不同年度种群中线粒体细胞色... 为了解新疆喀什地区多年连续使用抗凝血剂灭鼠对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抗药性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2019年、2020年、2022年和2023年经过抗凝血类杀鼠剂防控后的褐家鼠个体,首先分析和比较不同年度种群中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不同单倍型的种类和频率,以及单倍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然后比较了不同年度种群的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基因(Vkorc1)多态性及其频率,评估种群的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收集的100只褐家鼠中共检测到6个不同的Cyt b单倍型。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6个单倍型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大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显示,Cyt b单倍型多样性在2019年种群中最高,在2023年种群中最低,一些低频率的Cyt b单倍型在2020年、2022年和2023年的种群中消失,说明种群产生了明显的瓶颈效应。Fst分析显示,2022年的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Cyt b基因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分析Vkorc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仅检测到一种沉默突变Ile82Ile,未检测到与抗性相关的Vkorc1错义突变,说明该地褐家鼠种群的抗性水平较低。以上结果说明该地区经过多年的抗凝血剂使用后,褐家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降低,遗传结构受到显著影响,但种群没有产生明显的抗药性,第一代抗凝血剂仍然有效。该研究为今后深入开展褐家鼠种群遗传结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当地褐家鼠防控过程中抗凝血剂的用药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褐家鼠 抗凝血灭鼠剂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单位1基因 CY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铝颗粒在二氧化碳气氛下燃烧的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博闻 吴玉欣 +1 位作者 严亮 余志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为研究核壳结构纳米铝颗粒(ANP)在CO_(2)气氛下加热与燃烧的过程,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 (ReaxFF MD)对原子扩散过程进行研究。加热前期,在热膨胀与电场力作用下,核心处的铝原子与壳层的氧原子间相互扩散,在ANP内部形成空腔;加热中后期... 为研究核壳结构纳米铝颗粒(ANP)在CO_(2)气氛下加热与燃烧的过程,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 (ReaxFF MD)对原子扩散过程进行研究。加热前期,在热膨胀与电场力作用下,核心处的铝原子与壳层的氧原子间相互扩散,在ANP内部形成空腔;加热中后期,ANP在电场力与浓度梯度作用下,转变为均匀分布的亚氧化物(AlO,Al_(2)O等)。分析原子间化学键以及产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未氧化的铝原子会抑制一氧化碳的产生。当CO_(2)进入ANP时,发生2Al+CO_(2)=Al_(2)OC+O反应,产生中间产物,游离的O原子优先氧化未反应的铝原子。当铝原子消耗殆尽后,亚氧化物与中间产物分别发生AlO+CO_(2)=AlO2+CO和Al_(2)OC+2AlO2=4AlO+CO反应产生CO。研究揭示了ANP在CO_(2)气氛下加热与燃烧阶段的微观反应机理,为Al/CO_(2)反应体系在火星探测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颗粒 反应分子动力学 Al/CO_(2)反应 化学键 亚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博 邓美林 +3 位作者 杨小珊 段云鹏 吴晓琴 屠大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8-1004,共7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WAX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WAX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数据并做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9种况-亚硝胺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对4类典型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3个不同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62.5%-118%,只80为2.11%-25.6%,检出限([00,5/况=3)为0.02-0.31μg/kg.该方法成本低廉、灵敏可靠,适用于同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同位素稀释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N-硝胺 动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基于临床特征和基因型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俊 栾家杰 +3 位作者 徐文科 朱艳虹 汪魏平 张大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84-290,共7页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并构建华法林给药模型,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设定标准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心脏瓣膜手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中...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并构建华法林给药模型,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设定标准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心脏瓣膜手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中国汉族人群203例,对纳入人群进行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检测,结合基因型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性别、吸烟、饮酒及高血压病史对华法林剂量无明显影响(P>0.05)。华法林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155,P=0.027);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r=0.166、0.190,P=0.009、0.003)。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拟合得到华法林给药模型D=2.855-1.173×CYP2C9(AC)+0.020×W-0.024×A+4.064×VKORC1(GG)+1.486×VKORC1(GA)。结论:华法林的剂量受到年龄、身高、体质量及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依据华法林给药模型可优化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方案,但仍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2C9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单位1 个体化给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decomposition of rock phosphate containing pyrites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被引量:2
11
作者 池汝安 肖春桥 +2 位作者 黄晓慧 王存文 吴元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170-175,共6页
Leaching soluble phosphorus from rock phosphate containing pyrites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f.) is feasible,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as follows. Pyrites are oxidized by A.f. to produce H_2SO_4 and Fe... Leaching soluble phosphorus from rock phosphate containing pyrites by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f.) is feasible,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as follows. Pyrites are oxidized by A.f. to produce H_2SO_4 and FeSO_4; the rock phosphate is decomposed by H_2SO_4, forming soluble phosphorus compounds; and Fe2+ from FeSO_4 is oxidized to Fe^3+, providing energy for the growth of A. f.. In this process, as H_2SO_4 is produced in the reaction, an acidic condition in the culture medium is formed, which benefits the growth of A. f. and aids both continuous oxidation of pyrites and leaching of soluble phosphorus from rock phosphate. The fraction of phosphorous leached can reach the largest in the presence of 1.0 g/L Fe^3+, 200 mg/L Mg^2+ and 400 mg/L NH_4^+. The optimal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n the fraction of phosphorous leached are as follows: the volume fraction of inocula of A. f., the mass ratio of pyrites to rock phosphate and the pH value are in ranges of 5%-25%, 3:1-5:1 and 1.8-2.2,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eomposition rock phosphate PYRITES 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