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营营 高颖 +1 位作者 莫大鹏 王伊龙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基础治疗是抗血小板药物、强化降脂及危险因素的控制,但即使接受最佳的内科治疗,此类患者仍有较高的卒中复发率。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器械的更新,血管内治疗逐渐用于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治... 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基础治疗是抗血小板药物、强化降脂及危险因素的控制,但即使接受最佳的内科治疗,此类患者仍有较高的卒中复发率。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器械的更新,血管内治疗逐渐用于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的治疗,但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本文旨在阐述症状性非急性颈内动脉闭塞在血管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选择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缺血性卒中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亚急性及慢性脑动脉闭塞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常凯涛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3-377,共5页
亚急性及慢性脑动脉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并不常见、但很重要的原因。主要机制是局部血流动力学障碍,理论上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可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改善预后。目前亚急性及慢性脑动脉闭塞最佳治疗方案尚存争议,介入技术迅速发展使血管内... 亚急性及慢性脑动脉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并不常见、但很重要的原因。主要机制是局部血流动力学障碍,理论上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可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改善预后。目前亚急性及慢性脑动脉闭塞最佳治疗方案尚存争议,介入技术迅速发展使血管内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该文就亚急性及慢性脑动脉闭塞的定义、危害、治疗现状、影像学评估、技术要点、相关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闭塞 介入再通治疗 急性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例
3
作者 孟舒 王长谦 +2 位作者 李毅刚 徐伟平 陈漫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6,共1页
1资料与方法病史摘要:患者,女,66岁,因冠心病,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高脂血症。心电图示:V5、V6ST段水平压低0.5mm,左心室高电压。心脏超声示:左心室前壁及下壁心肌可逆性缺血。
关键词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术后并发 左心室高电压 劳累性心绞痛 糖尿病史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再通治疗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初步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永亮 马林 +5 位作者 谭华桥 方淳 封灏 徐霁充 严烁 韩洪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0-816,共7页
目的评估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采用血管内再通治疗的15例亚急性和慢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再通成功率、... 目的评估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采用血管内再通治疗的15例亚急性和慢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再通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86.7%)成功再通。术中发生末梢栓塞事件7例(症状性3例,无症状性4例),血管夹层1例,术后出现支架取栓相关脑出血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出院时13例成功再通患者中12例症状好转,1例无明显改善;2例再通失败患者中1例症状恶化,1例无明显改善。术后13例获血管造影随访平均5.8个月,1例并发夹层再通失败患者病变段再闭塞,12例成功再通患者中1例支架内再狭窄,其余11例均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再狭窄。14例获临床随访平均5.6个月,12例成功再通患者中除1例支架内狭窄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外,均无再发卒中及TIA,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示功能良好;2例再通失败患者90 d m RS评分示功能恶化。结论严格筛选患者基础上采取血管内开通术治疗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是可行、安全的,近期内能改善患者脑缺血症状,降低卒中再发率,但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动脉 亚急性/慢性血管闭塞 血管内再通术 可行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亚急性期磁敏感血管征的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国勇 吴雪梅 +3 位作者 李颖 李婕妤 孙伟平 黄一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3-113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的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在亚急性期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的表现。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病房2017年12月—2019年8月收治的经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的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在亚急性期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的表现。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病房2017年12月—2019年8月收治的经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颅内大血管闭塞,且在发病第3~14天接受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的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患者的SVS征出现情况。结果:共有51例患者进入分析,其中女19例、男32例,平均年龄(63.04±11.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LAA组相比,CE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房颤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0例患者表现为SVS征阳性,心源性栓塞组患者SVS征阳性率为30%,显著低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6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在敏感度测试中仅纳入SWI检查时间在卒中后第7~14天的患者,两组间SVS征阳性率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0 vs.72.7%,P=0.006)。以有无房颤分组,合并房颤的卒中患者SVS征阳性率为25%,显著低于无房颤的卒中患者(65.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发病的亚急性期,心源性栓塞患者的SVS征阳性率低于LAA亚型的卒中患者;SVS征在卒中不同亚型鉴别中的作用尚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病例研究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血管闭塞 脑卒中 病因分型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例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剑 朱国英 +7 位作者 王人彭 苏唏 万海燕 宋丹 陈国洪 李炬 程光辉 熊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探讨亚急性、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行PTCA术的冠状动脉闭塞病例(115支闭塞血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将病人分为二组:43例为亚急... 目的 探讨亚急性、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行PTCA术的冠状动脉闭塞病例(115支闭塞血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将病人分为二组:43例为亚急性闭塞组(1-30d),72例为慢性闭塞组(1-108月),均按常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操作。结果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病变支数、闭塞血管部位等无明显差异。亚急性闭塞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5%,明显高于慢性闭塞组9%;慢性闭塞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为91%,明显高于亚急性闭塞组35%。亚急性闭塞组导丝通过率97%,球囊扩张率97%,支架置入率为95%。慢性闭塞组导丝通过率90%,球囊扩张率87%,支架置入率为85%。结论本研究表明闭塞血管的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亚急性闭塞组成功率高于慢性闭塞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手术的成功与闭塞的时间、造影的特点、器械的选择以及术者的技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急性 慢性 血管 发生率 介入治疗 支架置入 通过率 常规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肺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1,共13页
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外科技术和术后管理经验的积累,我国肺移植例数逐步增长。肺移植术后移植肺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由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等所致的原发性移植肺无功能(PGD)、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 近年来,随着肺移植外科技术和术后管理经验的积累,我国肺移植例数逐步增长。肺移植术后移植肺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由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等所致的原发性移植肺无功能(PGD)、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的机会性感染或淋巴组织异常增生等。移植肺并发症的确诊主要依据移植肺活组织检查(活检)。本文对移植肺病理学研究的简史、移植肺活检的主要方法及其病理学处理技术、肺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进行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对上述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囊性纤维化 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C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 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 支气管肺泡灌洗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 移植相关血管病(T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CE MRP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楠 栾彧 +1 位作者 王丹 康雪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84-785,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临床应用 发病 慢性肺动脉栓塞 血管病变 DSA血管造影 急性 CE 图像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循环杂志》2008年第23卷关键词索引
9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1-487,共7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动脉弹性功能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症 慢性完全闭塞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患者 心房颤动 心房纤颤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杨跃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脑钠肽前体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