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心型扁藻叶绿体psb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侯士昌 崔玉琳 +2 位作者 温少红 唐志红 秦松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4,14,共5页
psbA基因是叶绿体基因组中一个重要的光调控基因,编码光和系统Ⅱ反应中心的D1蛋白。根据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高度保守的特性,利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psbA基因的保守序列(基因登录号:HQ667991.1)设计引物,采用PCR步移的方... psbA基因是叶绿体基因组中一个重要的光调控基因,编码光和系统Ⅱ反应中心的D1蛋白。根据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高度保守的特性,利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psbA基因的保守序列(基因登录号:HQ667991.1)设计引物,采用PCR步移的方法从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基因组DNA中克隆到psbA基因全长(基因登录号:KF528742)。序列分析表明,亚心型扁藻psbA基因全长1939 bp,编码区长度为1062 bp,推导编码353个氨基酸,包括4个赖氨酸残基。有效密码子数显示psbA基因具有明显的密码子偏好性,并且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表明25个密码子在编码使用时具有偏好性,其中20个密码子以A/T碱基结尾,占到80%。其终止密码子使用了T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 PCR步移 PSBA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促进海洋亚心型扁藻光照产氢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冉春秋 虞星炬 +1 位作者 金美芳 张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海洋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在厌氧和解偶联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简写CCCP)的作用下有明显的放氢现象。P.subcordiformis经过32h暗诱导,在15μmol·L^(-1)的羰基氰化物间... 海洋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在厌氧和解偶联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简写CCCP)的作用下有明显的放氢现象。P.subcordiformis经过32h暗诱导,在15μmol·L^(-1)的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作用下,能持续光照产氢约12h;760ml藻细胞密度为3.0×10~6 ml^(-1)的P.subcordiformis能够产生氢气7.54 ml。光照产氢过程中,藻液的pH值由7.62逐渐降低到7.49,光合作用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由0.342迅速降到0.002,体系的氧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上述结果表明:CCCP不仅能使电子传递和ATP的形成解偶联,而且还能显著抑制PSⅡ的光化学效率,使反应体系在光照阶段保持厌氧状态而实现持续产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亚心型扁藻 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 厌氧 氢气 PSⅡ 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混合培养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蔡卓平 段舜山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0-333,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在单独培养和相同接种比例混合培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单独培养盐藻的生长经历了3个明显的阶段,生长曲线呈现"S"型;单独培养扁藻与混合培养藻在18 d内还未到达稳定期,仍保持一...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杜氏盐藻和亚心型扁藻在单独培养和相同接种比例混合培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单独培养盐藻的生长经历了3个明显的阶段,生长曲线呈现"S"型;单独培养扁藻与混合培养藻在18 d内还未到达稳定期,仍保持一定的生长态势。混合培养、单独培养盐藻以及单独培养扁藻的最大光密度值(OD680)分别为0.784、0.702和0.765。混合培养藻的生物量(0.841 mg/ml)也稍高于单独培养盐藻(0.582 mg/ml)和单独培养扁藻的生物量(0.819 mg/ml)。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盐藻和扁藻具有一定的促进藻生长和提高生物量产出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 亚心型扁藻 混合培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Zn^(2+)对亚心型大扁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沈建忠 陆德祥 +1 位作者 张跃群 王勇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840-5842,共3页
[目的]观察重金属离子Cr3+、Z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为渔业生产及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试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C=0.01~100.00 mg/L)的Cr3+、Zn2+处理绿藻门亚心型大扁藻(Plztymonassp.)。[结果]0.10 mg/L Zn2+溶液促进亚... [目的]观察重金属离子Cr3+、Z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为渔业生产及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试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C=0.01~100.00 mg/L)的Cr3+、Zn2+处理绿藻门亚心型大扁藻(Plztymonassp.)。[结果]0.10 mg/L Zn2+溶液促进亚心型大扁藻生长的效果最好,Cr3+、Zn2+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亚心型大扁藻的生长。[结论]充分利用各种海洋及淡水藻类对污水进行净化是一条高效、节能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 Zn2+ 生长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条件下扁藻破碎方法及其对氢酶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彦飞 陈兆安 +3 位作者 陆洪斌 虞星炬 金美芳 张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7-500,共4页
为了分离纯化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体内的可溶性氢酶,研究了在厌氧环境下藻细胞的破碎方法,以及各种破碎条件对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超声法在输出功率为400 W、超声为5 s、间歇为10 s、工作20次的条件下,... 为了分离纯化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体内的可溶性氢酶,研究了在厌氧环境下藻细胞的破碎方法,以及各种破碎条件对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超声法在输出功率为400 W、超声为5 s、间歇为10 s、工作20次的条件下,破碎细胞后溶液中总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73 g/L.珠磨法和体积分数为0.2%的Triton X-100法破碎的鲜细胞的氢酶提取效率较高,分别为1.44 U/g和1.27 U/g,其中使用Triton X-100法破碎后的粗提液所含其他蛋白的种类较少.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足够量的氢酶进行下一步纯化,因此Triton X-100法是最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心型扁藻 细胞破碎 总蛋白浓度 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