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微米球形Y_(2)O_(3)粉体及其透明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焱 覃显鹏 +4 位作者 甘霖 周国红 章天金 王士维 陈鹤拓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1-696,共6页
Y_(2)O_(3)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280 nm~8μm宽频段内的高透明性,而广泛应用于激光介质或光学窗口等领域。制备高透明的Y_(2)O_(3)陶瓷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而高质量的粉体是制备高透明Y_(2)O_(3)陶瓷的关键,尿素均相沉淀法以... Y_(2)O_(3)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280 nm~8μm宽频段内的高透明性,而广泛应用于激光介质或光学窗口等领域。制备高透明的Y_(2)O_(3)陶瓷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而高质量的粉体是制备高透明Y_(2)O_(3)陶瓷的关键,尿素均相沉淀法以其爆发成核和均匀可控的阴离子释放机制成为制备单分散颗粒的主要方法。本工作以硝酸钇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单分散、亚微米级的球形Y_(2)O_(3)粉体。采用不同方法研究了Y_(2)O_(3)前驱体和煅烧后粉体的结构、物相演变和形貌。前驱体的颗粒尺寸约为330 nm,800℃煅烧2 h得到的Y_(2)O_(3)粉体尺寸约为260 nm。在800℃煅烧后即可得到纯相的Y_(2)O_(3)粉体,粉体呈球形,分散性好,且粒径均匀。以该Y_(2)O_(3)粉体为原料,添加原子分数0.3%的Nb_(2)O_(5)为烧结助剂,在1780℃通过真空无压烧结成功制备了透明Y_(2)O_(3)陶瓷。材料的光学性质优良,即样品(厚度1 mm)的直线透过率在1100 nm处达到76.9%,在400 nm处达到65.6%。本工作为制备性能优良的Y_(2)O_(3)透明陶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均相沉淀法 微米球形Y_(2)O_(3)粉体 透明Y_(2)O_(3)陶瓷 Nb_(2)O_(5) 真空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SiC粉体的氧化过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小斌 周秋生 +2 位作者 刘业翔 熊翔 郝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0-563,共4页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研究了亚微米级SiC粉体的氧化过程 ,结果表明 :当温度低于 80 0℃ ,亚微米级的SiC粉体很难在空气中氧化 ;但在较高温度下 (90 0~ 12 0 0℃ )极易氧化 ,且服从抛物线速度方程 ,受氧气通过SiO2 氧化膜的内扩散控制 ...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研究了亚微米级SiC粉体的氧化过程 ,结果表明 :当温度低于 80 0℃ ,亚微米级的SiC粉体很难在空气中氧化 ;但在较高温度下 (90 0~ 12 0 0℃ )极易氧化 ,且服从抛物线速度方程 ,受氧气通过SiO2 氧化膜的内扩散控制 ,反应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 143.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SiC粉体 氧化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SiO_(2)粉体对无水泥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水明 赵惠忠 +2 位作者 魏建修 陈金凤 蔡玮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以致密刚玉、碳化硅等为主要原料,以w(SiO_(2))=99.9%的亚微米SiO_(2)粉体(d_(50)=0.242μm)为结合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水泥铁沟浇注料。研究了亚微米SiO_(2)粉体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4%、5%、6%、7%、8%、9%)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从... 以致密刚玉、碳化硅等为主要原料,以w(SiO_(2))=99.9%的亚微米SiO_(2)粉体(d_(50)=0.242μm)为结合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水泥铁沟浇注料。研究了亚微米SiO_(2)粉体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4%、5%、6%、7%、8%、9%)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从亚微米SiO_(2)粉体的粒度分布、红外光谱等角度,分析探讨了亚微米SiO_(2)粉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亚微米SiO_(2)粉体可以单独作为铁沟浇注料的结合剂制备出无水泥铁沟浇注料;2)相比传统铁沟浇注料,无水泥铁沟浇注料在加水量、高温抗折强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亚微米SiO_(2)粉体的最佳加入量为4%~6%(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沟浇注料 无水泥 微米SiO_(2)粉体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氢氧化铝为原料制备亚微米级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2
4
作者 贾春燕 李东红 刘永鹤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44 59,59,共4页
以氢氧化铝为原料,将其洗涤预处理后在1 200,1 230,1 250,1 350,1 430℃下煅烧,然后再球磨不同时间制得Al2O3粉体,研究了原料预处理、煅烧温度及球磨时间对煅烧后Al2O3产物中α相的转化率、比表面积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预处理... 以氢氧化铝为原料,将其洗涤预处理后在1 200,1 230,1 250,1 350,1 430℃下煅烧,然后再球磨不同时间制得Al2O3粉体,研究了原料预处理、煅烧温度及球磨时间对煅烧后Al2O3产物中α相的转化率、比表面积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原料中Na2O的含量,从而提高煅烧后Al2O3产物中α相的转化率,并降低产物中Na2O的含量;最佳的煅烧温度为1 250℃,该温度下制备的α-Al2O3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较好的活性,经球磨8h后,其粒径可以达到亚微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Al2O3粉体 粉体煅烧温度 球磨 氢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剂添加量对燃烧合成亚微米ZrB_2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喇培清 韩少博 +1 位作者 卢学峰 魏玉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以NaCl为稀释剂,B2O3、ZrO2和Mg粉为原料,利用燃烧合成法成功制备了亚微米ZrB2粉体,并对其进行了SEM、EDS,XRD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稀释剂添加量增加,体系绝热温度下降;浸出产物是由少量的大尺寸颗粒和大量的小尺寸颗粒形成的弱团... 以NaCl为稀释剂,B2O3、ZrO2和Mg粉为原料,利用燃烧合成法成功制备了亚微米ZrB2粉体,并对其进行了SEM、EDS,XRD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稀释剂添加量增加,体系绝热温度下降;浸出产物是由少量的大尺寸颗粒和大量的小尺寸颗粒形成的弱团聚体;稀释剂摩尔数k值从0.5增加到1.5时,产物平均颗粒尺寸从305 nm降低到160 nm;产物浸出后主要物相为ZrB2和ZrO2,后者含量随稀释剂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稀释剂可以提供液态介质,促进质量传输,提高产物纯度,还可以降低体系燃烧温度,并包覆在产物表面抑制其结晶长大,降低颗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稀释剂 燃烧合成 ZRB2 亚微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亚微米α-Al_2O_3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世锋 王焕平 +3 位作者 周广淼 李登豪 张斌 徐时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90-3295,共6页
以硝酸铝、硝酸铜、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亚微米氧化铝粉体,并对不同温度煅烧后粉体的物相与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在硝酸铝的无水乙醇溶胶中引入少量CuO-TiO2氧化物助剂前驱体,在80℃水浴中长时间静置后获得浅蓝色凝胶... 以硝酸铝、硝酸铜、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亚微米氧化铝粉体,并对不同温度煅烧后粉体的物相与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在硝酸铝的无水乙醇溶胶中引入少量CuO-TiO2氧化物助剂前驱体,在80℃水浴中长时间静置后获得浅蓝色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该凝胶,结果发现:煅烧温度低于950℃时,所获得的粉体主要为无定形态,仅含有少量的γ-Al2O3;将凝胶在1000℃煅烧2h后,全部变成粒径在80~100nm之间、粉体颗粒呈球形的α-Al2O3;当煅烧温度升高到1050℃时,α-Al2O3的颗粒直径长大到200~400nm。CuO-TiO2氧化物助剂前驱体的引入,不但降低了α-Al2O3的晶相合成温度,同时促进了α-Al2O3粉体颗粒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氧化铝 亚微米粉体 低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级α-氧化铝水悬浮液稳定性与沉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梅丽 吴秋芳 高玮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1,共4页
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亚微米级窄粒级分布的α相氧化铝粉体,对比悬浮液pH、固含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和温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沉降时间、吸光度等考察其分散稳定性,考虑了颗粒在水中的相互作用及小颗粒的布朗运动,通过纳米... 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亚微米级窄粒级分布的α相氧化铝粉体,对比悬浮液pH、固含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和温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沉降时间、吸光度等考察其分散稳定性,考虑了颗粒在水中的相互作用及小颗粒的布朗运动,通过纳米粒度电位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探索表征不同因素对悬浮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质量分数为1%的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p H在11左右时,得到分散稳定的氧化铝粉体,其亚微米级氧化铝粉体在高温条件下比低温条件下悬浮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氧化铝 亚微米粉体 悬浮稳定 窄粒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钠共沉淀法制备LaNi_(0.6)Fe_(0.4)O_3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建桥 王芬 +2 位作者 朱建锋 张立言 郭晓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3-427,共5页
以碳酸钠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亚微米级LaNi0.6Fe0.4O3(以下简称LNFO)粉体。研究了溶液离子总浓度,沉淀剂溶液pH,沉淀反应温度,滴定速率,前驱体热处理温度以及分散剂等因素对制备LNFO粉体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 以碳酸钠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亚微米级LaNi0.6Fe0.4O3(以下简称LNFO)粉体。研究了溶液离子总浓度,沉淀剂溶液pH,沉淀反应温度,滴定速率,前驱体热处理温度以及分散剂等因素对制备LNFO粉体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失重分析(DSC-TG)、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期混合液离子总浓度为0.4 mol/L,沉淀剂溶液pH为10,沉淀温度范围为60~80℃,滴定速率为30 mL/min,以CTAB为分散剂,所得前驱体在700℃煅烧2 h后可得结晶程度良好的LNFO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0 6Fe0 4O3 共沉淀法 分散剂 亚微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凝胶法制备纯相LaNi_(0.6)Fe_(0.4)O_3粉体的研究
9
作者 韩建桥 王芬 +1 位作者 朱建锋 郭晓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756-2758,2763,共4页
以硬脂酸、氧化镧、硝酸镍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硬脂酸凝胶法合成了纯相LaNi0.6Fe0.4O3粉体为避免制备过程中产生杂相,实验采用了直接煅烧法即先将炉内温度升至煅烧温度保持恒温,然后将凝胶置于炉内焙烧。在650℃下成功合成了LaNi0.6Fe0.... 以硬脂酸、氧化镧、硝酸镍和硝酸铁为原料采用硬脂酸凝胶法合成了纯相LaNi0.6Fe0.4O3粉体为避免制备过程中产生杂相,实验采用了直接煅烧法即先将炉内温度升至煅烧温度保持恒温,然后将凝胶置于炉内焙烧。在650℃下成功合成了LaNi0.6Fe0.4O3粉体。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对其热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LaNi0.6Fe0.4O3粉体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径<1μm,且工艺过程简单,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凝胶法 LaNi0 6Fe0 4O3 粉体制备 亚微米粉体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SiC-Al_2O_3-Y_2O_3复合粉体分散性与烧结性的影响
10
作者 张宁 张天文 +2 位作者 阚洪敏 王晓阳 龙海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2,共4页
为获得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碳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以亚微米级Si C粉体和分析纯的Al(NO_3)_3与Y(NO_3)_3为主要实验原料、氨水为沉淀剂,用共沉淀包覆方法制备Si C-Al_2O_3-Y_2_O3纳米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前驱体的DTA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 为获得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碳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以亚微米级Si C粉体和分析纯的Al(NO_3)_3与Y(NO_3)_3为主要实验原料、氨水为沉淀剂,用共沉淀包覆方法制备Si C-Al_2O_3-Y_2_O3纳米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前驱体的DTA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以及煅烧温度对复合粉体的分散性和烧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_2O_3和Y_2O_3反应生成新相YAG,当YAG质量分数为10%、煅烧温度为600℃,复合粉体的烧结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SiC粉体 SiC-Al2O3-Y2O3复合粉体 煅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