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常压空气亚微秒脉冲DBD高速摄影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杰
李喜
+4 位作者
谢宇彤
王远
江孝国
龙继东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9-234,共6页
为研究亚微秒脉冲激励常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DBD)时空演化规律,采用高速摄影相机(ICCD)在ns量级时间曝光范围内,分别在单次及连续放电(500Hz)情况下研究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光性质及放电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在亚微秒高压脉冲平行板结构放...
为研究亚微秒脉冲激励常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DBD)时空演化规律,采用高速摄影相机(ICCD)在ns量级时间曝光范围内,分别在单次及连续放电(500Hz)情况下研究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光性质及放电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在亚微秒高压脉冲平行板结构放电条件下,起始阶段放电表现出不均匀性,随着电流增大发光增强并变得均匀,在回路电流最强位置时放电达到均匀状态,并且放电均匀性在回路电流下降阶段明显好于其上升沿阶段,放电发光强度与电流波形可以很好的吻合。在一定外界参数条件下,二次放电的存在受到电源重复频率、电压幅值等参数的影响。在单次放电条件下可以明显观测到二次放电的存在,相较于一次放电,二次放电更加均匀;连续状态放电模式下几乎观察不到二次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秒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
高速摄影
二次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压空气亚微秒脉冲多层介质阻挡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杰
李喜
+3 位作者
董攀
王远
龙继东
章林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16-2120,共5页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可在纵向空间增大放电等离子体的体积及其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表面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采用单极性重复频率高压亚微秒脉冲功率源,激励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在大气压空气中直径130 mm区域,获得3层介质...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可在纵向空间增大放电等离子体的体积及其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表面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采用单极性重复频率高压亚微秒脉冲功率源,激励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在大气压空气中直径130 mm区域,获得3层介质2层间隙分别为2 mm、2 mm以及5层介质4层间隙分别为1 mm、1 mm、1 mm、2 mm的均匀放电等离子体,采用普通相机(曝光时间1/17 s)对放电图像进行拍摄,不能分辨放电细丝的存在。采用ICCD对三层介质挡板两层2 mm间隙放电过程进行高速摄影实验,在曝光时间5 ns情况下对放电等离子体进行拍摄,发现上下两层间隙放电发光均匀分布在整个放电间隙,并且两层发光强弱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表明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击穿具有同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介质
介质阻挡放电
常压空气
亚微秒脉冲
高速摄影
材料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磁隔离驱动的亚微秒高压脉冲电源
被引量:
7
3
作者
饶俊峰
宋子鸣
+2 位作者
王永刚
姜松
李孜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7-173,共7页
为满足不可逆电穿孔对高压纳秒脉冲电源的需求,并且突破电源模块耐压的限制,提出了一款以正极性Marx为主电路、具有ns级前沿的高重复频率的亚微秒高压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使用光纤传输信号,经过驱动芯片放大信号后,利用磁芯变压器传递...
为满足不可逆电穿孔对高压纳秒脉冲电源的需求,并且突破电源模块耐压的限制,提出了一款以正极性Marx为主电路、具有ns级前沿的高重复频率的亚微秒高压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使用光纤传输信号,经过驱动芯片放大信号后,利用磁芯变压器传递驱动信号给MOSFET。磁芯变压器给电路提供了磁隔离,使驱动电路不会受高压输出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的耐压水平。驱动电路设计简单,所需元器件较少,可提供负压偏置,使开关管可靠关断,提高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保障电路稳定运行。此电源由16级电路构成,实验表明:在10 kΩ纯阻性负载上,当输入电压为630 V时,即可得到10 kV的高压输出。其最小脉宽为300 ns,频率1 Hz~10 kHz可调。该脉冲电源结构紧凑,能够做到输出电压、脉宽、频率可调。研究了磁芯材料和匝数对驱动脉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匝比的增加会影响信号脉宽,在一定的条件下,单匝电感量的差异和磁芯材料的不同对信号脉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秒脉冲
磁隔离
脉冲
电源
脉冲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气中三介质层脉冲DBD对聚四氟乙烯的亲水性改善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喜
李杰
+3 位作者
章林文
谢宇彤
董攀
龙继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48-4054,共7页
为了研究多层脉冲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对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亲水性改善的影响,采用3层介质层阻挡的结构,在大气压空气中使用亚微秒级重复频率单极性脉冲电源驱动产生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在一定的处理时间条件...
为了研究多层脉冲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对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亲水性改善的影响,采用3层介质层阻挡的结构,在大气压空气中使用亚微秒级重复频率单极性脉冲电源驱动产生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在一定的处理时间条件下,通过改变薄膜所处介质层方式、施加电压幅值、电源频率及气隙间距进行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处理实验,并测量处理前后薄膜的表面水接触角。结果显示当3层介质层上均贴有薄膜样品时水接触角变化最大,处理效果较好;随电压幅值及频率的增加薄膜表面水接触角减小并趋于饱和,气隙间距1 mm时薄膜表面水接触角从118°变化最小可到72°左右;而对处理后薄膜进行酒精清洗,发现频率过大或过小时、气隙间距过大或过小时薄膜表面处理效果不明显,在电压40 k V、频率500 Hz、气隙间距1 mm时的薄膜表面亲水性改善效果最佳,清洗后其表面水接触角最小可达85°左右,并可进行多层薄膜同时处理。与双层介质层放电等离子体表面效果相比,该放电结构具有很好的PTFE薄膜亲水性改善效果,能够增加薄膜处理面积,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及可行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层
介质阻挡放电
亚微秒脉冲
常压空气
聚四氟乙烯
低温等离子体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压氦气多路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喜
李杰
+2 位作者
董攀
龙继东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为了研究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多路射流阵列的放电特性,设计一个实现7路低温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装置,采用单电极放电结构,在开放的大气环境下通入氦气。采用高压窄脉冲重复频率电源激励驱动该放电装置,电源脉冲宽度约230ns,脉冲上升沿约为...
为了研究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多路射流阵列的放电特性,设计一个实现7路低温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装置,采用单电极放电结构,在开放的大气环境下通入氦气。采用高压窄脉冲重复频率电源激励驱动该放电装置,电源脉冲宽度约230ns,脉冲上升沿约为120ns。在重复频率为500Hz的条件下,通过高速摄影初步发现放电电流脉宽约为110ns,且无反向放电。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射流长度随电压幅值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电压幅值时射流长度有达到饱和的趋势,这是由于射流通道尾部有空气进入,电压幅值已不再是主要原因;只有在合适的气体流量值时,才能够获得较长的平均射流长度,这是由于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时射流均不足以维持形成的放电通道;此外,中心电极放电射流长度受气体流量影响较大,气体流量在一定值时可以观察到中心电极有较长的射流,射流放电强度较弱,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时中心电极几乎无放电,这是由于四周电极更易形成放电射流,削弱了中心电极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氦气
低温等离子体
多路射流阵列
亚
微秒
级
脉冲
射流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压空气亚微秒脉冲DBD高速摄影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杰
李喜
谢宇彤
王远
江孝国
龙继东
章林文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9-23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516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08B0402037)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双百"人才基金项目(2009R0102)
文摘
为研究亚微秒脉冲激励常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DBD)时空演化规律,采用高速摄影相机(ICCD)在ns量级时间曝光范围内,分别在单次及连续放电(500Hz)情况下研究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光性质及放电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在亚微秒高压脉冲平行板结构放电条件下,起始阶段放电表现出不均匀性,随着电流增大发光增强并变得均匀,在回路电流最强位置时放电达到均匀状态,并且放电均匀性在回路电流下降阶段明显好于其上升沿阶段,放电发光强度与电流波形可以很好的吻合。在一定外界参数条件下,二次放电的存在受到电源重复频率、电压幅值等参数的影响。在单次放电条件下可以明显观测到二次放电的存在,相较于一次放电,二次放电更加均匀;连续状态放电模式下几乎观察不到二次放电。
关键词
亚微秒脉冲
介质阻挡放电
高速摄影
二次放电
Keywords
sub-microsecon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high speed imaging
second discharge
分类号
O461.2 [理学—电子物理学]
TB872 [一般工业技术—摄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压空气亚微秒脉冲多层介质阻挡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杰
李喜
董攀
王远
龙继东
章林文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16-212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516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08B0402037)~~
文摘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可在纵向空间增大放电等离子体的体积及其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表面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采用单极性重复频率高压亚微秒脉冲功率源,激励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在大气压空气中直径130 mm区域,获得3层介质2层间隙分别为2 mm、2 mm以及5层介质4层间隙分别为1 mm、1 mm、1 mm、2 mm的均匀放电等离子体,采用普通相机(曝光时间1/17 s)对放电图像进行拍摄,不能分辨放电细丝的存在。采用ICCD对三层介质挡板两层2 mm间隙放电过程进行高速摄影实验,在曝光时间5 ns情况下对放电等离子体进行拍摄,发现上下两层间隙放电发光均匀分布在整个放电间隙,并且两层发光强弱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表明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击穿具有同时性。
关键词
多层介质
介质阻挡放电
常压空气
亚微秒脉冲
高速摄影
材料改性
Keywords
multilayer dielectric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
sub-microsecond pulse
highspeed photography
material modification
分类号
O461.2 [理学—电子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磁隔离驱动的亚微秒高压脉冲电源
被引量:
7
3
作者
饶俊峰
宋子鸣
王永刚
姜松
李孜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7-17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119100)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20YF1431100)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工交叉重点支持项目(2021005)。
文摘
为满足不可逆电穿孔对高压纳秒脉冲电源的需求,并且突破电源模块耐压的限制,提出了一款以正极性Marx为主电路、具有ns级前沿的高重复频率的亚微秒高压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使用光纤传输信号,经过驱动芯片放大信号后,利用磁芯变压器传递驱动信号给MOSFET。磁芯变压器给电路提供了磁隔离,使驱动电路不会受高压输出的影响,提高了电路的耐压水平。驱动电路设计简单,所需元器件较少,可提供负压偏置,使开关管可靠关断,提高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保障电路稳定运行。此电源由16级电路构成,实验表明:在10 kΩ纯阻性负载上,当输入电压为630 V时,即可得到10 kV的高压输出。其最小脉宽为300 ns,频率1 Hz~10 kHz可调。该脉冲电源结构紧凑,能够做到输出电压、脉宽、频率可调。研究了磁芯材料和匝数对驱动脉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匝比的增加会影响信号脉宽,在一定的条件下,单匝电感量的差异和磁芯材料的不同对信号脉宽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亚微秒脉冲
磁隔离
脉冲
电源
脉冲
变压器
Keywords
sub-microsecond pulse
magnetic isolation
pulsed power supply
pulsed transformer
分类号
TM832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气中三介质层脉冲DBD对聚四氟乙烯的亲水性改善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喜
李杰
章林文
谢宇彤
董攀
龙继东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48-405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5164)~~
文摘
为了研究多层脉冲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对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亲水性改善的影响,采用3层介质层阻挡的结构,在大气压空气中使用亚微秒级重复频率单极性脉冲电源驱动产生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在一定的处理时间条件下,通过改变薄膜所处介质层方式、施加电压幅值、电源频率及气隙间距进行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处理实验,并测量处理前后薄膜的表面水接触角。结果显示当3层介质层上均贴有薄膜样品时水接触角变化最大,处理效果较好;随电压幅值及频率的增加薄膜表面水接触角减小并趋于饱和,气隙间距1 mm时薄膜表面水接触角从118°变化最小可到72°左右;而对处理后薄膜进行酒精清洗,发现频率过大或过小时、气隙间距过大或过小时薄膜表面处理效果不明显,在电压40 k V、频率500 Hz、气隙间距1 mm时的薄膜表面亲水性改善效果最佳,清洗后其表面水接触角最小可达85°左右,并可进行多层薄膜同时处理。与双层介质层放电等离子体表面效果相比,该放电结构具有很好的PTFE薄膜亲水性改善效果,能够增加薄膜处理面积,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及可行路线。
关键词
多介质层
介质阻挡放电
亚微秒脉冲
常压空气
聚四氟乙烯
低温等离子体
表面处理
Keywords
multi-dielectric-laye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sub-microsecond pulse
atmospheric-pressure air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surface treatment
分类号
TQ317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TB38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压氦气多路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喜
李杰
董攀
龙继东
章林文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5164)
文摘
为了研究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多路射流阵列的放电特性,设计一个实现7路低温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装置,采用单电极放电结构,在开放的大气环境下通入氦气。采用高压窄脉冲重复频率电源激励驱动该放电装置,电源脉冲宽度约230ns,脉冲上升沿约为120ns。在重复频率为500Hz的条件下,通过高速摄影初步发现放电电流脉宽约为110ns,且无反向放电。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射流长度随电压幅值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电压幅值时射流长度有达到饱和的趋势,这是由于射流通道尾部有空气进入,电压幅值已不再是主要原因;只有在合适的气体流量值时,才能够获得较长的平均射流长度,这是由于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时射流均不足以维持形成的放电通道;此外,中心电极放电射流长度受气体流量影响较大,气体流量在一定值时可以观察到中心电极有较长的射流,射流放电强度较弱,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时中心电极几乎无放电,这是由于四周电极更易形成放电射流,削弱了中心电极放电。
关键词
大气压氦气
低温等离子体
多路射流阵列
亚
微秒
级
脉冲
射流长度
Keywords
atmospheric helium gas
low temperature plasma
jet array
sub-microsecond pulse
jet length
分类号
O461.25 [理学—电子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常压空气亚微秒脉冲DBD高速摄影研究
李杰
李喜
谢宇彤
王远
江孝国
龙继东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常压空气亚微秒脉冲多层介质阻挡实验研究
李杰
李喜
董攀
王远
龙继东
章林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磁隔离驱动的亚微秒高压脉冲电源
饶俊峰
宋子鸣
王永刚
姜松
李孜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空气中三介质层脉冲DBD对聚四氟乙烯的亲水性改善
李喜
李杰
章林文
谢宇彤
董攀
龙继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气压氦气多路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李喜
李杰
董攀
龙继东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