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亚历山大里亚科学学派 |
陈恒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2
|
列宁格勒学派与苏联科学哲学的兴起 |
万长松
|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大平台、聚义厅及其他——四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 |
刘人怀
孙凯
孙东川
|
《管理学报》
CSSCI
|
2009 |
6
|
|
|
4
|
谈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 |
刘人怀
孙东川
|
《管理学报》
CSSCI
|
2008 |
16
|
|
|
5
|
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及其基本途径研究 |
孙东川
林福永
孙凯
|
《管理学报》
|
2006 |
17
|
|
|
6
|
安全科学学科的确立与安全系统学派的形成 |
廖可兵
虞和泳
李升友
|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
2004 |
10
|
|
|
7
|
科学学派领袖素质研究 |
吴致远
梁国钊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
8
|
三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四条定义与三点建议 |
刘人怀
孙东川
孙凯
|
《中国工程科学》
|
2009 |
9
|
|
|
9
|
从研究方法看释意学派和科学研究派的口译研究 |
张吉良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
10
|
管理科学中国学派如何走向世界?--问题、策略及系统方法论层面的分析 |
杜荣
艾时钟
CATHAL M.BRUGHA
|
《管理学报》
CSSCI
|
2008 |
10
|
|
|
11
|
科学学派的本质特征析说 |
吴致远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
12
|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评价 |
宋永平
刘晓勇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13
|
论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学派现象 |
于绥贞
|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
2002 |
6
|
|
|
14
|
BACON机器、科学发现与创造——AI心理学派学者西蒙思想解读 |
桂起权
宋伟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
15
|
论中国领导科学学派的创建与发展 |
姜平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
16
|
《学科目录》第12学科门类与管理科学话语体系--五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 |
刘人怀
孙东川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7
|
批判学派科学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意向 |
李醒民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
18
|
科学学派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科学学派构建 |
周学政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19
|
试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科学伦理观及其价值 |
陈爱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20
|
丁文江的科学论与批判学派的思想传承 |
李醒民
|
《哲学分析》
|
201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