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病毒性腹泻亚单位疫苗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乐 于航 +1 位作者 刘磊 肖定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6,共7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影响全球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其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生长缓慢、繁殖障碍、体重减轻等症状,给全球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治疗尚无特效药,疫苗是主要的预防办法。因灭活苗和活疫苗存在各自的缺点,并且无法...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影响全球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其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生长缓慢、繁殖障碍、体重减轻等症状,给全球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治疗尚无特效药,疫苗是主要的预防办法。因灭活苗和活疫苗存在各自的缺点,并且无法区分野毒感染还是免疫接种引起的感染,故而开始探究新型亚单位疫苗来预防BVD。亚单位疫苗能够区分野毒感染还是免疫接种引起的感染,并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且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目前尚未有BVD的商品化亚单位疫苗。论文对BVDV结构和分型、国内外流行情况、BVD亚单位疫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制新型疫苗预防BV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亚单位疫苗 蛋白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心如 曹玉蝶 +4 位作者 李丹 汤新明 梁瑞英 李子彬 左宗辉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7,共9页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在全球广泛分布,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禽健康。弓形虫疫苗是防控弓形虫病的关键手段,目前重组亚单位疫苗以其安全、有效、易于生产和标准化的特点,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弓形虫关键抗...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在全球广泛分布,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禽健康。弓形虫疫苗是防控弓形虫病的关键手段,目前重组亚单位疫苗以其安全、有效、易于生产和标准化的特点,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弓形虫关键抗原靶点、免疫佐剂、动物模型、免疫途径和免疫剂量等方面,对当前弓形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等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可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设计多表位抗原、实施多抗原联合免疫策略及利用病毒载体递送系统实现重组蛋白的高效靶向递送,这些将是突破现存问题的关键途径,可为弓形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重组亚单位疫苗 抗原 佐剂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亚单位疫苗免疫保护力分析
3
作者 费朔晗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5期50-51,共2页
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动物、毛皮动物和其他肉食动物易感的高度致死性急性病毒病,是当前对养犬业、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其病原体CDV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 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动物、毛皮动物和其他肉食动物易感的高度致死性急性病毒病,是当前对养犬业、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其病原体CDV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编码的蛋白主要有N、P、M、F、H和L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单位疫苗 免疫保护力 肉食动物 犬瘟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针免疫水佐剂YSK M101在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新星 张静苗 +14 位作者 张金鸽 何卫妹 童夏霞 查银河 陈强 姚江辉 王波 邹奇奇 柴文琴 王芳 刘馨 王建国 苗玉和 李阳 吴超 《猪业科学》 2025年第5期51-55,共5页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可以导致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PMWS),也可导致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增生性坏死性肺炎、仔猪先天性震颤等。同时,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也可导致免疫抑制...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可以导致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PMWS),也可导致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增生性坏死性肺炎、仔猪先天性震颤等。同时,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也可导致免疫抑制,造成猪的免疫机能下降,从而使其他疾病的大暴发成为可能,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临床防控以免疫圆环2型全病毒灭活疫苗或Cap蛋白亚单位疫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K M101 免疫水佐剂 PMWS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oprI基因DNA疫苗及其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祝世纪 宫强 +1 位作者 田佳雨 李雅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1,共7页
为评估铜绿假单胞菌opr I基因DNA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本实验将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编码基因opr I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CAGGS-HA中构建重组质粒p CAGGS-opr I,经酶切鉴定正确后获得DNA疫苗。同时将opr I基因克隆至原... 为评估铜绿假单胞菌opr I基因DNA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本实验将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编码基因opr I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CAGGS-HA中构建重组质粒p CAGGS-opr I,经酶切鉴定正确后获得DNA疫苗。同时将opr I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oprI,经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入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重组Opr I蛋白(rOprI)的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后以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正确表达了r Opr I,且获得了其纯化蛋白,利用其制备重组亚单位疫苗。分别以DNA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BALB/c小鼠,并以铜绿假单胞菌的灭活疫苗和外膜蛋白疫苗为对照,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和血清中IFN-γ、IL-2和IL-4的含量;初免42 d后以铜绿假单胞菌(1.25×109 cfu/mL,100μL/只)对各组小鼠进行攻毒试验,通过测定各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各疫苗诱导的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重组亚单位疫苗诱导小鼠的抗体水平和IL-4含量均显著高于DNA疫苗(P<0.05),而IFN-γ和IL-2含量则与DNA疫苗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DNA疫苗组、重组亚单位疫苗组、外膜蛋白疫苗组和灭活疫苗组小鼠获得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45%、55%、70%和95%。上述结果首次表明以铜绿假单胞菌opr I基因制备的DNA疫苗和r Opr I重组亚单位疫苗均可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并可为小鼠提供对铜绿假单胞菌攻毒的免疫保护效果,但二者的免疫效果还需进一步提高。本研究为铜绿假单胞菌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oprI基因 DNA疫苗 重组亚单位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亚单位疫苗对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交叉保护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甘辉群 吴双 +5 位作者 符庆远 甘翔 孙雅鑫 李巨银 桂文龙 刘明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3,共9页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 为评价鸭短喙侏儒综合征(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的交叉保护力,本试验选用40只产蛋母鸭和4只成年公鸭随机均分成2个组,疫苗免疫组母鸭免疫接种SBDS亚单位疫苗0.5 mL/只,非免疫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免疫后第2、4、6个月,分别收集各组产蛋母鸭鸭蛋并人工孵化,每个时间段任意选择健康的公、母雏鸭各10只,进行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攻毒,在攻毒后第3、5、7、14天采集雏鸭肛拭子检测排毒情况。此外,免疫后第2、4、6个月,所有产蛋母鸭采血并分离血清,收集鸭蛋并提取和纯化卵黄中和抗体,分别采用GPV-JS02毒株或MDPV-JS03毒株测定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并比较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产蛋母鸭免疫后第2、4、6个月,疫苗免疫组种蛋所孵雏鸭的GPV-JS02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5%、90%和80%,MDPV-JS03毒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75%、70%和60%;GPV-JS02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分别持续至攻毒后第3、5、5天,MDPV-JS03毒株攻毒后,雏鸭排毒均持续至攻毒后第7天;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3±1.33)log_(2)、(8.45±1.14)log_(2)和(7.79±1.02)log_(2);MDPV-JS03毒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93±1.37)log_(2)、(5.15±1.08)log_(2)和(3.48±0.96)log_(2);产蛋母鸭GPV-JS02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06±1.3)log_(2)、(8.49±1.08)log_(2)和(7.70±1.01)log_(2),MDPV-JS03毒株的卵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5.83±1.25)log_(2)、(5.34±1.02)log_(2)和(3.71±1.64)log_(2);免疫后不同时期的血清和卵黄中和抗体效价与被动免疫攻毒保护率变化基本一致,升降趋势相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BDS亚单位疫苗(rBac-JS01 VP2株)对GPV可提供有效且持续的交叉保护力,对MDPV也可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但比GPV的保护力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亚单位疫苗 鹅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毒 交叉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在猪亚单位疫苗中的应用
7
作者 邓锴 扶星星 +5 位作者 朱玲 王永胜 吴福文 徐志文 赵兴洪 万红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研究最为透彻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楚、易培养和控制、转化操作简单、表达水平高、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深受疫苗研究者的青睐,但也存在易形成包涵体和无法对蛋白修饰等问题需要对其... 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研究最为透彻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楚、易培养和控制、转化操作简单、表达水平高、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深受疫苗研究者的青睐,但也存在易形成包涵体和无法对蛋白修饰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生猪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动物,其疫病安全防控对养猪业和我国人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论文对近年来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在猪病毒性亚单位疫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促进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改进及其亚单位疫苗后续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系统 生猪 疫病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免疫攻毒后带毒、排毒评价研究
8
作者 陈坚 贾宝琴 +14 位作者 高洁 赵丽霞 车影 程水生 宋志刚 杜宇荣 李晓艳 岳继恒 狄栋栋 张建华 吴素芳 张强 高日明 闫聪 才学鹏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为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表达的E2蛋白加佐剂乳化制成。为评价其免疫攻毒保护效果,同时重点监测攻毒后的带毒、排毒及水平传播情况,将制备的1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为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表达的E2蛋白加佐剂乳化制成。为评价其免疫攻毒保护效果,同时重点监测攻毒后的带毒、排毒及水平传播情况,将制备的1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两次免疫接种4~6周龄仔猪,二免后第21天连同对照猪进行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另设同居组;各组实验猪于攻毒后第0、2、4、6、8、10、12、14、16天,采集口、鼻、肛拭子及全血进行RT-qPCR检测猪瘟病毒核酸,并于攻毒后第16天剖检所有试验猪,采集各组织器官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及组织病毒载量检测。攻毒观察结果表明,免疫组5/5保护,对照组5/5发病并死亡。RT-qPCR结果表明,对照组猪攻毒后口、鼻、肛拭子,及全血均持续检测到明显排毒,各脏器均检出猪瘟病毒;免疫组攻毒后口、鼻、肛拭子均未检测到猪瘟病毒,且攻毒12 d之后全血中猪瘟病毒核酸全部转为阴性,免疫组部分猪扁桃体和淋巴结中检出较低的病毒核酸拷贝数;同居组猪,口、鼻、肛拭子及全血、各组织器官中均未检测到猪瘟病毒。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对照组猪各脏器均为阳性,免疫组和同居组猪各脏器均为阴性。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对猪只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免疫猪健活不排毒,有效阻断病毒的水平传播,可作为今后临床中猪瘟疫病传播防控的参考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带毒 排毒 水平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重组亚单位疫苗诱导小鼠免疫保护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东华 王君伟 +4 位作者 孙玉国 吕占军 张建涛 李林 王洪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8-402,共5页
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牛源坏死杆菌H05菌株5个截短的重组白细胞毒素蛋白PL1(1aa~174aa)、PL2(311aa~644aa)、lktA3(1319aa~2026aa)、PL4(1960aa~2287aa)和PL5(3077aa~3241aa)为抗原分别免疫昆明系小白鼠,同时将灭活的天... 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牛源坏死杆菌H05菌株5个截短的重组白细胞毒素蛋白PL1(1aa~174aa)、PL2(311aa~644aa)、lktA3(1319aa~2026aa)、PL4(1960aa~2287aa)和PL5(3077aa~3241aa)为抗原分别免疫昆明系小白鼠,同时将灭活的天然坏死杆菌白细胞毒素和PBS作为免疫对照。ELISA结果显示,经4次免疫后5个重组蛋白和天然白细胞毒素均能介导小鼠产生抗白细胞毒素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分别为1∶6400、1∶12800、1∶6400、1∶12800、1∶3200和1∶800。免疫鼠活菌攻击观察结果和免疫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一致证明,PL1、PL2、lktA3、PL4、PL5重组蛋白和天然白细胞毒素对小鼠均具有保护作用,5个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均优于天然白细胞毒素,在5个重组蛋白中PL1、lktA3和PL4对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蹄病 重组亚单位疫苗 免疫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HN基因亚单位疫苗诱导免疫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壮 金宁一 +3 位作者 王兴龙 米志强 夏志平 王承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实验分别将应用Bac to Bac系统表达的新城疫病毒四平株和长春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后,28 ℃培养72 h后,洗涤、收集昆虫细胞,离心浓缩,-20 ℃冻融3次... 实验分别将应用Bac to Bac系统表达的新城疫病毒四平株和长春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后,28 ℃培养72 h后,洗涤、收集昆虫细胞,离心浓缩,-20 ℃冻融3次。用HA-HI实验和HN单抗中和试验测定表达产物的活性。将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免疫鸡。用间接ELISA和HI试验测定鸡体内抗体效价。免疫后第15 d用国家标准强毒NDV F48E8攻毒,统计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表达的NDV HN重组蛋白能够诱导鸡体产生抗NDV 特异性IgG抗体和HI抗体。实验Ⅰ组(四平株)雏鸡保护率为65%,实验Ⅱ组(长春株)雏鸡保护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HN重组蛋白 亚单位疫苗 免疫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坦布苏病毒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善辉 李华坤 +1 位作者 陈永亮 吕颜枝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评价真核表达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融合表位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DTMUV E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筛选2段T细胞表位和8段B细胞表位,采用柔性肽将10条多肽进行拼接,人工合成串联表位基因,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该融... 为评价真核表达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融合表位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DTMUV E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筛选2段T细胞表位和8段B细胞表位,采用柔性肽将10条多肽进行拼接,人工合成串联表位基因,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该融合表位蛋白(rTBE)进行表达。经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rTBE能够在在Sf9细胞中有效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并采用Al(OH)3乳化(0.1μg/mL),分别以0.3 mL、0.6 mL和0.8 mL的剂量免疫雏鸭,ELISA抗体检测结果表明,rTBE可以诱导雏鸭产生高水平的IgG血清抗体;MTT结果表明,rTBE能够刺激雏鸭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中和抗体试验结果表明,表达的rTBE和DTMUV病商品活疫苗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DTMUV的中和抗体。Al(OH)3对照组雏鸭均未产生IgG血清抗体与中和抗体。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0.3 mL rTBE免疫组对雏鸭的保护率为70%,0.6 mL、0.8 mL和商品化疫苗免疫组对雏鸭的保护率均为100%,而Al(OH)3对照组雏鸭均表现为典型的DTMUV感染症状,其中4只死亡。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预测及表达的DTMUV E蛋白融合表位蛋白rTBE具有免疫原性及保护力。以上研究结果为DTMUV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融合表位蛋白 免疫原性 保护效果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在小鼠的免疫效力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建平 魏燕鸣 +6 位作者 宋岱松 张强 朱剑 周明光 李冉 康超 金梅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9-1644,共6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防制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新型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应进行评价。选择猪链球菌2型蛋白溶血素SLY、HP0197和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D15和HPS06257 4种蛋白,重组表达并纯化,添加一定比例的佐剂制成...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防制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新型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应进行评价。选择猪链球菌2型蛋白溶血素SLY、HP0197和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D15和HPS06257 4种蛋白,重组表达并纯化,添加一定比例的佐剂制成含有不同组分的亚单位疫苗。研究表明该二联亚单位疫苗及各单苗能够引起小鼠良好的体液免疫,并能保护机体分别抵抗致死剂量猪链球菌2型(SS2)和副猪嗜血杆菌(HPS)强毒株的攻击。此外,调理吞噬试验表明疫苗高免血清能够有效杀死细菌,并赋予机体被动抵抗SS2和HPS感染的能力。研究证实制备的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在小鼠具备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副猪嗜血杆菌 二联亚单位疫苗 调理吞噬试验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Rep/Rep'和Cap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保护性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丹 王一平 +5 位作者 吴洪丽 危艳武 刘建波 李胜斌 魏萍 刘长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6-919,共4页
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1基因编码的Rep/Rep'蛋白与病毒复制酶相关,ORF2编码的Cap蛋白为病毒核衣壳,是病毒保护性抗原。为比较这3种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CV2-rRep、-rRep'和-rCap蛋白制... 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1基因编码的Rep/Rep'蛋白与病毒复制酶相关,ORF2编码的Cap蛋白为病毒核衣壳,是病毒保护性抗原。为比较这3种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CV2-rRep、-rRep'和-rCap蛋白制备亚单位疫苗及PCV2灭活苗,分组免疫BALB/c鼠进行攻毒,以评价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对PCV2-rRep和-rRep'亚单位疫苗免疫鼠血清ELISA抗体检测表明,于免疫后第14 d抗体全部转阳,第35 d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42 667和1∶51 200。PCV2-rCap亚单位疫苗和PCV2灭活苗免疫组于第21 d抗体转阳,第35 d抗体效价分别达1∶2 133和1∶333。攻毒试验表明,PCV2-rCap亚单位疫苗和PCV2灭活苗免疫鼠获得完全保护;而PCV2-rRep和-rRep'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组无保护作用。血清中和试验表明,PCV2-rCap蛋白亚单位疫苗和PCV2灭活苗免疫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达1∶1 600和1∶800;而PCV2-rRep和-rRep'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鼠血清无中和病毒能力。该研究表明,PCV2-Cap蛋白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可以与PCV2自然感染猪产生的抗Rep蛋白抗体相鉴别,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REP Rep’和Cap蛋白 亚单位疫苗 免疫保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羊抗体产生动力曲线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岩伟 杨凤宝 +3 位作者 宋立华 马桂花 朱虹 端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5-836,839,共3页
目的观察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羊后产生的动力学曲线。方法用不同剂量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绵羊,免疫前及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检测抗体情况,观察绵羊抗体的产生和变化水平。结果免疫剂量为0.5mg... 目的观察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羊后产生的动力学曲线。方法用不同剂量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绵羊,免疫前及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检测抗体情况,观察绵羊抗体的产生和变化水平。结果免疫剂量为0.5mg/只颈部肌肉多点注射,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结论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剂量为0.5mg/只颈部肌肉多点注射,在绵羊整个妊娠期内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亚单位疫苗 免疫 动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Fc-Si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Fc-FnBPB-ClfA亚单位疫苗的免疫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松建 周雅坪 +3 位作者 吕天星 杜琳 郭婷 郝永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0-286,共7页
为探究由IgG 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Sg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保护性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按体积11的比例将Sgc的Fc-Sip和Sau的Fc-FnBPB-ClfA两种蛋... 为探究由IgG 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Sg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保护性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按体积11的比例将Sgc的Fc-Sip和Sau的Fc-FnBPB-ClfA两种蛋白分别与1%的盐酸左旋咪唑(1%LH)充分混合,制备两种亚单位疫苗。将即将干奶(妊娠220 d)、CMT试验为"++"以上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Fc-Sip+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A组)、Fc-Sip亚单位疫苗(B组)、Fc-FnBPB-ClfA亚单位疫苗(C组)通过首次肌肉免疫和二次乳头管灌注免疫方式进行免疫试验。通过免疫前后对乳样细菌分离、体细胞数测定及免疫血清抗体滴度测定,评价上述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前免疫组(A、B、C)奶牛的乳样细菌分离率分别为80%、90%、80%,其中Sgc检出率分别为20%、30%、10%,Sau检出率分别为30%、20%、10%;首免90 d后3个免疫组奶牛乳样细菌分离率分别降至20%、20%、40%,其中Sgc的检出率分别降至0、0、10%,Sau的检出率分别降至10%、10%、0,对照组免疫前后以上各项检测无明显变化。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检测仪检测免疫前后试验奶牛乳样中的体细胞数,免疫前免疫组(A、B、C)奶牛体细胞数均值分别为6.19×105个/mL、5.16×105个/mL、5.49×105个/mL,首免90 d后3个免疫组奶牛乳样中体细胞数均值分别为2.05×105个/mL、2.04×105个/mL、2.52×105个/mL,而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与免疫前无明显变化。检测首免后0、7 d、14 d、28 d、60 d、90 d的血清抗体滴度,结果显示,首免后7 d,免疫组(A、B、C)80%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为11024;第14 d后,免疫组(A、B、C)9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2048;第28 d后,免疫组(A、B、C)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在14096~18192,比对照组平均上升3~4个抗体滴度,对照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256~1512。综合分析以上试验结果显示免疫A组(Fc-Sip+Fc-FnBPB-ClfA)综合免疫效果在各免疫组中最佳。本研究结果表明Fc-Sip+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为奶牛隐形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Sip基因 IgG FcRn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组牛轮状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少华 何洪彬 +4 位作者 杨宏军 王长法 高运东 马跃宁 仲跻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构建轮状病毒外膜蛋白VP4、VP7基因与大肠杆菌LTB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研究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犊牛腹泻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克隆A组牛轮状病毒临床分离株CHLY的VP4、VP7基因和大肠杆菌LTB基因,插入pET32... 目的构建轮状病毒外膜蛋白VP4、VP7基因与大肠杆菌LTB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研究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犊牛腹泻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克隆A组牛轮状病毒临床分离株CHLY的VP4、VP7基因和大肠杆菌LTB基因,插入pET32a中构建了4个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7、pET32a/VP4、pET32a/VP7-LTB、pET32a/VP4-LTB,转化到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纯化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免疫10 w龄雌鼠,在实验期间对雌鼠进行交配,对其所产乳鼠用150μL10-6.5/0.1 mL TCID50的轮状病毒进行攻毒以研究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和攻毒保护性。结果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Bandscan扫描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35%、20%、30%、18%,利用Ni-NTA Agarose在变性条件下成功纯化得到高纯度重组蛋白。10 w龄雌鼠免疫试验表明rVP4-LTB组激发了最强的免疫反应,rVP4组次之,rVP7-LTB组略高于rVP7,各个免疫组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质粒对照组(P<0.01)。雌鼠所产乳鼠的攻毒实验表明,免疫组雌鼠所产乳鼠腹泻率为13.35%~23.8%,腹泻持续时间为48h~72h,较空质粒对照组明显降低,腹泻症状较轻且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四个重组蛋白组攻毒保护率为76.2%~86.7%,rVP7-LTBr、VP4-LTB两组略高于rVP7r、VP4组,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被免疫雌鼠体内产生的中和性抗体可以经被动免疫过程传递至子代,并为仔鼠提供保护。本研究为犊牛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L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兽用亚单位疫苗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春菊 任炜杰 王志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105,共5页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以杆状病毒为蛋白质表达载体,昆虫细胞或幼虫为受体的真核表达系统。与原核细胞相比,昆虫细胞可对外源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如多肽折叠、糖基化、酰基化、磷酸化、二硫键形成及蛋白质水解等。因杆状病毒对畜禽无致病性...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以杆状病毒为蛋白质表达载体,昆虫细胞或幼虫为受体的真核表达系统。与原核细胞相比,昆虫细胞可对外源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如多肽折叠、糖基化、酰基化、磷酸化、二硫键形成及蛋白质水解等。因杆状病毒对畜禽无致病性,这使得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兽用亚单位疫苗生产平台。作者对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兽用亚单位疫苗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 兽用亚单位疫苗 病毒样颗粒 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的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宫强 孔梁宇 +3 位作者 牛明福 秦翠丽 侯颖 孙晓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7-570,共4页
为评价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PtfA重组蛋白(rPtfA)的免疫效果,本研究通过PCR扩增禽P.multocida的ptfA基因,将其克隆于pET-32a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rPtfA纯化后制备油乳剂亚单位疫苗,经3次免疫20只4周龄雏鸡,并设弱... 为评价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PtfA重组蛋白(rPtfA)的免疫效果,本研究通过PCR扩增禽P.multocida的ptfA基因,将其克隆于pET-32a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rPtfA纯化后制备油乳剂亚单位疫苗,经3次免疫20只4周龄雏鸡,并设弱毒活疫苗组和PBS对照组。免疫后定期采血检测免疫鸡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评价rPtfA保护效率。结果显示动物免疫后,rPtfA免疫组和弱毒活疫苗免疫组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弱毒活疫苗组血清抗体水平高于rPtfA免疫组。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试验的结果也表明,rPtfA组和弱毒活疫苗组的SI值及分泌的IFN-γ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弱毒活疫苗组稍高于rPtfA组。攻毒后rPtfA组和弱毒活疫苗组的保护率分别为40%和70%,表明rPtfA亚单位疫苗虽然可为免疫鸡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效果不及弱毒活疫苗,仍需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强其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ptfA基因 重组亚单位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VP3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焕章 王凯 +2 位作者 陈绍红 刘艳芬 刘铀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45,共5页
为了研究鹅细小病毒(GPV)VP3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ZJ-04分离株基因组DNA扩增VP1和VP3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将VP3基因亚克隆至质粒载体pET-32a(+),重组质粒pET-VP3用于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 为了研究鹅细小病毒(GPV)VP3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ZJ-04分离株基因组DNA扩增VP1和VP3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将VP3基因亚克隆至质粒载体pET-32a(+),重组质粒pET-VP3用于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菌BL-VP3;以VP3重组蛋白和BL-VP3重组菌制备油乳剂疫苗免疫接种种鹅,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血清GPV抗体,观察母源抗体对雏鹅GPV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ZJ-04株VP1基因大小为2 199bp,编码732个氨基酸,与GenBank收录的GP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3%~99.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7%~99.3%;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VP3分子质量约80ku,能与GP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VP3包涵体和BL-VP3重组菌均能诱导种鹅产生GPV抗体,新生雏鹅可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GPV) VP1基因 VP3基因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沙门氏菌外膜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究Ⅰ.免疫激发复合物型(ISCOM)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申之义 王凤阳 +6 位作者 李利萍 苗儒 关平原 李平安 张七斤 巴开明 郭世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用十二烷酰肌氨酸法提取鸡沙门氏菌外膜蛋白(OMP).作为抗原,制备免疫激发复合物型(Immunostimulating Complex,ISOOM)亚单位疫苗。ISCOM型OMP亚单位疫苗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笼型颗粒结构,直径为60nm~120nm。无菌性检测... 用十二烷酰肌氨酸法提取鸡沙门氏菌外膜蛋白(OMP).作为抗原,制备免疫激发复合物型(Immunostimulating Complex,ISOOM)亚单位疫苗。ISCOM型OMP亚单位疫苗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笼型颗粒结构,直径为60nm~120nm。无菌性检测结果为无菌,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对3周龄雏鸡肌注接种,6周龄攻毒,接种80μgOMP/只1SCOM型亚单位疫苗的雏鸡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攻击具有显著的免疫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沙门氏菌 外膜蛋白 亚单位疫苗 免疫激发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