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文跃 祁小飞 +6 位作者 鲍晨曦 易正辉 朱强 杨忠 魏英 马俊峰 陆忠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β3 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对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奥氮平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β3 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对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奥氮平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并检测患者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体重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BMI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T基因型者治疗后的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及BMI增加较CC基因型者更明显(均P<0.01),携T等位基因(TT型+CT型)者治疗后的WGR及BMI增加较非携T等位基因(CC型)者更明显(均P<0.01)。治疗后WGR≥7%者GNB3基因C825T基因型分布(CC型15.69%,CT型54.90%,TT型29.41%)与WGR<7%者(CC型38.46%,CT型43.59%,TT型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GR≥7%者T等位基因频率(63.33%)高于WGR<7%者(39.74%)(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TT基因型(以CC型为参照)影响奥氮平治疗后的体重变化(β=1.83,标准化β=0.29,P<0.01)。结论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的体重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奥氮平 体重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G蛋白β_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鸿懿 孙宁玲 +1 位作者 高颖 苟淑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高血压人群中G蛋白 β3 亚单位 (GNB3)基因C82 5T多态性的分布及与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活性的关系。方法 :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4 0 8例作为试验组 ,14 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6 1例有高血压家...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高血压人群中G蛋白 β3 亚单位 (GNB3)基因C82 5T多态性的分布及与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活性的关系。方法 :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4 0 8例作为试验组 ,14 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6 1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成年人作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正常对照组。C/T多态性测定采用PCR -RFLP方法。结果 :各组GNB382 5T等位基因频率为 4 5 .6 %~ 5 6 .4 % ,各基因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TT型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醛固酮水平和较低的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结论 :G蛋白β3 亚单位 82 5TT基因型的中国大陆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醛固酮水平和较低的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G蛋白 β3亚单位基因 C825T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万顺梅 房殿春 +3 位作者 杨仕明 汪荣泉 彭贵勇 陈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Ex2-659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患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对甘肃西部三家医院外科手术切除168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和同期在上述医院查体的健康人群...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Ex2-659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患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对甘肃西部三家医院外科手术切除168例胃癌患者(病例组)和同期在上述医院查体的健康人群156例(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2组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hTERT Ex2-659A/G位点AA、AG、GG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病例组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74%和55.26%,对照组为43.42%和56.58%,2组A、G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3734,P=0.0204)。与G/G基因型相比,A/G和A/A2种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危险度(OR)分别为0.519(95%CI:0.310—0.870,P=0.013)、0.550(95%CI:0.255~1.188,P=0.128)。结论hTERT Ex2-659A/G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为胃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_A和GABA_C受体各亚单位基因在鲫鱼视网膜内的分布──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继业 张建华 杨雄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5-101,共7页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利用同位素[ ̄(35)S]-dATP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在鲫鱼视网膜观察了含GABAA受体α1、α3、α4、α6,β1-3,γ1-2及GABAC受体ρ1亚单位mRNA的神经元分布。在外核层,...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利用同位素[ ̄(35)S]-dATP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在鲫鱼视网膜观察了含GABAA受体α1、α3、α4、α6,β1-3,γ1-2及GABAC受体ρ1亚单位mRNA的神经元分布。在外核层,所有测试的亚单位均无表达;而在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除α4和γ2亚单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不同区域标记神经元的数量和标记强度各不相同,α1亚单位广泛分布在内核层的远端、中部及神经节细胞层,呈强阳性;α3亚单位相对稀少,主要分布在内核层近端和神经节细胞层,呈中等阳性;α4和α6亚单位几乎无阳性表达,仅α6亚单位在神经节细胞层呈弱阳性。β1和β2亚单位在内核层及神经节细胞层呈中等阳性;β3亚单位主要分布在内核层,在神经节细胞层标记细胞较少,呈弱阳性。γ1亚单位分布在整个内核层,在神经节细胞层有零星阳性表达。GABAC受体主要分布在内核层,ρ1亚单位主要分布在内核层的远端及中间部分,呈强阳性,而在神经节细胞层表达相对较弱。这种独特的表达型式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鲫鱼 鲤属 Γ氨基丁酸 受体 亚单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_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本富 陈明卫 +3 位作者 王佑民 周剑 胡红琳 时照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观察合肥地区 2型糖尿病患者G蛋白 β3 亚单位C82 5T (GNβ3 C82 5T)多态性 ,探讨其与 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 (PCR RFLP)来检测单纯T2DM患者 191例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 (HT)... 目的 观察合肥地区 2型糖尿病患者G蛋白 β3 亚单位C82 5T (GNβ3 C82 5T)多态性 ,探讨其与 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 (PCR RFLP)来检测单纯T2DM患者 191例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 (HT) 10 2例和对照人群 70例的GNβ3 C82 5T基因型 ,并进行病例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基因型频率CC、CT、TT为 34 3%、5 0 %、15 7% ,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 5 9%、4 1% ;T2DM组基因型频率CC、CT、TT为 32 5 %、4 9 7%、17 8% ,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 5 7%、4 3% ;T2DM +HT组CC、CT、TT为 2 6 5 %、5 0 %、2 3 5 % ,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 5 1%、4 9% ;三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 χ2 =2 6 88,P =0 6 11;三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χ2 =2 5 86 ,P =0 2 74 ,C82 5T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本人群中GNβ3 C82 5T多态性与T2DM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 C825T 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肿病毒素A亚单位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的尝试 被引量:1
6
作者 成大荣 徐建生 +1 位作者 董国雄 李俊宝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共5页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技术从大肠杆菌 TB1中扩增出猪水肿病毒素 ( SLT- IIe)的 A亚单位基因的 960 bp。将此 PCR扩增产物 ( slt- IIe A)在 Eco RI和 Bam HI位点间克隆进质粒p UC1 8中 ,获得了重组质粒 p1 8slt- IIe A,经 Micro Genic...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技术从大肠杆菌 TB1中扩增出猪水肿病毒素 ( SLT- IIe)的 A亚单位基因的 960 bp。将此 PCR扩增产物 ( slt- IIe A)在 Eco RI和 Bam HI位点间克隆进质粒p UC1 8中 ,获得了重组质粒 p1 8slt- IIe A,经 Micro Genic computer program分析证明在其整个序列中含有与已发表的 slt- IIe序列相同的序列 ,说明质粒 p1 8slt- IIe A是含有 slt- IIe A的重组质粒。切割重组质粒 p1 8slt- IIe A,将 slt- IIe A基因插入到表达性质粒载体 p GEX- 6p- 1中处于谷胱苷肽转移酶 ( GST)基因的下游 ,构建成重组质粒 ppslt- IIe A,并证明其中含有 slt- IIe A基因。然而 ,与原初预计结果相反 ,受到质粒 ppslt- IIe A转染的大肠杆菌 BL2 1 (名为重组质粒 PPSLT- IIe A)在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培养时间和不同 IPTG浓度下 ,却未表达预期的融合蛋白 GST- SLT- IIe A。本文对未能表达一事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水肿病 毒素A 亚单位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氏盐藻叶绿体ATP合酶α亚单位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
7
作者 谷辉辉 冯书营 +2 位作者 潘卫东 李杰 薛乐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3,共6页
采用DraⅠ,EcoRⅤ,PvuⅡ,ScaⅠ,Sma I和StuⅠ六种内切酶消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叶绿体基因组DNA,与相应DNA接头连接,构建成无载体连接的盐藻叶绿体GenomeWalker DNA文库。利用长距离PCR(long distance-polymerase chain reacti... 采用DraⅠ,EcoRⅤ,PvuⅡ,ScaⅠ,Sma I和StuⅠ六种内切酶消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叶绿体基因组DNA,与相应DNA接头连接,构建成无载体连接的盐藻叶绿体GenomeWalker DNA文库。利用长距离PCR(long distanc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D-PCR)技术从该文库中克隆得到ATP合酶α亚单位(atpA)基因上游序列1 347bp。启动子特征分析显示该序列具有一般启动子的保守序列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设计引物,扩增4个5′端系列缺失的启动子片段,并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构建启动子5′端系列缺失重组质粒,以期鉴定不同启动子片段的驱动报告基因转录的活性。基因枪转化结果显示,启动子长度约1 000 bp的重组载体转化盐藻后,其转化株中有黄绿色的盐藻细胞出现。说明克隆的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能驱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杜氏盐藻中有效表达,为建立盐藻叶绿体转化系统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 叶绿体转化 ATP合酶α亚单位基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基因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8
作者 刘霞 孔凡芝 +4 位作者 彭志珍 万晓娜 王常青 程璐 洪晓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CHRNA7、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与正常对照者(100例)CHRNA7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 目的探讨CHRNA7、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与正常对照者(100例)CHRNA7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OMT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680、rs737865、rs165599),并对分型结果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所有位点的单核苷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无关联(均P>0.05)。结论在中国粤东地区CHRNA7基因3个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OMT基因3个位点(rs4680、rs737865、rs165599)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但此结论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儿 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 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沙门菌DNA旋转酶A亚单位基因(gyrA)序列分析
9
作者 肖永红 王其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利用伤寒沙门菌275(临床敏感菌株)及其耐喹诺酮类自发变异株RG1,测定其DNA旋转酶A业单位基因(gyrA)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碱基序列,分析药物与细菌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伤寒沙门菌275 gyrA... 本文利用伤寒沙门菌275(临床敏感菌株)及其耐喹诺酮类自发变异株RG1,测定其DNA旋转酶A业单位基因(gyrA)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碱基序列,分析药物与细菌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伤寒沙门菌275 gyrA第128-434位碱基与大肠埃希菌KL-16、鼠伤寒沙门菌NCTC 74及铜绿假单胞菌PAOI相应碱基有92.51%、97.22%及77.35%同源性,推定氨基酸仅有3、 2及13处变异;伤寒沙菌RGI gyrA仅于第247位碱基由T→ G%异,相应第83位氨基酸由Ser→Ala改变,使药物与DNA旋转酶亲合力降低,萘啶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伤寒沙门菌RGI的MIC值较对伤寒沙门菌275增加32倍以上。上述结果提示喹诺酮类抗伤寒沙门菌机制与其它细菌相同,gyrA QRDR变异是伤寒沙门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DNA旋转酶A 亚单位基因 喹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毒素B(ShT-B)亚单位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10
作者 喻华英 高丰 +1 位作者 贾桂珍 吴东林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TB3 克隆质粒,得到为225bp成熟ShT-B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pQE30表达载体中,构建了ShT-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0-B2,转化到E.coliM15,经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 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pGEM-TB3 克隆质粒,得到为225bp成熟ShT-B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pQE30表达载体中,构建了ShT-B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0-B2,转化到E.coliM15,经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目的蛋白均得到表达表达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主要为可溶性形式,约9. 2%。为重组抗原的制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单位基因 志贺毒素 克隆 纯化 重组表达质粒 E.COLI 基因片段 表达载体 IPTG 目的蛋白 重组质粒 物质基础 重组抗原 双酶切 ShT M15 总蛋白 可溶性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α6亚单位基因1233A/T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11
作者 何芳梅 任春晓 +2 位作者 宋春霞 高惠霞 王晶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蛋白酶体α6亚单位(PSMA6)基因1233A/T(-1520C/T)位点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选择脑梗死患者211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201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蛋白酶体α6亚单位(PSMA6)基因1233A/T(-1520C/T)位点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选择脑梗死患者211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201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PSMA6基因1233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两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053,P>0.05)。性别分层后,无论男性、女性,两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2.735,P>0.05)。结论PSMA6基因1233A/T位点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α6亚单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免疫攻毒后带毒、排毒评价研究
12
作者 陈坚 贾宝琴 +14 位作者 高洁 赵丽霞 车影 程水生 宋志刚 杜宇荣 李晓艳 岳继恒 狄栋栋 张建华 吴素芳 张强 高日明 闫聪 才学鹏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为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表达的E2蛋白加佐剂乳化制成。为评价其免疫攻毒保护效果,同时重点监测攻毒后的带毒、排毒及水平传播情况,将制备的1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为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表达的E2蛋白加佐剂乳化制成。为评价其免疫攻毒保护效果,同时重点监测攻毒后的带毒、排毒及水平传播情况,将制备的1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两次免疫接种4~6周龄仔猪,二免后第21天连同对照猪进行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另设同居组;各组实验猪于攻毒后第0、2、4、6、8、10、12、14、16天,采集口、鼻、肛拭子及全血进行RT-qPCR检测猪瘟病毒核酸,并于攻毒后第16天剖检所有试验猪,采集各组织器官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及组织病毒载量检测。攻毒观察结果表明,免疫组5/5保护,对照组5/5发病并死亡。RT-qPCR结果表明,对照组猪攻毒后口、鼻、肛拭子,及全血均持续检测到明显排毒,各脏器均检出猪瘟病毒;免疫组攻毒后口、鼻、肛拭子均未检测到猪瘟病毒,且攻毒12 d之后全血中猪瘟病毒核酸全部转为阴性,免疫组部分猪扁桃体和淋巴结中检出较低的病毒核酸拷贝数;同居组猪,口、鼻、肛拭子及全血、各组织器官中均未检测到猪瘟病毒。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对照组猪各脏器均为阳性,免疫组和同居组猪各脏器均为阴性。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对猪只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免疫猪健活不排毒,有效阻断病毒的水平传播,可作为今后临床中猪瘟疫病传播防控的参考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基因工程单位疫苗 带毒 排毒 水平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组牛轮状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少华 何洪彬 +4 位作者 杨宏军 王长法 高运东 马跃宁 仲跻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构建轮状病毒外膜蛋白VP4、VP7基因与大肠杆菌LTB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研究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犊牛腹泻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克隆A组牛轮状病毒临床分离株CHLY的VP4、VP7基因和大肠杆菌LTB基因,插入pET32... 目的构建轮状病毒外膜蛋白VP4、VP7基因与大肠杆菌LTB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研究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犊牛腹泻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克隆A组牛轮状病毒临床分离株CHLY的VP4、VP7基因和大肠杆菌LTB基因,插入pET32a中构建了4个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7、pET32a/VP4、pET32a/VP7-LTB、pET32a/VP4-LTB,转化到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纯化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免疫10 w龄雌鼠,在实验期间对雌鼠进行交配,对其所产乳鼠用150μL10-6.5/0.1 mL TCID50的轮状病毒进行攻毒以研究重组蛋白免疫原性和攻毒保护性。结果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Bandscan扫描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35%、20%、30%、18%,利用Ni-NTA Agarose在变性条件下成功纯化得到高纯度重组蛋白。10 w龄雌鼠免疫试验表明rVP4-LTB组激发了最强的免疫反应,rVP4组次之,rVP7-LTB组略高于rVP7,各个免疫组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质粒对照组(P<0.01)。雌鼠所产乳鼠的攻毒实验表明,免疫组雌鼠所产乳鼠腹泻率为13.35%~23.8%,腹泻持续时间为48h~72h,较空质粒对照组明显降低,腹泻症状较轻且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四个重组蛋白组攻毒保护率为76.2%~86.7%,rVP7-LTBr、VP4-LTB两组略高于rVP7r、VP4组,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被免疫雌鼠体内产生的中和性抗体可以经被动免疫过程传递至子代,并为仔鼠提供保护。本研究为犊牛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基因工程单位疫苗 LT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基因工程亚单位苗与IBDV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知良 黄建芳 +4 位作者 赵宝华 胡清海 何家禄 张志芳 肖庆利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57-59,共3页
IBDV为自行分离的 VVIBDV COB-C1组织毒 ,毒价为 CEL D50 1 0 5.6 / 0 .2 m L ,CAV为 VP1和 VP2基因克隆进家蚕杆状病毒转基因载体质粒中 ,后经重组 ,筛选后获得的重组VP1和 VP2基因产物。IBDV经甲醛灭活后与CAV按适当比例混合。 1∶ 4... IBDV为自行分离的 VVIBDV COB-C1组织毒 ,毒价为 CEL D50 1 0 5.6 / 0 .2 m L ,CAV为 VP1和 VP2基因克隆进家蚕杆状病毒转基因载体质粒中 ,后经重组 ,筛选后获得的重组VP1和 VP2基因产物。IBDV经甲醛灭活后与CAV按适当比例混合。 1∶ 4与白油佐剂研制成油包水型乳化剂二联疫苗 ,经安全试验、免疫保护试验证明该二联灭活疫苗安全有效 ,免疫种鸡群后可使其后代产生 IBDV和 CAV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CAV 基因工程单位 IBDV二联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蛋白的高效可溶性表达与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雨 杨林 +3 位作者 王传彬 董浩 杨天意 宋晓晖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40-45,共6页
通过优化α蛋白的密码子、去除蛋白信号肽、选择亲水性与抗原性较好的序列、优化表达条件等方法,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的产气荚膜梭菌可溶性重组α蛋白,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再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针... 通过优化α蛋白的密码子、去除蛋白信号肽、选择亲水性与抗原性较好的序列、优化表达条件等方法,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的产气荚膜梭菌可溶性重组α蛋白,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再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针对A型、B型、C型和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85%和90%,小鼠三免后7~14 d抗体效价达到峰值。该研究表达的α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进一步用于研制预防产气荚膜梭菌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α蛋白 可溶性表达与纯化 基因工程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文龙 朱瑞良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8年第4期72-75,共4页
随着生物技术在生物制品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年成功研制了许多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代表了新疫苗的一个发展新途径。为克服一些常规疫苗的缺陷带来希望,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基因工程单位疫苗 表达 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油乳剂疫苗的产蛋鸡血清抗体与蛋黄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太平 荣俊 +1 位作者 彭本英 曹志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5期48-50,共3页
用笔者研制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油乳剂疫苗免疫产蛋鸡,接种后第22d及以后每周进行一次无菌采血,分离血清,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检测IBD血清抗体水平;每周用同样的方法检测蛋黄中IBD抗体水平。对血清抗体水平和... 用笔者研制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油乳剂疫苗免疫产蛋鸡,接种后第22d及以后每周进行一次无菌采血,分离血清,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检测IBD血清抗体水平;每周用同样的方法检测蛋黄中IBD抗体水平。对血清抗体水平和蛋黄中抗体水平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r=0.7782,表明血清抗体水平和蛋黄中抗体水平相关关系属于强正直线相关;t值为14.02,t>t(∞)=2.576,差异极显著(P<0.01),即血清抗体水平和蛋黄中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极显著;F值为190.55,F>F0.01(1,128)=6.84,差异极显著(P<0.01),即血清抗体水平和蛋黄中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 基因工程重组单位油乳剂疫苗 血清抗体 蛋黄抗体 AGID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H基因亚单位的克隆和融合表达
18
作者 徐向明 张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6,共3页
将犬瘟热H基因亚单位片段(Hs)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克隆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XhoI酶切pGEX-6p-1以及Hs基因PCR产物,连接成pGEX-6p-1-Hs重组质粒,并将它转化进入大肠杆菌表达受体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将犬瘟热H基因亚单位片段(Hs)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克隆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XhoI酶切pGEX-6p-1以及Hs基因PCR产物,连接成pGEX-6p-1-Hs重组质粒,并将它转化进入大肠杆菌表达受体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可见预计大小为32 kDa的融合蛋白,诱导菌体裂解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用GST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ting试验,结果确证了GST-Hs融合蛋白的正确表达,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H基因单位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水平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盛琼 杨光友 +10 位作者 李徳珍 陈和强 华瑞其 高露 尹杰 袁东波 杨天俊 黄雅琳 魏秋霞 阳爱国 侯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7期108-110,118,共4页
为比较和评价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差异,随机选择1岁左右的牦牛50头,平均分成A、B、C、D、E 5组,分别按照1、2、3、4、5头份剂量(每头份含EG9550μg)进行一免和二免(间隔28 d);免疫前及二免后15 d采血... 为比较和评价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差异,随机选择1岁左右的牦牛50头,平均分成A、B、C、D、E 5组,分别按照1、2、3、4、5头份剂量(每头份含EG9550μg)进行一免和二免(间隔28 d);免疫前及二免后15 d采血,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二免后A、B、C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40%、50%,与E组的9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组阳性率为80%,与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抗体合格率均为0,C、D、E组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40%、70%,E组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95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按5头份剂量免疫,间隔28 d后二免,对牦牛的免疫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基因工程单位疫苗EG95 牦牛 抗体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政 赵扬扬 +3 位作者 林雅 李春燕 刘晓竹 邓灿新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28-30,共3页
本文对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为有效防控包虫病在人畜间传播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包虫病 基因工程单位疫苗 EG95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